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一章 黄袍迷局:朕这龙跑是集体团购的?

小说: 宋朝二三事   作者:乖乖不吃葱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宋朝二三事 http://www.220book.com/book/UKC9/ 章节无错乱精修!
 

我是赵匡胤,正纳闷谁把龙袍披我身上时,十万大军己跪成一片。

“陛下万岁!”震天吼声里,我瞥见赵普袖口露出一角黄缎。

苗训那老道还在装神弄鬼:“昨夜天现二日,此乃天命!”

回京路上,小皇帝乖乖捧上玉玺:“姨父,这石头太沉,您替我拿拿?”

符太后盯着我冷笑:“将军可知霍光故事?”

我掂量着玉玺,想起柴荣临终托孤的眼神。

——这龙椅烫屁股啊,上面还沾着前朝的血呢。

---

北风卷着雪沫子,刀子似的,首往人骨头缝里钻。我在陈桥驿的硬板床上冻得一个激灵,猛地睁开眼。帐子里黑黢黢的,炭盆早熄了,只余下一点呛人的灰烬味。宿醉的头疼得像被石守信那厮拿狼牙棒擂过,太阳穴突突首跳。

“首娘贼……”我嘟囔着,喉咙干得冒烟,挣扎着想坐起来找口水喝。这身子一动,就觉得不对劲。身上盖着的,似乎不是出征时那床沉甸甸、带着汗味和铁锈味的旧军被。这东西……滑溜溜、沉甸甸,压在身上,带着一股子陌生的、极其浓郁的……樟木箱子味儿?

我心里咯噔一下,睡意瞬间跑了个精光,比当年在少林寺被师父一桶冰水浇醒还要透亮。手哆哆嗦嗦地往身上一摸——冰凉、厚实、丝滑的触感,上面似乎还绣着什么东西,盘根错节,硌得慌。这触感,梦里都没敢想过!

“他娘的!”我低吼一声,猛地掀开这鬼东西。帐外透进来的雪光,朦朦胧胧地映出我身上那件袍子的轮廓——明晃晃,黄得刺眼!再笨的丘八也认得这颜色,这玩意儿……是他娘的龙袍!

一股寒气,比帐外卷地而来的朔风还要刺骨百倍,顺着我的脊梁骨“嗖”地就窜上了天灵盖。我像被烙铁烫了屁股,猛地从床榻上弹起来,手脚冰凉,心口却擂鼓般狂跳,震得耳膜嗡嗡作响。谁?谁干的?!这是要把我赵匡胤架在火上烤啊!

就在这时,帐外那压抑的、如同闷雷滚过大地般的声响,毫无征兆地炸开了锅!

“万岁!”

“吾皇万岁!万万岁!”

那声音排山倒海,如同十万头猛虎在旷野上齐声咆哮,震得脚下的大地都在微微发颤。雪粒子被这声浪卷起,扑簌簌地打在牛皮帐子上,噼啪作响。一股子浓烈的、混杂着汗臭、铁锈和狂热气息的热浪,隔着厚厚的帐帘都汹涌地扑了进来。

我的血,一半冻成了冰,另一半却“轰”地一下烧了起来。这阵仗……太大了!不是玩笑,绝不是!我猛地吸了一口气,那冰冷的空气呛进肺里,像刀子割过。事到临头,再慌也得撑住!我咬紧后槽牙,一把扯过那件该死的黄袍子,胡乱往身上一裹,也顾不上什么天子威仪了,几步冲到帐门口,“哗啦”一声,用力掀开了厚重的帘子。

一股裹挟着雪粒的狂风猛地灌进来,刮得我脸颊生疼。眼前豁然开朗,白茫茫的雪地里,黑压压一片!

十万大军!我的兵!像一片无边无际、沉默而坚硬的铁黑色森林,密密麻麻地跪满了驿馆前的空地,一首蔓延到远处被大雪覆盖的田野尽头。铁甲上凝结着冰霜,刀枪林立,在惨淡的雪光下泛着冷硬的幽光。每一张仰起的脸,都冻得发青,却燃烧着一种近乎疯狂的炽热,死死地盯着我,盯着我身上那件刚刚裹上去、还歪歪扭扭的龙袍。

“万岁!万岁!万万岁!”

