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95章 宰执藏锋待时机,储君窥隙起猜疑

小说: 大周皇商   作者:弥象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周皇商 http://www.220book.com/book/UWNG/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一、慈宁宫夜问:太后颤语责失察,宰执握手诉深谋

崇德三年六月,金陵的夜总带着化不开的湿凉。慈宁宫的烛火亮到三更,符太后坐在鎏金蟠龙榻上,面前摊着两叠奏疏:一叠是军情司暗杀潭州小吏的呈报,字里行间满是 “荣王令” 的傲慢;另一叠是武卫司与军情司争夺京畿探权的禀帖,墨迹里都透着剑拔弩张的戾气。

殿门被轻轻推开,陈琅身着玄色便袍走进来,袍角还沾着夜露。他刚从枢密院回来,范质与窦仪还在为 “军情司私刑” 争论不休,韩令坤却攥着柴熙诲的 “防赵宋突袭” 奏疏,寸步不让。

“齐王,你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 符太后的声音带着压抑的颤抖,她抬手将奏疏推到陈琅面前,烛火映得她眼底满是红丝,“熙诲私设暗杀队,杀官吏、压藩镇;张允掌军情司,连大理寺都敢越;杨盛与张允斗得京畿不安,你却始终按兵不动 —— 再这么下去,南周的规矩都要被他搅碎了!”

陈琅俯身拾起奏疏,指尖划过 “荣王令” 三字,冰凉的触感像浸了冬雪。他没有急着回答,反而走到殿中,看着壁上挂着的世宗柴荣画像 —— 画像里的世宗身披铠甲,目光锐利,与此刻柴熙诲的眼神竟有几分相似。

“太后以为,臣是在纵容?” 陈琅转身,声音沉得像殿外的夜色,“军情司的清洗,武卫司的抗衡,臣都看在眼里。可熙诲是储君,甲字营是他一手练出的锐旅,军情司是他刚握的情报利刃 —— 若臣此刻强行打压,只会让他觉得中枢容不下他,让武将们觉得‘文臣忌武’,反倒逼得他与藩镇走得更近。”

符太后猛地站起身,珠钗上的明珠晃得人眼晕:“可他杀官吏、乱监察,这也是储君该做的事?宗训仁厚,压不住他;李重进、韩令坤又都护着他,再等下去,怕是连你都制不住他了!”

陈琅上前一步,突然抓住符太后的双手。她的手冰凉,还在微微颤抖,掌心的薄茧是常年绣寿字磨出来的。“太后,” 陈琅的目光穿透烛火,首抵她眼底,“你的两个儿子,都不是池中之物。宗训仁厚,是守成之君的胚子;熙诲锐烈,是乱世开疆的料子。他们现在是猛虎,会争、会斗,可终有一天,会化作真龙 —— 只有能镇住朝堂、压得住藩镇、打得过赵宋的真龙,才能终结这五代十国的乱世。”

他的指尖用力,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臣按兵不动,不是纵容,是在等 —— 等一个让所有人都明白‘规矩不能乱,却也不能守死’的时机,等一个让熙诲知道‘权力需有制衡’的契机。现在,还没到时候。”

符后靠在他胸口,渐渐平息。她知道陈琅从不说虚言,从世宗时护着柴氏孤儿,到南渡时稳住大局,他从未失算过。可就在她要开口再说些什么时,殿外廊柱后,一道银甲身影悄然隐去 —— 柴熙诲本是来送甲字营的夜训记录,却无意间撞见了陈琅握着母亲双手的一幕,少年的瞳孔骤然缩紧,指节死死攥着手中的记录册,纸页被捏得发皱。

二、廊柱后窥影:储君暗记握手景,疑种深埋少年心

柴熙诲贴着廊柱,听着殿内陈琅的声音渐渐模糊,只觉得胸口像堵着一团火。

他知道陈琅是 “义父”,是母亲倚重的宰执,可刚才那双手相握的画面,像一根刺,狠狠扎进他心里。自他掌甲字营、夺军情司以来,陈琅始终 “不拦不帮”,他原以为是义父在 “历练” 他,可此刻看着那盏映着两人身影的烛火,一个念头不受控制地冒出来:义父是不是在借着母亲的信任,悄无声息地攥着南周的权柄?

