代码与铁画
【7:15 鸠兹广场站】
晨光透过玻璃幕墙,在新型安检仪的显示屏上投下光斑。林晓语的手指悬在"AI辅助识别"启动键上——今天是芜湖轨道交通首批智能安检系统试点首日。
"别紧张,老吴说这系统的误报率比人工低12%。"陈阳把刚买的西季春"虾籽面酥"放在操作台上,酥饼碎屑掉进他制服口袋露出的《隧道安检手册》里。
突然,安检仪发出尖锐警报。屏幕上的3D模型显示:某乘客背包里有"疑似刀具"的金属物体。林晓语注意到乘客胸前的工作证写着"芜湖铁画研究院"。
"是我的刻刀。"老人打开背包,取出套锃亮的金属工具,"今天要去江北新区参加非遗展览。"
陈阳的手指在触摸屏上划出识别框:"AI把铁画刻刀的弧度识别成了匕首。"他突然翻开手册第23页,"这是我们新增的'特殊物品白名单',您的刻刀参数己经录入系统了。"
【10:30 AI控制室】
系统突然弹出红色预警:"连续5次误报,建议人工复核率提升至100%。"林晓语发现误报案例都集中在"传统工艺品"类别——铁画、通草画、无为剔墨纱灯的金属骨架均被识别为可疑物。
"我就说机器不如人。"实习生小李把泡面桶塞进垃圾桶,"昨天那个老奶奶的银质发髻也被拦了。"
陈阳突然调出三个月前的监控:林晓语为铁画艺人手工安检的视频正在循环播放。"把这段加入AI学习库。"他在键盘上敲击着,"系统需要理解,有些金属的温度,比代码更重要。"
林晓语的手机突然震动,母亲发来的视频里,父亲正戴着老花镜读她写的小说:"这个陈阳,和你爸年轻时一样轴。"镜头转向厨房,锅里的虾子面正冒着热气——是她教母亲做的芜湖味道。
【15:45 非遗展厅】
铁画《迎客松》的安装现场,林晓语和陈阳正在调试便携式安检门。艺人突然握住他们的手按在铁画边缘:"你们看这纹路,像不像你们安检仪的扫描线?"
阳光穿过铁画的镂空处,在地面投下流动的光影。林晓语突然想起什么,从笔记本里抽出张图纸:"这是我们设计的'非遗快速通道'标识,用铁画工艺制作。"
陈阳的手机突然亮起,是老吴发来的照片:《隧道安检应急手册》的终稿封面,右下角印着两颗缠绕红线的纽扣,旁边写着:"规则是基础,温度是灵魂——林晓语 陈阳 合编"。
【19:20 返程列车】
AI系统的日报表在屏幕上滚动:今日特殊物品通过率提升40%,误报率下降至3%。林晓语发现陈阳正用手指在玻璃上画着什么——是个简单的代码流程图,最后一行写着:"if(物品==铁画) then 人工安检+微笑服务"。
列车穿过过江隧道时,应急灯突然亮起。林晓语的手机电筒照出墙壁上新的涂鸦:"所有的AI都在学习人类的温度"。她突然明白,最好的续写不是故事的延续,而是让每个平凡的瞬间,都成为温暖的伏笔。
(本章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UJ2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