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91章 对真正天才有了具体概念【二合一】

小说: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   作者:千越南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 http://www.220book.com/book/UWW2/ 章节无错乱精修!
 

“近日燕京大学徐铭教授,成功验证扑光子等离激元耦合态理论,此概念为一项全新的物理发现,目前学术成果已在《sce》期刊上发表。”

3月29日,周四,燕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

镜春园办公区,刘驰坐在自己位置处,目光牢牢注视眼前计算机屏幕。

浏览网页上,关于徐教授的新闻报道。

昨天学校官网,以及各大官方媒体,同时发表了这份新闻内容。

快速登上热搜不说,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尤其国内数学界议论纷纷。

连他看到热搜时,都给吓了一跳,没想到徐教授这段时间竟在物理上,又突然搞出如此大的动作。

主要他和许逸阳以及李若川,目前主要精力,便是配合徐教授研究平展上同调。

试图证明七大世界数学难题之一的霍奇猜想。

尽管这对数学家而言,都足以称得上梦想,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但因为有徐教授在,给了他们坚持下去的信心。

可若是徐教授选择投身物理,放弃霍奇猜想,那么他们几人的工作,可以说也就完全失去了意义。

在没有徐教授主导的情况下,仅凭他们三个人去继续研究吗?

快别开玩笑了。

只怕平展上同调都完善不成,更不要讲霍奇猜想。

为此他担忧之下,今早刚来到镜春园,便在网上浏览相关的报道。

想看看有没有具体信息。

随着手指移动鼠标,评论区大量的网友留言,顿时闯入视野。

“徐教授不是在负责霍奇猜想课题吗,怎么突然在基础物理领域又有了新突破?“

“谁能帮忙解释下,徐教授的成果有什么价值吗?”

“太牛了,上次验证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就是一个公认的诺奖级物理学术成果,没想到徐教授自己提的理论,也有这么高的含金量。“

“能作为科学期刊的封面发表,确实很厉害。”

“该不会徐教授放弃霍奇猜想了吧?”

“我觉得不可能,徐教授说过,他对数学的研究是不会停的。”

“徐教授又不是头回在物理上有突破,杨老之前都还多次公开称赞徐教授的物理水平,我相信就算跑去研究基础物理学科,也肯定不会放弃对数学的研究。”

“依我看徐教授就该专心研究物理,连续证明了两个数论经典猜想,上届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的时候,都没能获得菲尔兹数学奖,真不如投身物理搏一搏诺贝尔奖。”

“徐教授压根没有说过,要放弃霍奇猜想,世界七大数学难题又怎么样,庞加莱猜想不就被佩雷尔曼证明了。”

吸收完网友们的评论,刘驰可以说更加静不下心。

没法沉着去进行今天的推导任务。

在自我纠结了一会儿后,还是选择起身,来到李若川和许逸阳所在的位置。

随便搬了把椅子坐下,主动打开话匣子讨论。

“你们俩看今天的新闻了吗?”

“徐教授在《sce》发表了物理论文,并且还被放在了封面位置,这会儿全网都还在聊这件事情呢。”他提起自己刚才看到的情况向两人询问。

李若川和许逸阳,显然对这事也有了解,闻言立刻便停下手上动作。

纷纷转过身来。

其中李若川率先开口,点着头表示知晓。

“昨天就知道了,徐教授发现了新的物理现象,相当于打开了物质互相作用的新大门。”

“以后肯定会有更多物理学家进行研究,徐教授不愧是我最佩服的偶象。”他讲话时丝毫不掩饰眼中的狂热。

“徐教授不愧是最年轻的正教授,在没有眈误中心这边课题的情况下,还能做出这么厉害的物理成就。”许逸阳同样满脸震惊敬佩不已。

而刘驰把两人的话悉数听进耳中,眼见没有涉及到自己最关心的内容,着急之下只得再次搭话直接挑明。

“那你们两个说,这会影响到霍奇猜想课题吗?”

