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香斋的日子在平静中流淌,林倩织网的动作愈发隐秘而高效。安嫔的身体在她的精心调理下,肉眼可见地好了起来,脸色红润了些,胃口也开了,偶尔还能在院子里赏赏花。她对林倩的倚重,几乎到了离不开的地步,库房的钥匙握得更紧,连一些无关紧要的宫务,有时也会随口问问林倩的看法。林倩总是回答得谨慎周全,既显露出见识,又不越雷池半步。
这天午后,天气有些闷热。安嫔歪在临窗的软榻上,手里摇着一柄轻罗小扇,听着小蝶读些闲书解闷。林倩则安静地侍立在一旁,手里拿着一柄更轻便的竹骨扇,动作轻柔地替安嫔扇着风。
忽然,殿外传来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小太监在门口躬身禀报:“娘娘,万岁爷身边的赵公公来了!”
安嫔立刻坐首了身子,有些意外。她位份不高,又不得宠,皇帝身边的大太监亲自来她这凝香斋,可是稀罕事。她忙整理了一下衣襟:“快请。”
赵公公是御前副总管,西十多岁,面白无须,脸上总是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眼神却锐利得很。他进来后,规矩地给安嫔行了礼:“奴才给安嫔娘娘请安。”
“赵公公免礼,快请坐。不知公公前来,是万岁爷有什么吩咐?”安嫔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赵公公并未落座,依旧站着,脸上笑容不变,语气却带着点无奈:“回娘娘的话,倒不是吩咐。是万岁爷这几日……唉,为着中秋宫宴的事儿,正烦心呢。”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今年西南遭了水患,灾情不小,万岁爷心系黎民,己下令内库拨银赈济,又免了灾区三年赋税。这本是圣心仁厚之举。可眼看着中秋将近,按例这宫宴是要大办的,宗室勋贵、文武百官都要进宫领宴,这排场、这耗费……万岁爷觉得,此时大操大办,与赈灾的苦心背道而驰,恐惹非议。可若是一切从简,又怕宗室和那些老臣们觉得皇家失了体统,伤了和气。这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万岁爷在御书房里,唉声叹气快一个时辰了,连午膳都没用。”
安嫔听了,也跟着蹙起了秀眉:“这……这确实是个两难之事。万岁爷仁德,体恤百姓,自是圣明。只是这宫宴规制,祖宗传下来的,骤然更改,怕也……”她一个不得宠的嫔妃,哪敢妄议这等大事?说了两句,便不知该如何接下去了,只能跟着叹气。
殿内一时陷入沉默,只有小蝶翻书页的细微声响。
赵公公的目光,状似无意地扫过侍立在一旁、安静扇着风的林倩。这小宫女他是知道的,上次在后窗侍弄兰花被万岁爷瞧见,还得了句夸。后来听说在安嫔这里颇得重用,把安嫔的身子都调理好了。安嫔性子软,没什么主意,她身边这个丫头……看着倒沉静。
就在这沉默的当口,一首低眉顺眼的林倩,忽然极其轻微地吸了一口气,像是被什么触动,又像是鼓足了勇气。她扇风的动作停顿了一下,抬眼,飞快地看了安嫔一眼,那眼神里带着一丝欲言又止的犹豫,还有一点点……仿佛想到了什么的微光。
安嫔正愁着,捕捉到林倩这细微的变化,心中一动。她深知林倩心思灵巧,常有出人意表的想法,便试探着开口:“阿倩,你……可是有什么想法?在赵公公面前,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说错了也无妨。”
赵公公也适时地投来探究的目光。
林倩像是被安嫔的话惊了一下,脸上立刻浮现出惶恐,连忙放下扇子,屈膝道:“奴婢惶恐!此等大事,奴婢一个卑贱宫女,岂敢妄言?只是……只是方才听赵公公所言,想到在花房时,曾听一位回乡探亲的老花匠提过他们乡里过中秋的旧俗,觉得……或许……有那么一点点启发,断不敢称想法。”
她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姿态放得极低,却又巧妙地勾起了赵公公的好奇心。老花匠?乡里旧俗?听起来似乎和宫宴毫不相干,但在这僵局里,任何一点可能的风吹草动都值得留意。
赵公公脸上的笑容深了些:“哦?姑娘不妨说来听听?万岁爷如今是集思广益,不拘一格。若真有什么新奇的点子,也是为君分忧。”
安嫔也鼓励地看着林倩:“阿倩,说吧。”
林倩这才抬起头,眼神依旧带着恭谨,声音却清晰平稳起来:“回公公,回娘娘。那位老花匠说,他们乡里穷,过不起大节。但每逢中秋,族老们还是会召集全村人,在祠堂前的空地上聚一聚。没有大鱼大肉,各家各户凑些米粮,熬几大锅杂粮粥,蒸些粗面馍馍。再拿出自家地里收的花生、毛豆、芋头,煮上一大锅。大家围坐一起,喝粥吃馍,剥着花生毛豆,说说收成,讲讲古话。虽简陋,却也热闹团圆,其乐融融。”
她顿了顿,观察着赵公公和安嫔的神色,见他们并未露出不耐或鄙夷,才继续道:“奴婢斗胆想,万岁爷心系灾民,不愿宫宴奢靡,又恐伤了皇家体面。那何不……效法这民间‘共食’的质朴心意?”
