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初春,太行山脉的积雪刚开始消融。林海川蹲在半山腰的岩石后面,呼出的白气在胡茬上结了一层薄霜。他的望远镜里,山脚下的公路像条灰蛇蜿蜒在群山中,几个日军哨兵正围着篝火烤土豆。
"查清楚了,"王小栓猫着腰凑过来,这个保定小伙子的脸上己经褪去了稚气,多了道从眉骨延伸到下巴的伤疤,"车队中午到,两辆装甲车护送,五辆卡车。"
林海川点点头,收起望远镜。自从去年七月从宛平撤出,他的独立营就一首在太行山区打游击。名义上仍属国军序列,实际上己经和八路军建立了密切合作。就像此刻,埋伏在对面山头的正是八路军129师的一个连。
"白院长送来的药收到了吗?"林海川突然问。
小栓咧嘴一笑:"收到了,还有两箱手榴弹。她说..."小伙子突然压低声音,"今晚有重要情报要亲自交给您。"
林海川的指尖在枪管上轻轻敲了敲。三年来,白静就像个幽灵,总在他最需要的时候出现——热河、青龙桥、宛平,现在又是太行山。这个神秘的女医生身上有太多未解之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她带来的情报从未出错。
正午时分,日军车队准时出现在视野里。打头的是两辆装甲车,炮塔上的机枪手警惕地扫视着两侧山坡。林海川做了个手势,埋伏在岩石后的传令兵立刻摇动小旗,向对面山头的八路军发出信号。
"轰!"
第一发炮弹精准命中头车。八路军自制的土地雷威力不大,但足以掀翻装甲车的履带。林海川的机枪组随即开火,子弹雨点般泼向混乱的日军。
"打!"
战斗进行得干净利落。不到二十分钟,五辆卡车全被点燃,三十多个日军横七竖八地躺在公路上。林海川带着突击队冲下山坡时,一个受伤的日本军官正挣扎着去摸手枪。他抬手一枪打穿那人手腕,然后踩住了掉落的手枪。
"营长!看这个!"小栓从卡车残骸里拖出几个木箱,"全是医疗器械!"
林海川撬开一个箱子,里面整齐码放着手术刀、止血钳和玻璃注射器。这显然不是普通军用物资,而是给某个高级医疗单位的补给。就在这时,对面山头的八路军通讯员飞奔而来。
"林营长!我们连长说这批物资得全部运走,是给前线医院的!"
林海川眯起眼睛。按照事先约定,战利品应该双方平分。但通讯员接下来的话让他改变了主意:"白院长说,这批器械能救上千个伤员...包括你们在宛平受伤的弟兄。"
黄昏时分,队伍带着缴获的物资回到秘密营地。说是营地,其实就是山坳里的几间废弃窑洞。林海川刚卸下装备,就听见洞口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你总是挑饭点来。"他头也不回地说。
白静提着医药箱走进来,短发上沾着雪花。比起三年前在青龙桥初见时,她瘦了不少,颧骨高高突起,但那双眼睛依然明亮如星。
"听说你们今天发了一笔横财?"她放下药箱,从里面取出个油纸包,"尝尝,邯郸的驴肉火烧。"
林海川接过还温热的火烧,肉香让他胃部一阵抽搐。自从进了太行山,己经很久没吃过像样的热食了。白静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嘴角微微上扬。
"慢点,没人跟你抢。"她递来水壶,"有正经事。"
油纸下面藏着一份地图。林海川展开一看,是日军在晋东南的兵力部署图,上面详细标注了各部队的驻地、人数甚至换岗时间。
"三天后,"白静的手指点在某个山谷位置,"日军第20师团的辎重队要经过这里。护送兵力只有一个中队。"
林海川仔细研究着地图。这个情报太详细了,详细得不正常。他抬头看向白静:"来源可靠吗?"
"青石生前发展的内线。"白静的声音很轻,"上周被活埋了,死前送出来的。"
窑洞里突然安静下来。林海川想起那个在张家口日军司令部里掩护他撤退的地下党员,想起他最后说的那句话——"文件比命重要"。
"还有个消息。"白静从贴身口袋取出张照片,"看看认识吗?"
泛黄的照片上是个穿国军将官制服的中年人,正和几个日军军官把酒言欢。林海川的瞳孔骤然收缩——郭景云!那个在热河投敌的独眼龙,现在居然混成了伪华北治安军的师长!
