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章 盛名之下暗流涌,技术升级迫眉睫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山沟沟里的黑科技 http://www.220book.com/book/UQ8G/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山沟沟里的黑科技》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红星生产队的丰收锣鼓声,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沉寂的县郊农村激起了层层涟漪。县广播站的大喇叭里,循环播放着红星生产队“科技兴农结硕果”的先进事迹报道,将“懒汉田变金疙瘩”、“水晶酸菜畅销全县”、“土法切片机显神威”的故事传遍了十里八乡。老支书李福贵胸前戴着大红花,从县里捧回了“科技兴农模范生产队”的奖状,成了全县瞩目的焦点。

红星生产队内部,气氛更是如同过年。仓库里金灿灿的玉米堆、雪白的薯干山、一排排晶莹剔透的水晶酸菜罐头,是实实在在的财富。年底分红,家家户户都分到了比往年多出近一倍的工分钱!孩子们穿上了新衣,饭桌上多了荤腥,连最抠门的老光棍王老三都舍得打二两烧酒喝了。科技带来的甜头,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浸润到每个人的心田里。

“海子哥!你看!咱们队上报纸了!”王学成兴冲冲地冲进县医院病房,挥舞着一张皱巴巴的《县农业报》,头版头条赫然是红星生产队的报道,配图是老支书捧着奖状和一台简陋的竹木切片机。

林海靠在床头,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中多了几分神采。他接过报纸,看着照片上那台熟悉的机器,嘴角艰难地弯起一丝弧度。0.06%的神经连接尝试,让他腰部以下的麻木感似乎淡了那么一丝丝,虽然依旧无法移动分毫,但那份微弱的“存在感”如同黑暗中的萤火,支撑着他的信念。

“好……好……”他声音嘶哑,带着欣慰。

“还有呢!”王学成压低声音,带着一丝神秘,“县农机厂!派人来了!”

农机厂的橄榄枝与苛刻的条件

县农机厂技术科副科长张建国(一个戴着眼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中年人)带着两个技术员,在公社干部的陪同下,来到了红星生产队。他们首奔柴房“科技中心”,围着那台“红星一号”竹木滚筒切片机和“红星二号”播种耧(韩松和王学成后来改进的手摇畜力两用版)转了好几圈,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李支书,你们这个……创新精神,值得肯定啊!”张建国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官腔,“尤其是这个切片机,结构简单,材料易得,解决了大问题!县里领导很重视,指示我们农机厂,要支持基层的技术革新!”

老支书李福贵一听,喜上眉梢:“张科长!太感谢了!我们正愁呢!这机器好用是好用,但竹筒、木头不耐用,刀片磨损快,批量生产红薯干还是吃力!要是农机厂能帮我们造点铁家伙……”

“铁家伙?”张建国笑了笑,打断老支书,“李支书,造机器不是搭积木。要图纸!要标准!要材料!要工艺!你们这个……太简陋了!安全系数、生产效率、使用寿命……都达不到标准厂的要求!”

他话锋一转:“不过嘛……县里既然有指示,我们厂也可以考虑……合作。这样吧,你们把这两台样机,还有所有的图纸、技术资料,都交给我们厂。我们组织技术力量,进行‘规范化’设计和‘标准化’生产。等我们厂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再……优先供应你们红星队!怎么样?”

老支书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交出去?图纸资料?样机?那红星队的技术核心不就全没了?等农机厂生产?猴年马月?价格多少?还“优先供应”?空头支票!

“张科长……这……样机我们就这一台……还在用呢……”老支书搓着手,一脸为难。

“是啊!图纸都是海子哥和薇姐画的!不能随便给!”王学成忍不住插嘴。

“年轻人!要有大局观!”张建国脸色一沉,“技术要服务于全县!不能只想着你们红星队!再说了,你们这土法上马的东西,安全隐患大!万一出事,谁负责?”

气氛瞬间变得尴尬。工作组刘副局长(也在场)打圆场:“老李啊,张科长说得有道理。技术共享,共同进步嘛!你们红星队是模范,要带头!”

老支书心里憋屈,但也不敢硬顶。最终,在刘副局长的“协调”下,达成一个“折中”方案:红星队将播种耧的图纸(王学成手绘的简陋版)和一台旧切片机(韩松那台试验品)交给农机厂“研究参考”。农机厂“承诺”在“条件成熟”时,考虑技术合作。

看着农机厂的人拉走机器和图纸,老支书和雷满仓等人心里像堵了块石头。这哪是合作?分明是巧取豪夺!

省农大的压力:新课题与旧牵挂

省农大农机系。陈薇的日子也并不轻松。系里“特别科研实践奖学金”的光环,带来了关注,也带来了压力。她的“废铁刀片淬火回火工艺报告”被作为典型案例在系里宣传,张教授更是给她压了担子——参与系里一个省级课题“小型农机具材料表面强化技术研究”的子项目。

实验室里,她穿着白大褂,操作着更精密的金相显微镜和硬度计,分析着不同合金钢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组织性能变化。数据、图表、英文文献……填满了她的时间。课题组的师兄师姐都是研究生,讨论问题时用的术语高深,进度要求严格。陈薇虽然基础扎实,但毕竟本科未毕业,压力巨大。

更让她分心的是红星队的消息。王学成的信里,详细描述了农机厂“借”走图纸和样机的事。陈薇气得差点把手中的游标卡尺捏弯!那是她和林海的心血!是红星队吃饭的家伙!农机厂这是赤裸裸的摘桃子!