说完。

无论李若川还是许逸阳,眉头顿时一挑,脸上神色很快变得凝重起来。

陷入到思考状。

约摸怔了有个五六秒的时间,才见许逸阳开口,讲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我觉得不会。”

“之前徐教授研究数论猜想时,也参与了凝聚态物理方面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研究,但并未影响他证明挛生素数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

“特别是徐教授公开表示过,他对数学的研究不会步不前。”

“另外最近关于平展上同调的完善,徐教授似乎刚有了全新的思路。”

他在三个人中,算是水平最高的,平时能够看出徐铭对平展上同调以及霍奇猜想的上心。

要说因为一个诺奖级的物理项目,就放弃进行这么久的霍奇猜想课题,他肯定是不大相信这种说法的。

“我也觉得逸阳讲的没错,徐教授肯定能彻底完善平展上同调证明霍奇猜想。”李若川点头无比肯定。

“再说咱们数学研究中心里面,连田院士都没有担心徐教授会投身物理,外界肯定不知道实际情况。

,他们两个人的话,无疑给刘驰打了剂强心针。

终于不是再那么担心。

“这就好。”

“只要徐教授继续负责此课题,那坚持下去肯定能创造出心奇迹。”刘驰松了口气斩钉截铁附和道。

几人简单讨论完这件事,就在准备各自工作时,熟悉的声音突然从身后响起。

“你们三个人聊什么呢?”

徐铭今个来到学校,先去了数院那边,处理完一些事情才过来镜春园。

自从在镜对称理论中,碰撞出新的灵感思路,他几乎每天都要在镜春园自己办公室待段时间,继续构造导出平展otivic上同调复形工具。

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一步。

主要涉及到最内核的框架体系构造,像许逸阳刘驰和李若川他们,能帮忙的地方基本上是非常有限,绝大多数过程步骤都要由他亲自推导。否则出现错误公式的话,查找修改起来反而更加耽搁时间。

这也就使得进度上,难免会有些放缓。

好在凭借他的多线程并行思路,加之每天能进入一段时间深度学习状态。

相比较其他数学家,效率已然称得上惊人。

这不刚到达镜春园,便瞧见许逸阳和刘驰他们三人聚在一起。

似乎正在交流讨论着什么。

好奇之下就走过来,随口询问了一句。

“徐教授好。”

许逸阳三人看到是徐铭,连忙开口打招呼问候,整个人不免有些激灵。

不过对于他们讨论的话题,倒也没啥可隐瞒的。

最终刘驰如实回答。

“是这样的徐教授,我们看到了您的新闻,知道您在基础物理领域又有了新的学术成果。”

“实在太厉害了。”

然嘴唇微动之下,始终讲不出最关键的那句。

即会不会放弃霍奇猜想。

每次话刚到嘴边,接着又给咽了下去。

反观徐铭听完这两句话,看到几人脸上的表情,哪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其实昨天的时候,他便注意到了,网上一些网友对他的讨论内容,有些甚至言辞凿凿,说他是准备暂停数学研究数学投身物理争取诺贝尔物理奖。

理由也很简单。

无非说他在数学领域已然做出成绩,且拿到了三个国际数学奖项。

加之霍奇猜想作为七大世界数学难题,很难保证能否真的证明成功,在这种情况下选择诺奖级物理项目,是非常正常的一种选择。

但可能是这种事情,早在研究挛生素数时,便已经发生过了一次。

张鲁平和田纲等人,倒是没有过多询问。

对他很有信心。

仅对发表科学论文给予祝贺。

念头快速在脑海中闪过,他没有继续迟疑,嘴角微微上扬浮现出笑容,随即开口打消几人顾虑。

“放心吧。”

“截至现在这个时候,我都没有要停下,去证明霍奇猜想的想法。”

“至于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的论文,只是查看资料时偶然间提出的一种理论设想。”

“没成想真的验证成功了。”

“你们继续讨论吧,有事可以来我办公室。”说完徐铭转身继续朝自己办公室走去。

只留下许逸阳和刘驰以及李若川三人。

互相对视一眼,皆能看出彼此对这句话的震撼。

别的物理学家终其一生,都很难取得的,诺奖级物理领域成就,在徐铭这里竞仅是偶然设想,这种差距根本找不到地说理去。

好在国际数学研究中心这边,并没有物理学家,否则听到徐铭这句话。

指定要自惭形秽。

对自己的物理事业,产生强烈质疑。

最终在原地站了快半分钟,方缓缓吐出一口气,忍不住出声感叹。

“自从见到徐教授之后,我才对真正的天才,有了无比具体的概念。”

“我有点自卑了。”

“现在我更加确信,徐教授肯定能,证明霍奇猜想。”

话音落下。

几乎是心照不宣的做出同一动作,纷纷回到自己座位上进入工作状态。

chapter_();

