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60章:千岛寒流卷库页,铁舰破冰叩北境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民国开局有一个团 http://www.220book.com/book/UREE/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160章:千岛寒流卷库页,铁舰破冰叩北境

(接上章:北海道全境收复后,日军残部逃窜至库页岛(俄称萨哈林岛,二战末期处于日俄共管状态,北部为苏联控制,南部为日军占领)南部,依托宗谷海峡与库页岛的原始森林构建防线。此地冬季气温低至-40℃,积雪深达两米,日军第5方面军残部约1.2万人在此盘踞,配备“西式”坦克15辆、“一式”反坦克炮30门、“三式”战斗机(仅剩5架),并强迫当地鄂伦春族、尼夫赫族百姓充任“肉盾”,在沿海布设水雷,妄图凭借严寒与海峡天险负隅顽抗。林羽将指挥部迁至北海道稚内港,调集北路集群68师、211师及新组建的“北海道守备军”第1师,配备改装的“破冰者”重型坦克(加装防滑履带与暖风系统)、“雪狼”雪地摩托营及5艘“破冰船”炮舰,计划渡宗谷海峡,分三路攻入库页岛南部。)

第一日:宗谷海峡破冰渡海,冰雷阵与“肉盾”的博弈

凌晨三点的宗谷海峡,海面冰层厚度达半米,日军在冰层下布设了“九三式”水雷(触发式,破冰船碾压冰层时易引爆),冰面上则用鄂伦春族百姓的雪橇队作为“活体预警线”——每100米布置一组,每组5人,若我军破冰船靠近,便点燃雪橇上的信号弹。林羽站在“破冰者”号指挥舰的瞭望塔上,望远镜里能看到冰面上摇曳的篝火,那是“肉盾”们的取暖点。

“‘雪狼’营,清除预警线,但不准伤害百姓。”林羽下令。300辆雪地摩托分成10个小队,像白色闪电般冲过海峡冰面,骑手们戴着夜视镜,在雪地里灵活穿梭。接近第一组雪橇队时,队长赵勇打出手势,队员们同时投掷烟雾弹,白色烟雾在冰面弥漫,鄂伦春族百姓惊慌失措之际,骑手们迅速解下他们身上的绳索,将其转移到安全的冰洞掩体中。一名叫巴图的鄂伦春族青年挣扎着喊道:“日军说你们会杀了我们!”赵勇摘下头盔,露出冻得通红的脸:“我们只杀侵略者,你们的驯鹿群,我们会派人照管。”

与此同时,5艘“破冰船”炮舰开始推进,舰艏的破冰犁撞击冰层,发出“咔嚓”的巨响。日军的水雷在冰层下爆炸,掀起的冰棱如利剑般飞向舰体,却被加厚的装甲弹开。当炮舰抵近南岸时,日军的“一式”反坦克炮从冰堡(用冰块与混凝土浇筑的碉堡)中开火,“破冰者”坦克迅速从船舱驶出,履带碾过碎冰,主炮对准冰堡射击,冰块与混凝土碎片飞溅,碉堡内的日军惨叫着被掩埋。

最惨烈的战斗发生在名寄町滩头。日军驱使500名尼夫赫族百姓站在防线前,身后架着重机枪。68师师长李伟看着那些瑟瑟发抖的百姓,拳头攥得发白:“狙击手,打掉机枪手!‘雪狼’营,从侧翼绕后!”10名狙击手潜伏在雪地里,子弹精准地击中日军机枪手的眉心,“雪狼”队员则趁机冲过防线,用匕首解决了督战的日军军官。尼夫赫族长老看着倒在雪地里的日军尸体,对李伟深深鞠躬:“你们,是腾格里(天神)派来的。”

至午时,宗谷海峡南岸滩头被撕开3公里宽的缺口,日军伤亡2000余人,我军伤亡300余人(多为冻伤),解救各族百姓1200余人。

第二日:名寄町巷战,冻土下的暗堡与民心的转向

名寄町是库页岛南部的门户,日军将民居改造成射击堡,在街道下挖掘冻土地道,用鄂伦春族的鹿皮帐篷伪装暗堡入口。68师士兵逐屋清剿时,一名叫索尼娅的尼夫赫族少女突然跑来,用生硬的日语说:“我知道地道入口,日军藏在里面,还抢了我们的鱼干!”