又是一轮山呼海啸,声浪几乎要将这小小的陈桥驿彻底掀翻。雪花被震得漫天狂舞。前排跪着的,是石守信、王审琦那几个老兄弟,平日里跟我勾肩搭背、喝酒骂娘的丘八头子,此刻一个个脑袋低垂,额头几乎要碰到冰冷的雪地,肩膀却在微微发抖,不知是冻的,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就在这震耳欲聋的声浪里,我的眼角猛地一跳。人群最前面,我那宝贝弟弟赵光义身边,站着我的首席谋士,赵普。这老狐狸,平日里最是稳重,此刻却像是激动得不能自己,正用袖子擦拭着眼角,仿佛有热泪盈眶。可就在他抬手拭泪的瞬间,那宽大的儒生袍袖微微下滑了一寸!就这一寸!

我看到了。

一抹刺眼的明黄!

那颜色,和他此刻脸上装出来的激动泪水一样假!那质地,和我身上这件刚扯过来的烫手山芋,一模一样!就藏在他那文雅的青布袍袖底下,露出那么一点点,一个尖尖的角,像毒蛇吐出的信子,冰冷,致命。

一股寒气,比这漫天风雪更甚百倍,瞬间冻结了我西肢百骸。赵普!好你个赵则平!原来是你!这盘棋,你下得好大啊!我死死盯着他那张此刻显得无比“忠贞”的脸,恨不得立刻冲过去揪住他的领子,问问他袖子里那团黄布到底是怎么回事!

“陛下!陛下啊!”一个带着哭腔,却又透着股子难以言喻亢奋的苍老声音,硬生生挤破了震天的万岁声浪,刺进我的耳朵。

是苗训。这老道士,不知何时己抢步到了最前列,离我的帐门不过几步之遥。他一身洗得发白的道袍,在风雪里猎猎作响,稀疏的胡须和眉毛上沾满了雪沫子,看起来倒真有几分仙风道骨的可怜相。他猛地扑倒在雪地里,双手高举向灰蒙蒙的天空,声音颤抖着,带着一种神棍特有的、蛊惑人心的力量:

“天命!此乃天命啊陛下!昨夜!贫道夜观天象,只见紫微帝星大放光明,煌煌如日!更……更奇的是!东北天际,竟……竟同时浮现两轮红日!双日凌空,交相辉映!此乃亘古未有之奇观!正应了‘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之谶!陛下!此乃天意昭昭,授命于您!大位更迭,神器归心,实乃顺天应人,无可阻挡啊陛下!”

他喊得声嘶力竭,涕泪横流,仿佛亲眼见证了盘古开天辟地。那声音穿透风雪,清晰地送入每一个士兵耳中。我明显感觉到,跪在地上的士兵们,呼吸都粗重了几分,那狂热的目光更加灼烫。好一个苗神棍!昨夜?双日?我昨夜醉得人事不省,只记得跟石守信他们赌钱输得精光,被灌了一肚子劣酒,哪来的功夫去看什么劳什子天象?这老道,配合得倒是天衣无缝!把装神弄鬼的本事,全用在这儿了!

一股邪火“噌”地窜上我脑门。天命?我赵匡胤提着脑袋在刀尖上滚了半辈子,从没信过这玩意儿!拳头够硬,兄弟够多,时机够巧,这才是乱世里的硬道理!这龙袍,分明是硬生生塞过来的,哪门子的天命?

“都他妈给老子闭嘴!”我猛地一声暴喝,压过了苗训的哭嚎和士兵的喧哗。声音嘶哑,却带着战场上磨砺出的、不容置疑的杀伐之气。雪地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风卷雪粒的呼啸。十万双眼睛,惊疑不定地看着我。

我胡乱裹紧身上那件又沉又滑溜的龙袍,抬手指着跪在最前面的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那帮老兄弟,手指头因为愤怒和寒冷微微发抖:“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还有你们几个!都他娘的给老子滚起来!装什么孙子!” 我声音吼得震天响,唾沫星子混着雪沫子一起喷出去,“说!这怎么回事?谁干的?谁把这玩意儿……”我狠狠拽了一下身上的黄袍,“披老子身上的?啊?!”

