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春,中原大地,战云密布。
蒋、冯、阎三方势力,围绕着中原的霸权,终于撕破了最后一丝脸皮,爆发了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军阀混战——中原大战。
一时间,炮火连天,数百万大军在中原的土地上,展开了殊死搏杀。
而远在关外的震州,刚刚完成了权力交接、坐拥三十万精兵的陆承勋,和他麾下那支神秘而强大的“北境军”,瞬间成了这场牌局中,所有人都想拉拢的关键砝码。
一时间,震州的大帅府,车水马龙,冠盖云集,成了全中国最热闹的地方。
各路说客,带着各自君主的“请柬”,纷至沓来。
第一个抵达的,是来自南京方面的特使,陈布雷。
这位委员长身边的“文胆”,带来的不仅是蒋公的亲笔信,还有一张由中央银行开出的、数额为五百万银元的巨额支票。
“汉卿吾兄,”陈布雷将信件和支票,恭敬地推到陆承勋面前,言辞恳切,“委员长说了,只要吾兄能念及党国大义,挥师入关,与中央军南北夹击,共讨叛逆。战后,平津地区,乃至整个河北的地盘,皆可划归于吾兄治下!”
五百万银元,河北地盘。
不得不说,蒋委员长的手笔,不可谓不大。
然而,陆承勋只是微笑着收下了支票和信件,却对出兵一事,只字不提。
“布雷先生远道而来,辛苦了。先在震州好生歇息,此事,容我与麾下将领,商议商议。”
陈布雷前脚刚走,冯、阎的联合使者,后脚就到了。
来的是阎锡山的心腹,梁漱溟。
这位山西“土皇帝”的代表,开出的价码,比蒋委员长更加,也更加赤裸。
“陆少帅!”梁漱溟压低了声音,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家阎总司令和冯将军的意思是,蒋氏独裁,倒行逆施,天下共击之!我等皆是为民请命!”
“只要少帅肯与我们共举大事,出兵山海关,首取平津,切断蒋军后路!战后,我们共同推翻南京伪政府,平分天下!”
他凑得更近了些,声音如同魔鬼的诱惑。
“届时,长江以北,皆归少帅一人统治!我们冯阎两家,绝不染指分毫!”
承认陆承勋对整个北方的统治权!
这个价码,足以让任何一个军阀,都为之疯狂!
面对这接踵而来的糖衣炮弹,陆承勋表现得像一个完美的主人。
他热情地接待了所有使者,为他们安排了最好的食宿,每日里宴请不断,却对最关键的出兵一事,始终含糊其辞,打起了太极。
今天,他对陈布雷说:“唉,先父新丧,为人子者,按礼应守孝三年。此时此刻,实在不宜动刀兵啊。”
明天,他又对梁漱溟讲:“梁先生有所不知,我北境边防,亦是紧张万分啊!东边的日本人,对我虎视眈眈,蠢蠢欲动。我若将主力南调,万一他们趁虚而入,这丢失国土的千古骂名,我陆某人可担不起啊!”
他找的借口,都冠冕堂皇,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他的拖延和不表态,让远在中原的战局,变得更加焦灼和诡异。
蒋、冯、阎三方,都因为摸不清他这个“关外之王”的真实意图,而不敢将自己手中的主力部队,全部投入到正面战场。
他们都怕,自己和对手拼得两败俱伤之时,陆承勋这头猛虎,会突然挥师入关,将他们所有人,一口吞下!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不断地加码,派出更高级别的说客,带来更的条件,试图打动这位待价而沽的“北境之王”。
一时间,陆承勋的战略地位,被抬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夜深人静,普罗米修斯基地,最高指挥室。
周卫国站在巨大的战略地图前,看着上面犬牙交错、一片混乱的中原战局,眉头紧锁。
“少帅,我们到底帮谁?”他忍不住问道,“再这么拖下去,我怕会错失最好的战机。”
陆承勋正背着手,站在地图的另一侧,他的目光,却不在混乱的中原,而在山海关之内,那片富饶的华北平原上。
听到周卫国的问话,他转过身,笑了。
他拿起一支红色的指挥棒,在地图上,轻轻地画了一条线。
一条从山海关,首指平津心脏的血色首线。
“帮谁?”
“我们谁也不帮。”
“我们帮自己。”
周卫国的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陆承勋的眼中,则闪烁着如同猎手般深邃而冰冷的寒光。
“让他们打。”
“打得越凶越好,打得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才好。”
“打到他们所有人都精疲力尽,打到他们把国库里的最后一颗子弹、最后一枚银元都消耗干净,打到两败俱伤,最好!”
他走到地图前,用指挥棒,重重地点在了“北平”的位置上。
“等到他们都打不动了,打不起了……”
“我的‘幽灵’,我的坦克,就该登场了。”
他看着周卫国,嘴角勾起一抹充满野心的弧度。
“卫国,你记住。”
“我不是去帮谁打仗的。”
“我是去……‘调停’战争的。”
陆承勋的胃口,远不止一个区区的平津地区那么简单。
他要的,不仅仅是地盘。
他要的,是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一个能让他麾下这支积蓄己久的、恐怖的战争机器,第一次震惊世界、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的……盛大舞台!
一个以“武装调停,维护和平”为名的、震惊中外的军事行动,即将在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时刻,拉开序幕!
(http://www.220book.com/book/UW7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