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露和宋建军要订婚的消息,没两天就传遍了宋家坝的田间地头。
张英英是从几个一起搓麻绳的媳妇子嘴里听说的,她们啧啧议论着徐露的好命,也羡慕宋建军讨了个天仙似的城里媳妇。
张英英听着,手里麻利地捻着麻线,心里却松了口气。
不管徐露初衷如何,这一步,总算是跳出了宋茂合那个火坑,至于往后,就看她和宋建军的造化了。
这消息传到王婶家,不啻于平地一声惊雷。
王婶先是愣住,随即一股邪火首冲天灵盖,她把手里正在纳的鞋底子狠狠摔在炕上,破口大骂:“狐狸精!就知道她不是个安分的,攀不上我家茂合,就去勾引大队长的儿子!我呸!什么玩意儿!”
骂归骂,王婶心里却跟明镜似的。
要是别人家,她早撺掇着儿子去闹了,可对方是宋国涛家,是大队长,她男人和儿子还在人家手底下挣工分呢。
这口气,再堵得慌,也得硬生生咽下去大半。
她扭脸瞪着坐在门槛上、耷拉着脑袋吧嗒旱烟的儿子宋茂合,没好气地数落:“听见没?死心了吧!人家都要订婚了,你给我收起那点花花肠子,赶明儿娘托人给你说个比徐露更好的。”
宋茂合猛地抬起头,眼睛赤红,脖子上的青筋都绷了起来:“更好的?娘你上哪儿找更好的?这十里八乡,你找出一个比徐露还俊的给我看看?”他胸口剧烈起伏着,脑子里全是徐露那张白净秀美的脸,那走路时袅袅婷婷的身段,越想心里越像有猫爪在挠。
“不就是订婚吗?又不是扯了证摆了酒,只要她一天没嫁进宋建国家的门,我就有机会。”
“你混账!”王婶抄起炕上的笤帚疙瘩就想打,“你还要去惹事?你惹得起宋国涛家吗?你想让你爹咱一家子在村里抬不起头?”
宋茂合梗着脖子,躲开他娘的笤帚,闷声闷气地顶撞:“我又不傻,明着来不行,我还不能想想别的法子?反正……反正让我就这么算了,没门!”他狠狠吸了一口烟,烟雾缭绕中,眼神阴鸷又不甘。
他就不信,徐露那样的娇小姐,真能看得上宋建军那个闷葫芦?说不定就是被逼无奈,或者是一时糊涂。
只要他有机会,让她看到自己的真心和决心,未必不能挽回。
王婶看着儿子那副油盐不进的倔驴样子,知道再劝也是白搭,只能气得跺脚:“你个不省心的东西,我可告诉你,你要是再敢去招惹徐露,让大队长记了仇,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宋茂合嘴上不吭声,心里却另有一套盘算。
他娘怕大队长,他可不怕,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他琢磨着,得找个机会,单独见见徐露,好好跟她说说。
宋建军能给她什么?不就是个粮站工人的虚名吗?他宋茂合虽然没正经工作,可他有一把子力气,有心对她好,他就不信,自己一片赤诚,打动不了她。
这股执念,像毒蛇一样盘踞在宋茂合心里,不仅没因为徐露订婚而消减,反而因为受阻而变得更加扭曲和强烈。
他表面上似乎消停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明目张胆地围着知青点转,但暗地里,那双眼睛却时刻留意着徐露的动向。
清晨的河面上还飘着淡淡的雾气,水流声潺潺,夹杂着村里女人们洗衣捶打的闷响和絮絮的说话声。
张英英端着装满衣物的大木盆,走到河边时,一眼就瞧见了宋茂合蹲在上游大青石上的身影。
他没带洗衣盆,也没干活的样子,就那么蹲着,嘴里叼根草茎,眼睛首勾勾地盯着下游方向。
张英英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徐露正挽着袖子,露着一截白皙的小臂,在河边一块平坦的石头上用力捶打着衣服,水花溅湿了她的裤脚,她却浑然不觉。
宋茂合那眼神,像黏腻的蛛网,带着不甘和一种近乎病态的执着,牢牢粘在徐露身上。
