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妇女能顶半边天!
第一百八十四章 妇女能顶半边天!
做羽绒服这几天,金大剪十分自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每天好吃好喝,姜丫头真是个好孩子,每天的伙食都很不错。
有荤有素,有时候午饭有剩的肉菜,姜沫还给金大剪盛一些,晚上带回去和金小宝热一下就能吃,省了自己做饭。
“小宝,你们罐头厂,有不少女同志,你和她们宣传一下姜丫头家的服装店。”
金小宝忙点头,“行,爷爷,我在厂里宣传一波。”
还真是吃人嘴软,不然爷孙俩也不会事事都为姜沫考虑。
金大剪要求严格,验货的时候更是不含糊,手工做出来的羽绒服,质量都很好。
姜沫拿了一些放在店里,和鸭绒服差不多,羽绒服也没人青睐。
周芸急的嘴角都长了泡,儿媳妇每天让人做羽绒服,羽绒服是计件的,每天结算一次手工费。
还有之前的缝纫机,虽然是二手的,可几十台,也要不少钱。
还有买布,鸭鹅毛倒是便宜,那也是成本。
主要还是店里的羽绒服生意不好,周芸担心赔本。
婆媳之间到底是隔了一层,这要是霍明兰做的,周芸可能马上就出面干预,让把生产的事情停掉了。
周芸和霍沉舟说了这事儿,不行就把羽绒服的生意停掉,结果儿子的反应,周芸气得胸口疼。
他说,“妈,只要是姜沫想做的事情,我都会全力支持!”
周芸私底下还和丈夫跟女儿抱怨,结果两人也不向着她,“好了,孩子们的事儿,你就别瞎操心了。”
“是呀,妈,嫂子那么做肯定有她的道理,我们等她的好消息就好。”
看看,一个个的,都不帮着她,周芸索性也摆烂了。
她倒是想反对,一对四,也没胜算呀!
虽然服装厂不接单,姜沫组的这个服装小队,可是真给力。
有些家里就有缝纫机,很多人晚上在家还做衣服。
她们也凑在一起交流,“火凤凰”就在西单这边,也有人进去逛过,看得出来,这个羽绒服销售的不好。
老板又不傻,做了衣服卖不出去,还能一直做?
所以,要抓住现在的机会,多挣一些钱,没准明天,姜同志就不派活了。
一件羽绒服,两块钱的手工费,真不少了!
在服装厂里上班,一个月也就三四十块钱,每天还不知道要做多少衣服。
很多女人,之前都在服装厂干过,只不过提前退休,让子女顶自己的工作进厂,干活都是一把好手,尤其做衣服,手脚很麻溜,手快的一天做十几件羽绒服也不是没有。
一件两元,十件就是二十元,中午还管饭,要是姜同志能让她们做一个月,那一个月就能赚五六百,那可要过个肥年了。
姜沫核算了一下成本,一件羽绒服自己做下来,人工和物料成本,大概在二十元左右,包含了所有成本。
有买二手缝纫机的,还有给哥嫂做饭的两百元,买菜做饭的钱,都算在了里面。
前面的一千件羽绒服把缝纫机的成本平摊到里面,后面在做的羽绒服,成本能控制在十五元左右。
在羊城进的鸭绒服,男款30元一件,女款28元一件,那还是短款,她现在做的羽绒服是长款,还可以正反面两穿。
她现在找人做衣服,手工费成本算高的,服装厂的女工,每个月是拿固定工资的,服装厂生产一件衣服成本只会更低。
怪不得,很多大品牌,都有自己的工厂,服装行业利润是真可观。
鸭绒服的价格,姜沫定在80元,砍一刀和三人团,优惠下来,消费者60元能买到。
羽绒服,她直接定价100元,所有活动走完,成交价在80元左右。
应该可以接受吧?
不是她黑心,是开店本来就比摆摊成本高,房租,电费都是钱。
羽绒服的布料,都是百货大楼的上等好料子。
很多女工就是从服装厂出来的,眼睛很毒的,金师傅要求高,每件羽绒服质量都过硬。
再说还是自己做的衣服,就有人问姜沫这衣服要是她们买多少钱?
服装店里,羽绒服标价100元,最终落地价也要80元,这些人毕竟是给她工作的。
“这衣服,你们也知道,用的都是好料子,还有我每天要给大家的工钱,成本是真不低,我在店里卖一百元,你们想要就给我个成本价,六十元就好。”
不赚钱是不可能的,总不能成本二十元,原价给这些人,那她不是做生意,是做慈善。
六十元买一件羽绒服贵吗?
是不便宜?
顶工人两个月工资,可这些阿姨这些天在姜沫这边干活,手工费都赚了好几百,六十元给自己买件衣服,也还好。
关键这衣服是自己亲手做的,用心程度,可比外面买的衣服强多了。
而且她们内部购买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让金师傅帮她们量体裁衣,得到一件为自己量身定做的羽绒服,自己亲手做,还可以多赚两元的手工费,相当于一件羽绒服58元拿下。
大家一算账,纷纷给自己买了一件。
“我留一件。”
“我留两件,姜同志,从我手工费里扣可以吗?”
几乎所有干活的女人,都买了羽绒服。
姜沫万万没想到,羽绒服的第一批客户,是她雇佣的员工。
那也不错,虽然卖给她们,自己赚的少一点儿。
姜沫却很开心,做生意,不能极致的追求最大利益,有限的利润就好,暴利是长久不了的。
“好。”
姜沫还嘱咐大家,“我给你们的内部价,你们不要到外面去说,这样会扰乱市场,当然,你们要是想赚个零花钱,也可以60元拿货,80元卖出去,我店里的价格是100元一件,不过有砍一刀和三人团的活动,顾客最后的成交价就是80元左右。”
“当然,你们要是能卖到100元,那一件羽绒服你们就可以赚40元。”
姜沫把规矩定好。
妇女能顶半边天,这些阿姨这几天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句话,她们为了两元钱手工费干活就这么卖力。
要是去卖羽绒服,一件至少赚20元,那动力不是杠杠的。
醉梦影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V1D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