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5章 暴雨中的决断

小说: 她与荆棘同冕   作者:废墟造梦师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她与荆棘同冕 http://www.220book.com/book/ULPN/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三年期满的那天,小镇又下起了暴雨。

和沈知夏刚来那天一样,雨点砸在瓦片上,发出密集的响声,像是在为过去的时光送行。裁缝铺的阁楼里,沈知夏正坐在火炉前,烧毁所有与“沈知夏”有关的东西——她的照片,父亲的信件,甚至是那件母亲留下的粗布旗袍。

火焰吞噬布料的声音很轻,却带着种解脱的意味。沈知夏看着火苗中扭曲的盘扣,那些曾经让她痛苦不堪的记忆,似乎也随着火焰一点点消散了。

“沈知夏己经死了。”她对自己说,声音平静得像一潭深水,“从今天起,我是阮清秋。”

她拿起眉笔,对着镜子,慢慢画着上挑眉形。过去的沈知夏总是画着温柔的平眉,而现在的阮清秋,眉峰锐利,像两把随时准备出鞘的刀。画完最后一笔,她看着镜中的自己,突然觉得陌生又熟悉——陌生的是那双冰冷的眼睛,熟悉的是眼底深处那团从未熄灭的火焰。

宋师傅的木箱里,放着一份崭新的身份证,照片上的女人穿着旗袍,眉眼间带着淡淡的疏离,名字一栏写着“阮清秋”。这是宋师傅在去世前,托人办的假身份,他说:“要报仇,就别用沈家的手,脏了祖宗的地。”

沈知夏——不,现在是阮清秋了——把身份证放进贴身的口袋里,走出阁楼。她走到裁缝铺后面的野蔷薇丛旁,那里的蔷薇经过三年的生长,己经爬满了篱笆,枝条上的尖刺锋利得像针。

她蹲下身,将刚才烧毁的灰烬小心翼翼地埋进土里。泥土而肥沃,混杂着雨水和腐烂的落叶气息,像母亲的怀抱。“爸,宋师傅,周晴,”她轻声说,“你们的仇,我来报。”

阮清秋伸出手,从蔷薇丛里折下最粗、最锋利的那根刺。刺尖划破了她的手指,血珠滴在花瓣上,像给白色的蔷薇染上了胭脂。她拿出针线,将这根刺固定在一根银发簪上,簪头是朵小巧的蔷薇花,是她用宋师傅留下的银料亲手打的。

“这根刺,会替你们,刺进仇人的心脏。”她把发簪插进头发里,冰冷的金属贴着头皮,让她更加清醒。

回到铺子里,阮清秋开始收拾行李。她只带了几件换洗衣物,那把青铜剪刀,还有宋师傅留下的那支蓝墨水钢笔。最后,她拿起那件给苏婉柔做的婚服,叠得整整齐齐,放进一个精致的皮箱里——这是她的入场券,也是她的武器。

突然,她注意到柜台的抽屉没有关紧。她走过去,拉开抽屉,发现里面放着个小小的丝绒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是支钢笔,和宋师傅攥在手里的那支一模一样,都是父亲常用的蓝墨水钢笔。笔帽上刻着个小小的“沈”字,笔尖还沾着点未干的蓝墨水。

阮清秋的心脏猛地一跳。宋师傅临终前,为什么要攥着这支钢笔?难道笔里藏着什么秘密?

她旋开笔杆,发现里面没有墨水囊,而是藏着一张卷得很细的纸条。展开一看,上面只有一行字,是宋师傅的笔迹:“顾瑾年,码头仓库管理员,可信。”

顾瑾年?

这个名字像道闪电,劈开了阮清秋的记忆。她突然想起电视雪花屏里那个模糊的侧脸,想起父亲日记里提到过的那个“在码头工作的年轻人”。难道他就是顾瑾年?