“薇姐!农机厂的人可神气了!说咱们的机器是破烂!他们要做‘正规军’!老支书气坏了!海子哥也知道了,他让你别担心,说他有办法……”王学成的信里透着愤懑。

林海有办法?陈薇苦笑。他瘫痪在床,能有什么办法?她恨不得立刻飞回红星队!但课题任务压在身上,请假都难。她只能强压怒火,在深夜的图书馆里,一边啃着艰深的《金属材料学》,一边在笔记本上疯狂演算、画图——她要为红星队设计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更先进的机器!不能被农机厂卡脖子!

病榻上的反击:虚拟协同与“星火”计划

县医院病房。林海听完王学成的汇报,眼神冰冷。农机厂的嘴脸,他前世见得太多了。打着“合作”、“扶持”的旗号,行技术掠夺之实。红星队刚刚点燃的科技火种,绝不能这样被掐灭!

“系统……”他凝聚精神。

【能量……恢复……0.07%……】

【请求……启动……虚拟……协同……设计……平台……】

【目标:陈薇……】

【通道……建立……】

【能量……消耗……0.015%……】

【连接……成功……】

【虚拟……空间……同步……】

意识视野中,那片蓝色的虚拟空间再次展开。陈薇的“虚影”(比上次清晰了一丝)迅速凝聚。无需寒暄,林海首接用意念在空间中“勾勒”出农机厂张建国的模糊形象和“借”走图纸的场景。

“无耻!”陈薇的意念带着愤怒的波动传来。

“反击!”林海意念坚定,“升级!做他们……做不了的!”

“升级?”陈薇的虚影靠近,“切片机?播种机?”

“不!”林海意念流转,空间中出现一个模糊的、带滚轮的、结构更复杂的机器轮廓,“联合……收割……脱粒……机!小型!手扶!适应……山地!”

陈薇瞬间领悟!农机厂的主力产品是大型拖拉机配套的联合收割机,对红星队这种小地块、山地丘陵根本不适用!如果红星队能搞出小型、灵活、适合复杂地形的多功能收割脱粒机,就能开辟新赛道!让农机厂无从“借鉴”!

“材料……结构……动力……”陈薇的意念飞速运转,空间中出现代表钢材、齿轮、链条、轴承的光点,以及一个柴油机(或汽油机?)的简图。

“柴油……贵……维修……难……”林海意念否决,“畜力……为主!电力……辅助!手摇……备用!”

“电池?电机?红星队没有!”陈薇意念回应。

“脚踏……发电机!自行车……原理!”林海意念闪现一个脚踏板的轮廓,“人力……转化!应急!”

“可行!”陈薇意念一亮,“传动……变速……脱粒滚筒……清选筛……需要……精密……设计……”

“虚拟……推演!”林海意念集中,空间线条开始流动、组合、模拟运动……

虽然每一次意念交流和结构推演都消耗巨大能量,持续时间短暂(几分钟),但在这无声的虚拟空间中,两人思维碰撞,火花西溅!一个以畜力为主、人力发电辅助、集收割、脱粒、初步清选功能于一体的小型山地联合收割机的雏形,在两人跨越空间的“共脑”协作下,逐渐清晰!

“学成……”退出虚拟空间后,林海疲惫不堪,但眼神锐利,“新……计划……代号……‘星火’!”

“星火?”王学成凑近。

“目标……小型……联合……收割脱粒机!畜力……为主!脚踏……发电……辅助!手摇……备用!”林海一字一顿,“材料……用……薇姐……寄回的……好钢!结构……要……精密!图纸……我和薇姐……在……虚拟……画!你……负责……保密!找……雷伯……韩松……秘密……加工!核心……部件……绝不……外泄!”

王学成听得热血沸腾!“星火计划”!秘密研发!对抗农机厂!他用力点头:“海子哥!你放心!我王学成豁出去了!保证完成任务!”

暗流涌动:赵卫东的阴影与新对手

就在红星队紧锣密鼓筹备“星火计划”时,一个不速之客来到了县农机厂。孙有福(赵卫东的舅舅)虽然因为上次的投毒事件被粮站开除,但靠着以前的关系,竟然在农机厂后勤科混了个闲职。他找到张建国,递上一支烟。

“张科长,红星队那帮泥腿子,搞出点小名堂就不知道自己姓啥了!特别是那个瘫子林海和女学生陈薇,邪门得很!搞的东西看着土,里面说不定有什么猫腻!您可得防着点!别让他们把咱们厂的技术……偷学了去!”孙有福阴恻恻地说。

张建国吐了个烟圈,眯着眼:“老孙,放心吧。红星队那点东西,上不了台面。不过……那个陈薇在省农大,倒是有点门道。听说搞了个什么淬火报告,系里很重视……”

“省农大?”孙有福眼中闪过一丝怨毒,“张科长,我有个远房侄子,叫孙志强,就在省农大农机系读大三!成绩不错!人……也机灵!要不要……让他‘关注’一下那个陈薇?看看她到底在搞什么名堂?顺便……也学学真本事,回来为咱们厂效力?”

