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下,真正的安定下来。
汉高祖刘邦,开始对自己那乱糟糟的朝堂,感到了深深的厌烦。
那些跟随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们,在朝会之上,依旧改不了当年在军帐中的习气。喝醉了酒,便在殿上大声喧哗,拔剑砍柱,毫无规矩可言。
这让刘邦,感觉自己,不像是一个九五之尊的皇帝,反而更像是一个,管理着一群酒鬼无赖的草头王。
就在他为此烦恼之时,一位名叫叔孙通的儒生,毛遂自荐,为他,量身定做了一套,庄严、肃穆、充满了仪式感的全新朝会礼仪。
---
第一次,按照新礼仪举行的朝会之上。
当刘邦看着满朝文武,按照品阶,井然有序地,对着自己,行那三跪九叩的大礼之时。
当他听到,那山呼海啸般的“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之声,在庄严肃穆的大殿之内,回荡不休之时。
他,第一次,真正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皇帝的尊严”。
他,龙心大悦!
会后,他特意,将李默、萧何、曹参等几位核心重臣,留了下来。
他提出了一个,比“如何分封”,更加深刻,也更加长远的新问题。
“诸位爱卿。”他的脸上,带着一丝意犹未尽的回味,“这礼仪,终究只是一个外壳。朕,想知道的是,我们,到底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来作为我们大汉的‘内核’?”
他看着众人,无比认真地问道:
“我们,该用什么样的道理,来教化我们的子民,让他们,能够发自内心地,永远忠于我大汉,忠于朕的子子孙孙?”
---
这个问题,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
立刻,就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接替韩信,出任齐国丞相的曹参,第一个站了出来。他如今,是“黄老之学”最忠实的信徒。
“陛下,臣以为,天下初定,百姓疲敝,当行‘黄老之学’,与民休息,无为而治。朝廷,不应过多地干涉百姓的生计,只需垂拱而治,天下,自然安定。”
他的话,立刻得到了丞相萧何的赞同。
但,廷尉等一批出身于秦吏的、信奉法家的官员,却立刻,站出来反驳。
“陛下!乱世,需用重典!如今,六国余孽未清,地方豪强环伺,若行无为之政,无异于放任自流,恐生大患!臣以为,当延续秦朝之法,以严刑峻法,威慑天下,方能,稳固我大汉江山!”
紧接着,一些读过各种杂书的官员,也纷纷站了出来,引经据典,提出了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治国理念。
整个书房,瞬间,就变成了一个,比菜市场还要喧闹的辩论场。
刘邦听得是,一个头,两个大。
他觉得,曹参说的有道理,天下是该好好休息了。
可他又觉得,那些法家官员说的也没错,对那些不听话的家伙,就得下狠手。
他拿不定主意。
最终,他将目光,投向了那个,从始至终,都一言不发,只是安静地,听着众人争论的年轻人。
那个,总能在他最迷茫的时候,为他,指出最终答案的人。
——李默。
“李侯,”他开口了,“你怎么看?”
---
李默,缓缓地,从队列中,走了出来。
他先是,对着那群争得面红耳赤的同僚们,微微一笑。
然后,才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
“陛下,臣以为,道家,如同一味固本培元的药石。可用于,大病之后的调理,却不能,顿顿都当饭吃。否则,国家,将耽于安乐,不思进取。一旦外敌叩关,边疆烽火再起,我大汉,恐无人可挡。”
他又看向了那些法家官员。
“而法家,则如同一柄锋利无比的手术刀。可用于,斩除那危及性命的沉疴毒瘤,却不能,日日夜夜,都悬于天下百姓的头顶。否则,必将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最终,重蹈那暴秦的覆辙。”
他这番话,用最通俗易懂的比喻,精准地,指出了两派思想的利弊,让所有人都忍不住,连连点头。
他顿了顿,抛出了自己的,那个足以影响未来两千年华夏文明走向的,核心观点。
“臣以为,治国,当如教子。”
“既要有,慈母一般的关怀与仁爱;又要有,严父一般的规矩与法度。”
他指了指大殿之外,那些刚刚因为制定礼仪,而获得了刘邦赏识的、以叔孙通为首的儒生们。
“慈母,就是儒家所讲的‘仁爱’与‘德政’。我们要通过它,来告诉天下的百姓,朝廷,是爱护他们的,是希望他们能过上好日子的。”
“而严父,就是法家所讲的‘法度’与‘规矩’。我们要通过它,来告诉天下的百姓,有些底线,是绝对不能逾越的。一旦逾越,必受严惩!”
“陛下!”
李默的声音,陡然变得,铿锵有力!
“臣的构想是:”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构建我大汉帝国的道德与价值观!通过设立太学,推行教化,让天下万民,人人都知忠孝,人人都明廉耻!这,将是‘帝国的灵魂’!”
“再以,法家制度为骨架!明定赏罚,确立秩序!让天下万-民,人人都敬畏法律,人人都知晓底线,不敢逾越雷池一步!这,将是‘帝国的规矩’!”
“外儒内法,王霸并用!”
“这,才是一条,能让我大汉帝国,长治久安,传承千年的康庄大道!”
---
“外儒内法,王霸并用!”
这八个字,如同一道石破天惊的闪电,瞬间,照亮了所有人的思维盲区!
它,完美地,解决了“仁爱”与“法度”之间,那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
它,为这个史无前例的、庞大的大一统帝国,提供了一套,最稳定、最有效、也最强大的思想统治工具!
刘邦,听得是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他猛地,一拍大案!
“好!说得好!就依李侯之言!”
他指着李默,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下达了最终的命令。
“此事,仍由你,全权负责!”
“给朕,为我大汉,打造出一个,全新的灵魂!”
---
李默,正式地,接过了,帝国“总设计师”的权杖。
他即将,开始一场,自上而下的、彻底的思想钢印工程。
他的第一步,就是在长安,建立一个,由官方主导的、最高等级的学府——“太学”。
并由他,亲自撰写教材,为帝国,培养第一批,绝对忠于这套“新儒学”思想的官员和老师。
然而,这个举动,却不可避免地,触动了那些,传承了数百年之久,有着自己根深蒂固的思想阵地和无数弟子的,“诸子百家”的根本利益。
一场无声的、围绕着“争夺青年”,和“争夺未来”的文化战争,即将,打响。
而第一个站出来,向他发出挑战的,便是以鲁地的孔氏后人为首的、最正统的“纯儒”一派。
(http://www.220book.com/book/UVO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