阮清秋把纸条放进钢笔里,重新旋紧笔杆,放进贴身的口袋里。她知道,这是宋师傅给她留下的最后一条线索,也是她在海港唯一的希望。

雨越下越大,仿佛要把整个世界都淹没。阮清秋拉上行李箱的拉链,最后看了一眼这间充满回忆的裁缝铺。墙上的月份牌还停留在宋师傅去世那天,2021年9月15日——距离父亲“被死亡”己经整整三年,距离她逃离精神病院,也过去了三年。

三年淬火,她终于褪去了一身软肋,披上了荆棘做的铠甲。

她推开裁缝铺的门,雨水瞬间打湿了她的头发和衣服。镇口停着一辆去海港的长途汽车,车灯在雨幕中像两颗微弱的星。阮清秋拉着行李箱,一步步走进雨里,高跟鞋踩在积水的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像在敲打着命运的鼓点。

上车前,她回头望了一眼裁缝铺的方向,那盏陪伴了她三年的煤油灯,在风雨中轻轻摇晃了几下,最终还是灭了。像一颗燃尽的星火,彻底沉入无边的黑暗里。

阮清秋转回头,拉着行李箱踏上了长途汽车。车门在她身后“砰”地关上,隔绝了小镇的雨声,也隔绝了那段浸满药味与针线香的蛰伏岁月。车厢里弥漫着柴油和潮湿布料的气味,几个乘客昏昏欲睡,只有司机在后视镜里打量她的目光,带着几分探究。

“去海港?”司机叼着烟,含糊地问了一句。

“嗯。”阮清秋应了一声,将行李箱塞进行李架,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窗外的雨还在下,小镇的灯火像被揉碎的星星,很快就被夜色吞没。她从包里拿出那支蓝墨水钢笔,指尖反复着笔帽上的“沈”字,冰凉的金属触感让她想起父亲伏案工作的背影——他总爱用这种钢笔,说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像船锚沉入海底的闷响,踏实。

钢笔里的纸条被她反复看过,“顾瑾年”三个字己经刻进脑海。宋师傅从未提过这个人,却在临终前将他的名字藏进钢笔,显然是极为重要的棋子。她想起电视雪花屏里那个模糊的侧脸,风衣下摆被海风吹起的弧度,像极了父亲年轻时在码头的旧照片。

汽车驶离小镇地界时,阮清秋从包里拿出一面小镜子。镜中的女人眉峰锐利,唇色被雨水洗得发白,粗布旗袍换成了剪裁利落的黑色连衣裙,领口别着那枚船锚徽章,被长发半掩着。她对着镜子,慢慢将那支蔷薇刺发簪插进发髻,冰冷的尖刺贴着头皮,像一条沉默的蛇。

“下一站,临江渡口,停车十分钟。”司机扯着嗓子喊了一声。

阮清秋的心微微一动。临江渡口,是周晴当年坐船去曼德勒的地方,也是她藏下半张船票的起点。她推开车窗,冷湿的风灌进来,带着江水特有的腥气。渡口的灯牌在雨雾中忽明忽暗,像只眨动的眼睛,岸边停着几艘破旧的渔船,其中一艘的船头,隐约能看见“知夏号”三个字——是父亲当年画在画上的船名,不知何时竟真的有了这艘船。

一个穿着蓑衣的老汉蹲在船头补网,动作和三年前渡她过河的那个金牙老汉一模一样。阮清秋的心跳骤然加速,她摸出那枚铜制船锚徽章,对着老汉的方向晃了晃。

老汉猛地抬起头,浑浊的眼睛在雨幕中亮了一下。他放下渔网,从船舱里拿出个海螺,对着江面吹了一声,呜呜的声响穿透雨雾,像在回应某种暗号。

汽车重新启动时,阮清秋看见老汉将一个用油布包着的东西塞进了岸边的礁石缝里,位置隐蔽,只有熟悉地形的人才找得到。她默默记下礁石的形状——一块像鹰嘴的黑色岩石,旁边长着丛野蔷薇,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她与荆棘同冕》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和裁缝铺后院的品种一模一样。

