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6章 东风农机小组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1970我的学习空间有点逗 http://www.220book.com/book/UQSG/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重生1970我的学习空间有点逗》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靠山屯的春天在繁忙的春耕中匆匆而过。田野里,嫩绿的玉米苗破土而出,在阳光下舒展着叶片,预示着夏日的繁茂。然而,伴随着生机勃勃的景象,一个巨大的难题也日益凸显——脱粒。

麦收季节临近(东北春小麦),金黄的麦浪在风中翻滚,丰收在望。但靠山屯的社员们却愁眉不展。往年麦收后的脱粒,是整个生产过程中最苦、最累、也最耗时的环节。全屯几百亩小麦,全靠人力用连枷(一种木制拍打工具)或者石磙碾压脱粒。壮劳力轮番上阵,日夜不停,也得折腾大半个月!手掌磨出血泡,肩膀压得红肿,腰酸背痛得首不起身。效率低下不说,遇上阴雨天,麦子发霉发芽,损失惨重。

这天傍晚,林峰跟着田老汉在猪圈忙完,路过打谷场。场院里,几个老农正围着一台锈迹斑斑、沾满泥土的旧柴油机发愁。那是队里唯一的一台老式柴油机,连着个破旧的脱粒滚筒(简易的钉齿滚筒式),是几年前县里淘汰下来的“宝贝”,但三天两头趴窝,今年春耕前就彻底罢工了。张铁柱请了邻村懂点机械的“土专家”来看过,捣鼓了半天也没修好,最后丢下一句“缺零件,没辙”,拍拍屁股走了。

“唉…这铁疙瘩,又成废铁了!” 赵老倔蹲在柴油机旁,用扳手敲了敲锈死的飞轮,发出沉闷的响声,一脸愁容,“麦子眼瞅着就熟了!这可咋整?又得靠人抡连枷?那得累死几个!”

“可不是嘛!” 另一个老农叹气道,“去年脱粒,俺这膀子疼了半个月!今年这麦子长势好,怕是更多!”

“要是有台好使的机器就好了…” 有人小声嘀咕。

林峰停下脚步,目光落在那台“铁疙瘩”上。锈蚀的机体、断裂的皮带、残缺的钉齿…这台机器确实到了报废边缘。但他脑中,阿库的提示音己经响起:

`[目标扫描:老式单缸卧式柴油机(型号模糊)。]

`[故障推测:1. 供油系统堵塞(柴油滤清器/油路)。2. 缸压不足(缸垫老化/活塞环磨损)。3. 启动系统故障(蓄电池亏电/启动马达损坏)。]

`[修复可行性评估:低(关键配件缺失,技术力量薄弱)。]

[替代方案建议:放弃修复该机器。设计制造简易人力/畜力脱粒装置(核心:滚筒+拍打齿)。]

人力/畜力脱粒装置?林峰心中一动。他走到打谷场边,看着堆放的麦捆,又看了看社员们愁苦的脸。一个念头在他心中逐渐清晰。

第二天上工前,林峰找到了张铁柱。张铁柱正为麦收发愁,眉头拧成了疙瘩。

“张队长,” 林峰开门见山,“脱粒的事,我想提个建议。”

“建议?” 张铁柱抬起头,看着林峰,“林峰娃子,你有啥好法子?那破机器是修不好了!”

“不是修机器。” 林峰摇摇头,“我是想,咱们能不能自己动手,做一台新的脱粒机?不用柴油机,就用人力或者牲口拉。”

“自己做?!” 张铁柱眼睛瞪得溜圆,“林峰娃子!你…你没开玩笑吧?那机器是铁打的!咱们屯连个像样的铁匠都没有!拿啥做?”

“不用全铁。” 林峰早有准备,拿出几张昨晚在思维空间里画的简易草图(用铅笔画的),“可以用木头做架子,关键部位用铁。核心就是一个滚筒,上面钉上铁齿或者木齿,用牲口拉着转,或者人用脚蹬,把麦子从麦穗上打下来。”

他指着草图解释:“原理很简单,就像放大了的搓衣板或者钉耙。麦穗从滚筒和下面一个带凹槽的挡板(凹板筛)之间通过,滚筒上的钉齿把麦粒打下来、搓下来。比用连枷省力,效率也高得多!”

张铁柱看着那几张画得不算精美但结构清晰的草图,又看看林峰那自信的眼神,心里有些动摇。林峰之前喂猪、救猪、揪出投毒者,己经证明了他的本事。但做机器…这可不是小事!

“这…这能行吗?” 张铁柱犹豫着,“木头架子…结实吗?牲口拉得动吗?别到时候散了架,白费功夫!”

“张队长,” 林峰语气坚定,“不试试怎么知道?现在离麦收还有一个月左右。咱们屯里有木匠(田老汉会点),有铁匠(虽然手艺一般),还有废品站能淘换点零件。材料费不了多少钱,主要是人工。就算做不成,也比干等着抡连枷强!万一成了,以后年年受益!”

张铁柱摸着下巴,陷入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他看了看远处金黄的麦田,又看了看打谷场上那堆废铁,最终一咬牙,猛地一拍大腿:“行!林峰!老子就再信你一回!搞!搞这个…这个啥…脱粒机!”

他环顾西周,大声喊道:“赵老倔!刘援朝!田老汉!你们几个过来!”

赵老倔、刘工科(刘援朝)、田老汉闻声跑了过来。

“听着!” 张铁柱指着林峰,“林峰娃子想了个法子,要做个新家伙什脱麦子!不用油!用牲口拉!现在!成立一个…一个‘革新小组’!林峰当组长!赵老倔!你力气大,懂点木工,你负责出力!刘援朝!你不是爱看书吗?脑子活,给林峰打下手!田老汉!你经验多,帮着照看!需要啥材料,队里想办法!需要人手,你们挑!”

赵老倔一听,眉头就皱了起来:“做机器?这…这能行吗?别瞎耽误工夫!”

刘工科却兴奋得两眼放光:“做机器?太好了!林峰!我跟你干!”

田老汉则有些茫然:“俺…俺能干啥?”

林峰看着眼前这三个人:倔强的老农、书呆子知青、朴实的饲养员。这就是他的“东风小组”最初的班底了。他伸出手:“赵大爷,刘援朝,田大爷,咱们一起试试!为了咱屯,也为了少挨点累!”

赵老倔看着林峰伸出的手,又看了看张铁柱不容置疑的眼神,最终不情不愿地哼了一声,算是默认了。刘工科激动地握住林峰的手。田老汉也憨厚地笑了笑。

“东风农机维修与革新小组”(简称东风小组),在靠山屯这个夏日的早晨,正式宣告成立!虽然简陋,虽然前途未卜,但希望的种子,己经播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UQS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1970我的学习空间有点逗 http://www.220book.com/book/UQSG/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