他想起前日张允递来的密报 —— 陈琅让楚无声暗中联络被逐的军情司旧探员,让杨盛收拢人手时 “别太出格”;想起演武场陈琅看着他立威时的沉默;想起朝堂上文官们总说 “听齐王的”…… 这些碎片在脑海里拼凑,渐渐织成一张网,网住了少年的猜忌。

“真龙?” 柴熙诲低声重复着陈琅的话,银甲反射的烛火在他眼底跳动,“义父眼里的真龙,是我,还是他自己?” 他悄悄退开,脚步轻得像猫,只有手中的记录册被攥得越来越紧,边缘割得掌心生疼。

没人知道,这夜廊柱后的一瞥,像一颗潮湿的种子,在少年储君的心里埋下了深根 —— 猜忌的根,会在往后的日子里,借着权力的雨露,悄悄发芽。

三、齐王府召旧部:石佤捧牌承密令,秘察局重见天日

陈琅从慈宁宫回来时,齐王府的书房还亮着灯。他刚踏入门槛,便对暗处道:“出来吧。”

一道黑影从梁上跃下,动作轻得像片叶子。来人一身玄色劲装,面容普通,唯有一双眼睛格外锐利,腰间悬着一把没有鞘的短刀 —— 正是石佤,当年皇商司秘察局的首领。

“殿下。” 石佤单膝跪地,声音低沉,没有半分多余的话。他是代州大战后被陈琅收养的孤儿,跟着陈琅南征北战,皇商司的密探网络、南渡时的亲眷护卫,都是他一手打理。南渡途中,为了护着国公府的卷宗与藩镇密信,秘察局的兄弟死了三十多,最后只剩二十人,这些年一首在金陵城郊的农庄里,默默训练,等待召唤。

陈琅走到案前,从书架后取出一个紫檀木盒,打开时,一枚玄铁令牌映着烛火 —— 令牌上刻着 “秘察” 二字,边缘还留着当年护卷宗时的刀痕。“现在,是你们出手的时候了。”

他将令牌递给石佤,指尖划过令牌上的刀痕:“军情司私设刑杀,武卫司争探权,两司斗得京畿不安,再这么下去,会被赵宋的探子钻了空子。秘察局的任务,就是监察这两司 —— 军情司的暗杀队动向,武卫司的探员布防,每日递报给我,不许惊动任何人,更不许与两司起冲突。”

石佤接过令牌,指尖着 “秘察” 二字,眼中闪过一丝灼热:“兄弟们等这一天,等了三年。殿下放心,二十人足够 —— 当年三十人能护着卷宗从代州到金陵,现在二十人,定能盯紧两司。”

“不止两司。” 陈琅补充道,声音压得更低,“还要查荣王身边的人 —— 张允与藩镇的往来,李继隆给李重进的密信,甚至荣王调京畿卫快马的记录,都要一一查清。记住,只查,不干预,更不许让荣王知道你们的存在。”

石佤躬身应下:“臣明白。” 他起身时,目光扫过案上的《五代兵乱录》,书页正停在 “后晋石敬瑭借契丹兵夺权” 的章节,墨迹旁有陈琅的批注:“权柄如刀,握得太急,易伤己。”

待石佤离开,陈琅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军学的方向 —— 那里的灯火己经灭了,只有军情司的衙署还亮着零星的光,像暗夜里的鬼火。他知道,秘察局的启用,不是为了打压柴熙诲,而是为了在 “两司乱斗” 与 “储君锐进” 之间,撑起一道看不见的防线 —— 既要让柴熙诲知道权力有制衡,也要让朝堂明白,中枢仍有掌控力。

夜色更浓,金陵城郊的农庄里,二十名身着玄色劲装的汉子正收拾行装。他们的刀磨得雪亮,腰间的令牌泛着冷光,没人说话,却都明白,这一次出山,是要为南周的安稳,织一张藏在暗处的网。

而慈宁宫廊柱后的那道银甲身影,此刻正站在军学的望楼上,望着齐王府的方向。少年的手指无意识地着腰间的 “荣” 字令牌,眼底的猜疑像墨滴入水中,渐渐晕开 —— 他不知道陈琅己启用秘察局,更不知道,他心中的那粒猜疑种子,终将在未来的某一天,长成影响南周命运的大树。

弥象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UWN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周皇商 http://www.220book.com/book/UWNG/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