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章 风波渐起与初显医能

小说: 临唐   作者:小蒋iop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临唐 http://www.220book.com/book/V2F1/ 章节无错乱精修!
 

军器监的改革,并非一帆风顺。

程飞提出的改良方案,虽然在理论上无懈可击,也得到了张谦和大部分工匠的认同,但真正推行起来,却遇到了不少阻力。

首当其冲的,是习惯的力量。

老工匠们世代传承的锻造手法,早己深入骨髓,骤然要改变,难免会不适应,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一些人嘴上不说,暗地里却依旧沿用老法子,导致改良后的军械,质量参差不齐。

其次,则是利益的纠葛。

程飞提出的方案中,涉及到对原材料的筛选和提纯,这无疑会增加成本。而负责采购原材料的官员,早己习惯了从中渔利,成本一旦透明,他们的好日子自然就到头了。

因此,没过几日,便有流言在军器监中散播开来,说程飞年纪轻轻,不知天高地厚,胡乱指挥,浪费物料,甚至有人暗中向户部和工部告状,称程飞“纸上谈兵,误国误事”。

张谦为此焦头烂额,几次想向程飞抱怨,却见他依旧每日从容不迫地来到军器监,或在工坊中指点工匠,或与张谦讨论改进细节,仿佛那些流言蜚语从未入耳。

这日,程飞正在查看一批新锻造出的长矛。这批长矛,是严格按照他提出的方法锻造的,钢材纯度更高,枪头的弧度和重心分布也更为合理。

“程公子,您看这批次的长矛,是不是比之前的强多了?” 一个参与改良的中年工匠,脸上带着自豪的笑容问道。

程飞拿起一支长矛,掂量了一下,又用手指弹了弹枪杆,听着那清脆的声响,满意地点点头:“不错,赵师傅,你们做得很好。这长矛的韧性和强度,都比之前提升了不少。”

就在这时,一个负责原材料入库的小吏匆匆跑了进来,脸色慌张地对张谦道:“张大人,不好了!负责冶炼生铁的王师傅,不知怎么回事,突然在熔炉边晕倒了,现在人事不省!”

“什么?” 张谦脸色一变,“快,快去看看!”

军器监的工匠,常年在高温环境下劳作,晕倒并非奇事,但王师傅是负责冶炼的老工匠,经验丰富,身体一向硬朗,怎么会突然晕倒?

程飞眉头一皱,也跟着众人快步向冶炼工坊走去。

只见冶炼工坊的角落里,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工匠躺在地上,面色潮红,呼吸急促而微弱,嘴唇干裂,额头滚烫。几个工匠围在旁边,急得手足无措。

“王师傅这是怎么了?刚才还好好的,突然就倒下了!”

“看这样子,像是中了暑?可这工坊里虽然热,但也没到中暑的地步啊……”

“快,去请大夫!”

张谦急道:“快去府衙请李大夫!他是附近最好的大夫了!”

“不必了。” 程飞忽然开口。

众人闻声望去,只见程飞蹲下身,伸出手指,轻轻搭在王师傅的手腕上,闭目凝神,似乎在探查什么。

他的动作自然而熟练,丝毫不见慌乱,与他平日里温和的形象截然不同,反而透着一股令人信服的沉稳。

张谦一愣:“程公子,您……”

程飞没有说话,片刻后,他松开手,又翻看了一下王师傅的眼皮,检查了他的口鼻,眉头微微皱起。

“不是中暑。” 程飞沉声道,“王师傅这是热邪入体,加上长期劳累,体内积火旺盛,又沾染了些许风寒,内外夹击,才导致昏迷。若不及时救治,恐怕会伤及肺腑。”

他的诊断条理清晰,症状描述准确,让在场的工匠们都愣住了。

这程三公子,不仅懂军械,还懂医术?

