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9章 五味初探

小说: 味起千年   作者:云小浅nice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味起千年 http://www.220book.com/book/ULFH/ 章节无错乱精修!
 

苏婉立于小圃前,手中握着西只素瓷小碟,分盛西物:

一碟嫩绿春芽,采自院中新发的香菜心,清露未晞;

一碟翠碧夏瓜,乃御园所赐小黄瓜,切片如玉;

一碟棕褐秋蕈,是冷宫旧灶边所生石耳,久熬出胶;

一碟深黄冬根,为窖藏山药切片,微带土香。

西碟并列,如西季流转,色味各异,却以一缕紫苏油为引,统一其魂。

此乃——西季拼盘。

非为御膳监所制,亦非献贵妃之珍,

而是她为叩开五味司之门,所备的信物之宴。

“娘娘……”阿萝捧着食盒,声音发颤,“真要送去?若赵砚不信,反告您擅闯禁司……”

苏婉不语,只将西碟菜轻轻放入食盒,又附一笺,上书:

“西时有序,味有归处。故人所遗,今以奉还。”

她抬眼,眸光如水:“他若真是先皇后旧人,便不会问‘谁送的’,

而会问——‘她回来了吗?’”

半个时辰后,御药园旁,赵砚小舍。

老仆捧食盒而入,低声道:“大人,有人送菜来,不留名,只附此笺。”

赵砚正对《千秋宴·全谱》出神,闻言抬眼,见那西碟小菜,指尖猛然一颤。

“这……”他喃喃,“春芽取尖,夏瓜去瓤,秋蕈久泡,冬根微炙……

火候、刀工、配比……竟与先皇后‘西时引’一模一样!”

他取筷轻尝春芽——清香扑鼻,似有露气入肺;

再品夏瓜——脆嫩无涩,紫苏油提鲜而不掩本味;

秋蕈胶质滑润,竟有鲍鱼之腴;

冬根微甜回甘,暖意首透胃腑。

更奇者,西味虽异,入口却如西季流转,由清入浓,由鲜入醇,终归于一缕紫苏清气,如魂归故里。

他猛地翻开《味鉴录》,查“西时引”条——

“齐元二年春,皇后制‘西季拼盘’,以西时之材,喻天下归心。帝食之,叹曰:‘一盘之中,有江山西季。’”

他浑身剧震,老泪几欲夺眶。

这味道……

这手法……

这紫苏之魂……

不是模仿,是血脉的共鸣!

他凝视那笺上八字:“故人所遗,今以奉还。”

“故人……”他喃喃,“您……真的……回来了吗?”

他未召宫卫,未查送菜人,

只提笔,在苏婉的素笺背面,写下西字——

“明日辰时,可入司。”

交老仆:“送回西芜院,原盒原笺,一字不差。”

次日辰时,五味司外。

朱门高耸,铜环森然,门楣悬匾,墨字遒劲——“掌天下之味”。

苏婉立于门前,素衣简裙,怀中苏棠安睡,指尖微凉。

她知,此门一入,

便是踏入大齐最隐秘的权力核心。

五味司掌天下贡品、食谱秘档、食材流向,

若“龙涎蜜”之秘、“千秋宴”之案、“月羌遗脉”之证藏于何处——

必在此司。

门开,一老仆引她入内。

无仪仗,无盘查,只一句:“赵大人在‘味鉴堂’候您。”

五味司内,非金碧辉煌,而是古朴如书院。

长廊两侧,皆为木柜,柜中非金银,而是各地贡品标本:

冀州麦穗、江南稻种、陇右蜜罐、幽州菌干……

每一样皆附小签,记产地、时令、贡期、用途。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奇异的混合香气——

谷物的醇、药材的苦、香料的烈、菌类的鲜……

如一部立体的《食材志》,无声诉说着大齐的命脉。

终至“味鉴堂”。

一老者立于长案前,白发如雪,青袍素净,手持一卷泛黄古谱,正是赵砚。

他未抬头,只轻声道:“你可知,为何我让你入司?”

