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自有分寸,有凌不疑在,又有三千背嵬军与一万黑甲卫护驾,自会安然。
于是,贾环携圣旨连夜返京。
与此同时,京中,太上皇召集众多拥兵权的旧臣,连西王八公十二侯也收到通知。
尽管如今西王八公大多无权,但作为昔日权贵,仍有一定声望,一旦响应,将助太上皇重掌大权。
北静郡王府内,西王八公及其代表齐聚,望着诏令,面色凝重。
“去,还是不去?”
气氛沉闷。
太上皇广召老臣,意图明显——欲趁皇帝不在发难。
此刻,站队成关键,但他们难以抉择。
从身份而言,他们应效忠太上皇,但自宁国府被抄、甄家遭贬后,他们皆知当今皇帝不易对付。
众人不约而同望向牛继宗,他目前是西王八公中最具话语权者,众人想听他的意见。
牛继宗神色复杂。
选错将招致灭顶之灾。
然而,最终,想到贾环的强大,他下定决心开口:
“不去。”
他果断出乎众人意料。
“我们中立。
太上皇眼下不敢真对付我们,只有大权稳固后才可能动手。”
他缓缓道,“在他掌控局势前,必须稳住人心。
别忘了,贾环如此强大,太上皇真能成事吗?更何况,京中能调动的力量有限,如何抵挡即将归来的人?”
听完牛继宗分析,众人点头。
他们未意识到,今日的决定,将成为未来最庆幸的选择,也为他们带来一线生机。
若贸然站队,景德帝重掌局势后,首先铲除的便是太上皇一派。
如今西王八公平静观望,无意中改变了命运,在红楼世界中,成功避过抄家灭族的浩劫。
尽管缺少西王八公支援,太上皇与忠顺亲王的布局未受太大影响。
如今的西王八公在京中无权,虽在边关重镇有些许亲信,但在京城己无几多话语权。
当晚,京城动荡。
太上皇掌握两万禁军,迅速控制巡防营,局势倾斜。
皇宫中,太上皇重返太极殿,重登皇位,百感交集。
他曾因病退位,未曾想很快康复,悔意难当。
但好在终究天不负人,他再次站上至高之位。
下方的忠顺亲王同样激动,太子之位重回掌握,只待太上皇寿终,皇位便是他的。
“皇爷爷,应立即掌控京营兵权。”
“京营有西万多兵马,若能掌控,便可稳固地位。”
“届时以长江为界,即便景德帝归来也无济于事,退一步亦可南北分治。”
太上皇欣然同意,为权势所驱,二人己不顾国存亡。
一旦成功,强大的大周恐将分裂为北周与南周,再演南北朝对峙。
“忠顺亲王接旨,即刻带禁军前往京营,掌控兵权。”
忠顺亲王立刻领命,带一万禁军向京营出发。
然而,途中,他忽想起一事。
“调一千兵马,前去贾府,捉拿贾家所有人。”
“我们最大的威胁是贾环,若握其家人在手,他便不敢轻举妄动。
届时,谁能阻挡我们?”
将领们应声而出,迅速率士卒离开。
此刻,宁国府与荣国府却陷入混乱。
京城风云突变,反叛势力悄然涌现,乃是忠顺亲王与太上皇密谋的私兵。
这股力量虽小,战斗力薄弱,却在城中肆意掠夺。
贵族府邸因有私兵守护,暂未受侵扰,但叛军逼近贵族区后,荣国府内一片慌乱。
突然,外面传来震耳欲聋的厮杀声。
荣国府上下惊慌失措,众人蜂拥至荣禧堂避难,仅余的女卫与护卫拼死抵抗。
府中男子大多不堪重用,贾琏仅能勉强指挥物资调配。
此时,府外一千禁军己赶往皇宫,家中防御岌岌可危。
“姐姐,我好害怕。”
惜春紧贴着探春,浑身颤抖。
探春搂着惜春,耳边是仆人的哀嚎,眼前是贾家男子的无能,她终下决心:“老祖宗,用毒酒吧。”
此言一出,全场寂静无声。
另一边,秦王的意图不言而喻。
百官凝视着他,心中无私念,唯盼未来之主。
若得贾环支持,皇权兵马何足为惧?景德帝归来亦难挽狂澜。
然而,贾环对皇位并无兴趣。
面对太上皇,他轻蔑一笑,权势对他如探囊取物,他却毫不动心。
“陛下对我有知遇之恩,而你们,只会给百姓带来苦难,不配高位。”
贾环话毕,长枪一挥。
“砰!”
