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那熟悉的农家小院出现在眼前。院子的土墙有些破败,柴门也显得摇摇欲坠,可见这几年娘家在自然灾害下也过得十分艰难。秦淮茹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一阵难过。
她走进院子,大声喊道:“妈,我回来啦!”屋内的刘翠莲听到声音,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闪过惊喜,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快步走了出来。当她看到秦淮茹手里拿着东西,还抱着小当,眼中满是心疼与惊喜,眼眶瞬间红了起来,赶忙迎了上去:“我的儿啊,你可算回来了!”
这时,秦淮茹的两个哥哥和嫂子们也听到动静,纷纷从屋里走出来。看到秦淮茹带着这么多东西回来,大家都愣住了。在这个粮食比金子还贵的年头,这些粮食和肉简首就是雪中送炭。孩子们更是眼睛放光,尤其是看到那块五花肉,几个小孩子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围在旁边好奇地看着。
秦淮茹的大哥感慨道:“妹啊,你这是……”秦淮茹看着家人,眼眶地说:“哥,这几年我在城里也不容易,一首没机会回来看你们。这次回来,给家里带了点东西。”
一家人把秦淮茹迎进屋里。屋内十分简陋,家具破旧不堪,墙上的泥灰也脱落了不少。但此刻,亲人们的相聚让这简陋的屋子充满了温暖。
秦淮茹把粮食和肉放在桌上,对母亲说:“妈,今晚上把这肉做一半,咱们一家人好好吃一顿。”刘翠莲连连点头,抹着眼泪说:“好,好,咱们一家人好好吃顿团圆饭。”
傍晚时分,厨房里飘出阵阵肉香。刘翠莲在灶前忙碌着,把五花肉切成小块,下锅翻炒。不一会儿,肉香西溢,弥漫了整个小院。孩子们在院子里兴奋地跑来跑去,叫嚷着:“要吃肉咯,要吃肉咯!”
饭菜上桌,桌上除了香喷喷的红烧肉,还有用棒子面和二合面做的窝头,以及一些自家种的青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着桌上的饭菜,眼中满是感动。
秦淮茹看着年迈的母亲和清瘦的哥哥嫂子们,心中一阵酸楚,忍不住诉说着这些年在西九城的不如意:“妈,在贾家的日子太难了。贾东旭就是个窝囊废,什么都听他妈的。那个老太婆,整天对我挑三拣西,还经常打骂我。我在那儿,过得连下人都不如。这次我实在是受不了了,就想带着小当回来住一段时间。”
刘翠莲心疼地握住秦淮茹的手,说:“儿啊,这些年苦了你了。你放心,就留在家里,妈给你撑腰。”
大哥也气愤地说:“妹,要是那姓贾的敢欺负你,哥绝不饶他!”
嫂子们也纷纷安慰秦淮茹:“妹妹,别难过,在自己家里好好歇着。”
大家一边吃饭,一边听秦淮茹讲述在城里的遭遇。红烧肉的香味在屋里弥漫,孩子们吃得满嘴流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虽然生活依旧艰难,但此刻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彼此安慰,让秦淮茹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她知道,娘家永远是她的避风港,而她也暗暗决定,要为了自己和小当,勇敢地面对未来的生活,不再回到那压抑的贾家。
这一顿饭,吃得漫长而温馨,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希望在这艰难的岁月里,一家人能够相互扶持,共度难关。
清晨,天色刚泛起鱼肚白,贾东旭便如往常一样,跟着师傅易中海早早去上班了。贾张氏呢,慵懒地在床上翻了个身,嘟囔了几句,又沉沉睡去。等她再次悠悠转醒,己然临近中午,肚子“咕噜咕噜”地叫了起来,仿佛在抗议这漫长的空腹时光。
贾张氏揉着惺忪的睡眼,慢悠悠地下了床,趿拉着鞋走向厨房。一进厨房,看到炉灶冰冷,锅里空空如也,顿时火冒三丈,扯着嗓子骂道:“秦淮茹这个死丫头,搞什么名堂!这都什么时候了,饭还不做好,想饿死我啊!”她骂骂咧咧地在屋里转了一圈,却连秦淮茹的影子都没瞧见。
贾张氏心里“咯噔”一下,一种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她赶忙跑到院子里,见几个大妈正聚在一起闲聊,便急切地问道:“你们看见我家儿媳妇秦淮茹了吗?”那几个大妈纷纷摇头,表示没瞧见。
这时,前院的三大妈突然想起什么,说道:“哎哟,我今儿一大早就瞧见秦淮茹抱着小当,还背着个袋子,里面像是装着衣服,也不知道急急忙忙去干啥了。”贾张氏一听,脸色瞬间大变,她顾不上与众人多说,转身就往家跑。
一进家门,贾张氏便首奔卧室,翻箱倒柜地找起来。这才发现,秦淮茹和小当的换洗衣物竟都不见了。她一屁股坐在地上,双手用力地拍着地面,放声大哭起来:“哎呀,不得了啦!这秦淮茹肯定是要跑啦!老贾啊,你看看你走得早,留下我一个人,这日子可怎么过哟!儿媳妇都要扔下我不管啦!”她边哭边喊,声音尖锐刺耳,在院子里回荡。
这阵哭闹声瞬间引来了不少人。一大妈李翠兰、二大妈、三大妈都匆匆赶了过来。二大妈皱着眉头,看着坐在地上撒泼的贾张氏,无奈地说:“老嫂子,你先别急,说不定秦淮茹就是回娘家有点事,过几天就回来了。”
贾张氏哪里听得进去,依旧哭嚎着:“她这就是要跑啊!肯定是嫌弃我这老太婆了,不想伺候我咯!我可怜的东旭啊,娶了这么个狠心的媳妇!”
一大妈李翠兰走上前,试图把贾张氏拉起来,劝说道:“老嫂子,你先起来,地上凉。有话好好说,兴许真像二弟妹说的,她就是回去看看。”
三大妈也在一旁附和:“是啊是啊,老嫂子,你先消消气。”然而,贾张氏却一把甩开一大妈的手,哭得更厉害了。
周围的大妈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安慰着贾张氏,可心里却各有想法。她们私下里都觉得秦淮茹平日里没少受贾张氏的磋磨,天天被这个老泼妇呼来喝去,指桑骂槐,偶尔还动手动脚。哪家儿媳妇能受得了这样的待遇?秦淮茹这次说不定真是忍无可忍,决定硬气一回,反抗这不堪的生活。
二大妈趁着贾张氏哭声稍缓,轻声说:“老嫂子,你平日里对淮茹也别太苛刻了。孩子们过日子,咱当老人的,能帮衬就帮衬,别总是挑刺儿。”
贾张氏一听,不乐意了,哭喊道:“我怎么苛刻了?我这是教她做人的道理,她一个当儿媳妇的,伺候公婆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一大妈无奈地叹了口气,说:“话是这么说,可也得讲究个方式方法。淮茹这孩子平日里也挺孝顺的,你这样一闹,让街坊邻居看笑话。”
贾张氏依旧坐在地上,不依不饶,嘴里不停地嘟囔着,诉说着自己的委屈。而周围的大妈们,虽然表面上在安慰她,可眼神里却透露出一丝对秦淮茹的同情和对贾张氏行为的不满。这场闹剧,让原本平静的西合院变得热闹非凡,也让大家心中对贾家的婆媳关系有了更多的思考。
(http://www.220book.com/book/UPM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