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很自然地又转到了同样在席间忙碌、帮着招呼客人的赵丽身上。
“香丫头有了好归宿,那丽丫头呢?我看二木那孩子也挺好,两人年纪也相当……”有人试探着问。
立刻就有消息灵通的妇人摆手道:“没有没有!我特意问过赵家婶子了!二木和丽丫头没看上眼,处得跟亲兄妹似的。
老实和赵家婶子心疼丽丫头,己经正式认了她做干女儿了!以后啊,就跟欣欣一样,是赵家正儿八经的姑娘了!”
“哎呦!认干亲了?那也是天大的福气啊!”众人纷纷感叹,“虽然不是嫁进来当媳妇,但成了干女儿,那以后嫁妆肯定少不了,赵家肯定给她找个好人家!照样是享福的命!”
“是啊!这赵家啊,真是积善之家!两个苦命丫头,都被他们给救出苦海了。”
妇人们的议论充满了羡慕和祝福,也透着对赵家为人处世的敬佩。赵欣欣远远听到一些,嘴角微微扬起。
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赵香风风光光地出嫁,让赵丽有了堂堂正正的身份,让所有人都看到,只要真心对赵家好,赵家绝不会亏待任何人。
赵家村的喜事那是一桩接着一桩。赵大石热闹的婚事余温还未散尽,另一件关乎村子长远发展、更让全村人尤其是孩子们欢欣鼓舞的大事又来了——村里的新私塾正式建成了!
这私塾就建在村子中央最好的位置,同样是青砖灰瓦,宽敞明亮,比赵家当初的房子还要气派。
门口挂着赵欣欣亲笔题写的“赵家村学堂”的匾额(虽然字迹依旧稚嫩,但意义非凡)。院子里特意留了一片空地,给孩子们玩耍活动。
私塾落成那天,村长赵德全激动地敲响了铜锣,几乎全村的人都聚集到了学堂前。
看着那整洁的教室、崭新的桌椅,村民们脸上都洋溢着激动和自豪的笑容。
“咱们村也有自己的学堂了!”
“以后娃们不用跑十几里地去外村识字了!”
“都是托了欣欣郡主的福啊!”
孩子们更是兴奋地围着教室跑来跑去,摸着光滑的桌面,小脸上全是憧憬。读书识字,对于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家孩子来说,曾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如今却变得触手可及。
全村欢呼,比过年还高兴。这座学堂,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赵家村未来的希望,标志着村子从单纯追求物质富裕,开始向注重文化教育、培养下一代的方向迈进。
私塾的建成,像是一把钥匙,彻底打开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和追求。
村长赵德全看着自家虽然修缮过但依旧显旧的土坯房,再看看赵家那气派的青砖大院,心里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召集全家,一拍大腿:“盖!咱们家也盖新的!就照着老实家那样的青砖瓦房盖!咱们家现在又不是没这个钱!”
村长家要盖青砖瓦房的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村里激起了千层浪!
“村长家也要盖新房了!”
“还是青砖的!跟赵家一样!”
这下可彻底炸了锅了!村民们原本就觉得日子有了奔头,如今看到连村长都要带头盖新房,那份压抑在心底的对更好生活的渴望再也按捺不住了!
“盖!咱家也盖!今年药材分的红,加上之前攒的,够起几间瓦房了!”
“对对对!孩子越来越大,也得有间像样的屋子!砖瓦房亮堂,干净!”
“我去问问刘志师傅还接不接活!他家盘的炕真好!”
“一起啊!咱们几家一起买青砖,还能便宜点!”
一股“盖房热”以惊人的速度席卷了整个赵家村!家家户户都在盘算着自家的积蓄,商量着盖房的计划。
村里唯一的两家砖窑订单一下子排到了明年春天,木匠、瓦匠、泥水匠成了最抢手的人,工钱都涨了不少。
整个村子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到处都是在挖地基、运材料、砌砖墙的忙碌景象,号子声、敲打声、说笑声不绝于耳,比任何时候都要热闹,充满了蓬勃的生机和希望。
然而,在这片盖房的热潮中,赵欣欣却保持着清醒。她深知,房子盖得再好,也只是外在。一个村子真正长远的未来,在于培养出有知识、有见识的下一代。
于是,她亲自去了一趟府城,找到现任的南阳知府(对她这位郡主自然是毕恭毕敬)。
“知府大人,我们村的学堂己经建好。我想为孩子们聘请两位好的启蒙先生。不求一定是名师大儒,但要有耐心、有德行、真心愿意教导农家孩子的读书人。
束脩方面,请大人放心,由我的郡主府一力承担,绝不会亏待先生。”赵欣欣说得条理清晰,态度诚恳。
知府大人自然满口答应,立刻着手去办。很快,他就物色了两位因家境贫寒而暂时未能中举、但人品学问都还不错的年轻秀才,将人请到了赵欣欣面前。
赵欣欣亲自面试,考察了他们的学问和性情,最终选中了其中两位:一位姓李,性格温和,擅长启蒙;
一位姓李,较为严肃,但经学功底扎实。她给出了每人每月五两银子的高额束脩(远超一般乡村塾师),并承诺提供宽敞干净的住所和一日三餐,唯一的要求就是务必用心教导孩子。
两位秀才见郡主如此礼遇,又看到赵家村欣欣向荣的景象,都欣然应允。
就这样,赵家村学堂迎来了它的第一位和第二位先生。琅琅的读书声,第一次在这个曾经闭塞的小山村响起,与周围盖房的喧嚣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充满希望的交响乐。
赵欣欣站在学堂窗外,看着教室里那些挺首腰板、认真念着“天地玄黄”的孩子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知道,这些孩子中,未来或许会出现秀才、举人,甚至进士,但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将成为有文化、明事理的新一代农民或工匠,这将从根本上改变赵家村乃至整个南阳府的未来。
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富裕,正在赵欣欣的引领下,一步步成为现实。
幽柠吖吖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V1M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