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二十九年的初秋,京城刚褪了暑气,胡同里的槐树却还绿得扎实。沈清提着一只牛皮行李箱站在巷口,米白色的西式裙装在灰墙黛瓦间格外显眼,引得墙根下纳凉的老太太们首咂嘴:“啧那是哪家的小姐 ”
“听说是沈家那位留洋的小姐 ”
“那又有什么用 要我说一个女孩子家家读什么书 ”
……
这些话语沈清一律不理会
她留洋三年后第一次回国。叔父在信里说,城西有座闲置的宅院,清净,让她先住着适应。宅院不大,三进的格局,只是久无人居,廊下的柱子蒙了层薄灰,院子里的石榴树倒长得泼泼洒洒,枝头挂着几个青红相间的果子。
安顿下来的第三日,沈清在整理书房时发现,后墙有处月洞门,原是两院相通的,如今虽落了锁,门隙却宽,能望见隔壁院里的景致。那边显然有人住,青砖铺就的天井扫得干干净净,墙角搭着葡萄架,藤叶爬满了半个廊檐,一架秋千椅孤零零地悬在阴影里。
傍晚她搬了张藤椅坐在门边看书,忽然听见隔壁传来细碎的响动。抬头时,正撞见葡萄架下站着个姑娘。
那姑娘穿一身浅藕荷色的软绸旗袍,领口袖边绣着暗纹缠枝莲,乌黑的头发绾成圆髻,插一支玉簪子,在夕阳下泛着温润的光。她手里端着个白瓷碗,正给廊下的兰草浇水,动作轻得像怕碰坏了什么。
西目相对的瞬间,姑娘明显慌了神,瓷碗在手里晃了晃,水洒在青石板上洇出深色的痕迹。她飞快地低下头,转身想走,却被沈清叫住:“姑娘请留步。”
姑娘停住脚,却没回头,声音细若蚊蚋:“姑娘有事?”
“我是新来的邻居,姓沈名清,”沈清尽量让语气温和,“方才唐突了。”
那边沉默了片刻,才听见她轻声回:“姓苏,名婉莹。”说完,便提着空碗快步走进了正屋,朱红色的门扇“吱呀”一声合上,隔绝了所有视线。
接下来几日,沈清总能在固定时辰见到婉莹。清晨他会拿着扫帚打扫院中的尘土 ;午后常在葡萄架下绣花,身影被阳光拉得很长;黄昏则坐在秋千上,一动不动,像尊精致的瓷娃娃。
沈清试着在门边放了盆从西洋带回的向日葵,明黄的花盘朝着太阳,在一片素雅的景致里格外鲜亮。第二日,她发现婉莹浇水时,目光在向日葵上停留了许久。
这天沈清画水彩,特意把画架支在月洞门边,画的是留洋时见过的海滨风光。画笔沙沙作响时,她听见门那边传来轻响,抬头见婉莹正扒着门缝看,眼里带着好奇。
“喜欢吗?”沈清举起画纸,“这是法国的尼斯海岸,海水是蓝的,沙子是金的。”
婉莹的脸腾地红了,慌忙退后半步,却小声问:“外面的海,真的这么好看?”
“比这好看百倍,”沈清笑着说,“等以后,我讲给你听。”
婉莹的眼里闪过一丝光亮,像暗夜里忽然亮起的星子。她犹豫了一下,从袖中取出个小小的香囊递过门缝:“这个……谢沈小姐的花。”
香囊是素色锦缎做的,绣着几茎兰草,香气清幽。沈清接过时,指尖不小心碰到她的指尖,只觉一片冰凉。
门那边的脚步声渐渐远了,沈清捏着香囊站在原地,望着隔壁紧闭的门扇,忽然很想知道,那扇门后,究竟藏着什么 。而那道在阴影里徘徊的身影,又为何会有那样空茫又渴望的眼神。
(http://www.220book.com/book/UZG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