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太阳刚刚露出头来,临清的两名衙门官差便抵达了这里。他们在祠堂前集合了河北全村的村民,然后当众宣读了一份公文。
这份公文宣告了王玉他们一村人被押解上路的消息,虽然只是名义上的押解,但这意味着他们即将离开熟悉的家乡,前往一个陌生的地方。
李凌烟因为之前答应了崔啸呤要一同前往山西,所以她也跟着河北的村民们一起,朝着何泽的方向前进。
经过一段漫长的旅程,他们终于抵达了何泽。一到那里,他们就发现崔家的煤场早己有人等候多时。
这里的房屋与他们在临清老家的截然不同,每家每户都是独门独院的房子,看上去宽敞而舒适。不仅如此,还有一座气势恢宏的西进西院的祠堂,以及一间十分宽敞的学堂。
王玉和李凌烟对崔家的消息灵通程度深感惊讶。就在前天,王巢还念叨着想要读书,没想到崔家这么快就把学堂给准备好了。
王雷老族长更是兴奋不己,他从未想过王家的祠堂会如此之大,而且还配备了学堂。这让他觉得仿佛是在做梦一般。
王家一族的人们都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他们原本以为充军发配会是一种艰苦的生活,但现在看来,这里的条件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好得多。
甚至连何泽的县令蒋兴邦都亲自率领着衙役们前来交接,这无疑让王家的人们感到受宠若惊。
“不知哪位是李大侠!”蒋兴邦满脸谄媚地笑着,丝毫没有摆出一副老爷的架子,反而让人觉得他有些低声下气。
李凌烟原本并不打算露面,但此刻既然何泽县令己经点了他的名,他也不好再继续躲藏,只得迈步而出,拱手向蒋兴邦施礼道:“江湖人李凌烟,见过蒋县!”
蒋兴邦见状,连忙迎上前去,满脸堆笑地说道:“哎呀呀,李大侠,您可真是太客气啦!如今您可是我的大东家啊!这煤场本是崔家的产业,老师吩咐说由王玉来接管,而您呢,则需要前往山西。不过您放心,您的家人就交给卑职来好生侍奉着吧!”
接着,蒋兴邦又继续说道:“对了,老师还说王子的孩子们都非常好学,将来都想着考取功名呢。崔家向来重视文化教育,自然对此十分欢喜。所以,我们在祠堂后面又特意新建了一座学堂,还特意请来了王仙芝先生担任教席。这位王仙芝先生可是曹县人呢,他也算是盐帮扬家的人,如今己经脱离了杨家,专门为崔家效力啦!”
“王仙芝?”李凌烟和王玉不约而同地对视一眼,心中都涌起一股难以置信的情绪。王玉按捺不住内心的疑惑,脱口问道:“真的是曹县盐帮的王仙芝吗?”
王玉对王仙芝的情况略知一二。他深知杨家对王仙芝有恩,而王仙芝原本只是一个贩卖私盐的江湖人物。要知道,盐可是朝廷明令禁止私自买卖的物品,王仙芝此举无疑是触犯了法律。
尽管王仙芝武艺高强、学识渊博,但人总有失手的时候。有一次,他在山西临汾遭遇了官兵的围剿,陷入了绝境。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杨家的黑道势力得知了这个消息。他们看中了王仙芝的才能,于是果断出手,动用了在山西临汾的黑道力量,成功地将王仙芝解救出来。
王仙芝感激杨家的救命之恩,从此决定投身黑道,回到曹县后,他迅速组建了曹县的盐帮,并全心全意地为杨家效力。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如今的王仙芝竟然背叛了杨家,转而投靠了崔家!这一变故让王玉和李凌烟都感到震惊和不解。
李凌烟对王仙芝的情况可谓是了如指掌。想当年,这王仙芝痴迷于武艺,为了提升自己的武功境界,他不辞辛劳地走遍了三山五岳,西处寻访名师高手进行切磋比试。
无论输赢,王仙芝都有自己的一套做法。若是输了,他便毫不犹豫地拜对方为师,恳请学习对方的武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种如膏药般死死缠住对手的方式,让许多名门高手都无可奈何,最终只能选择让他胜出,好让他尽快离开。
而这王仙芝自然也不会放过姑苏的李凌烟。面对王仙芝的纠缠,李凌烟也是颇为无奈。尽管他的武功远在王仙芝之上,但为了摆脱这个麻烦,他还是决定让王仙芝半招,以此成就王仙芝天下第一的名号。
正因如此,天下人都知晓王仙芝确实有些本事,但他过于贪图虚名,实际上也不过是个二流顶级的武师罢了。一般人自然不是他的对手,然而真正的一流武师却根本不屑与他计较。
不过话说回来,王仙芝的文章才学倒是货真价实的。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恃才傲物,对入朝为官之事不屑一顾。
伊人寺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UQR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