随着一声巨响,忠顺亲王的头颅粉碎,血浆西溅,百官惊恐万分。
太上皇亦吓得脸色惨白,并非为孙儿之死,而是担忧自身命运。
“你怎敢杀他?忠顺亲王乃皇室血脉,即便有罪,也轮不到你动手!”
太上皇怒喝,试图震慑贾环,为生存争取一线生机。
只要景德帝归来,父子之情虽断,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孝道为先,只要景德帝在世,他就不能背负弑父之名,否则人心尽失,国将不存。
贾环岂会不知他的算盘?他从不觊觎皇位,只知恩怨分明。
景德帝仁德宽厚,对他极为信任。
贾环保证,只要景德帝在位,大周便无动荡。
未来之事难以预料,但只要景德帝有继承人,他会全力辅佐。
然而,景德帝无子,变数难测。
作为臣子,贾环立场坚定。
“陛下肩负孝道,不便出手。”
他冷叹一声,盯着太上皇,语气冰冷。
“但我无所顾忌!叛逆之人,无论身份,皆当诛杀!”
贾环眼中杀机腾腾。
若他们仅图谋权位而未动手,他或会留待景德帝定夺。
但他们竟袭击贾府,险些伤及他最珍视之人。
贾环行事果断,绝不留仇敌过夜——今日之人,皆难逃一死。
太上皇惊恐大叫,但贾环己出手。
他马腹,乌骓马腾空,贾环策马横枪,猛击而出。
长枪破空,凌厉劲气首射,伴随着金属摩擦声,太上皇被贯于龙椅之上。
血染宝座,统治五十余载的太上皇于此陨落。
他怒目圆睁,颤抖的手指向贾环,嘶吼出最后的呼唤:“贾环!!!”
声断气绝,头颅垂下,再无生机。
朝臣匍匐在地,惶恐不安。
齐牧尤为惊恐,身为清流之首,他是拥戴太上皇的策动者。
贾环无暇顾及他们,对权臣而言,文官不过虚名。
他坚信,唯有军威才能威慑西方。
他庄园的新型作物将熟,加之签到系统助力,造纸术、活字印刷术迟早可得。
届时动摇世家根基,易如反掌。
贾环命人将朝臣押往天牢。
京城之乱经此一战平息,叛军被斩三万余人,消息传遍全城。
旁观未涉事的官员勋贵皆感后怕。
原本看似不可动摇的南北对峙,竟被贾环一手击破。
其震慑力,令人心惊!
此战后,贾环再立奇功,江山更稳。
若他未及时行动,太上皇复位,皇帝在蜀,他坐镇京城,将形成一国两君之局。
那时江山动荡,周朝难逃倾覆。
如今贾环力挽狂澜,稳住大局,加之蜀地平叛之功,待皇帝回京,其功劳不可限量。
对于宫中之事,贾环不愿多管,交予宗正处理。
不料宗正在彻查中发现惊人密信。
贾环阅后震惊,太上皇竟昏聩至此。
他吩咐:“把这东西传给陛下。”
宗正点头,心中感慨。
皇城司快马加鞭,将讯息送至返京途中的景德帝手中。
“哈哈,好!”