在索尼娅的指引下,士兵们找到伪装在鹿皮帐篷下的地道口,向里投掷催泪弹。日军呛咳着冲出,被等候在外的士兵俘虏。但地道深处还藏着一个弹药库,日军士官引爆了炸药,冻土塌陷,掩埋了半个街区。211师的“先锋”工程车立刻展开救援,机械臂在废墟中挖掘,救出10余名被困的百姓。

北海道守备军第1师在此战中负责侧翼警戒,他们的“破壁者”坦克加装了雪橇履带,在雪地里如履平地。当发现日军试图用“西式”坦克偷袭滩头时,队长佐藤下令:“打履带!”穿甲弹精准击中坦克履带,日军坦克瘫痪在雪地里,乘员刚爬出舱门就被俘虏。一名日军坦克兵看着佐藤肩上的“北海道守备军”徽章,惊讶道:“你们……不是日本人?”佐藤冷笑:“我们是反侵略者,不分国籍。”

傍晚,名寄町肃清。临时政府工作组进驻,在教堂里给百姓分发压缩饼干和棉被,军医为冻伤的人涂抹药膏。巴图带着驯鹿群来到町内,驯鹿背上驮着刚打的鲑鱼:“这是我们的谢礼,日军抢了我们的鱼场,你们帮我们夺回来,我们就帮你们当向导。”

日军库页岛司令部(设在南萨哈林斯克)内,司令官后宫淳中将看着名寄町失守的电报,将桌上的“南部十西式”手枪拍在地图上:“把所有暗堡的引爆装置交给‘特攻队’,让他们与阵地共存亡!通知各村,谁敢给支那人(日军对我军的蔑称)带路,就烧光他们的鹿群!”

第三日:原始森林中的追踪,寒带战术的较量

从名寄町到南萨哈林斯克的公路被日军炸毁,沿途是茂密的针叶林,积雪覆盖的林间藏着无数暗堡。日军第5方面军残部化整为零,依托暗堡与雪地陷阱(伪装在雪下的尖木桩)进行游击。211师师长王勇决定兵分两路:主力沿公路废墟推进,清除可见暗堡;另一路由巴图带领,沿鄂伦春族的狩猎小道迂回,捣毁日军的补给站。

巴图带着300名士兵钻进密林,他用驯鹿蹄子拨开积雪,辨认日军的脚印:“这里有5个人,背着弹药箱,往西南走了。”士兵们跟着他在齐腰深的积雪中跋涉,突然,前方的驯鹿焦躁地刨着雪地——那里是日军的尖木桩陷阱。巴图示意士兵们趴下,用刺刀探测雪下,果然发现了排列整齐的尖木桩,他笑着说:“这是我们对付黑熊的法子,被他们学去了。”

主力部队在公路废墟遭遇顽强抵抗。日军的暗堡伪装成树桩,只露出机枪射孔,“破冰者”坦克的主炮难以精准打击。李伟调来“火焰喷射器”小队,对着可疑的“树桩”喷射,火焰舔过之处,伪装被烧穿,日军在暗堡里惨叫。一名日军暗堡指挥官透过射击孔喊道:“你们违反日内瓦公约!”李伟用扩音器回敬:“你们驱使百姓当肉盾时,怎么不提公约?”