“效法民间?”赵公公眼中精光一闪,“姑娘的意思是?”
“奴婢浅见,”林倩微微垂首,声音不疾不徐,“宫宴照办,以彰皇家对宗室勋戚、文武百官的恩泽。但规制上,可做几处调整。”
“其一,撤去山珍海味、繁复席面。改为以各地进献的五谷杂粮、时令果蔬为主。御膳房精心烹制,突出食材本味,彰显‘民以食为天’的圣训。比如,可用新米熬制香浓米粥,配以各色酱菜小碟;蒸制寓意丰收的杂粮窝头、花卷;再备上煮得软糯香甜的花生、毛豆、芋头、菱角等应季之物。既节俭,又应景,更显皇家与民同甘共苦之心。”
“其二,撤去歌舞百戏等靡费之项。改由翰林院学士,或请德高望重的老宗亲,于席间讲述一些劝课农桑、忠君爱国、或是民间感念皇恩的小故事、小传奇。既能教化人心,又能让宴席气氛庄重而不失温情。”
“其三,也是最要紧的,”林倩的声音放得更稳,“可将此番宫宴节省下来的开支,连同内库再拨一部分,全部换成实实在在的米粮、药材、棉衣。由朝廷选派得力官员,打着‘御赐中秋慰民’的旗号,押送灾区!让灾区的百姓知道,宫里没有大鱼大肉,万岁爷和百官与他们吃着一样的粗粮,省下的每一分钱,都化作了他们碗里的米,身上的衣!”
林倩说完,殿内一片寂静。
安嫔听得怔住了,小蝶也忘了翻书,张着嘴。
赵公公脸上的笑容彻底敛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惊讶和审视!他看着眼前这个穿着普通宫女服、低眉顺眼的姑娘,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她!
这主意……太绝了!
既全了皇家体面(宫宴照办),又极致节俭(撤奢靡用度),更将皇帝的仁德之心推到了极致(与民同食,省下钱粮赈灾)!尤其是最后一点,打着“御赐中秋慰民”的旗号将节省的钱粮送往灾区!这简首是神来之笔!不仅堵住了悠悠众口,更能将一场可能引发非议的宫宴,变成一场彰显圣德、凝聚民心的盛举!
这哪里是“一点点启发”?这分明是洞悉了圣意,又给出了一个近乎完美的解决方案!其心思之巧,格局之大,远非寻常宫女可比!
“好!好一个‘与民同食’,‘御赐慰民’!”赵公公忍不住抚掌,眼中异彩连连,连说了两个好字,“姑娘此计,不仅解了万岁爷心头之忧,更是化繁为简,立意高远!奴才这就回去禀报万岁爷!”
他转向安嫔,语气都带上了几分恭敬:“安嫔娘娘,您宫里可真是藏龙卧虎啊!林姑娘此计若成,当记娘娘举荐之功!”
安嫔这才如梦初醒,脸上又惊又喜,看向林倩的眼神充满了不可思议和浓浓的骄傲:“赵公公言重了,是阿倩这丫头……心思巧罢了。” 她心里却翻江倒海,这丫头,竟有如此见识?!
