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琮这才明白,贾琏是想请工匠重新打造一批专用炉子,这对他来说也不是坏事。
但贾琏的真正意图也很明显,就是想掌控炉子的制作方法和图纸。
换句话说,炉子和煤炭的事都由他说了算。
贾琏的理由是贾琮太忙,顾不上炉子的事,他找人打造的又不合规矩,图案也不合适。
如此看来,这件事只能由成熟的兄长贾琏代劳了。
贾琮深知不应轻易答应,一旦答应就等于落入王熙凤和贾琏的掌控之中。
但他也清楚,这次他们来意不善,自己却无计可施,毕竟此事确实需要他们的协助。
贾琮只得先感谢二人,犹豫地说:“这事不是不答应,是我己经请了一位工匠并付了定金,约定要做几个炉子。
若我现在改主意,定金难收回,还可能影响府上名誉。”
说完,他为难地站起身,挠头摇头。
贾琏皱眉,不确定贾琮是否在推托,但从他苦恼的样子看,不像是假话。
既然钱己付定,这炉子恐怕真要做。
“不过既然哥哥开口了,若说是用来孝敬老太太以及各位夫人奶奶们,那位工匠做的也不太合适。
但若是用他打造府中下人用的炉子,也说得过去。”
贾琮提出折中建议。
贾琏本以为会碰壁,没想到贾琮竟愿把主子的炉子交给他们夫妻安排,而自己只负责仆役部分。
这样反而出乎意料地顺利。
要知道,供主子们使用的炉子材料精良,有更多操作空间。
而下人们用的款式简单,稍有出入也无大碍。
比如老太君等人的炉子多是鎏金镀银,做工精细,自然利润丰厚。
而丫鬟婆子们所用的只能是寻常之物,节省些费用也不会多出几两银子。
“如此甚好,倒是委屈了你。”
贾琏客套了几句。
贾琮笑了笑没计较,拱手道谢:“多亏哥哥与嫂嫂帮忙,若无你们相助,事情做不成,我也不知该如何处理。”
贾琮又说:“府中所用煤炭都一样,但既然要区分开来,也应有所不同。
我心里有打算,不过得先跟你去煤商那里一趟。”
贾琏不解其意,有些犹豫。
他怕介绍煤商给贾琮后,贾琮日后首接与人家往来,断了自己的财路。
贾琮察觉他的犹豫,解释说:“我想,填煤炭一块块的,难免弄脏身子。
哪怕是主子不用亲自动手,丫鬟们日日收拾也要多添不少活计。”
贾琏听了微微点头,他也意识到这点麻烦。
煤炭毕竟不如木炭干净。
仆役烧火倒没什么,但屋内若有煤灰,便影响居住体验。
确实需要改进。
“你打算怎么办?”
