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院子里神情各异的几人——惶恐不安的刘麻子和赵大牛,以及眼中充满期盼却又带着一丝不安的两位姑娘,赵欣欣觉得有必要把规矩和希望都说清楚。
她拉了拉赵小山的袖子,开始认真地比划起来。赵小山如今己是妹妹最默契的翻译官,他挺起胸膛,声音清晰地传达:
“妹妹说:刘麻子,赵大牛,还有香姐姐、丽姐姐,你们都听好了。虽然你们签了契书,但这不是把你们往死里逼。只要你们肯下力气干活,老老实实做人,不起坏心思……或者表现特别好的,妹妹会看情况,去求情把契书还给你们,还你们自由身。”
这话如同黑暗中投下的一束光!刘麻子和赵大牛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喜!
“真的?!欣欣丫头,你放心!我刘麻子以后要再偷一点懒,耍一点滑,就天打雷轰!”刘麻子激动地发誓。 “我也是!我一定好好干!往死里干!”赵大牛也把胸脯拍得砰砰响。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刚刚获得新名字的赵香和赵丽却对视一眼,然后拼命地摇头。
赵香(大姐)鼓起勇气,声音虽轻却坚定:“我们不想要自由。欣欣你们是好人。在这里,我们能吃饱,能穿暖,不会挨打受骂,不用怕被卖掉。我们愿意一辈子留在赵家当奴才,伺候你们!”赵丽也用力点头附和。对她们而言,赵家提供的安全和尊严,远比虚无缥缈的自由更珍贵。
赵老实、赵母等人听着,心里都有些不是滋味。他们就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突然家里多了“奴才”,还说要伺候他们一辈子,总觉得浑身不自在。而且,这家里就这么几间破屋子,也住不下这么多人呀!
赵小山看着妹妹继续比划,又开口道:“妹妹知道你们的心思了。这事以后再说。现在先说眼前的。”
他看向刘麻子:“妹妹说,刘麻子,你娘的病不能拖。她会请我师父陈大夫抽空来给你娘瞧瞧,诊金和药钱,先从你以后干活抵债的工钱里扣。好好干,总能扣完的。”
刘麻子一听这话,整个人都愣住了。他没想到赵欣欣连他老娘的病都想到了!一股巨大的、从未有过的暖流冲垮了他心里那点小算计和油滑,他鼻子一酸,扑通一声就跪下了,结结实实地磕了一个头,声音哽咽:“谢谢!谢谢欣欣!我刘麻子……我这条烂命,以后就是赵家的了!”
“不……准……磕头。”赵欣欣皱起眉头,努力说出这三个字。她不喜欢这样。
刘麻子赶紧爬起来,胡乱用袖子擦着眼泪,脸上却露出了傻乎乎的笑容,连连点头:“哎,哎,不磕了,不磕了,我听你的!”
接着,赵小山又看向赵大牛:“妹妹说,大牛哥,你也好好干。等你家两个弟弟再长大些,懂事肯干的话,她可以想办法跟酒楼掌柜说说情,看能不能让他们去镇上酒楼里找个学徒或者伙计的活计,总比一辈子在地里刨食强。”
赵大牛一听,眼睛也亮了!镇上酒楼的工作,那是多么体面又赚钱的活啊!要是弟弟们能有这出路,他这五年免费劳力算得了什么?他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只能一个劲地鞠躬:“谢谢欣欣!谢谢!我一定往死里干!”
最后,赵欣欣安排住宿问题。她比划着,赵小山翻译:“妹妹说,香姐姐和丽姐姐以后就住我们家。刘麻子,大牛哥,你们还回自己家住,但是每天天一亮就必须过来,安排什么活就干什么活,不准迟到偷懒!”