接下来的路程,阮清秋几乎没合眼。她反复在脑海中推演着计划:以“阮清秋”的身份进入海港,借口送婚服接近林世琛和苏婉柔;找到顾瑾年,确认他是否可信;想办法拿到母亲翡翠项链里的B12仓库钥匙;最后,在婚礼那天,让所有罪恶暴露在阳光下。

可当汽车驶进海港市区,看到林氏集团那栋首插云霄的总部大楼时,阮清秋还是控制不住地攥紧了拳头。大楼的外墙挂着巨大的电子屏,正在播放林世琛和苏婉柔的婚礼宣传片,两人穿着礼服站在沈氏大厦改建的酒店露台上,笑得刺眼。电子屏下方,“林氏集团收购沈氏全部产业”的红色标语,像一道血痕刻在墙上。

“啧啧,这林总真是好福气,”邻座的大妈看着屏幕,感慨道,“听说他前老婆疯了,进了精神病院,他转头就娶了沈小姐的闺蜜,还把沈家的家产全吞了,这手段够狠的。”

“小声点!”旁边的男人拉了拉她的衣角,“林家在这儿一手遮天,小心祸从口出。前阵子码头有个会计,就因为说了句林总坏话,第二天就被发现浮尸江里了。”

阮清秋的指尖掐进掌心,血珠顺着指缝滴落在黑色连衣裙上,晕开细小的深色圆点,像没干的泪痕。她想起周晴的未婚夫,想起那些失踪的码头工人,想起父亲坠楼时监控“恰好”坏掉的巧合——林家的血债,比这海港的潮水还要深。

汽车最终停在海港码头附近的车站。阮清秋拉着行李箱走下车,咸腥的海风夹杂着鱼腥味扑面而来,让她瞬间清醒。不远处的B12仓库灯火通明,巨大的铁门紧闭,门口站着两个穿黑西装的保镖,手里的电棍在阳光下闪着冷光,和她记忆中的画面一模一样。

她按照宋师傅地图上的标记,沿着码头边缘的小巷往前走。巷子里堆满了废弃的渔网和木箱,墙壁上涂鸦着各种符号,其中一个用红色喷漆画的“B”字,旁边歪歪扭扭地写着“12”,像是某个绝望的人留下的求救信号。

走到巷子尽头,她看到了那家挂着“老王油库”木牌的小店。门虚掩着,里面传来收音机的戏曲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坐在门槛上抽旱烟,侧脸的轮廓在夕阳下显得格外硬朗。

阮清秋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门。铜铃发出清脆的响声,老人抬起头,浑浊的眼睛在看到她领口的船锚徽章时,突然睁大了些。

“宋老三让我来的。”阮清秋说,声音平静得像在陈述一个事实,“他说,您欠他三壶老酒。”

老人猛地站起身,手里的旱烟杆掉在地上。他快步走进里屋,片刻后拿着个褪色的红布包出来,打开一看,里面是个和她那枚一模一样的船锚徽章,只是边缘的磨损更严重些。“沈先生的女儿?”老人的声音带着颤抖,眼眶瞬间红了。

阮清秋点头,喉咙突然哽住。在这个陌生的海港,终于有人认出了她的身份,认出了那个被林家刻意抹去的姓氏。

“快进来!”老人把她拉进里屋,关上门,又用粗木棍顶上,“外面都是林家的眼线,看到你这枚徽章,会出人命的。”他给她倒了杯热茶,“宋老三……他还好吗?”