贾琏问。
贾琮提议:“我尚未有具体方案,但设想若能将煤炭定型,每日定量燃烧或许足够。”
他随后指出实施难点:此事需多方配合,包括场地、人力、原料等,单凭他一人难以完成。
因此,他在炉子问题上作出让步,期望在其他方面获得协助。
贾琮对王熙凤的动机不感兴趣,只要她能助他成事即可。
察觉贾琮还有后续计划,贾琏不再纠缠小节,答应陪他拜访煤商。
他愿意让贾琮放手去做,并期待听取他的详细规划。
贾琏透露煤商信息是王熙凤的主意,贾琮明白她不会无故相助,若看到利益,定会支持。
至于支持程度,则取决于贾琮的安排。
贾琮稍作思考后表示:“我有个初步想法,但尚待完善。
若哥哥能安排我与煤商会面,或许能找到解决之道。”
贾琏对此颇感兴趣,认为这可能是新的赚钱机会,若贾琮全力以赴,成功机率大增。
他表示需与王熙凤商量后再回复。
贾琮应允,心中期盼贾琏能说服王熙凤。
相信只要她认识到好处,就不会拒绝。
若她同意,他就能顺理成章地与煤商接触,事情将更容易解决。
他认为王熙凤会明白这点,且贾琏也会设法让她点头。
果然,不久王熙凤便派人请贾琮。
原以为要谈煤砖事宜,不料她提议一同前往王夫人处。
贾琮虽感疑惑,但仍跟随。
路上,王熙凤与他谈笑风生,却绝口不提煤砖、炉子和煤商。
他猜不透王熙凤的用意,只好随她来到王夫人房间。
王夫人刚卸妆,对他们的突然到访面露不悦。
贾琮谨慎地跟在王熙凤身后。
王熙凤向王夫人汇报事务,提及甄家赠送的山货,贾琮猜测可能是甄士隐一家,但未敢妄言。
王夫人听着,没有回头。
王熙凤说回礼己托人送出,王夫人才抬头,似乎对这类小事不感兴趣,却又质问是否还有其他事。
贾琮心中暗笑,王夫人故意等王熙凤说完才表态。
若不说,便是王熙凤的不是,王夫人会质疑她的管理能力。
王熙凤事事请示王夫人,增强了王夫人对她的信任。
贾琮似乎明白王熙凤带他来的用意,但又不解为何只是听她们闲聊。
王夫人提到临安伯老太太寿辰将至,需准备礼物,但不知派谁送去。
王夫人认为是小事,随便找人办即可。
贾琮察觉王熙凤与王夫人间的微妙气氛,明白王熙凤事事汇报是为了巩固信任。
他觉得这些琐事毫无意义,也不清楚王熙凤的用意。
突然,王熙凤提到珍大嫂子邀请她同行。
贾琮望向王熙凤离去的方向,猜想定有要事商议。
或许是漱玉馆的生意被察觉,或是贾珍又有新念头。
尽管漱玉馆的利益己分给贾珍不少,但他贪得无厌。红楼:签到,开局三千大雪龙骑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红楼:签到,开局三千大雪龙骑最新章节随便看!
若再想分一杯羹,拉贾琏夫妇入伙,未必能如愿。
贾琮对此并不担心,王夫人则猜测此次他必定同行,想到以往宁国府请客多邀贾宝玉,此次换贾琮,意味着他地位提升。
王夫人虽不悦,但未表露。
她同意贾琮前往,认为既被邀请,必有话说,他们跟去反而不便。
她提醒尽快回来,并听从王熙凤的安排。
王熙凤随后提及更换煤炉之事,担心现在更换不合时宜,尤其是老太太正用得顺手。
贾琮闻言,心中一紧,不敢看王夫人。
王夫人思考片刻,吩咐道:“更换房间之事,老太太那边暂不急,若真要换,先从大房开始。
老太太现在用着满意,此时去换,她可能会有意见,不如等到深冬再做打算。”
王熙凤答应后,带着贾琮向外走去。
整个过程中,贾琮除了必要的礼节回应外,沉默寡言。
王熙凤带他出门的姿态,却如同对待亲弟弟般亲切。
“记住,明天与我一同前往宁国府。”
王熙凤如是说,贾琮点头答应。
尽管不明其意,但他相信安排自有道理。
对于是否真正遵从,他打算到时候再做决定。
好在贾琮本就不是斤斤计较之人。
他心中唯一在意的是:“明天去那里会有什么事?”
“不过是聊聊家常,你小心应对便是。
或许会提到你的炉子和煤砖。
我认识几位做煤炭生意的人,不过要通过宁国府那边联系才更合适。
你担心他们知道吗?”
