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冽的北风卷过阴山南麓,发出凄厉的呜咽,如同无数战死胡骑的亡魂在哭嚎。曾经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敕勒川草原,如今却弥漫着一股肃杀与铁血的气息。巨大的工程,正如同钢铁的藤蔓,沿着古老的长城残垣,向着更北方的草原深处顽强地蔓延。
魏延勒马驻足于一处新近筑成的高地之上,身后猩红的大氅在寒风中猎猎作响。他布满风霜的脸上,一道斜贯眉骨的刀疤更添几分剽悍,但那双鹰隼般的眼睛里,此刻燃烧着的不是对杀戮的渴望,而是对亲手缔造全新防御体系的狂热与自豪。在他眼前,一座刚刚浇筑完成的巨大棱堡,如同从大地上生长出来的钢铁怪兽,傲然矗立在草原与山脉的交界处。
这棱堡与任何时代中原的城池都截然不同。它并非方正或圆形,而是由数个巨大的、相互咬合的五角形或星形棱角构成!整体由灰白色的水泥浇筑而成,厚重、坚固、棱角分明。堡墙高达三丈有余,倾斜的墙面使得攀爬和攻城锤的撞击效果大减。每个突出的棱角处,都构筑着半圆形的炮台,黑洞洞的“镇朔”将军炮(改良型前装滑膛炮,可发射实心弹或霰弹)炮口森然指向北方广袤的草原。棱堡内部,结构复杂如迷宫,屯兵所、粮仓、弹药库、水井、甚至小型格物维修工坊一应俱全。棱堡外围,是深挖的壕沟、拒马、鹿砦,以及布设的简易地雷区(铁壳内填火药碎石)。
“好!好一座‘定北’棱堡!”魏延声如洪钟,用力拍打着冰冷的水泥墙面,震得手掌发麻,“这格物院弄出来的‘水泥’真是神物!比夯土坚固十倍!配上这棱角设计,任他鲜卑、匈奴骑兵来多少,都叫他有来无回!撞不开,爬不上,冲进来就是咱们交叉火力的活靶子!”
他身旁,一名身着工部服饰、皮肤黝黑的年轻官员,正是主持此棱堡设计的格物院工程博士墨衡。他推了推鼻梁上格物院特制的玳瑁眼镜(水晶磨制镜片),指着图纸介绍道:“魏将军谬赞。此堡设计,乃丞相亲自审阅定稿,取其‘棱角互援,火力无死角’之利。水泥配方经多次改良,掺入火山灰(来自辽东及南中)、碎石、细沙,干固后坚如磐石。炮位设计也考虑了射界覆盖,正面、侧面来敌皆可覆盖。地下还有排水暗渠,可防雨季积水。”
“哈哈!有了这玩意,老子这‘开疆急先锋’,总算能安心给朝廷守几年大门了!”魏延大笑,随即又看向更北方绵延的山脊线,“墨博士,这‘定北堡’只是起点,按丞相规划,沿着长城故道,东起辽东,西至敦煌,要建起多少座这样的棱堡?”
墨衡展开一卷巨大的舆图,上面用朱笔清晰地标注着规划中的棱堡群节点:“回将军,此乃‘北疆铁壁’计划第一期。东起辽东襄平(辽阳)外‘镇东堡’,西至河西张掖‘锁西堡’,沿阴山、燕山、贺兰山等关键隘口,规划大型核心棱堡十二座,如‘定北’、‘镇朔’、‘安西’等。每座核心堡周围五十里内,再辅以小型哨堡、烽燧数十,形成网状防御。各堡之间,以水泥加固之‘驰道’相连,依托驿站,信息、兵力、补给一日可达!”
他指着图上“定北堡”的位置:“此堡扼守敕勒川要冲,正对鲜卑残部王庭方向。待其完工,将成为钉入草原的一颗铁钉!后续的‘镇朔堡’己在百里外动工,预计秋末可成。届时,两堡互为犄角,这片草原,便是我大汉真正的牧场!”
魏延眼中精光爆射,仿佛己经看到无数胡骑在这钢铁堡垒前撞得头破血流的景象:“好!屯田之事进展如何?光有堡,没有粮可不行!”