"他在邯郸,"白静收起照片,"专门对付抗日游击队。"
林海川的拳头捏得咯咯响。六年来,他见过太多汉奸,但郭景云这种从东北军出去的叛徒尤其可恨。这些败类穿着中国军装,帮着日本人屠杀自己同胞,比鬼子还可恶十倍。
"有机会,我亲手宰了他。"他咬牙切齿地说。
白静突然按住他的手:"现在就有机会。"她展开地图另一角,"郭景云后天要去武安视察,只带一个警卫排。"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血染征程林海川盯着那条标红的路线看了很久。这不是军事行动,而是私人恩怨。但有些债,必须用血来偿。
"情报给我。"他最终说道,"你的人别插手。"
白静似乎早料到这个回答。她从药箱底层取出个小铁盒:"盘尼西林,刚从香港运来的。"顿了顿,"小心点,郭景云认识你。"
当夜,林海川召集几个心腹制定了行动计划。王小栓主动请缨当侦察兵,这个曾经怯生生的新兵如今己是经验丰富的老战士。其他人都不知道目标是谁,只知道要伏击一个"大汉奸"。
行动当天飘着小雪。林海川带着十二个精锐埋伏在武安城外五里的松林里,每个人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中午时分,三辆摩托车护卫着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驶来,车头插着伪华北治安军的旗帜。
"准备。"林海川低声命令,步枪准星牢牢锁定了轿车后窗。
就在车队即将进入伏击圈时,意外发生了。一辆满载日军的卡车突然从后面追上来,与轿车并排行驶!林海川的食指从扳机上微微抬起——这不是情报里提到的护卫兵力。
"撤?"小栓小声问。
林海川摇摇头。机会难得,就算多一个班的鬼子也照打不误。他做了个分散包抄的手势,老兵们立刻悄无声息地变换了位置。
"打!"
第一枪打爆了轿车前胎。紧接着是暴雨般的子弹倾泻而下,两辆摩托车瞬间被打成筛子。但日军卡车的反应极快,机枪手立刻调转枪口扫射松林。
"手榴弹!"
三枚巩县造飞向卡车,爆炸的气浪掀翻了两个日本兵。林海川趁机带人冲下山坡,边跑边射击。轿车的后门突然打开,一个穿将官制服的身影滚了出来——正是郭景云!
这叛徒比照片上更胖了,金丝眼镜后面的独眼闪着凶光。他手里握着的不是手枪,而是一把精致的武士刀。
"林海川!"郭景云居然一眼认出了他,"果然是你这个叛徒!"
林海川懒得废话,抬手就是一枪。子弹打在武士刀上,溅起一簇火星。郭景云趁机躲到轿车后面,高声用日语呼喊援兵。
混战中,林海川的左臂被流弹擦伤。他咬牙冲过开阔地,一个翻滚来到轿车侧面。郭景云的武士刀突然刺来,刀尖划破了他的棉袄。两人在雪地上扭打在一起,手枪和刀都掉到了一边。
"少帅待你不薄!"林海川一记肘击砸在郭景云脸上,金丝眼镜应声而碎。
"他完了!"郭景云吐出口血水,"南京早晚是日本人的天下!"
林海川的拳头像雨点般落下。六年了,从热河到太行山,他终于能亲手为死去的弟兄们讨个公道。郭景云渐渐没了还手之力,独眼里终于露出恐惧。
"等等!我可以给你..."
林海川的最后一拳打断了他的鼻梁。当小栓跑来报告日军增援快到的时候,郭景云己经成了一具面目全非的尸体。
"撤!"林海川捡起那把武士刀,"带上这个当战利品。"
回营地的路上,小栓一首盯着那把刀:"营长,这玩意儿值钱吗?"
林海川摇摇头。值钱的不是刀,是刀柄上刻的字——"武运长久",落款是某个日军中将的名字。郭景云这种汉奸,不过是日本人眼里的一条狗,死了再换一条就是。
白静在营地等他们。看到武士刀时,她挑了挑眉:"报仇了?"
"嗯。"林海川把刀扔给她,"送你了。"
白静接过刀,突然笑了:"知道吗?你现在的样子,特别像..."
"像什么?"
"像我们的人。"她转身走向伤员帐篷,"考虑过加入八路军吗?"
林海川望着她的背影,没有回答。六年来,他穿着国军制服打游击,和共产党人并肩作战,但骨子里依然是那个东北军的营长。少帅被软禁了,东北沦陷了,可那份刻在七旅徽章上的誓言从未改变——精忠报国,至死不渝。
夜幕降临后,林海川独自坐在崖边磨刀。山下隐约可见日军的篝火,像一串串恶狼的眼睛。远处传来八路军的军号声,悠长而嘹亮。明天,又将是一场恶战;后天,也许会有新的弟兄倒下;大后天...
"营长!"小栓气喘吁吁地跑来,"白院长让我告诉您,鬼子要对根据地大扫荡了!"
林海川缓缓起身,大刀在月光下闪着寒光。扫荡?让他们来吧。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从卢沟桥到太行山,这场仗己经打了七年。再打七年又如何?只要还有一口气在,他林海川就会战斗到底。
"通知弟兄们,"他拍了拍小栓的肩膀,"明天转移,去和八路军汇合。"
山风呼啸,卷起细碎的雪花。林海川望着远处起伏的群山,仿佛看到了长白山的雪峰,看到了辽河畔的砖窑,看到了那些永远留在黑土地上的战友。他们的血没有白流,他们的魂终将归乡。
(http://www.220book.com/book/UKF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