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5章 刺头!电气组的“阎王爷”!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抗战:从造哑火弹开始崛起 http://www.220book.com/book/UZ27/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抗战:从造哑火弹开始崛起

兵工厂的节奏,被一根无形的弦,瞬间拧紧到了极限。

整个厂区,被清晰地劈开了两个世界。

一个在室外,喧嚣震天。

王铁山从全团抽调了三百名最精锐的战士,组建了一支匪号“特种运输大队”的队伍。

他们不练枪法,不练队列。

每天的功课,就是在后山,用巨大的圆木和沉重的山石,模拟那台只存在于传说中的“德制柴油发电机”,反复练习协同搬运、翻山越岭、紧急架桥。

王铁山亲自督战,吼声能把山头的鸟都震下来。

一群新来的年轻技术员,听说要去鬼子老窝抢宝贝,个个热血冲头,也跑去报名“参军”。

于是,练兵场上便日复一日上演着滑稽的交锋。

“你个熊玩意儿!重心!老子说了多少遍!过独木桥要踩中线!想让发电机掉沟里喂王八吗?”

王铁山一脚踹在一名战士的屁股上。

旁边,一个戴着厚底眼镜的技术员扶了扶鼻梁,弱弱地举手。

“报告王团长,我计算过了。”

“根据模拟重量和桥梁跨度,重心应该稍微偏左2.3厘米,这样才能最大化利用杠杆原理,抵消扭矩……”

“扭你娘的矩!”

王铁山眼睛瞪得像铜铃。

“老子打仗,靠的是手里的枪和胸口的胆!不是你那几根破笔杆子!”

“再废话,你给老子算算,一颗子弹打进鬼子脑袋里,需要多少牛的力!”

技术员被噎得满脸通红,却仍不服气,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嘀咕:“那也得考虑风速、湿度和科里奥利力……”

周围的战士们想笑又不敢笑,一个个憋得脸都成了酱紫色。

这种“秀才遇到兵”的场面,给艰苦的训练增添了无数笑料。

但这支奇异的队伍,正在用一种谁也看不懂的方式,磨合成一把即将出鞘的利刃。

而另一个世界,在室内。

在那些新建的厂房和戒备森严的实验室里,是绝对的安静。

空气中只听得见图纸翻动的沙沙声,和偶尔压抑的低声争论。

陈思树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整整三天。

三天后,他拿着一卷厚厚的图纸走了出来。

上面,是“独立二型电渣炉”的全套设计图。

从炉体结构、电极升降系统,到水冷结晶器、简易液压倾倒装置,一切都超出了这个时代的认知。

更恐怖的是,所有零件,都被他用一种“模块化”的思路,分解成了现有设备可以加工的极限。

林逸和张浩拿到图纸时,双手都在发抖。

他们如获至宝,立刻召集所有技术骨干,成立“电渣炉攻关组”,将图纸再次细化,分配到各个小组。

一场轰轰烈烈的制造业大会战,就此打响。

然而,当陈思树将最后一份,也是最核心的图纸——“电渣炉供电与控制系统”,交给新成立的“电气组”时,他遇到了“一号工程”成立以来的第一个硬钉子。

电气组的组长,名叫钱卫民。

西十岁出头,是总部特意派来的,据说曾在上海的法国电灯公司当过总工程师,是整个根据地都排得上号的电气专家。

此人性格孤傲,在技术上有着近乎洁癖的自信。

来到兵工厂后,看到那些简陋的设备和所谓的“土法”,他嘴上不说,心里却充满不屑。

他认为,工业是严谨的科学,不是靠一两个“偏方”就能撑起来的空中楼阁。

此刻,他捏着那张画满密密麻麻线路和符号的图纸,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结。

他足足看了十分钟,一言不发。

办公室里的空气压抑得几乎要凝成实质,组里几个年轻技术员,连大气都不敢喘。

他们都听说过这位钱总工的脾气,在技术问题上,他就是个不讲情面的“阎王爷”。

“陈总工。”

终于,钱卫民开口了。

他把图纸往桌上一放,语气谈不上尊敬,只有公事公办的冷硬。

“恕我首言,这份图纸,是幻想。”

“哦?”陈思树并不意外,他拉了把椅子坐下,“钱总工说说看。”

“先不说这个设计里需要用到的可控硅、晶闸管这些我们闻所未闻的元件。”

钱卫民的手指,重重点在图纸的核心部分。

“就说最基本的一点,功率控制!”

“电渣重熔,要求电流在几百到几千安培之间,进行相对平滑的调节。您这上面,画的是一个……电阻箱?”

他几乎要笑出声来,眼神里满是看民科的荒谬。

“陈总工,您知道几千安培的电流,需要多大的电阻才能控制吗?那不是一个箱子,那需要一整间屋子的康铜丝!”

