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迷上了去后山。
家里人都觉得她是被退亲的事伤了心,喜欢找个清净地方待着,加上她最近“煮糊糊的手艺”见长,家里人也就由着她去,只叮嘱别走太远,注意安全。林父林母看着闺女气色一天比一天好,小脸也圆润了点,不像之前那么蜡黄,心里还挺高兴,觉得是“散心”散对了。
只有林晚自己知道,她哪是去散心,她是去“充电”和“上供”的!
空间里的作物欣欣向荣,隔三差五就能小丰收一次,家里的伙食水平在“细粮粉”和新鲜蔬菜(被她伪装成山里采的)的加持下,稳步提升。连带着全家人的脸色都红润了些,干起活来好像也有劲儿了。林晚看在眼里,美在心里。
给季老的“供奉”也升级了。除了每次必放的几颗水果糖(这玩意儿在牛棚绝对是硬通货,能补充糖分),她开始尝试放点别的东西。比如,空间里收获的小土豆,挑几个最小的,洗干净;或者几片特别水灵的小白菜叶子,用干净的草叶包好;甚至有一次,她偷偷放了一小撮盐——牛棚里的人,缺盐缺得厉害,身体浮肿是常事。
每次放东西,她都跟做贼一样,心跳加速,放完就溜,生怕撞见人。但每次去拿新书的时候,窗台上的东西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本本更深入、更专业的书。从《高等数学》到《普通物理学》,再到《基础化学》,季老像一位高明的师父,循序渐进地给她布置着功课。偶尔,书页里还会夹着季老简短的字条,或是指出她上次解题思路的不足,或是提点一个新概念。林晚如获至宝。
这天下午,林晚揣着刚“做”完的几道物理题(答案写在捡来的烟盒纸上),怀里抱着上次拿的《基础化学》,轻车熟路地往牛棚后头绕。刚走近那片熟悉的破败区域,就听到一阵压抑的、断断续续的咳嗽声,还有沉闷的“梆、梆”声。
她放轻脚步,躲在一棵大树后探头望去。
只见那个瘦得几乎只剩一把骨头,背脊却依旧挺首的季老,正艰难地举着一把锈迹斑斑、豁了口的斧头,对着地上碗口粗的一截枯树干使劲。他劈一下,就忍不住剧烈地咳嗽一阵,苍白的脸上泛起不正常的红晕,拿着斧头的手都在抖。那枯树干又硬又韧,只在表皮留下一点浅白的印子。
旁边己经劈好的柴火少得可怜,只有细细的几根。
林晚的心一下子揪紧了。她知道牛棚的人日子苦,要干最脏最累的活,吃最差的食物,但亲眼看到季老这样一位满腹经纶的老人,被生活折磨得连劈柴都如此艰难,那种冲击力还是让她鼻子发酸。
他需要营养,需要休息,需要药品!可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对他们来说都是奢望。自己偷偷给的那点土豆、菜叶、盐和糖,不过是杯水车薪。
林晚看着季老又一次高高举起斧头,手臂瘦得像麻杆,身体因为用力而微微摇晃,那斧头落下时,甚至因为力量不够而歪了一下,差点砸到他的脚。他踉跄了一下,扶着膝盖大口喘气,咳嗽得更厉害了,撕心裂肺。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一个强烈的念头瞬间攫住了林晚:她要拜师!光明正大地学!或者说,至少要想办法,名正言顺地帮帮他!偷偷摸摸地送东西,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而且太被动了。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酸涩和冲动,没有立刻上前。现在贸然出去,只会吓到季老,也可能给彼此带来麻烦。她默默地退后,绕到更远的地方,假装挖野菜。脑子里却在飞速运转。
怎么才能接近季老?怎么才能让他接受自己?怎么才能在不引起别人怀疑的情况下,给他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她一边机械地挖着野菜,一边回想这段时间和季老“隔空交流”的点滴。季老虽然处境艰难,但字里行间透着一股知识分子的清高和韧性,他给自己选的书,解题的批注,都显示出他深厚的学识和严谨的态度。他需要的,或许不仅仅是一点食物,更是一个能传承他学识、理解他价值的人?
林晚的目光渐渐坚定起来。她得让季老看到她的价值,不仅仅是送点东西的价值,而是作为一个学生的价值!让他觉得,教导自己,值得他付出心力,值得他冒险。
她把挖到的野菜塞进背篓,盖好那本《基础化学》,最后看了一眼牛棚的方向,转身下山。心里己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下次还书的时候,除了习题答案和“供奉”,她要再加点东西——一份能证明她学习能力和潜力的“作业”,一份能打动这位倔强老人的“敲门砖”。
(http://www.220book.com/book/UXL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