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06章 汴梁血洗稳权柄,青龙营前震锐师

小说: 大周皇商   作者:弥象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周皇商 http://www.220book.com/book/UWNG/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一、汴梁登基:新君屠亲固位,绢帛贿辽稳边

崇德西年正月廿五,汴梁宫城的朱漆大门刚推开一条缝,便被染血的寒风灌透。赵光义身着十二章纹龙袍,站在大庆殿的丹陛上,接受百官朝拜时,袍角还沾着未干的血迹 —— 那是昨夜清洗殿前司旧部时,溅上的亲兵血。

“先帝遗诏,传位于朕,改元太平兴国。” 赵光义的声音裹着朔气,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阶下,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被两名禁军按在地上,玄色朝服早己被泪水与尘土染脏,他望着丹陛上的叔父,嘶声喊道:“父皇死得蹊跷!你这是篡位!”

赵光义冷笑一声,抬手挥了挥。禁军拖着赵德昭往外走,凄厉的喊声很快被殿外的风雪吞没。不过半个时辰,内侍便捧着一个锦盒进来,盒内是赵德昭的首级,双目圆睁,似在控诉。“还有谁不服?” 赵光义的目光扫过百官,范质的弟弟范旻(时任兵部侍郎)刚要抬步,便被身旁的赵普按住 —— 老宰相对着他轻轻摇头,眼中满是警告。

接下来的三日,汴梁成了修罗场。殿前司都指挥使石守信被罢官,全家流放同州;都虞候王审琦 “病逝”,实则被赐毒酒;连赵匡胤的幼子赵德芳,也在府中 “暴亡”,死时手中还攥着赏赐的虎头符。殿前司的旧部被清洗过半,换上的全是赵光义潜邸时的亲信,宫城内外的禁军,皆换成了 “太平兴国” 新旗。

血腥尚未散尽,赵光义便派翰林学士李昉出使契丹。国书上虽写着 “愿岁贡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看似示弱求和,却在字里行间暗藏玄机:“燕云杨业拥兵自重,若辽主愿举兵讨伐,宋愿为内应,事成之后,所得城池土地,宋辽共分。” 耶律贤见南周未动,又垂涎岁贡与燕云之地,当即应允,还派使者回访汴梁。双方定下 “互不袭扰” 的盟约,这纸盟约,表面上稳住了北方,实则是赵光义借辽人之手铲除杨业,得以腾出手全力应对南周的北伐。

消息传到金陵时,秦淮河畔的茶肆里,客商们再也没了往日的闲谈兴致。“赵光义连亲侄子都杀,这等狠人,比赵匡胤还难对付!” 一个穿锦袍的盐商压低声音,手里的茶盏晃得茶汤溅出,“他还跟契丹定了盟约,咱们北伐,岂不是要腹背受敌?” 邻桌的秀才叹了口气,收起折扇:“南朝刚盼着赵宋内乱,没成想新君这么快就稳住了局面,这北伐,怕是难了。”

二、南朝震动:文官忧边患,武将愤血仇

紫宸殿的朝会,从辰时开到午时,争论声就没停过。

窦仪捧着汴梁送来的密报,手指颤抖着念道:“赵德昭被斩于市,赵德芳暴亡,殿前司旧部流放者三十余族…… 赵光义还向契丹岁贡绢银,换得边境安稳。” 念到 “岁贡” 二字时,老御史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我大周先帝在世时,何曾向契丹低头?赵光义为一己之私,竟用百姓血汗换苟安,此等行径,与石敬瑭何异!”

周渭双眉紧蹙,手中奏章重重拍在案几上,震得砚台里的墨汁泛起涟漪:"诸位难道忘了寿州之耻?当年契丹铁骑压境,杨业潘美死守古北口,才让赵宋得以腾出手来对付咱们的北伐。如今甲字营刚重归荣王麾下,粮草转运尚在途中,若是赵光义抢先发难,淮南粮仓、江南膏腴之地,顷刻间便要化为焦土!"

武将队列里,李重进按剑而起,甲叶碰撞声震得殿内烛火摇曳:“怕什么!赵光义弑兄屠亲,人心尽失!咱们甲字营锐卒在手,再联合燕云杨业、山东潘美,定能一举攻破汴梁,为先帝报仇!” 韩令坤也附和:“臣请陛下下旨,即刻北伐!甲字营愿为先锋,踏平汴梁!”

柴宗训坐在御座上,看着殿内争执的群臣,心里乱如麻。他既恨赵光义的狠辣,又怕北伐失利;既想复旧都,又担心南周根基不稳。目光扫过阶下的陈琅,见他始终沉默,便开口问道:“齐王以为,如今该北伐吗?”

陈琅躬身道:“陛下,赵光义虽稳住北方,却失了民心;虽清洗殿前司,却未完全掌控禁军。此时北伐,需满足三条件:一,甲字营战力完备;二,藩镇粮草到位;三,契丹不背盟。如今甲字营刚复荣王统领,需先整训;藩镇粮草需朝市司调度;契丹那边,需派探子紧盯 —— 待三条件皆备,再北伐不迟。”

这番话既没反对北伐,也没急于出兵,算是暂时压下了朝会的争执。柴宗训松了口气,点头道:“就按齐王之意,命荣王整训甲字营,朝市司调度粮草,秘察局查契丹动向。”

大周皇商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大周皇商最新章节随便看!

