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这都不是稀罕事儿!(求催更,求票票!)
第一百九十三章 这都不是稀罕事儿!(求催更,求票票!)
事实证明,羽绒服真的很畅销。
四人一到车站,就看到熟人孟婷婷,先坐上京城去怀城县的班车,人还没坐满,就和孟婷婷闲聊。
孟婷婷之前也看过报纸上打的羽绒服广告。
却不知道“火凤凰”是姜沫开的服装店。
现在知道了,孟婷婷也是真心替恩人高兴,都上了报纸,那肯定做的不错!
“这个羽绒服,听说可好了,我当时还想着抽空去买,没想到这是你家的生意。”
孟婷婷一脸笑意。
姜沫也大气,直接从蛇皮袋里掏出来一件女款羽绒服。
“这有啥的,送你了。”
孟婷婷连忙摆手,问多少钱,就要给钱。
父母这几次坐班车,路上孟婷婷没少照顾,姜沫摆手,“都是朋友,你给钱我生气了。”
这衣服是自己生产的,姜沫也把孟婷婷当朋友,送朋友一件衣服,多正常的事儿!
这姑娘也厚道,愣是不要她们几个的车票。
京城到怀城县的车票是15元,四个人就是60元。
孟婷婷之前看过报纸,身边也有认识的人买过这款羽绒服,一件得百八十块,反正不便宜。
四个人的车票才60元,就这都占了恩人便宜,孟婷婷自然不肯要几人的车票钱。
“婷婷,一码归一码,你就是靠这个吃饭的。”
姜沫知道干班车的赚钱很不容易。
孟家跑长途,车费还多一点儿,短途的班车,车票两三块钱,有时候人少,油钱都不见得能赚回来。
孟婷婷也很固执,说什么也不要姜沫给的车票钱。
陆续有人上班车,姜沫也不想把动静闹太大。
孟婷婷直接就穿上羽绒服。
还一边夸赞,“这羽绒服穿上是真暖和。”
两人刚才的小动作,也吸引了不少人。
看孟婷婷穿上羽绒服,就一个劲夸奖。
就有乘客过来问羽绒服真的那么暖和。
姜沫一看对方穿着挺时髦,也没着急报价,直接让人先试试。
那女同志一试穿,就舍不得脱下来了。
问羽绒服的价格,姜沫先给报了100元的市场价。
女人自然会讲价,女同志也是个健谈的,还问车上乘客有没有想要羽绒服的。
还真有人喜欢,可一听100元的价格,又嫌贵。
不过试穿一下又不吃亏,大不了不买。
结果试过衣服的,压根舍不得脱下来。
这衣服做工好,质量也好,买上一件,能穿好几年。
这么一想,一百元好像也没那么难以接受。
不过还是要讲价,不能她要多少就给多少。
一番拉扯下来,姜沫一副亏大了的惨样,一件羽绒服80元卖掉的。
那些女同志一看姜沫的脸色,都感觉自己占了大便宜。
一个合格的销售,要了解人性,顾客不喜欢便宜货,但是要让顾客感觉占到了便宜,就像现在,买到羽绒服的顾客沾沾自喜,姜沫销售的就很成功。
那些人还反过来安慰她,“哎呀,这么多衣服,你早点卖出去,心里就踏实了,不然压在你手里,多难受!”
姜沫本来还想着这些羽绒服到怀城县的服装店去推销一波,现在还没出京城,就卖出去一半了。
等人坐满,孟婷婷开车。
车子启动,姜大海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
就这么一小会儿,闺女就赚了好几百!
姜大海知道姜泽的拿货价,三十元一件,给女儿做衣服的那些工人,拿货价是60元。
所以女儿这一件羽绒服至少赚50元,刚才卖了10多件出去,一倒手就好几百块钱。
他女儿就是厉害!
等到了怀城县,姜沫又把剩下的几件羽绒服拿下车。
几人运气不错,通白云镇的班车正常是12点发车,今天正好班车送一些返城的知青,回去的时间就晚了,所以四人从京城班车上下去,直接就坐上了回白云镇的班车。
坐上班车,司机还忍不住吐槽。
“可真够狠心的,男人抱着娃在后面追,那女人坐上车,头也不回的,”
“返城就那么重要,生的娃娃都不要了。”
这种情况,还不是个例。
“那肯定重要,回了城,国家给安排工作,那以后就是铁饭碗,在农村,一辈子也就那样了。”
有人接话。
“其实也不光女人,有很多男人成家了,有返城的机会,照样抛下了农村的老婆孩子。”
姜沫听大家一个劲攻击女同志,忍不住开口。
知青返城这个时代,这都不是稀罕事儿!
姜大海听着车上人的讨论,心想,还好霍家不是知青下乡,是下放的资本家。
不然也容易出幺蛾子!
听了媳妇的话,霍沉舟连忙表态,“媳妇儿,我就算在农村待一辈子,也绝不会抛下你的。”
霍沉舟一脸温柔。
俊男美女,本来就吸引目光,现在男人这么一说,整个班车的乘客,顿时把目光落在两人身上。
姜沫白了男人一眼,这家伙,在外面,乱说什么呀!
有人来了兴趣,“这位同志,也是返乡的知青?”
看着不太像!
霍沉舟点头,“我之前是下乡的,后来回城了。”
有人不解,“那这位女同志?”
“当然带着我媳妇儿一起回去的。”
这下给人整不会了,结婚的知青不是不能返城,要不然为啥那么多人离婚,都要返城的。
“想要国家给安排工作,当然不能回城,要是不要工作,就卡的没那么严格。”
他总不好说自己是资本家儿子下放的吧!
他又不认识这些人,为啥要和他们说那么多?
刚才也是和媳妇儿表明态度,这些人问他,就附和了几句。
听对方说不要工作,也要把老婆带回城,班车上的女同志都很羡慕姜沫。
男同志也佩服这是条汉子,回城主要就为了端上国家的铁饭碗,结果这位男同志放弃了国家安排的工作,也要带老婆一起回去。
再看姜沫的长相,那些男同志似乎又能理解霍沉舟的选择。
这么漂亮的媳妇儿,哪舍得抛弃。
姜沫白了男人一眼,一天天的跟个显眼包似的,就知道找存在感。
霍沉舟却是一脸温柔。
这时候有人起哄,说如果姜沫是下乡的知青,霍沉舟是农村的丈夫,有了返城的机会,又会怎么选?
姜沫还没说话,霍沉舟的话却是让她的心狠狠颤了颤!
(http://www.220book.com/book/V1D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