“那……那怎么办啊?” 一个年轻工匠急问道。

程飞站起身,对旁边一个工匠道:“快去打一盆清水来,再找一块干净的布。”

又对另一个工匠道:“去我平日休息的房间,桌上有一个小药箱,把它拿来。”

那药箱,是程飞早有准备的。他识海中的医书浩如烟海,深知军中工匠劳作辛苦,难免有个头疼脑热,便根据一些基础医书的记载,备了些常用药材和工具。

很快,清水和药箱都取了来。

程飞先用湿布,轻轻擦拭王师傅的额头、脖颈和腋下,进行物理降温。

然后,他打开药箱,从里面取出几味药材:“谁去找个陶罐来,把这几味药,用清水煎一刻钟,取药汁来。”

他报出的药材,是柴胡、黄芩、葛根、甘草等,都是些常见的清热解表、生津止渴的药材,搭配起来,正好对症。

张谦看着程飞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心中震惊之余,也渐渐放下心来。他虽然不知道程飞的医术如何,但这份镇定和专业,让人信服。

就在这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哼,一个毛头小子,懂什么医术?王师傅可是咱们军器监的老人,要是被他治坏了,谁担得起这个责任?我看,还是赶紧请大夫来才是正经!”

说话的是一个微胖的官员,名叫刘成,是军器监负责后勤采买的主事,也是之前暗中散播程飞流言的人之一。他见程飞在军器监威望日增,心中本就不满,此刻正好抓住机会发难。

几个与刘成交好的小吏,也纷纷附和:

“刘主事说得对,程公子还是别瞎折腾了。”

“万一出了人命,可不是闹着玩的。”

程飞抬眼看向刘成,眼神平静无波:“刘主事若是信不过程某,可以现在就去请大夫。但王师傅的情况,拖延不起。若是等大夫来了,耽误了救治时机,这个责任,刘主事担得起吗?”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

刘成被程飞看得心中一突,强自镇定道:“你……你这是强词夺理!”

“是不是强词夺理,待会儿便知。” 程飞不再理会他,继续专注地观察着王师傅的状况。

很快,药煎好了。

程飞小心地将药汁吹凉,然后撬开王师傅的嘴,一点点将药汁喂了进去。

喂完药,程飞又取出一根银针,消毒后,找准王师傅手腕上的“内关穴”和额头上的“印堂穴”,轻轻刺入。

他的手法娴熟,下针精准,与那些经验丰富的老中医相比,毫不逊色。这是他从《针灸大成》等医书中,早己烂熟于心的技巧。

众人都屏息凝神地看着,工坊内一片寂静,只有熔炉燃烧的噼啪声。

刘成站在一旁,脸色阴晴不定,既希望程飞失手,又隐隐有些担心王师傅的安危。

大约一炷香的时间过去。

奇迹发生了。

原本面色潮红的王师傅,脸色渐渐变得缓和,呼吸也平稳了许多,额头的温度似乎也降了下来。

又过了片刻,王师傅的眼皮动了动,缓缓睁开了眼睛,虽然还有些虚弱,但眼神己经恢复了清明。

“水……水……” 王师傅虚弱地说道。

“快,拿水来!” 张谦连忙喊道。

有人连忙递过一碗温水。

程飞小心地扶起王师傅,将水喂给他喝下。

喝了水,王师傅精神好了许多,他看着围在身边的众人,又看了看程飞,疑惑地问道:“我……我这是怎么了?”

“王师傅,您刚才晕倒了,是程公子救了你!” 一个工匠激动地说道。

王师傅这才明白过来,他看着程飞,眼中充满了感激,挣扎着想要起身行礼:“多谢……多谢程公子救命之恩!”

“王师傅不必多礼,好好休息便是。” 程飞扶住他,“你只是劳累过度,加上有些风寒,休养几日便好。我再给你开一副方子,你按时服用,很快就能痊愈。”

“哎,哎,多谢程公子,多谢程公子!” 王师傅连连道谢,看向程飞的眼神,充满了感激和敬佩。

周围的工匠们,也都爆发出由衷的赞叹:

“程公子真是神医啊!”

“刚才真是吓死我了,幸好有程公子在!”

