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2章 海棠广播赞“活雷锋”(技术推广)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时代撞个满怀!现代菜鸟团战四合 http://www.220book.com/book/UYDX/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时代撞个满怀!现代菜鸟团战四合

红星轧钢厂广播站那高耸的喇叭,如同钢铁巨人的喉舌,在清晨的薄雾中准时响起。悠扬的序曲过后,一个清脆悦耳、充满活力的女声,如同山涧清泉般流淌而出,瞬间传遍了厂区的每一个角落,也飘进了南锣鼓巷95号西合院的窗户:

“红星轧钢厂的职工同志们!亲爱的工友们!这里是厂广播站!我是播音员于海棠!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一个特别专题报道:《科学巧手解民忧,群众智慧谱新篇——记一项惠及民生的‘水井滤器’技术革新》!”

于海棠的声音清晰而富有感染力,她并没有过多渲染林枫个人的功绩,而是将焦点精准地投向了那项简单却意义非凡的技术本身:

“在我们的身边,在普通的西合院里,一项源自群众智慧、服务群众生活的技术革新正在悄然发生!大家知道吗?困扰许多老西合院多年的浑浊井水问题,如今有了简单有效的解决办法!那就是——慢砂滤水装置!”

她的语速适中,语言通俗易懂,如同在和老朋友拉家常:

“它的原理很简单!就像咱们淘米洗菜一样!利用一层层干净的沙子、石子,把水里的泥沙、杂质过滤掉!再加上一点烧过的木炭粉,吸附掉水里的怪味!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但效果却非常神奇!浑浊发黄、带着铁锈味的井水,经过这个装置过滤后,变得清澈透明!喝起来还有一丝甘甜!”

她详细描述了滤器的构造材料——随处可见的粗沙、细沙、烧过的木炭渣、废弃的陶罐或木桶……强调其“就地取材、成本低廉、制作简单”的特点:

“不需要昂贵的设备!不需要复杂的工艺!只需要一点耐心和巧思!就能让家家户户喝上干净水!这是真正的‘群众性技术革新’!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科学实践精神的最好体现!”

她热情洋溢地讲述了滤器在西合院试点后的显著效果——孩子们拉肚子少了,老人起夜方便了,家庭主妇们做饭洗衣更安心了!她号召道:

“职工同志们!各厂区后勤部门!街道社区的干部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学习推广这项简单实用的‘水井滤器’技术!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保障职工和居民的身体健康!让更多家庭喝上干净水!共享科学带来的健康生活!”

于海棠的广播稿,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轧钢厂后勤处办公室。

处长老张正端着搪瓷缸子喝茶,广播里于海棠清晰的声音让他猛地放下了杯子!浑浊井水?职工宿舍区?老张立刻想起了厂区边缘那几栋建国前就建成的、条件简陋的老旧工人宿舍楼!那里的水井,一到雨季就浑得没法看!职工家属们没少抱怨!

“对啊!这法子好!简单!省钱!”老张一拍大腿,眼睛放光,“快!去后罩房!找林工!请他来给咱们宿舍区的水井也改造改造!这关系到职工家属健康!是大事!立刻办!”

后勤处的干事立刻骑着自行车,风风火火地赶往西合院!

红星街道办。

陈晓梅正组织各居委会主任开会。于海棠的广播声从窗外飘进来,清晰入耳。陈晓梅眼睛一亮!她立刻暂停了会议,指着窗外,兴奋地说:“大家听到了吗?这就是我们街道南锣鼓巷95号院搞出来的‘水井滤器’!效果非常好!解决了大问题!这是我们街道的宝贵经验!必须大力推广!”

她当场拍板:“散会后!各居委会主任立刻组织各院代表!下午两点!统一到南锣鼓巷95号院集合!现场取经学习!请林枫同志团队给我们详细讲解!我们要把这项利国利民的好技术,推广到全街道每一个有需要的院子!”

消息像长了翅膀!各院的大爷大妈、积极分子们闻风而动!下午两点不到,南锣鼓巷95号西合院的后院,就被黑压压的人群围得水泄不通!大家伸长了脖子,好奇地打量着那口神奇的老井和旁边那个不起眼的陶罐滤器。

陈晓梅带着街道干部站在最前面。她热情地介绍:“各位街坊邻居!各位代表!这位就是林枫同志!这项‘水井滤器’技术的主要设计者!下面,请林枫同志和他的团队,为我们详细讲解!”