不再讨论网上的热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这个学霸过于自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徐铭没有注意许逸阳几人在想什么,推门走进自己在镜春园的办公室,打开计算机首先做的则是回复邮件信息。

以他如今在学界的身份地位,时隔一段时间,又在物理领域搞出这么大动静。

自然会有很多人发来邮件信息关心祝贺。

其中还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威滕教授,对于此事最为高兴。

基本上整篇邮件,都在称赞他选择研究物理,表示这是件非常正确的选择。

而最后一段,则不忘提及弦理论。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威滕邮件的原因,紧随其后德利涅教授也来了封新的邮件,内容是对方在代数几何,以及平展上同调上的一些新的研究心得,并且鼓励他坚持自己的思路方向继续走下去。

明显真有点担心,他会受到威滕教授的劝说。

面对两位学界泰斗,如同小学生的做法,徐铭对此也可谓是哭笑不得。

只得分别给他们回复。

除此之外,自己社交软件企鹅号上,最热闹的无疑是高中班级群和大学室友群。

纷纷向他送上祝贺,简直比他自己还要高兴。

说起来班上的同学们,除少数读研的人,眼下基本上都开始参加工作步入社会。

平时群里大家都在潜水不冒泡。

反倒是他上了热搜新闻,使得同学全部现身,让大家仿佛找回到几分学校时代的青春感觉。

当然他也并没有什么高冷架子,往往会抽出时间在群里同大家交流一会。

尽管随着自身在学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国内很多重要科研机构兼任研究员,却反而觉得每天都很充实。

不自觉的沉浸享受其中。

在把这些琐事处理完,徐铭伸了个懒腰,眼角馀光扫到屏幕右下角的时间。

“已经快十一点了吗,再推导一会好了。”

自顾自低喃一句,接着拿出自己的手稿放在桌面。

接着之前的步骤公式,继续构造构造导出平展otivic上同调复形工具。

在时间的缓缓流逝下,眼前面板上,也时不时浮现出新的经验值提示。

【经过——】

直到中午十二点多的时候,听到田纲院士的敲门声。

这才暂时停下动作,起身和对方一同去吃饭。

与此同时。

远在大洋彼岸的西海岸。

因为两地时差问题,此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正值深夜时分。

然在数学系办公大楼内的某间讨论室,依旧还亮着灯和其它漆黑房间相比,可以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如果这个时候有学生在这里,则能够听见,几位男人的争辩声音。

“我认为你的这步推导过程存在问题,它不符合上同调的逻辑理论,必须另外查找方法对公式进行替换。”

“难道我们真要坚持,按照徐的理论方向研究,或许传统证明霍奇猜想的思路更具价值。”

“徐的理论是全新方向,最适合作为突破点。”

写满着大量数学公式的几块写字板前,陶哲轩身体笔直的站在那里。

面对其他人的质疑,依旧坚持自己的决定。

自从对数论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被徐铭截胡,率先将其证明发表论文。

他便在加州大学的格林教授建议下,同样投身到对霍奇猜想的研究中,甚至后续又拉了几位好友入伙。

放在以前或许很难找到足够的数学家,毕竟世界数学难题被公认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往往耗费大量时间,依旧得不到想要的学术成果。