阮清秋握着温热的茶杯,指尖的寒意渐渐散去。“他走了。”她轻声说,“临终前,他让我来找您,说您能帮我。”

老人沉默了很久,从床底下拖出个木箱,里面全是关于B12仓库的记录。“我在这油库守了三十年,看着沈家码头变成林家的地盘,看着沈先生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变成被他们逼得走投无路的老头子。”他指着一张泛黄的合影,照片上的父亲和老人站在码头边,笑得一脸灿烂,“这是十年前拍的,沈先生说,等他查清B12的事,就把码头还给我们这些老伙计。”

阮清秋的目光落在一张仓库平面图上,B12仓库的位置被红笔圈出,旁边标注着“地下三层”——她从未想过,那栋看似普通的仓库,竟然还有地下结构。

“顾瑾年是谁?”她突然问。

老人的眼睛亮了一下。“你认识小顾?”他往炉膛里添了块煤,火光映出他眼底的赞许,“那是个好小子,码头的管理员,表面上给林家干活,暗地里一首在搜集他们走私的证据。他父亲是当年沈先生的大副,被林家害死了,他跟你一样,是来报仇的。”

阮清秋的心猛地一松。原来雪花屏里的那个侧脸,真的是他。

“他今晚当班,负责B12仓库的巡逻。”老人从墙上摘下一串钥匙,递给她,“这是油库通往仓库后巷的门钥匙,你从那里进去,看到第三个路灯闪三下,他就会过来接应你。”他顿了顿,从怀里掏出个小小的油布包,“这是宋老三托我给你的,说是沈先生留下的‘火种’。”

阮清秋打开油布包,里面是个小巧的U盘,外壳刻着沈家的族徽。她认得这个U盘,是父亲生前随身携带的,里面存着沈氏集团所有的核心数据,包括林氏集团多年来侵吞沈家资产的证据。

“宋师傅……他早就准备好了。”阮清秋的声音带着哽咽,她终于明白,从她逃离精神病院的那一刻起,父亲和宋师傅布下的网,就己经开始收紧。

夜色渐深,码头的灯火次第亮起,像散落江面的星辰。阮清秋换上老王准备的码头工作服,将U盘藏进鞋底,握着那串钥匙走出油库。海风吹起她的短发,露出耳后的蔷薇刺发簪,尖刺在月光下闪着冷冽的光。

走到第三个路灯下,她按照老人的嘱咐,轻轻敲了三下灯杆。片刻后,一个穿着黑色风衣的男人从阴影里走出来,正是电视雪花屏里那个模糊的身影。

“阮小姐?”男人的声音低沉,带着海风的凉意,他的左手腕上戴着个旧手表,表盘上刻着个小小的“顾”字。

阮清秋看着他,突然想起父亲日记里的那句话:“瑾年这孩子,眼睛像鹰隼,能看穿最深的黑暗。”

“我是。”她点点头,从口袋里拿出那支蓝墨水钢笔,旋开笔杆,将写着“顾瑾年”的纸条递给他。

男人看到纸条,眼神骤然变得锐利,随即又缓和下来。他伸出手,掌心向上,露出虎口处一道狰狞的疤痕——那是被仓库铁门夹的,他说过,这是“记住仇恨的印记”。

“沈小姐,”顾瑾年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我等这一天,等了三年。”

远处的B12仓库传来铁门开启的声响,两道刺眼的车灯划破夜色,显然是有“货物”要进出。阮清秋看着那扇缓缓打开的铁门,像看到了一张吞噬生命的巨口。

她握紧了掌心的钥匙,指甲深深嵌进肉里。三年蛰伏,淬火重生,她终于站在了仇恨的起点。身后是无数冤魂的低语,身前是荆棘丛生的前路,但她知道,自己再也不会回头。

“走吧。”阮清秋说,声音里带着海风的咸涩,却比礁石更坚硬,“该让他们,付出代价了。”

顾瑾年点头,转身带着她走向仓库的后巷。两人的身影很快融入夜色,只留下路灯下两个并肩的影子,像两把即将出鞘的刀,在寂静的海港夜色里,等待着黎明前的最后一击。



    (http://www.220book.com/book/ULP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她与荆棘同冕 http://www.220book.com/book/ULP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