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项羽封韩信为齐王的诏令,由霸王的亲卫,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到邯郸时,整个北伐军大营都沸腾了。
“什么?霸王封大将军为齐王了?”
“天啊!是真正的裂土封王啊!这可是光宗耀祖、千古未有之殊荣!”
“大将军实至名归!我等追随大将军,将来也必能封侯拜将!”
尤其是那些刚刚归降的赵、燕将士,更是激动得无以复加。他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榜样:只要有才能,有功劳,即便出身低微,即便曾经是敌人,也能在大楚得到最丰厚的回报。这比任何空洞的安抚和说教,都更能稳定人心。
然而,在这片狂热的喜悦之中,帅帐之内,气氛却显得异常凝重。
韩信屏退了左右,只留下了他最信任的谋士——原赵国名将,李左车。
他手中拿着那份沉甸甸的封王诏书,目光深沉,一言不发,只是在帐中来回踱步。
李左车站在一旁,看着韩信脸上那阴晴不定的神情,心中亦是波澜起伏。他知道,这份诏书,看似是天大的荣耀,实则,是一杯最致命的毒酒。
“将军,”许久,李左车终于忍不住,开口道,“霸王此举,您……如何看?”
韩信停下脚步,转过身,看着这位被他视为心腹的谋士,反问道:“先生,你觉得,这杯酒,我该不该喝?”
李左车深吸了一口气,知道这是韩信在考验他。他沉吟片刻,字斟句酌地说道:
“左车以为,此乃霸王之‘捧杀’之计,一石三鸟,狠辣无比。”
“哦?”韩信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先生请讲。”
“其一,‘调虎离山’。”李左车走到沙盘前,指着河北与齐地的位置,“将军您如今最大的依仗,便是这七万新编的河北大军。他们是您一手打造,对您忠心耿耿。霸王封您为齐王,看似是升赏,实则是将您从这片根基之地调离。您一旦去了齐国,这支大军,便不再由您首接掌控。这便是釜底抽薪之计。”
韩信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这第一层,他自然是看出来了。
李左车继续道:“其二,‘驱虎吞狼’。齐地,看似富庶,实则乃西战之地,人心未附。田氏宗族,在当地根深蒂固,田横、田广等人,皆是枭雄。霸王将这块最难啃的骨头扔给您,就是要让您这头猛虎,去和齐地的恶狼厮杀。您若胜了,是为他扫清了东方最后的障碍;您若败了,或是陷入苦战,正好可以消耗您的实力,让他坐收渔利。无论胜败,得益的,都是霸王。”
“其三,也是最毒的一点,‘杀虎诛心’。”李左车的语气,变得无比凝重,“霸王此举,更是在试探将军您的忠心。您若坦然接受,交出河北兵权,孤身赴任,那便是在向他表示,您毫无异心。但您到了齐国,便成了无牙老虎,任其宰割。您若是不接受,或是讨价还价,想要带着河北兵马一同去齐国,那便正中其下怀。他立刻就可以给您扣上一顶‘拥兵自重,不听号令’的帽子,名正言顺地发兵征讨您。届时,您将失尽道义,天下无人会同情您。”
一番分析,鞭辟入里,将项羽这道诏书背后隐藏的所有杀机,剖析得淋漓尽致。
韩信听完,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先生所言,与信之所想,不谋而合。”他苦涩地笑道,“好一个霸王项羽,我还是……小看他了。”
他原以为,自己平定河北,功高盖世,己经有了和项羽叫板的资本。他甚至在心中,己经开始盘算,是否可以效仿古代贤臣,向君主“求封”,以试探君主的态度。
可他万万没想到,项羽根本不按常理出牌。
不等他“求”,项羽首接“给”!而且给得更多,给得更彻底!
这一招“以退为进,反客为主”,彻底打乱了韩信所有的部署,将他逼入了一个两难的绝境。
“那……依将军之见,我们该如何应对?”李左车紧张地问道。这,是决定他们这群人未来命运的关键。
是反,还是从?
反,他们现在手握七万大军,占据河北之地,并非没有一战之力。但项羽刚刚大破齐魏联军,声威正隆,天下归心。此时反叛,等同于与整个天下为敌,胜算渺茫。
从,那便是自断臂膀,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完全交到那个心思深沉、手段狠辣的霸王手中。这无异于一场豪赌,赌的是项羽的“仁慈”。
韩信沉默了。
他的脑海中,无数的念头在激烈地碰撞。
他想起了漂母的一饭之恩,想起了胯下之辱,想起了在项羽帐下执戟的落魄,也想起了在拜将台上,那个男人对他说“本王以国士待你”时的真诚眼神。
他的一生,都在渴望一个舞台,一个能让他施展平生所学的舞台。
是项羽,给了他这个舞台。
他韩信,可以忍受任何屈辱,但不能做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这是他内心深处,最后的底线和骄傲。
而且……
韩信的眼中,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光芒。他看着沙盘上,那广袤的、几乎一统的疆域,心中忽然涌起一个连他自己都感到害怕的念头。
辅佐这样一位近乎妖孽的雄主,去亲手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帝国,见证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的到来……
这件事本身,所带来的成就感和荣耀,或许,远比自己割据一方,做一个小小的“齐王”,要更加令人心潮澎湃。
良久,他终于下定了决心。
“先生,”他看着李左车,缓缓地说道,“替我拟一份奏章,回复霸王。”
“奏章?”李左车心中一紧。
“对。”韩信的语气,恢复了平静,但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奏章上,写三件事。”
“第一,臣韩信,谢霸王天恩。然臣自知德薄能鲜,不敢受此王爵之位。齐地乃霸王神武所定,理应由霸王宗室或元从功臣镇守。臣恳请霸王收回成命。”
李左车一惊:“将军,您要……辞封?”
“对,辞封。”韩信斩钉截铁地说道,“这是第一步,表明我的态度。我韩信,不贪恋王位。”
“第二,河北之地,乃我大楚北疆门户,关乎国之安危。臣斗胆,向霸王举荐一人,替臣镇守此地。此人,勇猛善战,忠心耿耿,乃霸王心腹肱骨,可担此重任。他,便是龙且将军。”
“什么?!”李左车彻底惊呆了。
韩信不仅辞封,还要主动交出兵权,并且举荐那个曾经最看他不顺眼的龙且,来接替自己?
这……这是何等的胸襟和气魄!
韩信没有理会他的震惊,继续说道:“第三,臣闻,南方蛮夷未定,南越赵佗,时有不臣之心。臣虽不才,愿为霸王手中一将,提兵南下,为我大楚,扫平南疆,开万世之基业!恳请霸王恩准!”
辞王位,交兵权,请战南疆!
三件事,一气呵成!
这己经不是简单的“顺从”了,这是一种更高明的政治智慧!
李左车呆呆地看着韩信,许久,才长叹一声,对着他,深深地拜了下去。
“将军之胸襟,如高山大海,左车……望尘莫及。如此,霸王再无猜忌将军之理,君臣一心,天下可定!”
韩信扶起他,望着南方,眼神悠远。
“霸王在与我对弈,我也在与霸王对弈。他出招了,我,也该落子了。”
他知道,他这三步棋,下得极其凶险。
但他更知道,一旦成功,他将彻底赢得项羽的信任,换来的,将是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http://www.220book.com/book/UUZ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