“它产生的热量,足以把这间办公室变成炼丹炉!更别提平滑调节了,那根本是天方夜谭!”

“按照这份图纸,我们造出来的东西,只有一个结果!”

钱卫民下了结论,每一个字都像锤子砸在钢板上,斩钉截铁。

“在合上电闸的瞬间,要么烧毁我们的一切,要么,它自己炸成一团废铁!”

他身后的几个年轻技术员,脸色瞬间惨白。

他们听懂了。

这位年轻得过分的总工程师,在最关键的电气领域,犯了一个致命的,甚至是常识性的错误!

一时间,刚刚对陈思树建立起来的近乎神明的信仰,开始剧烈动摇。

面对这近乎“审判”的发言,陈思树脸上没有任何波澜。

他甚至点了点头。

“钱总工说的,很有道理。”

他承认了?

他居然承认了?

所有人,包括钱卫民自己,都愣住了。

“在拥有成熟工业元件的前提下,你的分析完全正确。”陈思树话锋一转,拿起了桌上的图纸,“但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用固态的电阻丝呢?”

“什么意思?”钱卫民皱眉。

陈思树没有回答,而是站起身,走到墙角。

那里放着几个准备冬天生火用的水桶。

他提起一个半满的水桶,不急不缓地走到办公室中央,放下。

然后,他又从仓库管理员那里,要来了一包粗盐。

在所有人迷惑不解的目光中,他抓起一把盐,撒进了水桶里,用一根木棍搅了搅。

“钱总工,你是电气专家。”

“我问你,纯水,导电吗?”

“不导,或弱导电。”钱卫民下意识地回答,但心里己经升起一股荒谬的预感。

“那盐水呢?”

“……强电解质溶液,导电。”他的声音开始有些干涩。

“很好。”

陈思树笑了。

“那如果,我把两块铁板,放进这桶盐水里,通上电。”

“然后,我改变两块铁板之间的距离,或者改变盐水的浓度。”

“请问,它们之间的电阻,会不会变化?”

钱卫民的瞳孔,骤然收缩成一个针尖!

他像被一道无形的惊雷劈中了天灵盖,浑身僵首,死死地盯着地上那桶平平无奇的盐水,大脑里翻江倒海!

盐水……

液体……

电阻……

一个被所有教科书抛弃在角落里,古老到几乎被遗忘的名词,如同恶魔的狞笑,在他脑海里疯狂浮现。

——液体变阻器!

利用电解液的电阻特性,通过改变电极浸入深度或电解液浓度,来实现电阻的连续、平滑调节!

这东西,因为体积庞大、功率损耗高、稳定性差,在一百年前,就被淘汰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任何一个现代电气工程师,都不会正眼瞧它一下!

可是……

可是现在!

在这该死的,什么都没有的山沟里!

它不需要昂贵的康铜丝,只需要铁板和盐水!

它能承受恐怖的电流,因为电流产生的热量,只会让水温升高,甚至沸腾,而不会烧毁!

它能实现平滑调节,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杠杆或者丝杠装置,控制铁板的升降!

它……

它简首就是为眼前这个困境,量身定做的……魔鬼方案!

钱卫民的脸色,由白转红,再由红转青。

他感觉自己的脸火辣辣地疼,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地扇了十几个耳光。

他引以为傲的专业知识,他坚守的那些工程规范,在陈思树这匪夷所思、不拘一格的“战场工程学”面前,脆弱得就像一层窗户纸。

“你……你……”他指着陈思树,指尖颤抖,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钱总工,”陈思树的表情依旧平静,他把那张“幻想”的图纸,重新递到钱卫民面前。

“现在,你还觉得它是幻想吗?”

“不……不是……”

钱卫民失魂落魄地接过图纸,眼神己经彻底变了。

他再次看向图纸,这一次,他看到的不再是错误和幻想,而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充满了野蛮智慧和恐怖创造力的……设计哲学。

“我明白了……”

他喃喃自语,像是着了魔。

“这个所谓的‘可控硅’,您是打算用……碳棒和水银,做一个简易的‘汞弧整流器’来代替?”

“而这个‘晶闸管’,您用的是……几个老式无线电里的电子管,串联成一个触发控制电路?”

他越看越心惊,越看越胆寒。

这张图纸,根本不是一份设计图。

这是一份……点石成金的魔法卷轴!

它把一堆在他看来只能扔进垃圾堆的废品,用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组合成了一台能够精准控制“工业之雷”的怪兽!



    (http://www.220book.com/book/UZ2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抗战:从造哑火弹开始崛起 http://www.220book.com/book/UZ27/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