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畅打开了摄像机,问:“这些都可以录下来吗?”
“可以。
宁华裳说:“我来给你介绍。”
“好。”
宁华裳走在前面,苏畅就举着摄影机向前推进。
随之走进来的还有荀修,荀修左右看了看,这个房间里面的温度很暖,外面本来就热,里面似乎更热了,但是并不算很闷。
苏畅不由自主的将摄影机对准了宁华裳的侧脸,这是一个只看一眼就会觉得很温婉的女孩子,而且轮廓好看,他还很少看见这么有气质的姑娘。
“带你们来看看蚕宝宝。”
这里面养着蚕,如果不是因为宁华裳说的话,苏畅大约也没有注意到这里面还有‘蚕’这个生物,只见一个摞的很高的箩筐,里面铺满了桑叶,养蚕最好的时间就在春季和夏季,这个时候正好久都赶上了。
“原来宁小姐还会养蚕。
“这些平时都是绣姨在照料,这些蚕最好都是在春季来养,大约四月份的时候是最合适的时节,养出来的蚕也更加的优质。”
宁华裳走到了一旁的货架上,那看上去都像是手工制作的木柜,年代有些久远,风格上看上去像是七八十年代的,用榫卯来接,整个柜子上面一颗钉子也没有镶嵌,这样的手艺竟然还能够用几十年这么久。
“这个柜子是我外婆的一个木匠老朋友做的,我小的时候跟着学了一点手艺,虽然实践的不多,但是受益匪浅,你现在去晃这个柜子,这个柜子也不会有一点的松弛,那个时候的木头成色也很好,不需要刷漆,也可以给人一种很复古的年代感。”
宁华裳从柜子里拿出了一包蚕丝,这已经是缠好了的,不管从小时候还是现在来说,这里都算得上是她的宝库。
每个柜子里面放着的每个东西她都知道,而且能够准确地找到它们的方位。
“这个应该是去年的,绣姨的年纪大了还没有用,但是养蚕的这个手艺,每年也不能落下,我在乡下的时候也要练习养蚕,对待蚕就要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这样才能最终得到它的馈赠。”
荀修看着正在‘温床’里面努力吃桑叶的蚕,突然觉得很有趣,这样的生活他还从来没有尝试过,城市里面想要什么都有,一切都是这么方便,所以人们才会开始不珍惜。
就像是,米饭吃不完可以倒掉,因为只需要花一点点的钱,就可以再买到一碗新的。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话,城市里的孩子早就体会不到了,对于他们来说,这不过是课本上的一首诗,或许他们连背诵都觉得是一种无聊的无用功。
“荀先生,如果你想要养的话,我可以送你一只。”
宁华裳说:“这个蚕,是天蚕,不是一般的家蚕,所以要养活它,可能要很费精力,荀先生要试一试吗?”
荀修听说过天蚕,这种蚕被称为赛过黄金的绿色软宝石,价格也很昂贵,虽然公司现在也有天蚕丝纺织的衣物,但是那些天蚕只是人工培育,价格自然也就落了下来。
可从宁华裳的这个表情上来看,这大概是野生天蚕,已经不能用值钱来比拟了。
第7章 凤冠
天蚕珍贵,宁华裳自己也就只有两个,需要单独培育,否则一不留神就会害死这些蚕宝宝。
苏畅的摄影机继续推进,再往里面可以看见许多的零件,有好几个钗环一类的东西都被束之高阁,看上去精巧又别致。
“这个是我的看家本领,我外婆教给我的手艺,全名叫做金银细工制作技艺。”
宁华裳打开了柜子,里面有一个大大的盒子,里面装着的是一个凤冠,刚打开盖子的时候,苏畅感觉到摄像机都被这样的光亮闪到了,用金光熠熠这四个字来形容这个凤冠一点都不夸张。
苏畅连忙拍下了快门键,将这个照了下来。
荀修问:“这个是凤冠?”
宁华裳摇了摇头,说:“其实也不能说是凤冠,在宋朝以前,凤冠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没有说一定要用凤凰作为装饰,每个朝代的凤冠也截然不同。”
宁华裳说道:“这个,叫做步摇冠,其实也叫花树,其实在古代就只有朝廷贵妇才能够佩戴凤冠,花树上的数量也代表了当时古代女子的阶级,这个是我后来做的,用的是鎏金铜箔做的花,这上面一共是十三株,一株十三朵,看上去当然金光熠熠。”
苏畅不由的连连点头。
宁华裳说的这些,他还从来都没有听说过,他甚至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的古装电视剧都白看了。
苏畅想到了什么,问:“电视剧里的步摇,不都是和发簪很像的吗?可是这个,好像也没有发簪。”
(http://www.220book.com/book/V2L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