“刘主事,你刚才不是说程公子不懂医术吗?现在怎么说?” 有人忍不住反驳刘成。

刘成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看着眼前的景象,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能在众人鄙夷的目光中,灰溜溜地溜走了。

张谦走上前,对着程飞深深一揖:“程公子,今日之事,多亏了你。若非公子出手,后果不堪设想。”

“张大人言重了。” 程飞扶起他,“治病救人,本就是分内之事。”

经此一事,程飞在军器监的威望,彻底稳固了。

工匠们对他,从最初的好奇、怀疑,变成了发自内心的敬佩和信服。不仅因为他的军械改良让大家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更因为他展露的医术,救了王师傅的命。

那些之前散播的流言,也不攻自破。

而程飞,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自满。他依旧每日在军器监巡查、指点,偶尔遇到工匠身体不适,也会顺手诊治,渐渐地,“程公子医术高明”的名声,也在军器监流传开来。

几日后,程飞将军器监的情况,以及遇到的阻力,包括刘成等人的小动作,一并写成奏折,呈给了李世民。

他没有添油加醋,只是客观地陈述了事实,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整顿后勤采买,建立严格的原材料筛选标准,同时设立奖惩制度,鼓励工匠们学习新的锻造技艺。

李世民看到奏折,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要的,不仅仅是一个能改良军械的人才,更是一个能在复杂环境中,看清问题、解决问题,并坚守原则的人才。

程飞的表现,没有让他失望。

“这个刘成,胆子倒是不小。” 李世民冷哼一声,对身边的内侍道,“传朕旨意,将刘成革职查办,彻查军器监后勤采买的账目,凡有贪腐舞弊者,一律严惩不贷!”

“遵旨。”

李世民又拿起程飞的奏折,看着上面关于奖惩制度和技艺传承的建议,眼中精光一闪。

“程飞这小子,不仅有才能,还有手段,更有担当。” 李世民喃喃自语,“看来,是该给他一个正式的名分了。”

他提笔在奏折上批复了几个字,然后对侍立一旁的房玄龄道:“玄龄,你看,给程飞一个军器监丞的职位,如何?”

军器监丞,从六品下,虽然官阶不高,但却是军器监的实权职位,足以让程飞名正言顺地推行他的改革。

房玄龄看了奏折,又想了想程飞这段时间的表现,抚须笑道:“陛下圣明。程飞有能力,也有威望,担任军器监丞,再合适不过。如此,也能让他更好地施展才能,为我大唐打造更精良的军械。”

“嗯。” 李世民点头,“就这么定了。传旨,任命程飞为军器监丞,即日上任。”

消息传到程府,程咬金高兴得合不拢嘴,当即让人备了好酒好菜,要为程飞庆贺。

程铁牛和程万牛更是围着程飞,一口一个“程大人”,闹得不亦乐乎。

程飞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中却很平静。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军器监丞的职位,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也意味着会卷入更深的漩涡。

但他并不畏惧。

识海中的书海,是他最大的底气。两世为人的阅历,让他懂得如何在波诡云谲的环境中生存。

他端起酒杯,对程咬金道:“父亲,儿子能有今日,离不开您的教诲和程家的庇佑。这杯酒,儿子敬您。”

程咬金哈哈大笑,与程飞碰了一杯:“好小子,有出息!爹没白疼你!好好干,别给咱们程家丢脸!”

“儿子明白。”

夜色渐深,程飞回到自己的小院。

他坐在窗前,看着天边的明月,心中思绪万千。

从一个隐藏锋芒的少年,到军器监丞,他的人生轨迹,正在悄然改变。

未来的路,还很长。

北伐突厥的战鼓,己经隐隐擂动。

朝堂之上的权力博弈,也从未停止。

他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提升军械质量,只是第一步。

他识海中的那些知识,关于农业、水利、天文、数学……都可以为这个时代,为这个大唐,带来改变。

但他不会急于求成。

他会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

就像他改良军械一样,先从最基础的做起,一点点积累,最终汇聚成改变时代的力量。

程飞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拿起桌上的一本关于“曲辕犁”改良的图谱,继续研究起来。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他年轻而专注的脸上,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圣洁的光辉。

小蒋iop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V2F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临唐 http://www.220book.com/book/V2F1/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