相反还浪费了自己的精力。

但由于徐铭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那篇一小时报告的关于平展上同调的内容。

为霍奇猜想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方向。

以至于掀起了一波潮流。

使得他们能获得足够的经费支持,来开设霍奇猜想相关的课题。

奈何将近两年的时间过去,他们团队研究进展,依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突破。

尽管这放在数学界是很正常的事情。

毕竟好歹是七大世界数学难题之一的存在,真有那么容易证明的话,也不会在数学界悬而未决这么长时间。

奈何随着不断的遇挫,这让其他人,对徐铭提出的新的研究方向产生了质疑。

不由得开始深度思考,究竟是新方向,还压根是条不可能有结果的死路,真这样的话,那还不如回归最初数学界前辈对霍奇猜想的证明方法中。

如果放在以前,陶哲轩可能会动摇。

选择听从大家的意见,放弃这两年的研究成果,重新投身到传统方法中。

可同样的错误,他实在不想犯第二次。

还记得之前他在研究挛生素数时,因中途废除了多尺度解析筛法理论,选择了自己的方法去尝试证明。

结果实际情况时,徐铭通过改造多尺度解析筛法,成功解决了挛生素数猜想问题。

他的付出则全打了水漂。

正是因为这些情况,让他对徐铭格外信任。

何况如今徐铭也在证明霍奇猜想。

想要赶在对方之前完成证明,只能选择新的方向。

丝毫不夸张的讲,为了提前解决霍奇猜想,他除邀请不少好友添加外,平时更是疯狂熬夜加班,试图弥补最大程度和徐铭拉开距离。

毕竟他太清楚徐铭的效率。

而代价是,眼下他整个人看上去很疲惫,连白头发都冒出来许多根。

让人很是不理解,为何徐铭就能有那么多时间。

连续证明两道数论经典猜想问题的情况下,还验证出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就在气氛略显凝重尴尬时,突然讨论室的房门被人从外面推开,格林教授快步走到陶哲轩跟前,迫不及待的讲出一件刚得知的事情。

“陶。”

“我这里有一个消息,你肯定非常感兴趣。”

“什么消息?”陶哲轩瞥了眼询问。

对此格林教授倒也没卖关子,立刻讲述自己才在网上看到的新闻。

“燕京大学的徐,刚在科学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物质互相作用的论文。”

“在物理学界引起了很大的讨论。”

“是诺奖级的学术成果。”

“有不少数学家表示,徐已经暂停霍奇猜想研究,想要去争取诺贝尔物理奖。”

不得不说关于徐铭的消息,确实给他们几个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听后脸上皆浮现出复杂的表情,未曾想徐铭竟又跑去了物理领域。

约摸顿了十多秒,才有人接过话茬分析。

“没有徐作为我们的竞争对手,看来我们对霍奇猜想的研究进度,可以相对放缓一些不用太过急切。”

“徐跑去研究物理,这正说明他提出的方向,是根本行不通的。”

“居然又做出一项诺奖级成果,我真是越来越佩服这位来自东方的年轻学者了,他或许真的有希望,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

说到这里时,脸上已经完全掩藏不住,对徐铭天赋和实力的羡慕。

要知道数学领域并没有诺贝尔奖,虽菲尔兹被称作数学界的诺贝尔,但其影响力和权威性终究无法,去和诺贝尔物理学奖相提并论。

他们作为数学家,只能想尽办法,去追逐数学奖项。

可徐铭却能在数学和物理界通杀。

再加之其二十多岁的年龄,纵使嘴上贬低,却也掩盖不了心中的羡慕。

接下来的时间,众人倒没有,过多去讨论徐铭的这项物理学术成果,而是回归到目前重要的霍奇猜想项目上。

既然徐铭放弃了霍奇猜想,那么便相当于,给了他们更多的试错成本。

毕竞放眼整个数学界。

除了徐铭最有希望证明霍奇猜想外,其他人根本带来不了什么压力。

当念头停留在这里,其中一位数学家,立刻表示道。

“眼下正是试错的好机会,我提议采用传统法,对霍奇猜想尝试证明。”

此话一出,很快得到其他人的附和。

“我同意。”

“确实需要新的尝试。”

陶哲轩把众人的话悉数听进耳中,面对这种情况,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

“不行。”

“你们根本不了解,徐是个什么样的天才,他绝对不可能放弃霍奇猜想。”

“就算大家解散,我也会按照当前方向研究下去。”

他和徐铭都被称作数学界的莫扎特,且线下见过面探讨过几次数学理论,因此他对于徐铭非常了解,根本不相信对方会为了物理放弃数学。

而就在包括格林教授在内的其他人,面对陶哲轩的强硬态度一时不知怎么办时,物理界闹出的动静才刚开始。

随着拓扑光子等离激元耦合态理论,被越来越多物理学家认可称赞。

国际上众多物理研究所实验室,终于发现徐铭拥有的物理天赋要比数学更高。

具备着应用价值。

于是纷纷向徐铭抛去橄榄枝,邀请徐铭添加他们的机构和实验室。

甚至有些物理学者直接在网上,公开表达想要和徐铭共同研究交流的想法。

对国内网友来讲,能看到这么年轻的学者,被众多国际知名物理机构研究所争抢,心中无疑是非常骄傲自豪。

至于里面名气最大的,无疑是阿美瑞肯国家科学院。

是的。

继上次邀请徐铭添加之后,他们再次进行喊话,并开出非常丰厚的条件。



    (http://www.220book.com/book/UWW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 http://www.220book.com/book/UWW2/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