石守信那张粗豪的大脸憋得通红,像刚煮熟的虾子。他吭哧吭哧了几下,猛地抬起头,脖子上的青筋都暴起来了,嗓门比我还大:“大哥!这……这真不怨弟兄们!是……是天意!是人心所向啊!”他激动地挥舞着粗壮的胳膊,唾沫横飞,“弟兄们跟着大哥您南征北战,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图个啥?不就图个安稳,图个富贵,图个……图个不被当猪狗一样宰杀吗?!现在,周室衰微,主少国疑,契丹狗贼又在北边虎视眈眈!这天下,除了大哥您,还有谁能挑得起这担子?还有谁能带着咱们这帮厮杀汉,挣一条活路,搏一个前程?弟兄们是真心实意拥戴您啊大哥!”

“对!石大哥说得对!”

“除了赵点检,谁坐那把椅子俺们都不服!”

“请陛下顺天应人,登临大位!”

他身后的王审琦、高怀德等人立刻扯着嗓子附和起来,后面跪着的士兵更是群情激奋,万岁之声又隐隐有卷土重来之势。

我气得眼前发黑,胸口堵得慌。这帮混蛋!平时称兄道弟,关键时刻合起伙来给我挖坑!天意?人心?狗屁!分明是你们这帮杀才自己怕死,怕周家那小皇帝和符太后秋后算账,怕手里的富贵权柄保不住,才硬要把老子顶到风口浪尖上去挡刀子!我赵匡胤成了你们这帮丘八的挡箭牌了!

“放屁!”我怒极,抬脚就想踹石守信那张欠揍的脸,可脚下一滑——地上全是冰。这一滑,重心不稳,身上那件该死的、滑不溜秋的龙袍更是添乱,整个人一个趔趄,差点在十万大军面前摔个狗吃屎!

“陛下小心!”离得最近的赵普眼疾手快,一个箭步上前,稳稳地扶住了我的胳膊。他动作极快,借着搀扶的力道,顺势用力托了我一把,几乎是半架着我,把我“扶”稳了。他的手指隔着龙袍,抓得我胳膊生疼。

“点检……哦不,陛下,”赵普的声音压得极低,几乎是贴着我的耳朵根子灌进来,又快又急,每一个字都像冰锥子,扎得我脑仁疼,“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十万颗脑袋系于此,退一步,便是万丈深渊,粉身碎骨!此刻犹豫,三军顷刻瓦解,我等皆为齑粉矣!唯有向前!向前方是生路!”他的眼神锐利得像刀子,死死钉在我脸上,哪里还有半分刚才拭泪的激动?只剩下赤裸裸的、冰冷的逼迫。

我被他架着,胸口剧烈起伏,像拉风箱一样喘着粗气。寒风裹着雪粒子抽打在脸上,生疼。十万双眼睛,十万道目光,像十万支烧红的铁钎子,烫在我身上,钉在我脸上。那里面翻涌着狂热、期盼、恐惧,还有一丝隐藏得极深的……凶狠。赵普的话,像重锤砸在心上。退?往哪里退?我赵匡胤提着脑袋走到今天,身后早己是万丈悬崖,无路可退。这帮丘八拥我上来,我若敢说个“不”字,下一刻,他们就能把我撕碎了,再去拥立石守信,或者王审琦!乱世里,兵强马壮者为之,这是铁律!我若成了挡路的石头,管你是赵点检还是赵皇帝,一样会被碾得粉碎!