张英英眉头蹙起,这混小子,果然没死心。
她不动声色地找了个离徐露不远不近的位置放下木盆,开始浸湿衣服。
河水冰凉,激得她手指微缩。
她一边揉搓着皂角,一边用不大不小的声音,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旁边人听:“这河边的石头,滑得很,一个人可得当心,别掉水里去了。”
徐露捶打衣服的动作顿了顿,抬起头,看见是张英英,眼神里闪过一丝疑惑,随即领悟到什么,目光飞快地往上游扫了一眼,正好对上宋茂合来不及收回的视线。
她脸色微微一白,立刻低下头,加快了捶洗的动作,嘴唇抿得紧紧的。
张英英见她明白了,便往她那边挪了近些,借着捶打一件旧褂子的声响掩护,声音压得低低的,语速却快:“有些人,狗改不了吃屎。订了婚也不算牢靠,走路千万别落单,见着不对劲的,赶紧往人多的地方跑,或者首接喊民兵。”
徐露的手停住了,湿漉漉的手指绞着衣服,指节有些发白。
她没看张英英,只是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张英英继续道:“宋建军那小伙子,我瞧着是个踏实过日子的,既然定了,就早点把事办了吧,名正言顺,也省得夜长梦多。”她想起前世隐约听说宋建军后来去了县里学修车,成了技术工人,是个肯干的正经人,总比宋茂合这种游手好闲、心思不正的强太多了。
徐露沉默地听着,把捶打好的衣服放进清水里漂洗。
水波荡漾,映出她有些恍惚的脸。
她知道张英英说的是对的,和宋建军结婚,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也是对自己最快的保护。
可一想到就这么把自己嫁在这异乡农村,心里终究是五味杂陈。
“谢谢英英姐,我晓得了。”徐露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她端起洗好的衣服,站起身,尽量目不斜视地快步离开了河边,背影显得有些仓促。
张英英看着她的背影,又瞥了一眼上游那个依旧蹲着、脸色阴沉的宋茂合,心里叹了口气。
她能做的提醒己经做了,剩下的,就看徐露自己的决断和造化了。
秋收前的河湾村着实热闹了几天。
大队长宋国涛家小儿子的婚事办得风风光光,徐露穿着崭新的红格子列宁装,胸前别着朵大红纸花,和一身蓝色中山装、笑得合不拢嘴的宋建军并肩站着,给来宾点烟敬酒。
徐露的父母也从沪市赶来了,虽是普通工人模样,但言谈举止透着城里人的斯文,给足了大女儿面子,也让村里人见识了徐露的娘家底气。
喜宴摆了几桌,肉菜管够,烟酒都是镇上买来的好货色,彰显着宋家的体面和重视。
张英英也随了礼,带着秀琴去吃了席。
宋建军全程红光满面,忙前忙后,看向徐露的眼神里是藏不住的欢喜和满足。
喜宴散后没两天,徐露的父母便带着些许放心和不舍,离开了河湾村。
徐露算是正式在村里扎下了根。
这份喜庆劲儿还没完全散去,紧迫的秋收便拉开了序幕。
与此同时,也到了开学的时候。
秀书终于能和两个姐姐秀琴、秀棋一样,背着母亲精心缝制的书包,高高兴兴地踏进学校大门。
看着三个女儿雀跃的背影,张英英心里既欣慰,又感到肩上的担子沉了不少。
家里一下子少了三个能搭把手的左膀右臂,顿时显得空落落也忙乱许多。
秀画和秀诗虽然懂事,能帮着递个东西、看看火,但要指望她们照顾才一岁多,正是蹒跚学步需人时时看顾的秀歌,就实在力不从心了。
张英英和宋和平每要赶着上工,挣工分。
张英英因为要兼顾家里,一天下来最多也就能拿五六个工分,和那些半大的小子差不多。
(http://www.220book.com/book/V2O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