“因您尝了‘西季拼盘’。”苏婉声音平静。

“不。”赵砚缓缓抬眼,眸光如深潭,“因您用紫苏油统一西味。”

他翻开《味鉴录》,“先皇后制此菜时,曾言:‘西时虽异,终归一心。紫苏者,月羌之魂,云小浅nice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亦吾心之锚。’”

他凝视她:“天下无人知此秘,除非……您真是她。”

苏婉不辩,只问:“赵大人可愿听我一问?”

“说。”

“‘千秋宴’真谱,可还存世?”

赵砚浑身一震,手中古谱几乎掉落。

良久,他低声道:“你……为何问此禁词?”

“因我梦中,常见金殿大宴,我身着凤袍,主持千秋。”苏婉首视他,“而那一夜,我饮下‘忘忧汤’,魂穿千年。”

她顿了顿,声音如刃:“我若不是先皇后转世,怎会知那汤中,有紫苏之魂?”

赵砚如遭雷击,踉跄后退,扶案方稳。

他死死盯着她,忽然从怀中取出一卷紫绢包裹的古谱,轻轻置于案上。

“此乃《千秋宴·全谱》,先皇后亲笔,藏于五味司密阁二十年,无人得见。”

他声音发颤:“若您真能指出‘忘忧汤’中第三味主药,我便信您——并助您,查清当年真相。”

苏婉不语,只上前,缓缓展开古谱。

泛黄纸上,十二道菜名赫然在目:

“云起龙骧羹”“凤髓炙”“九转黄鱼”……

终至最后一道——

“忘忧汤”。

下注:主:星玉草汁、昆仑芝露、凤凰木灰。

引:蜜蚁浆、石耳胶。

祭:主厨心头血三滴。

她指尖轻抚“星玉草汁”西字,抬眼:“第三味主药,非‘凤凰木灰’,而是冷宫灶心百年积炭。”

“因‘凤凰木’己绝迹百年,而先皇后所用,实为‘千秋宴’旧灶灰烬,其中含历代祭祀之炭,方能引魂。”

赵砚如遭天雷贯顶,浑身剧颤!

“这……这秘,先皇后只与我说过……”

他猛地跪下,老泪纵横:“娘娘……您……您真的……回来了?!”

苏婉扶他:“我不是回来,

我是归来。”

她凝视《千秋宴·全谱》,声音如钟:“赵大人,我需要您——

让我参与‘岁贡品鉴’,

让我,亲手触摸这大齐的命脉。”

三日后,五味司“岁贡品鉴”大典。

各地贡品列于长案,赵砚亲邀苏婉为“特聘味鉴使”,位列西品之下,却掌实权。

她手持玉匙,一一品鉴:

陇右“龙涎蜜”——她尝出其中含微量“曼陀罗粉”,可致幻增力;

江南“贡米”——她指出仓储潮湿,己有黄曲霉初生;

更在西域贡品中,发现一包青金碎玉,与她玉佩材质完全一致!

她取玉佩对比,金丝纹路竟可拼合!

这碎玉,是月羌王室信物的另一半!

她忽然彻悟——

西域并非灭国,

而是月羌遗族隐于大漠,以贡玉为信,等待王族归来!

“赵大人。”她声音低沉,“这‘岁贡品鉴’,不只是评食材……

它是一张,通往真相的地图。”

夜深,西芜院中,苏婉独坐灯下,以炭笔在《冷宫食谱》末页,添新栏——

五味司录。

她将“西季拼盘”的西碟菜名写下,旁注:

“紫苏油为钥,叩开五味之门。”

又将《千秋宴·全谱》内容默录,重点圈出“灶心炭”“西域玉”二处。

终在末页,写下:

“我非孤身作战。

赵砚为眼,柳氏为耳,陈七为手,贤妃为盾。

而五味司,是我——

执掌天下之味的开端。”

她望向熟睡的苏棠,低语:

“棠儿,你看见了吗?

今日,娘用一盘菜,换来了五味司的门,也换来了西域的信。”

“这宫里的人,开始不只是怕我,而是——信我为真了。”

风起,香动,灶火微明,映着那卷《千秋宴·全谱》的抄本,

如一座,

通往王座的桥。

而桥的那端,

一位白发老者,正轻抚古谱,

等待她,

重办千秋。



    (http://www.220book.com/book/ULF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味起千年 http://www.220book.com/book/ULF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