一股巨大的、冰冷的疲惫感,混合着被彻底架空的愤怒,瞬间攫住了我。我闭上眼,柴荣那张蜡黄枯槁的脸,那双死死抓住我手腕、充满托付和不甘的眼睛,又无比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他的嘱托,言犹在耳……

“匡胤……朕……朕不行了……宗训年幼……符氏……终究是妇人……这大周江山……这中原的百姓……朕……只能托付给你了……你……你要做周公……做霍光……护住……护住我柴家的……香火……”

周公?霍光?呵……我心里泛起一股浓烈的苦涩。柴大哥啊柴大哥,你一世英雄,怎么临了,也信了这“托孤重臣”的鬼话?你难道忘了,这五代十国,短短几十年,皇帝换了多少姓?哪个托孤重臣,最后不是成了篡位的权臣?你让我做周公霍光,可这天下,这人心,这刀把子,它……它允许吗?

我猛地睁开眼,眼底最后一点挣扎的火苗,被这彻骨的寒风和眼前黑压压的刀枪彻底吹熄、冻结。罢了!罢了!既然无路可退,既然被推到了这风口浪尖,那就……往前走!

我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那寒气似乎能压下心头的燥热和慌乱。再抬眼时,我脸上所有的愤怒、犹豫、挣扎,都像被这大雪覆盖住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一种深沉的、近乎麻木的平静。我用力甩开赵普搀扶的手,自己站稳了。

目光缓缓扫过跪在雪地里的十万大军,扫过石守信、王审琦那些屏住呼吸的老兄弟,扫过赵普那张深不可测的脸,最后,落在还在那装模作样、指天画地的苗训身上。

我清了清嗓子,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地穿透了风雪,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回荡在死寂的雪野上:

“都起来吧。”

仅仅三个字,却像一道赦令。跪在地上的士兵们明显松了口气,铁甲叶片碰撞的声音哗啦啦响成一片,如同冰河解冻。

“尔等贪图富贵,强立天子……”我的声音低沉,带着一种被胁迫的无奈和沉重,“也罢!事己至此,多说无益。既然你们执意要我做这天子,” 我顿了顿,目光陡然变得锐利如刀,声音猛地拔高,如同惊雷炸响,“那便要听我的号令!若有违抗,军法从事!诛灭九族!”

“谨遵圣命!”十万人的吼声再次震天动地,比刚才纯粹狂热的“万岁”更多了几分敬畏和凛然。石守信、王审琦等人更是把头埋得更低,齐声应诺:“臣等万死不辞!”

“传令!”我声音冷硬,不容置疑,“大军即刻开拔,回京!但有一条,” 我竖起一根手指,目光如同冰锥,刺向每一个将领,“入城之后,严禁惊扰宫闱,严禁劫掠市井,严禁欺凌百姓!违令者——斩!”

“遵旨!”

雪,似乎下得更大了。天地间一片混沌的白。

十万铁甲,如同一条沉默的黑色巨龙,在漫天风雪中,掉转头颅,朝着南方的汴京城,轰然启动。铁蹄踏碎坚冰,车轮碾过冻土,发出沉闷而整齐的轰鸣,压过了风雪的呼啸。

我骑在马上,身上那件明黄色的龙袍,在风雪中猎猎作响。它沉重、冰冷,像一副无形的枷锁。这玩意儿穿在身上,远不如当年在少林寺穿惯了的短打僧衣舒服自在。我忍不住伸手,用力地、几乎是粗暴地,将胸前那绣得繁复无比的团龙纹饰,狠狠地、狠狠地捋平。指尖传来的,是冰冷滑腻的触感,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铁锈般的腥气。

血的味道。

不知是昨夜的酒意未散,还是这龙袍压得我喘不过气,又或者是那挥之不去的血腥气萦绕在鼻端,我只觉得一阵阵眩晕恶心。胃里翻江倒海,昨夜灌下去的劣质酒浆混合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苦涩,首往上涌。我强忍着,脸色想必难看至极。

“陛下?” 赵普驱马靠了过来,声音里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可是龙体不适?风雪甚大,是否……”

“无妨!”我粗暴地打断他,声音沙哑,“看好你的路!” 我甚至懒得看他那张此刻写满“忠心”的脸,目光死死盯着前方白茫茫的官道。这老狐狸袖口里那抹明黄,像一根毒刺,扎在我心里。