傍晚,迂回部队在鄂伦春族的一个废弃猎屋找到了日军补给站,里面堆满了罐头和冻伤药。巴图指着墙上的标语“大东亚共荣圈”,吐了口唾沫:“抢了我们的东西,还说共荣。”士兵们炸毁补给站时,发现了被关押的20名尼夫赫族妇女,她们是日军的“慰安妇”,解救时,一名妇女颤抖着交出日军的布防图——那是她用缝衣针偷偷绣在裙角的。

当日战果:清除暗堡56个,歼敌800余人,缴获弹药30吨,解救妇女20人。我军伤亡150人,其中10人掉进陷阱牺牲。

第西日:南萨哈林斯克外围战,冰城防线的瓦解

南萨哈林斯克是库页岛南部的核心城市,日军用冰块、原木与钢筋构建了周长10公里的“冰城防线”,城墙高5米,设有30个射击塔,城内的制高点——圣尼古拉大教堂被改造成炮兵观测所。后宫淳中将在城内广场发表演说:“库页岛是大日本帝国的生命线,我们要用支那人的血,染红这片冻土!”

林羽的指挥部设在城外的山坡上,望远镜里能看到冰城墙上飘扬的日军军旗。“‘雷霆’火箭炮营,目标观测所。”她下令。20门火箭炮齐射,火箭弹拖着尾焰飞向圣尼古拉大教堂,尖顶被炸断,观测所瞬间瘫痪。“破冰者”坦克群随即推进,主炮轰击冰城墙,冰块飞溅如瀑布,很快打开3个缺口。

日军的“西式”坦克从缺口冲出,试图反扑,却在雪地中被“破壁者”坦克轻松击毁。“三式”战斗机仅剩的3架升空,被“猎鹰”首升机击落2架,最后1架仓皇逃窜。城内的日军“特攻队”穿着自杀式背心,从缺口冲向我军阵线,被“猎豹”步兵战车的机关炮扫倒。

战斗至午夜,冰城防线的缺口扩大到1公里,我军开始入城清剿。巴图带着士兵冲进日军司令部时,后宫淳中将正准备剖腹,被巴图一脚踢掉指挥刀:“腾格里不喜欢懦夫,活着赎罪。”

第五日:城市肃清与战后整合

清晨的南萨哈林斯克,积雪被血染红。士兵们逐街清剿残敌,在市政厅的地下室发现了日军的“人体实验档案”——他们用鄂伦春族百姓做冻伤实验。李伟看着档案上的照片,对临时政府工作人员说:“把这些档案存档,永远不准销毁。”

临时政府在圣尼古拉大教堂的废墟上成立“库页岛行政公署”,负责人周明宣布三项政令:1. 释放所有被胁迫的百姓,发放安家费;2. 鄂伦春族、尼夫赫族的猎场与渔场归还给原主;3. 组建“库页岛守备军”,由巴图担任副司令,下辖3个师,配备“雪狼”雪地摩托200辆、“破冰者”坦克10辆。

午后,统计报告送至林羽手中:

- 新增占领区:库页岛南部(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总占领区面积达日本本土+库页岛南部=37.8万平方公里(日本本土37.8万平方公里+库页岛南部3.6万≈41.4万)。世界陆地总面积约1.49亿平方公里,总占领区占比约0.0028%。

- 新增军队:“库页岛守备军”3个师,共1.5万人;收编日军降兵3000人(经甄别后编入后勤部队),合计新增1.8万人。

- 新增部队:3个守备师(属库页岛守备军)、10支地方巡逻队,共13支部队。

林羽站在教堂废墟上,看着巴图指挥士兵分发物资,百姓们用鄂伦春语、俄语、日语欢呼。远处的宗谷海峡,“破冰者”号炮舰正在返航,舰艏的破冰犁上凝结着冰棱,在阳光下闪烁如钻石。她对身边的沈知意说:“下一步,是千岛群岛。”沈知意望着海峡对岸的千岛群岛轮廓,轻声道:“那里的火山比雪更多。”

(本章完)

文字的海洋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URE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民国开局有一个团 http://www.220book.com/book/UREE/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