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叶青禾带着10元押金去供销社签了租机协议。李主任特意给她腾出了缝纫间的一个角落,还找了块木板,写上“便民缝纫点”挂在门口。
刚挂好牌子,王婶就带着几个邻居来了:“青禾,婶给你带生意来了!张婶家的娃衣服破了,李婶要改件旧褂子,还有我家的床单要缝边。”
“谢谢王婶!”叶青禾赶紧招呼她们坐下,拿出昨天淘宝买的铁盒针线,开始干活。
张婶看着她手里的铁盒,好奇地问:“青禾,你这针线盒挺精致啊,在哪买的?”
叶青禾心里一动,随口说:“是我娘以前留下的,一首没舍得用。”
“怪不得呢,这铁盒看着就结实。”张婶笑着说,“你娘要是还在,看到你这么能干,肯定高兴。”
叶青禾笑了笑,没再多说,专心踩起缝纫机。有了之前试做的经验,加上淘宝买的缝纫手册,她做活越来越熟练。张婶家娃的衣服破了个大洞,她用同色的布补了个小补丁,又在旁边缝了朵小花,看着比新的还好看。
“青禾,你这手艺真好!”张婶拿起衣服,越看越满意,“以后我家娃的衣服破了,都来找你补!”
李婶改的旧褂子,原本有点大,叶青禾按她的身材改小后,正好合身。李婶穿上试了试,笑着说:“比我新买的还合身!以后缝补的活,我们都找你,不找外面的裁缝了!”
一上午,叶青禾就做了5件活:3件补丁衣、1件改尺寸的褂子、1件缝边的床单。按照之前说好的,每件收5分钱,一共挣了2.5元。看着手里的现钱,叶青禾心里乐开了花——这是她穿越过来后,第一次靠自己的手艺挣到钱。
中午收工后,她打开淘宝界面,余额己经从0.6元涨到了3.2元(加上之前的0.6元,再减去买针线的0.3元,加上今天挣的2.5元)。她想着,要是能有更好的工具,做活效率能更高,于是搜索“缝纫工具”。
很快,她看到“1965年产铜顶针”和“1973年锰钢剪刀”——铜顶针戴着舒服,不会硌手;锰钢剪刀锋利,剪粗布不费劲。顶针0.5元,剪刀1.2元,加起来1.7元,余额够买。她立刻下单,选择“中午送达”,这样下午开工就能用。
回到家,她刚把东西放下,就听到院门外传来脚步声。打开门一看,是沈砚舟从工地回来,手里拿着一张纸条。
“给你。”沈砚舟把纸条递给她,“我听工地的干部说,公社下月可能要调工分标准,说是要提高体力活的工分,你要是晚上还来工地帮忙,能多挣点工分。”
叶青禾接过纸条,上面写着“下月起,挖渠、抬石等体力活,工分从10分/天提至12分/天”。她心里一喜:“太好了!这样我月底就能多挣点工分,还能早点把借你的1元钱还了。”
沈砚舟笑了笑:“不急,你先挣钱把缝纫机的租金交了再说。对了,你下午开工,工具够不够用?要是缺什么,可以跟我说。”
“够了,我刚买了顶针和剪刀。”叶青禾想起淘宝的事,赶紧改口,“是……是在供销社旁边的小卖部买的。”
沈砚舟没多问,点了点头:“那就好,要是遇到麻烦,随时找我。”说完,他就往自己住的知青点走。
叶青禾看着手里的纸条,又看了看屋里刚送达的铜顶针和锰钢剪刀,心里满是感激——沈砚舟总是在不经意间帮她,可他越是这样,她越好奇他的身份。她拿起顶针戴在手上,大小正好,心里琢磨着:下午用新工具干活,肯定能更快。可就在这时,她突然想起叶小兰昨天的样子,心里咯噔一下——叶小兰没占到便宜,会不会又想别的办法找她麻烦?
作者“日常小宅”推荐阅读《七零锦鲤娇妻她有万能淘宝》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URY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