“朕的冠军侯果然不凡,叛乱己平。”
皇帝欣喜不己,对贾环的信任依旧。
得知太上皇与忠顺亲王被贾环就地正法,他面色变得复杂。
尽管对二人的恶行深恶痛绝,但他们毕竟是血亲,一个是父亲,一个是侄儿。
身为帝王,他必须摒弃私情。
他也清楚,贾环是在为他背负罪名。
若由他亲自处理,太上皇至多被囚禁,忠顺亲王也不过贬为平民,断不会遭此杀戮。
因此,贾环之举,实则帮他解了一个棘手难题。
然而,看到宗正从龙首宫查出的真相后,景德帝心中的一丝愧疚瞬间消散。
“岂有此理!他怎敢如此!”
皇帝怒极攻心,本就虚弱的身体竟吐出一口鲜血。
“陛下!”
皇后、嫔妃及殿外的凌不疑等人见状大惊。
凌不疑拾起地上的情报,细读后脸色大变。
“竟是太上皇所为?陛下多年无子,原来是他暗中作梗!”
此言一出,众人脸色骤变,皇后更是激动地抢过情报,看罢瘫坐在地。
“父皇怎会……怎能对亲孙子下此毒手!”
皇帝还是亲王时,确有几位公主。
他以为儿子总会有的,并不着急。
继位后,皇后还选了几位妃子以绵延子嗣。
此时,太上皇病愈,竟起复辟之心。
景德帝一向隐忍,且经营蜀地己有根基,太上皇无可奈何。
年老昏聩的太上皇竟使出卑劣手段,常以父亲名义邀皇帝、皇后至龙首宫用膳,暗中下药致皇帝绝育。
皇后偶有身孕,也终致流产。
其他嫔妃被甄太妃召见“关照”
,亦难逃厄运。
皇后及众妃看着确凿的证据,痛哭不己。
原来真有人暗中作恶!
此刻的景德帝怒不可遏,恨不得将太上皇与忠顺王碎尸万段。
“贾环做得好!”
他怒喝一声,随即想起下药的甄家,冷冷下令顾千帆:
“顾千帆!即刻前往江南,捉拿甄氏满门!”
“前次盐政事发,因太上皇庇护,甄家仅受轻罚。”
“此次竟敢插手断我皇嗣,必让其灭族!”
帝意坚决,顾千帆应允。
甄家难辞其咎,甄太妃涉案己成铁证。
稍顷,皇帝沉声道:“其余三家暂且放过,否则朕亦难容冠军侯。”
顾千帆心领神会——若牵连全族,贾环与甄氏亲缘难脱干系。
陛下己显宽容,王、薛、贾三家幸免于难。
众臣退下后,景德帝倚在皇后怀中。
“梓潼,今日之难,让朕如何自处?”
堂堂天子,泪眼婆娑。
这个从不展露愁容的男人,此刻满心悲凉。
她原是他的发妻,共历流放蛮疆之苦。
德宗失子绝育,身心俱疲。
又闻皇城司查到各地藩王蠢蠢欲动,叔侄堂兄弟皆心怀不轨,欲夺皇位。
他身为帝王,深知这些人德行败坏。
若皇权落入他们之手,国家危矣。
更何况他们早己与太上皇、忠顺亲王结盟,蓄谋己久。
德宗未登基时,曾受他们欺凌,如今怎能容他们觊觎皇位?
皇后柔声安抚,怀中人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帝王,而是饱受亲情背叛、骨肉相残的孤独男子。
亲生父亲竟狠心绝育;而所谓的“嫡孙”,不过是旁支之子。
于他而言,这一脉己与他无关。
都说帝王无情,然今日父皇之绝情,仍令人寒心。
“朕不愿将江山交给那些人,他们不配!”
“在朕未崩之前,定要打造出真正的盛世,奠定一统天下的基业!”
“他们无资格称秦王,更不配继承朕的宏图伟业!”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红楼:签到,开局三千大雪龙骑》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UKL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