林枫微微颔首,他并没有过多讲述自己,而是将李蔓推到了前面。李蔓心思细腻,口齿伶俐,更懂得如何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普通居民沟通。

李蔓落落大方地走到井台边,指着滤器,声音清脆:“各位大爷大妈!各位同志!大家别觉得这玩意儿多神秘!其实啊,道理特别简单!就像咱们家里筛面粉一样!一层粗筛子筛掉大疙瘩,一层细筛子筛掉小颗粒!咱们这个滤器也一样!粗沙层挡大泥沙!细沙层挡小杂质!木炭粉呢,就像活性炭,专门吸那些怪味儿!一层层下来,水就干净了!”

她一边说,一边拿起准备好的材料样品给大家传看:“大家看!沙子!河边就有!洗干净就行!木炭粉!家里烧炉子剩下的炭渣碾碎就行!陶罐!破的腌菜坛子、瓦盆都行!打个小孔出水!简单得很!关键是要有耐心,把沙子淘洗干净,铺匀压实!”

她特别强调:“这不是哪一个人的功劳!是我们院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林枫同志想到了好点子!是陈曦同志帮忙搭架子!是大家伙儿一起动手找材料、淘沙子!是街道陈组长支持推广!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李蔓的讲解深入浅出,充满生活气息,听得大爷大妈们连连点头,恍然大悟!人群中不时发出“哦!原来是这样!”“听着真不难!”“回去就试试!”的议论声。

陆铭默默地站在人群稍后的位置,手里拿着笔记本和钢笔,不时记录着居民提出的问题和李蔓的解答。当有居民担心改造水井会不会违反什么规定时,陆铭推了推鼻梁上破碎的眼镜,声音不高却清晰沉稳地补充道:

“根据《城市供水条例(草案)》和《居民区公共卫生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精神,居民自发改善饮用水质量,保障身体健康,属于正当的、值得鼓励的公益行为。只要不破坏公共供水主干设施,不影响邻里正常用水,这种对自有水源(如水井)的改良措施,是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导向的。”

他引经据典,条理清晰,虽然话语有些书面化,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瞬间打消了大家的顾虑。

站在陈晓梅身边的陆铭,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沉稳的穿透力。他引述的条例名称和内容,让陈晓梅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欣赏。她侧过头,目光落在陆铭身上。

陆铭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中山装,袖口磨得起了毛边。鼻梁上那副破碎的眼镜,用胶布勉强缠着,镜片后的眼神却异常专注和清澈。他说话时,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推着镜框,动作带着一丝书卷气的笨拙,却更显得认真和诚恳。

陈晓梅看着陆铭那副认真解释、一丝不苟的样子,看着他镜片后那双清澈而专注的眼睛,心中不由得微微一动。这个沉默寡言、总是带着几分疏离感的年轻人,此刻在她眼中,却散发出一种独特的、令人安心的光芒。那是一种源于知识、源于理性、源于对规则深刻理解的沉稳力量。

“陆铭同志,谢谢你补充得这么清楚!”陈晓梅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声音也柔和了几分,“你懂的真多!这些政策法规,对我们街道开展工作太有指导意义了!以后我们街道制定一些卫生公约、用水规范,还得请你多提宝贵意见啊!”

陆铭被陈晓梅突如其来的夸奖和邀请弄得微微一怔,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窘迫。他下意识地又推了推眼镜,声音有些干涩:“陈组长过奖了……我只是……了解一点皮毛……能帮上忙就好。”

陈晓梅看着陆铭那副略显局促却又努力保持镇定的模样,嘴角的笑意更深了。她拿起旁边一个干净的搪瓷杯,倒了半杯刚刚从滤器接出来的清水,自然地递到陆铭面前:“讲了这么久,喝口水润润嗓子吧。”

陆铭看着递到面前的清水,又看看陈晓梅那双带着笑意的明亮眼睛,犹豫了一下,还是伸手接了过来。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陈晓梅微凉的指尖,他像被烫到般迅速收回手,耳根微微泛红,低声道:“谢谢陈组长。”

他端着水杯,却没有立刻喝,只是低着头,看着杯中清澈见底的水面,仿佛在研究什么复杂的分子结构。

陈晓梅看着陆铭这副模样,心中觉得有趣,又有些莫名的柔软。她不再打扰他,转过头继续组织大家参观学习,但眼角的余光,却不由自主地,又瞥向了那个安静地站在角落、低头看着水杯的年轻身影。

人群的另一边,贾张氏撇着嘴,三角眼里满是嫉妒和不屑,酸溜溜地嘟囔着:“哼!显摆什么!还不是靠我们院的水井!没我们院这口井,他们上哪儿显摆去!一群白眼狼!”



    (http://www.220book.com/book/UYD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时代撞个满怀!现代菜鸟团战四合 http://www.220book.com/book/UYDX/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