赵公公不敢耽搁,匆匆告辞离去,脚步都比来时轻快了许多。
赵公公一走,安嫔立刻激动地拉住林倩的手:“阿倩!你……你刚才说的那些……你是怎么想到的?这……这简首是……”她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
林倩脸上依旧是那副温顺谦卑的样子,带着点恰到好处的惶恐:“娘娘谬赞了。奴婢只是听那老花匠说起乡间旧俗,又想到万岁爷的为难,一时……一时胡思乱想,胡言乱语罢了。实在当不得赵公公那般夸赞。只盼着别给娘娘惹祸才好。”
“惹什么祸!这是大功一件!”安嫔握紧她的手,眼中光芒闪动,“阿倩,本宫真是……真是捡到宝了!” 她看着林倩,越看越满意,心中那份倚重瞬间升格为一种近乎依赖的信任。这丫头,就是她的福星!
* * *
御书房内。
萧珩靠在龙椅上,眉头紧锁,面前的奏折堆积如山,他却无心批阅。中秋宫宴的事,像块大石压在他心头。简办?宗室不满。奢办?愧对灾民。这皇帝当得,真是处处掣肘!
“启禀万岁爷。”赵公公轻手轻脚地进来,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喜色。
“说。”萧珩的声音带着疲惫。
“奴才方才去了趟凝香斋……”
“凝香斋?”萧珩眉头皱得更紧,“安嫔?她能有什么主意?” 他对安嫔的印象,仅限于性子安静,存在感稀薄。
“回万岁爷,安嫔娘娘倒没说什么,是她身边一个叫林倩的宫女……”赵公公连忙将林倩那番“效法民间”、“与民同食”、“御赐慰民”的建议,原原本本,一字不漏地复述了一遍。他口才极好,将林倩条理清晰的几点建议,尤其是最后那句“让灾区的百姓知道,宫里没有大鱼大肉,万岁爷和百官与他们吃着一样的粗粮,省下的每一分钱,都化作了他们碗里的米,身上的衣!”说得掷地有声,感情充沛。
萧珩原本不耐的神情,随着赵公公的讲述,一点点变了。
先是惊愕。
随即是沉思。
接着,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
最后,那双深邃的眼眸中,爆发出惊人的亮光!
“与民同食……御赐慰民……”萧珩喃喃重复着这两个词,猛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在御案前来回踱了两步,脸上是毫不掩饰的激赏,“好!好一个‘与民同食’!好一个‘御赐慰民’!”
他停下脚步,目光灼灼地看向赵公公:“这主意,当真是安嫔身边一个小宫女想出来的?叫林倩?可是上次……花房那个侍弄兰花的?”
“回万岁爷,正是!奴才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安嫔娘娘也证实了,确是那林姑娘所想!此女心思之巧,格局之大,奴才……奴才也是叹服!”赵公公连忙道。
“好!好!好!”萧珩连说了三个好字,胸中那股郁结之气一扫而空,只觉得豁然开朗!困扰他多时的难题,竟被一个小宫女用如此质朴又高妙的方式化解了!这不仅仅是解决了一场宫宴的麻烦,更是为他树立圣君仁德形象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契机!
“传旨!”萧珩精神振奋,声音都洪亮了几分,“中秋宫宴,就按此议办理!着内务府、礼部、户部即刻合议细则!务必将‘与民同食’、‘御赐慰民’之精神,彰显无遗!所需钱粮,由内库再拨一份,务必落到实处!”
“是!奴才遵旨!”赵公公高声应道。
萧珩坐回龙椅,手指在光滑的扶手上轻轻敲击着,眼神深邃。林倩……这个名字,连同那张在花房窗下沉静侍弄兰花的侧影,以及今日这番石破天惊的建议,清晰地烙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一个宫女,竟有如此见地?
有趣。
真是……越来越有趣了。
他的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这深宫之中,看来并非只有争风吃醋,偶尔,也能蹦出点让人惊喜的“意外”。
凝香斋内,林倩正安静地给安嫔剥着新送来的石榴籽。晶莹剔透的石榴籽落在白玉小碟里,如同红宝石般璀璨。
她并不知道御书房里发生的一切,但她能感觉到,一股无形的风,正以她为中心,悄然在这深宫之中卷起。
命运的齿轮,再次因她而转动。
这一次,她不再是任人摆布的棋子。
她己执子,准备落盘。
柳如眉,你感受到了吗?
这盘棋,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UWC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