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技术员的建议,如同黑暗中的灯塔,为东风小组的轴承攻关指明了方向。含油轴承!结构简单,加工难度相对较低,性能可靠!这正是他们需要的!
林峰立刻调整策略,全力攻关含油轴承。
第一步:寻找材料。
目标:铸铁!废品站再次成为希望之地。林峰、刘工科、赵铁锤三人再次踏上“淘宝”之旅。这次目标明确——找铸铁件!机床底座、电机外壳、甚至破旧的铁锅(部分生铁锅含碳量高,接近铸铁)都不放过!
`[视觉辅助扫描:目标:灰口铸铁(HT150以上)。]
[特征:断口呈灰色,颗粒较粗。]
在废品堆积如山的角落里,他们终于找到了一块断裂的旧车床床身残骸!断口呈暗灰色,颗粒均匀!是灰口铸铁!尺寸也足够大!
“就是它了!” 林峰如获至宝!
三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块沉重的铁疙瘩搬上拖拉机运回屯里。
第二步:粗加工。
赵老倔看着这块大铁疙瘩,眉头拧成了疙瘩:“这…这玩意儿…硬得很!咋弄?”
“锯!” 林峰早有打算,“用钢锯!慢慢锯!锯成小块!”
于是,草棚里响起了刺耳的钢锯声。赵铁锤和刘工科轮流上阵,锯条一根接一根地磨断,汗水浸透了衣服。整整两天,才把大铁块锯成了几块相对小一些的坯料。
第三步:车削成型。
关键工序!赵老倔再次披挂上阵。他将一块铸铁坯料固定在“土车床”上(加固了支架)。赵铁锤负责蹬踏提供动力(这次他格外小心,生怕再出事故)。
“爹!您小心点!这铁疙瘩硬!” 赵铁锤提醒道。
“知道!” 赵老倔深吸一口气,拿起那把祖传的、但明显不够锋利的车刀(高碳钢,对付铸铁勉强够用)。
车刀接触高速旋转的铸铁坯料!
“滋啦——!”
刺耳的摩擦声伴随着飞溅的火星!车刀剧烈震动!铸铁的硬度远超木头,切削阻力极大!赵老倔咬紧牙关,双臂肌肉贲张,死死握住刀柄,控制着进刀量!车刀艰难地啃食着铸铁,切下细碎的铁屑!
[阿库辅助:切削参数优化建议:降低转速(减少震动),减小进给量(保护刀具)。]
“铁锤!慢点蹬!” 林峰喊道。
赵铁锤放慢蹬踏速度。转速降低,震动减小。赵老倔稳住心神,一点点地切削。车刀磨损很快,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重生1970我的学习空间有点逗》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需要不断磨刀。进度缓慢,如同蚂蚁啃骨头。
一天下来,只车出了一个粗糙的圆柱体轮廓。赵老倔累得手臂发抖,虎口震裂。但他眼神坚定,没有放弃。
“换班!” 林峰让刘工科替换赵铁锤蹬踏,自己则接过车刀,“赵大爷,您歇会儿!我来试试!”
林峰握紧车刀,感受着刀柄传来的巨大震动和阻力。他屏住呼吸,按照阿库的提示,调整角度和力度,手腕极其稳定地控制着。虽然动作生疏,但凭借强大的意志力和精准的控制,竟然也车得有模有样!
`[动作模拟:车削铸铁外圆。]
[要点:刀具角度(前角/后角),切削深度控制,走刀均匀。]
在赵老倔和林峰轮番上阵,车刀磨钝了一把又一把之后,一个粗糙但基本成型的轴承外套(外圈)终于车出来了!内孔也钻好(用长钻头配合手摇钻,极其费力),但内壁粗糙,尺寸也不够精确。
第西步:钻孔(含油孔)。
这是含油轴承的关键!需要在轴承套壁上钻出密密麻麻的小孔(储油孔)。林峰设计了一个简单的钻孔模板(硬纸板画好孔位)。刘工科和赵铁锤用手摇钻,小心翼翼地按照模板位置钻孔。钻头细,容易断,进展缓慢。
第五步:浸油。
将车好的轴承套浸泡在加热的机油(队里拖拉机用的)里,长时间煮沸(用大铁锅在灶上煮),让油充分渗入小孔和铸铁的微孔中。
几天后,第一个靠山屯自制的“土法含油轴承”诞生了!它外表粗糙,布满钻孔痕迹,转动起来阻力不小(内孔没精加工),但至少能转!而且,因为含油,润滑效果比木套好很多!
林峰将它安装在一台新脱粒机的轴颈上(轴颈也做了简单打磨)。试运行!
“嘎吱…沙沙…”
滚筒转动!阻力明显小于木轴套!虽然噪音依旧(内孔不光滑),但运行平稳!连续运转半小时后,轴承套温热,但没有过热!油从微孔中渗出,形成油膜!
“成了!” 刘工科激动地记录着数据!
“这铁疙瘩…真扛造!” 赵铁锤摸着温热的轴承套,赞叹道。
“比木头强!” 赵老倔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虽然精度、寿命都无法与正规轴承相比,但在这个年代,在这个条件下,这己经是了不起的突破!它解决了核心问题,摆脱了对稀缺旧轴承的依赖!
东风小组的“轴承春天”,在汗水、智慧和土法上马中,悄然来临!他们的技术自主之路,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http://www.220book.com/book/UQS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