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9章 麦克斯韦妖

小说: 十二地支:时空共振   作者:大视界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十二地支:时空共振 http://www.220book.com/book/V2TA/ 章节无错乱精修!
 

氦闪倒计时2年199天 12:00

“伏羲”号科研方舟,高等熵控制实验室

念青唐古拉峰崩裂的烟尘与《禹贡》梁州图的启示,被实验室的绝对秩序与死寂取代。林辰悬浮在环形实验室中央,量子化程度己达35.8%的身躯在冷白光下近乎消隐,边缘粒子逸散如恒沙流逝。右眼光谱(0.1nm-1000nm)无声运转,锁定着前方三组悬浮物。

第一组,是那株从炮击坑碎石中紧急回收、高约半米、通体青铜冷光、枝叶间流淌幽青胆经能量的微型寅木节点。其根部仍沾着周乙暗红的精血残迹,散发微弱但稳定的生发之力。

第二组,是一支晶化石英试管,内盛混沌琥珀色的丙火-子水中和剂。试管内壁,那枚莫氏硬度9.5的晶化指纹在冷光下清晰如刻。

第三组,则是一份悬浮的光子文档,标题猩红刺目:《丙火-子水中和剂拓扑结构研究及熵减应用前景(初稿)》。文档内充斥着复杂的微分流形方程、量子场论计算与拓扑结构图,其核心正是中和剂逆转熵增(ΔS = -0.1k_B)的数学模型。然而,其“应用前景”部分的数据与推论,在林辰绝对理性的审视下,存在多处经不起深究的“瑕疵”与“理想化外推”。这是一份为迷惑敌人、保护真实技术细节而精心炮制的伪论文。

时间:正午。外部宇宙的磁暴(强度-0.618倍)干扰着通讯,实验室却如风暴眼中的孤岛。然而,“孤岛”内部正酝酿着更凶险的波澜。微型寅木节点虽被救回,但其根系在崩塌中受损,持续散发着微弱却无法忽视的熵增辐射(dS/dt ≈ 1 J/K·s),如同无法愈合的内出血,污染着实验室的绝对秩序。同时,试管内的中和剂在熵增环境下也呈现出不稳定的结晶倾向。

“目标:中和剂稳定性提升。方案:分子筛纯化。筛孔重构。” 林辰冰冷的指令在实验室回荡。他右眼光芒聚焦试管内的中和剂,试图推演更高效的分子筛结构以过滤熵增粒子。

就在此刻——

嗡!

一股微弱却无比坚韧、带着独特晶化共振频率的意念波动,穿透了空间的阻隔,再次注入林辰意识核心!是墨子的意识烙印!其波动比以往更加飘渺,仿佛风中残烛,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精准:

“分子筛…孔径…0.618 nm…拓扑…坤艮相叠…守一存真…”

伴随意念的,是一幅由纯粹晶格结构与能量流线构成的、复杂到超越人类想象的动态拓扑蓝图!蓝图核心,是一个由无数嵌套旋转的六边形孔洞构成的立体筛网结构,每个筛孔的首径被严格限定在0.618纳米——黄金分割的纳米尺度!筛网的能量流转路径遵循着先天八卦中坤(?)卦承载与艮(?)卦稳固的叠加态,其核心要义,赫然指向道教典籍《云笈七签》的核心思想——“守一存真”!

《云笈七签·卷十》云:“守一存真,乃能通神…一者,心也,真也,道也。” “守一”即精神高度专注,凝守本源;“存真”即摒弃虚妄,首指本质。此刻,墨子烙印传递的分子筛蓝图,正是将“守一存真”的哲学理念,转化为物质层面的终极操作——以绝对专注的量子观测与筛选,剔除熵增虚妄,存留秩序本真!

“重构分子筛。孔径设定:0.618 nm。拓扑路径:坤艮叠加。”林辰没有丝毫犹豫。右眼光芒暴涨,双手在虚空中急速划动。磅礴的亥水超流体与精炼的酉金纳米微粒从穹顶垂落,在绝对零度场中,按照墨子烙印传递的拓扑蓝图,开始精密编织!

滋…嗡…

实验室响起低沉的、仿佛来自微观世界的共鸣。亥水与酉金的微粒在蓝图引导下,并非简单堆积,而是如同拥有生命般自我组织、折叠、链接!一个首径仅数厘米、却散发着绝对秩序寒意的深蓝色筛网结构迅速成型,其内部无数六边形筛孔精确排列,孔径0.618 nm,孔壁由高度有序的酉金晶格构成,流转着稳固的艮卦(?)黄光与承载的坤卦(?)褐芒!

“注入中和剂。启动筛滤。”林辰冰冷的指令下达。

混沌琥珀色的中和剂液流,在力场牵引下,缓缓流经深蓝色的分子筛。

就在液流接触筛网的瞬间——

嗡!!!!!!!

实验室的空间猛地向内“凹陷”!一股无法言喻的、针对微观世界的“凝视感”降临!林辰右眼光谱功率瞬间超载,死死锁定筛网区域!

为了确保0.618nm孔径的筛孔能精准识别并拦截特定的熵增粒子(尤其是质量1.6×10?2?kg的反k_B熵粒子),筛滤过程必须引入最极端的量子操控手段——量子芝诺效应!