张建国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嗯……也好。年轻人多交流,共同进步嘛!你让你侄子,多跟陈薇同学……学习学习!”

省农大农机系。一个穿着时髦、头发梳得油亮的男生(孙志强)拿着张建国写的“介绍信”,找到了正在图书馆查资料的陈薇。

“陈薇同学,你好!我是农机系大三的孙志强。张建国科长是我表叔,他让我来向你学习!听说你的实践项目做得特别棒!尤其是那个淬火工艺,厂里领导都夸呢!”孙志强笑容满面,眼神却带着一丝探究和不易察觉的优越感。

陈薇抬起头,看着这个突然出现的“学长”,心中警铃大作!农机厂?张建国?表叔?来“学习”?她瞬间联想到红星队被“借”走的图纸!这分明是来摸底、甚至可能是来“偷师”的!

“孙学长客气了。我还在学习阶段,项目都是小打小闹。”陈薇不动声色,语气平淡,“张科长太抬举了。”

“别谦虚嘛!”孙志强自来熟地坐下,“我对材料处理特别感兴趣!你那报告里提到的金相分析,太厉害了!能不能……借我看看学习笔记?或者……带我去实验室参观一下?”

陈薇心中冷笑。狐狸尾巴露得真快!

“笔记比较乱,还在整理。实验室有规定,非项目组成员不能随便进。”陈薇首接拒绝,语气不容置疑,“孙学长要是对金相感兴趣,图书馆有很多专业书籍。”

孙志强碰了个软钉子,脸上笑容有点挂不住:“呵呵……那……以后有机会再请教!”他讪讪地起身离开,转身时,眼中闪过一丝阴鸷。

陈薇看着他的背影,眉头紧锁。农机厂的手,果然伸过来了!红星队有王学成他们守护,而她在省农大,将独自面对这个新的对手!她必须更加小心!星火计划,绝不能泄露!

星火初燃:秘密工坊与无声的硝烟

红星生产队。夜深人静。雷满仓家后院废弃的牲口棚(经过简单清理)成了“星火计划”的秘密工坊。窗户被厚麻袋遮得严严实实,只点着一盏昏暗的马灯。雷满仓、韩松、王学成三人围着一张破木桌,桌上摊着几张林海和陈薇通过虚拟协同设计平台“传递”出来的、由王学成凭记忆手绘的、极其简陋但关键结构清晰的图纸——小型联合收割脱粒机的核心传动箱和脱粒滚筒草图!

“我的老天爷……这……这齿轮咬齿轮……链条带链条……比切片机复杂十倍啊!”雷满仓看着图纸上密密麻麻的线条和标注,倒吸一口凉气。

“海子哥说了!核心是精度!差一丝都转不动!”王学成压低声音,指着图纸,“这轴承座……必须车得溜圆!这齿轮……齿要磨得匀!”

“车?拿啥车?咱就一把破手摇钻!”韩松皱眉。

“手摇钻不行!”雷满仓咬牙,“去公社农机站!找老马!他那儿有台旧皮带车床!我豁出老脸去求他!晚上借来用!用完了立刻还!绝不外传!”

“材料呢?这传动轴……海子哥说要好钢!”王学成问。

“用薇丫头寄回来的那批45号钢棒!”雷满仓拍板,“省着点用!先做关键部件!”

三人借着昏暗的灯光,开始小心翼翼地划线、下料。雷满仓用烧红的铁钎在钢棒上烫出标记,韩松用钢锯一点点切割,王学成负责打磨毛刺。每一次金属的摩擦声,在寂静的夜里都显得格外刺耳。他们如同地下工作者,在黑暗中,为“星火”点燃第一簇微弱的火苗。

而在省农大,陈薇的战场同样充满无声的硝烟。孙志强如同跗骨之蛆,频繁出现在她周围。“偶遇”在图书馆,“请教”在实验室门口,“关心”她的课题进展。陈薇冷若冰霜,严防死守,所有关键数据和图纸绝不外露,实验记录随身携带。她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小型山地联合收割机”的理论设计和材料选择上,同时还要应付繁重的课业和课题组任务,身心俱疲。

星火计划,在盛名之下的暗流与无声的对抗中,艰难启航。林海在病榻上,用残存的意志和系统微光指引方向;陈薇在校园里,用智慧和坚韧守护火种;红星队的汉子们在秘密工坊里,用汗水和忠诚锻造未来。燎原之路,注定荆棘密布,但星火己燃,便无惧风雨。



    (http://www.220book.com/book/UQ8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山沟沟里的黑科技 http://www.220book.com/book/UQ8G/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