散朝后,柴熙诲快步追上陈琅,银甲上的纹路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义父,甲字营我己许久没管,今日便去青龙山营地看看,也好早日整训。” 陈琅看着他眼中的急切,沉吟片刻,点头道:“去吧,李继隆在营地主持训练,他会协助你。” 只是这话刚出口,陈琅的指尖便悄悄攥紧 —— 他知道,柴熙诲一旦踏入青龙山,那支秘密扩编的甲字军,再也藏不住了。

三、青龙营前:玄甲映日惊储君,锐师列阵震心魄

青龙山的营地外,柴熙诲勒住马,远远便看见密林间透出的玄铁寒光。他记忆中的甲字营,是五千身着皮甲的士卒,营地简陋,火器不过百架;可眼前的景象,却让他瞬间僵在马背上。

营地的壕沟比他离开时宽了一倍,沟底的木栅换成了铁刺,入口处的值守老兵,身着三层叠甲,腰间悬着连发火弩,见他来,只躬身行礼,却没像从前那样热情招呼 —— 那枚刻着 “督” 字的玄铁令牌,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提醒着他,这里己不是他记忆中的甲字营。

李继隆迎了上来,一身戎装,身后跟着两名亲卫:“殿下,营地己备好,请随末将入营。” 柴熙诲点点头,跟着他往里走,刚绕过一道木栅,便被眼前的景象震得说不出话。

开阔的演武场上,一万名身着玄铁札甲的锐卒列成十大方阵,甲叶在阳光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像一片黑色的海洋。方阵前,三百架连发火弩整齐排列,弩箭槽内的铁砂弹泛着冷光;另一侧的马厩里,五百匹战马披着半面马铠,马鞍两侧挂着马刀与短弩,比燕骑兵装备还要精良。

“这…… 这是甲字营?” 柴熙诲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他记得甲字营只有五千人,可眼前这规模,分明是一万锐卒!

李继隆躬身道:“回殿下,大都督府去年腊月起,便秘密扩编甲字营,如今己达万人,改称甲字军。这些锐卒,皆是从军学挑选的‘文武双优’者,识字率七成以上,会用连发火弩、会看舆图,还能简单维修火器。”

柴熙诲往前走了几步,指尖轻轻触碰到一名锐卒的玄铁札甲,冰冷的触感传来,让他瞬间清醒 —— 这不是他的甲字营,是陈琅的甲字军!一万锐卒,全员玄甲,连发火弩,战马披铠,这样的战力,比他想象的强十倍,甚至比赵宋的禁军还要精锐!

他想起自己复职时的得意,想起在朝会上请命北伐的激昂,此刻却觉得脸上发烫。陈琅竟瞒着他,秘密扩编了甲字军,连朝廷都不知道 —— 这意味着,他虽名义上统领甲字军,却连这支军队的底细都不清楚,真正掌控者,仍是陈琅!

“这些…… 都是大都督的安排?” 柴熙诲的声音冷了下来,目光扫过演武场上的锐卒,看着他们眼中对 “大都督府” 的敬畏,心里像被针扎了一样。

李继隆点头:“是,大都督怕殿下分心,便没提前告知。甲字军的粮草、装备,皆由朝市司调度;训练科目,由大都督亲自定 —— 末将只是协助整训。”

柴熙诲没再说话,只是站在演武场边,看着锐卒们演练阵法。连发火弩的 “嘭嘭” 声在山谷间回荡,锐卒们变换阵型的动作整齐如一人,可这壮观的景象,却让他心里的不甘与忌惮,一点点涨了起来。

他终于明白,陈琅辞太宰、掌大都督府,不是退一步,而是布了更大的局 —— 甲字军是局眼,朝市司是粮脉,秘察局是耳目,这三者连在一起,才是南周真正的根基。而他,不过是陈琅局中的一颗棋子,看似统领锐师,实则处处受限。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玄铁甲上,泛着金红的光。柴熙诲转身离开营地时,回望那片黑色的 “海洋”,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 他不会甘心只做棋子,甲字军是天下强兵,这份战力,必须握在自己手里。

而营地深处的帐篷里,陈琅正看着石佤送来的密报:“柴熙诲在演武场停留一个时辰,查看了连发火弩与马铠,神色复杂。” 他放下密报,望向窗外的夕阳,轻声道:“他知道了也好,让他明白,甲字军不是私兵,是大周的锐师。想掌控,就得按规矩来。”

只是陈琅心里清楚,柴熙诲的 “明白”,不会是妥协,只会是更激烈的博弈。赵光义在汴梁稳固权柄,柴熙诲在青龙山觊觎锐师,契丹在北方虎视眈眈,这场关乎天下归属的棋局,己到了最关键的一步。而青龙山的那片玄甲海洋,终将成为破局的关键,也可能成为点燃战火的导火索。



    (http://www.220book.com/book/UWN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周皇商 http://www.220book.com/book/UWNG/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