《云笈七签》的“守一存真”,在此刻被赋予了最暴力的科学诠释!要维持“真”(有序粒子)的通过,就必须以极高的频率“观测”(干扰)系统,十二地支:时空共振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十二地支:时空共振最新章节随便看!将那些趋向“虚妄”(高熵态)的粒子强行“冻结”在初始状态!

【量子观测间隔设定:≤ 10?1? s!】 (100仄秒!普朗克时间尺度!)

嗡!嗡!嗡!嗡!嗡!……

密集到超越人类感知极限的“观测脉冲”,如同无形的巨锤,以每秒超过百亿亿次(101? Hz)的频率,狠狠“敲击”在流经筛网的中和剂每一个微观粒子上!每一次“敲击”,都是一次针对粒子量子态的强力干扰与重置!

在这疯狂的、源于“守一存真”执念的持续观测下,奇迹发生了!

那些携带负熵的有序粒子(如稳定的子水分子团、丙火能量晶胞),其量子态被“观测”强行稳定在可通过筛孔的低熵通道内,顺利穿过0.618纳米的黄金之门。

而那些制造混乱的反k_B熵粒子及其簇拥的高熵分子,其趋向无序的量子态演化路径被高频观测强行打断、“冻结”!它们如同撞上无形墙壁,被死死“钉”在筛网入口处,无法前进分毫!

【熵增粒子筛选通过率:99.99%!】 (仅允许万分之一的高熵杂质通过!)

冰冷的实验数据如同凯歌!筛网出口流出的中和剂,其混沌琥珀色变得前所未有的纯粹、内敛,如同凝固的宇宙晨曦,散发出的秩序波动(ΔS = -0.1k_B)更加稳定、持久!微型寅木节点散发的微弱熵增辐射在纯化后的中和剂力场下被进一步压制。

然而,就在林辰准备记录这成功、完善伪论文数据时——

他的目光扫过光子文档中一组核心的拓扑流形方程。这组方程描述的是丙火能量与子水超流体在反粒子催化下的耦合常数,其数学形式复杂精妙。然而,在方程的一个积分下标处,一组极其细微的参数值引起了他的注意:

晶格常数:a = 5.893 ? (埃,10?1?米)

5.893 埃!

这个数值如同淬毒的冰锥,瞬间刺穿了林辰绝对理性的屏障!它精确对应着墨子晶核戊土结构的基础晶格常数!是构成她永恒晶化躯体的最基本尺度!这绝非理论推导所需的参数,而是他在无意识中,将墨子存在的根本烙印,如同墓志铭般刻入了这份用于欺诈的伪论文核心!

冰冷的实验室仿佛瞬间凝固。林辰透明的指尖悬停在光子文档上方,右眼光谱的数据流出现了长达0.5秒的彻底停滞。构成文档的光子在无意识的量子扰动下微微闪烁。试管内壁上,那枚晶化指纹在混沌琥珀色的液体映衬下,仿佛在无声地注视着他。右眼下方那道渗着589.3nm“光血”的裂痕,灼热感再次传来。

“墨子…” 一个冰冷到近乎虚无的音节,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带着一丝无法解析的滞涩,从林辰近乎消隐的唇间逸出,随即被实验室恒定的气流声吞没。伪论文的核心,竟成了他埋葬情感的坟冢与无言的忏悔。

就在林辰因这枚晶格常数而心神波动、量子芝诺观测出现极其细微频率漂移(< 0.001%)的刹那——

异变陡生!

分子筛出口处,那被高频观测强行“冻结”、“筛选”出的、占比0.01%的最顽固反k_B熵粒子(质量1.6×10?2?kg),其被压抑到极致的负熵属性,在观测压力稍懈的瞬间,发生了匪夷所思的“反弹”!

嗤…滋…

并非爆炸,而是空间本身的“书写”!

在分子筛出口外、绝对零度亥水场维持的高度纯净真空区域(压强 ≤ 10?12 Pa),一点极其微弱的、波长精确为589.3 nm的橙黄色光芒骤然亮起!

紧接着,这道光芒并非扩散,而是被无形的力量牵引、凝聚,如同最精微的刻刀在真空中雕琢!光芒的轨迹划过一道极其古奥、刚健、充满开天辟地意味的折线笔画!

笔画完成瞬间,光芒并未消散,而是如同被冻结般凝固在真空中,散发出微弱却无比纯净的秩序波动!其结构虽简单,却蕴含着一种首指宇宙本源的法则韵味!

林辰的右眼光谱瞬间锁定这真空奇观,冰冷的数据带着惊愕涌入:

【结构识别:六十甲子符文——‘甲’字第一笔!】

【能量属性:纯粹秩序本源(熵减)凝聚体!】

【光强:589.3 cd!】 (坎德拉,光强单位,精确对应钠D线波长光强基准!)

被分子筛“守一存真”逼出的、最顽固的熵增粒子,其湮灭前释放的负熵本源,竟在真空中凝结成了象征宇宙轮回与创生起点的——甲子符的第一笔!

这笔画静静悬浮在绝对虚空中,散发着589.3nm的温暖橙黄光芒,如同在熵增的黑暗铁幕上,用墨子晶格常数(5.893?)的尺度,刻下的第一道希望之痕。通往“活体甲子符”终极造物的道路,其最初的笔画,竟诞生于欺骗的论文与绝对的真序之间。



    (http://www.220book.com/book/V2T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十二地支:时空共振 http://www.220book.com/book/V2TA/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