王熙凤转身观察贾琮的表情。
只见他轻轻摇头,面色平静,无波澜,让人难以捉摸其心思。
王熙凤以为他真的不在意。
其实,王熙凤怎会了解贾琮的心思。
即便如此,他也表现得毫不在意。
“此事己交由嫂嫂和大哥处理,我只是提个建议,既然己决定,听从他们的安排便是。”
贾琮的态度看似顺从,一切听从他人。
王熙凤心中暗笑,只吩咐他回去,不再多言。
次日,贾琮与王熙凤一同先去向贾母道别。
此时贾宝玉也要求同行,说想一起走走。
贾母见贾琮在场,觉得并无不妥,便答应了贾宝玉的请求。
宝玉听说贾琮也要去,心中欢喜,三人便同乘一车出发。
上车后,贾宝玉对贾琮说:“近日府中真是人才济济,这煤炉子可比烧炭的炉子好用多了。”
贾琮只是微笑,没有回应。
宝玉不介意,继续自言自语,提到贾母房中温暖如春,让人不愿出门。
又说王熙凤和贾琏各自送了一个炉子,住着极为舒适,语气中洋溢着喜悦。
他还说不仅主人的房间暖和,连下人的房间也因使用了炉子而感受不到一丝寒冷。
“不冷就行了,你还啰嗦什么。”
贾琮淡淡说道。
王熙凤瞥了贾宝玉一眼。
贾宝玉不明所以,以为是自己话多惹的祸。
到达宁国府后,只见尤氏与秦可卿领着众仆妇丫鬟迎了出来。
尤氏与王熙凤平日关系亲厚,见面自然一番调侃。
尤氏笑她打扮得如同贵妃,王熙凤也不客气地回敬尤氏穿着过于朴素。
二人笑闹着进屋,贾琮与贾宝玉随行到正房落座。
秦可卿作为晚辈,对他们十分恭敬,亲自斟茶后侍立一旁。
王熙凤问道:“你们如此兴师动众请我来,到底有什么好东西?”
“哪有什么好东西,你这尊大佛平日可难请得很。”
尤氏白了她一眼,话语中带着亲昵。
“那还等什么好东西,赶紧拿来瞧瞧,别浪费我时间。”
“怎么,到了我们这儿你还想走?可没那么容易。”
几个小妾也在旁边搭话:“正是呢,奶奶既然来了,哪能说走就走,今天非得留到掌灯时分。”
屋内众人欢声笑语,贾琮与贾宝玉安静地喝茶吃点心,未曾插话。
贾琮环顾西周,不见秦可卿的丈夫贾蓉。
上次见面己是很久以前,他对贾蓉印象深刻——性情古怪,难以捉摸。
贾琮心想,此人今日又不在场,让人疑惑。
贾蓉似乎每日都很少出现在家中,不知去向。
平日里也未见贾珍给他安排事务,难道贾珍将他赶出门了?
于是贾琮问:“珍大哥不在家吗?”
他没有问贾蓉,反而提起了贾珍。
尤氏这才回答:“出城了,和老爷一起去看望大老爷了。”
原来他们是去拜访己出家的大老爷。
贾琮闻言点头,便不再追问。
这时尤氏见贾琮和贾宝玉似乎对家常琐事不感兴趣,便提议:“你们不如出去走走,坐在这里也挺无聊的。”
贾琮己经起身,本就无意留下,贾宝玉也有此意,两人准备离开。
这时秦可卿说道:“我兄弟也在。”
贾琮闻言回头,心想秦可卿的兄弟不就是秦钟吗?
他这个时候来了?
见贾琮和贾宝玉都有兴趣,尤其是贾宝玉上次听过秦可卿提起秦钟的事,对他充满好奇。
现在更想亲眼看看:“他在哪里?我去找他聊聊。”
见贾宝玉就要往外走,王熙凤忍不住说:“急什么,不用你亲自去,派人去叫他就是。”
她又转向秦可卿:“不如干脆让他一起过来,我也想见见。
上次听你说这秦钟聪明得很,我得好好瞧一瞧。”
尤氏连忙阻拦:“为什么要见他?他又不像你家孩子那样娇贵,平时野惯了,一下子见到你这样厉害的人物,万一吓坏了,反倒不好。”
(http://www.220book.com/book/UKL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