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上下对沈家红楼充满了好奇和猜测,人们纷纷想要探究其中的真相。就在这个时候,沈家竟然又在长安开设了一家规模宏大的红楼,这座红楼气势磅礴,从里到外竟然有十几层之多!
走进红楼,里面的装饰奢华而有内涵,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主人的品味和财富。无论是精美的壁画、华丽的家具,还是璀璨的灯光和悠扬的音乐,都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流连忘返。
与此同时,崔铉再次上书给皇帝,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他认为,为了更好地控制各大门阀,使其为大唐效力,应该让各家门阀的主家族全部迁往长安,并实行长安军管制度。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避免门阀之间相互勾结、兴风作浪,还能够有效地扶植其他势力,维护大唐的稳定和繁荣。
皇帝李忱经过深思熟虑,最终接受了崔铉的建议。于是,各大门阀纷纷响应号召,举家迁往长安。一时间,长安城内热闹非凡,二十二家各大门阀的到来,带来了巨额的财富和消费。
这些门阀的公子哥们和大小姐们,个个都是挥金如土的主儿。他们热衷于玩花鸟斗鸡、赛狗跑马等各种娱乐活动,甚至还会斗蛐蛐儿。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长安城的夜生活,也让各行各业都受益匪浅。
随着各大门阀的迁入,长安城变得更加繁华昌盛,呈现出一片歌舞升平、太平盛世的景象。十里长街灯火通明,不夜城的美誉实至名归。
在这个虚华的盛世里,李忱被人们誉为小太宗,他的统治被称为大宗之治。然而,这繁荣的景象却掩盖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各大门阀对广大百姓的压榨。李唐的祖训“民可载舟,也可覆舟”被人们遗忘,而崔家在这个背景下却愈发强盛起来。
崔铉作为崔家的代表人物,他的表现却与崔家的权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十分低调,身上的朝服己经穿了整整十年,连朝靴都显得陈旧不堪。尽管如此,崔家依然人才辈出,不少子弟都在朝廷中担任要职。
然而,即使是在这样的家族中,也难免会有贪官出现。崔铉对于这些贪官毫不手软,一旦查到崔家子弟有贪污行为,他一律处以死刑,绝不留情。这种严厉的手段让世人对他赞不绝口,称他为铁面判官。
由于崔铉的公正和果断,他的名声远扬,甚至连地府的判官都被人们称为崔判官。这个称呼不仅体现了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反映了他铁面无私的形象深入人心。
然而,世人又如何能够知晓那表面上所呈现出的一切呢?实际上,这一切都是崔家在养贪和治贪的过程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富强之路。
随着崔家的财富如滚雪球般不断积累,其富裕程度也逐渐暴露在世人面前。这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无数贪婪之人的目光。于是,江湖上那些企图不劳而获、打秋风的人如过江之鲫般多了起来。
这些江湖人士,无一不是在生死边缘徘徊的亡命之徒!他们可不会轻易被打发走,对于崔家来说,这些人简首就是难缠的恶鬼。
起初,崔家或许还能用区区百两银子将他们打发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的胃口越来越大,到后来,即使是给出千金,他们也未必会善罢甘休。
而崔家一首以来都注重文化修养,对武艺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如今的崔家,就如同一个年仅三岁的孩子,手捧着金元宝,毫无防备地行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成为了众人觊觎的目标。
(http://www.220book.com/book/UQR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