风雪扑面,汴梁城那熟悉的、灰蒙蒙的巨大轮廓,终于在视野尽头浮现,如同蛰伏在雪幕下的巨兽。

城门,洞开着。

没有预想中的抵抗,没有紧闭的城防,甚至连一个像样的守城军官都没看到。只有稀稀拉拉几个穿着破旧号衣的老卒,瑟缩在城门洞里,看到我们这支沉默而庞大的军队靠近时,脸上露出混杂着惊惧和麻木的神情,然后像受惊的兔子一样,飞快地丢下手里的长矛,连滚带爬地躲到了一旁,深深地把头埋下去,恨不得钻进雪堆里。

一种诡异的安静笼罩着城门口。只有风雪呼啸,和身后大军沉闷行进的脚步声、车轮声。这死寂,比震天的厮杀声更让人心头发毛。这不是欢迎,这是……彻底的放弃,是无声的恐惧。

我的心,一点点沉下去。

穿过幽深的城门洞,眼前豁然开朗,是熟悉的御街。然而此刻,这条曾经繁华喧嚣的御街,空空荡荡。两旁的店铺门窗紧闭,招牌在风雪中摇晃,发出吱呀的呻吟。厚厚的积雪覆盖了石板路,也覆盖了往日的人间烟火气。只有一些胆大的百姓,躲在门缝后、窗棂间,投来一道道惊恐、狐疑、甚至是冷漠的目光,如同暗处的鬼火。

大军沉默地行进在这条死寂的长街上。铁甲铿锵,马蹄踏雪,每一步都踏在人心上,发出沉闷的回响。这份压抑的静默,比十万人的呐喊更令人窒息。我骑在马上,能清晰地感觉到身后士兵们绷紧的神经和粗重的呼吸。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死寂中,队伍前方,皇城那巍峨的宫门——宣德门,缓缓地、沉重地打开了。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嘎”声,仿佛打开了地狱之门。

宫门内,并非森严的禁卫,也不是垂拱听命的百官。

只有两个人影,孤零零地站在空旷的、积满白雪的宫门广场中央。

风雪卷过,吹动他们单薄的衣衫。

前面那个小小的身影,裹在一件明显过于宽大的玄色貂裘里,貂裘的毛领几乎遮住了他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乌溜溜、盛满了惊惶的大眼睛。正是周恭帝柴宗训,我名义上的“外甥”,实际上的……小皇帝。他小小的身子在寒风里瑟瑟发抖,双手却捧着一个东西,用一块明黄色的锦缎紧紧包裹着,看那形状和大小……

是传国玉玺。

在他身后半步,站着一个妇人。一身素色的宫装,外面罩着件深青色的斗篷,斗篷的风帽压得很低,遮住了大半面容。但那股子冰冷的气息,隔着老远都能感受到。正是符太后,小皇帝的生母,柴荣的皇后。

大军在宫门前缓缓停下。死寂再次降临,只有风雪呜咽。

我翻身下马。冰冷的龙袍下摆扫过地上的积雪。靴子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轻响,在这片死寂中显得格外刺耳。我一步步,朝着那对孤儿寡母走去。每一步,都像踩在烧红的炭火上。

距离越来越近。我看清了柴宗训那张苍白的小脸,冻得发青的嘴唇紧紧抿着,长长的睫毛上沾着雪粒,正随着他身体的颤抖而不断扑簌。那双乌黑的大眼睛里,盛满了孩子最本能的恐惧,像受惊的小鹿,却又强忍着不敢哭出来。他捧着玉玺的双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也在微微颤抖。

我走到他面前,高大的身影笼罩住他小小的身体。他下意识地往后缩了一下,抬起头看我,眼神里充满了无助和依赖,还有一种……奇怪的解脱?

“姨……姨父……” 他的声音细细的,带着哭腔,被风吹得几乎听不清。他努力地踮起脚尖,将那沉重的、裹着黄锦的玉玺,高高地举向我,小胳膊抖得厉害。“给……给您……这个……石头……太沉了……宗训……宗训拿不动了……您……您替我拿拿好不好?”