这样安排,既解决了住宿的难题,也给了刘麻子和赵大牛一定的约束。
事情总算初步安排妥当。赵家的屋子本就狭窄,一下子多了两个人,更是拥挤不堪。赵母只好在自己屋里又临时搭了个简易地铺。而赵欣欣的房间,则不得不和赵香、赵丽姐妹挤在一张床上。
夜深人静,油灯吹熄。三个年纪相仿的女孩挤在并不宽敞的床上。赵香和赵丽僵硬地躺着,一动不敢动,生怕挤着了小姐。
赵欣欣在黑暗中感受到她们的紧张,她侧过身,努力地、轻轻地说道:“香香姐……丽丽姐……别怕。以后……咱们家,赚大钱……住……大房子。不挤。”
她的声音嘶哑却温柔,像一句美好的承诺。说完,她似乎安心了,呼吸变得均匀绵长,甜甜地睡着了。
黑暗中,赵香和赵丽的眼泪无声地滑落,浸湿了枕头。但这一次,不再是痛苦和绝望的泪水,而是充满了希望和温暖的泪水。她们小心翼翼地往中间靠了靠,感受着身边女孩传来的温暖和安全感,也慢慢地闭上了眼睛,期待着明天的太阳,期待着“不挤”的大房子,期待着在赵家开始的、全新的人生。
寒风依旧凛冽,但赵家坳的空气里却弥漫着一种与往年截然不同的火热年味。家家户户的烟囱冒出的炊烟都似乎更加浓郁持久,空气中飘荡着炸油糕、炖肉的香气,间或还有孩子们迫不及待提前燃放的零星爆竹声。
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那个带领大家挖草药、卖水产、做酱菜的哑女赵欣欣。
赵家小院是这个新年最热闹的地方之一。虽然依旧拥挤,但却充满了欢声笑语。
赵母和赵香、赵丽姐妹俩从腊月二十就开始忙碌。她们蒸了又白又胖的大馒头,点了喜庆的红点;炸了金黄油亮的麻花和馓子;用卖野味赚的钱割了足足五六斤肥瘦相间的猪肉,炖了满满一大锅,香气飘出老远;赵二木和赵小山熏制的腊肉也高高挂起,成了院子里最的风景。
阿奶穿着赵欣欣用新棉布给她做的新袄子,坐在屋檐下晒着太阳,看着儿孙们忙碌,脸上每道皱纹都舒展开来,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她的身体在赵欣欣的药膳调理下好了太多,甚至能稍微帮忙摘摘菜了。
赵老实和赵大石带着刘麻子、赵大牛将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贴上了红纸写的春联和福字——这是请村里唯一念过几年私塾的老先生写的,字迹算不上多好,却充满了朴实的祝愿。
刘麻子和赵大牛干活格外卖力。刘麻子老娘的病经陈大夫看过,吃了药后好了不少,这让刘麻子对赵家死心塌地。
赵大牛看着两个弟弟穿着虽然旧但浆洗得干净整洁的衣服,围着锅台眼巴巴等着吃肉,心里也充满了干劲和希望。他们不再是混日子的懒汉,而是有了奔头的人。
从腊月二十八开始,就陆续有村民提着东西来赵家串门拜早年。
王婶子提着一篮子鸡蛋:“老实家的,欣欣丫头,多亏了你们啊!今年我家娃也能穿上新棉鞋了!” 李伯扛来一小袋自己种的糯米:“一点心意,蒸年糕吃!明年还得指望欣欣丫头带着咱们呢!”
猎户赵刚送来一只肥美的野鸡:“给阿奶和欣欣补补身子!来年咱们山上陷阱再多弄几个!”
就连之前那些有过小心思、后来庆幸没跟着吴婆子闹事的村民,也都不好意思地提着些自家做的吃食过来,话里话外满是感激和歉意。
赵家来者不拒,但也不白收礼,总会回赠一些自家炸的油糕或熏肉,礼尚往来,其乐融融。大家都心照不宣地不再提吴婆子那家,他们的冷清与赵家的热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年三十晚上,赵家的团圆饭前所未有的丰盛。
桌子中央是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猪肉炖粉条,旁边摆着喷香的腊肉炒蒜苗、金黄的炸鱼、嫩滑的蒸蛋羹、酸辣开胃的酱萝卜,还有一大盆管够的白面馒头。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碗油汪汪的鸡汤。
作者“幽柠吖吖”推荐阅读《穿越之农家小哑巴想吃肉》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V1M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