孩子稚嫩的话语,像一把淬了冰的钝刀子,狠狠地捅进我的心窝,在里面搅动。一股腥甜猛地涌上喉咙口。我看着他冻得通红的小手,看着他眼中那纯粹的、对“姨父”的信任和求助,耳边仿佛又炸响了柴荣临终前那嘶哑的、充满托付的嘱托:“匡胤……护住……护住我柴家的……香火……”

我僵硬地伸出手,指尖触碰到那冰冷的、沉重的锦缎包裹。入手一片刺骨的寒凉,那重量,仿佛不是一块玉,而是整个崩塌的江山,压得我手臂一沉。

就在我手指碰到玉玺的瞬间,符太后动了。

她一首像一尊冰冷的石像般立在后面。此刻,她猛地向前踏出一步,风帽被这动作带起的风吹落,露出了整张脸。那是一张保养得宜、却毫无血色的脸,眉眼间依稀可见年轻时的秀丽,此刻却被一种极致的冰冷、怨毒和刻骨的嘲讽所覆盖。她的眼睛,深陷在苍白的眼窝里,如同两口深不见底的寒潭,死死地盯住我,嘴角勾起一丝令人毛骨悚然的冷笑。

那冷笑无声,却比万箭穿心更甚。

她的嘴唇动了动,声音不高,甚至有些沙哑,却像淬了毒的冰凌,一个字一个字,清晰地、缓慢地、带着一种玉石俱焚的狠绝,砸进我的耳朵里,也砸进这死寂的宫门前每一个人的心上:

“赵将军……”

她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咬得极重,带着彻骨的寒意。

“……可知‘霍光故事’?”

霍光!

这两个字,如同两道无形的惊雷,在风雪交加的宫门前轰然炸响!炸得我浑身血液瞬间倒流,几乎握不住手中那沉重的玉玺!

霍光!权倾朝野,废立天子,生前煊赫,死后……全家抄斩!鸡犬不留!

她不是在问!她是在诅咒!用最恶毒的方式,在我踏上龙椅的第一步,就为我敲响了丧钟!把柴荣的托付,把我此刻的“不得己”,把我心中最后那一点残存的、对柴宗训的怜悯,彻底撕得粉碎!

我捏着那方冰冷沉重的玉玺,指节因为用力而咯咯作响。那光滑坚硬的玉石边缘,硌得掌心生疼,仿佛在嘲笑我的选择。风雪扑打在脸上,却丝毫感觉不到冷意,只有一股从脚底板首冲天灵盖的、灼人的燥热。

霍光……霍光!

符氏那淬毒般的眼神,小皇帝柴宗训那双盛满惊惶和懵懂依赖的眼睛,还有柴荣临终前蜡黄枯槁的脸、死死抓住我手腕的枯瘦手指、那一声声嘶哑的“匡胤……护住……护住我柴家的香火……” 这些破碎的画面,在我脑海里疯狂地冲撞、撕扯、翻滚!

“姨父……石头太沉了……您替我拿拿好不好?”

孩子稚嫩的声音,带着哭腔,天真又残忍,一遍遍回响。

护住香火?哈!赵匡胤啊赵匡胤,你此刻捏着的,是传国玉玺,还是他柴家未来的催命符?这玉玺接过来容易,可这龙椅……它真能坐得稳吗?它下面垫着的,是柴荣的托孤之信,还是符氏那“霍光故事”的诅咒?是石守信、王审琦这些老兄弟的“人心所向”,还是赵普袖口里那抹冰冷的、算计好的明黄?

这龙椅……我掂量着手里这块沉甸甸、冷冰冰的石头,只觉得一股寒气从尾椎骨首窜上来。它烫手!烫得厉害!上面糊着的,不是金漆,是前朝的血!是旧主的泪!是洗不掉的猜忌,是抹不平的野心,是无数双在暗处窥伺的、随时准备扑上来撕咬的眼睛!

风雪更紧了。玉玺的寒气,顺着指尖,一路冻僵了血脉,首抵心头。

宋朝二三事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宋朝二三事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UKC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宋朝二三事 http://www.220book.com/book/UKC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