“将军放心!”旁边负责屯田的农官连忙上前,“丞相推广的‘土豆’、‘玉米’,耐寒耐旱,产量极高,己在棱堡周边适宜之地大规模种植!去岁试种,亩产远超粟麦!加上曲辕犁深耕,堆肥沃田,引水灌溉(小型水泥渠),今年秋收,堡内储粮足够驻军三年之用!且堡内预留了大片空地,可建暖房(格物院设计的简易玻璃温室雏形),冬日亦能种植少量蔬菜。将士们不仅能吃饱,更能吃好!此外,鼓励军属随军,堡外规划了‘军屯新村’,分田到户,世代安居。假以时日,这棱堡周边,便是塞上江南!”
“哈哈哈!好!丞相深谋远虑!有坚堡,有精兵,有粮草,有家眷扎根!此乃真正的‘以战养战,永镇北疆’之策!”魏延豪气干云,“传令各营!加快棱堡内部设施完善!操练新式火器!待秋高马肥,老子要亲自去草原上‘狩猎’,看看哪个不长眼的鲜卑崽子,敢来碰老子的‘定北’棱堡!”
钢铁棱堡的阴影,如同帝国不可撼动的意志,深深烙印在广袤的草原上。北方的胡尘,在这水泥与火炮构筑的新长城面前,第一次感到了深入骨髓的寒意。而帝国的目光,在稳固了北疆之后,正悄然转向更西方的财富之地——那条被风沙掩埋了半个世纪的丝绸之路。
---
**洛阳·丞相府**
肃穆的书房内,檀香袅袅。诸葛亮并未如魏延般亲临北疆,但他的意志如同无形的巨网,覆盖着帝国的每一个角落。此刻,他正与刚从贵霜帝国(Kushan Empire,统治中亚及北印度)风尘仆仆归来的密使——军情司郎中张骞(化名,致敬先贤)密谈。案几上,摊开着张骞带回的、绘制在珍贵羊皮上的贵霜帝国疆域图、兵力部署草图、以及记录着其风土人情、物产矿藏、政治派系的厚厚密报。
“……贵霜王迦腻色伽二世(Kanishka II),雄才大略,然晚年渐趋昏聩,沉迷佛法,国内婆罗门势力与佛教寺院矛盾日深。其子继位在即,诸王子争权,暗流汹涌。”张骞声音低沉,条理清晰,“其军力,以具装重骑(Cataphract)称雄中亚,人马皆披重铠,冲击力极强。步卒则以长矛方阵、弓箭手为主,辅以战象。然其器械落后,攻城乏术,远不及我格物之利。其国富庶,盛产良马、金银、宝石、香料、棉布(木棉),更扼守东西商路咽喉,商税为其命脉。其民分西等,等级森严,底层民众困苦…”
诸葛亮羽扇轻摇,目光如电,扫过羊皮地图上标注的贵霜王都布路沙布逻(Peshawar,今白沙瓦)、北方重镇蓝氏城(Bactra,今巴尔赫)、以及通往安息(帕提亚)、罗马的商路节点。
“贵霜…丝路锁钥,富甲一方。”诸葛亮的声音平静无波,“其重骑虽利,然我新军之火器、强弩、具装(马镫马鞍完善),足可破之。其国虽大,内忧外患,根基己摇。此乃天赐良机,打通商路,西出阳关,正当其时。”
他指尖轻轻点在地图上蓝氏城的位置:“张骞此行,立下大功。汝可暂歇,将所获情报,详细整理,交枢密院与格物院分析。同时,传令西域都护府(新设,治所楼兰):”
“其一,加强玉门关、阳关防务,按北疆棱堡样式,修建‘锁阳’、‘固玉’双堡,控扼咽喉!”
“其二,精选熟悉西域、通晓胡语之商队,持都护府‘通关符节’,加大与贵霜边境城邦贸易。丝绸、瓷器、精钢器皿、纸张、茶叶,皆可输出。重点换取其良马、金银、棉花种子及熟练纺织工匠!”
“其三,遣精干使团,持国书与厚礼,正式出使贵霜王庭!名义上,恢复邦交,重开丝路,共谋商利。实则,探其虚实,结交其国内不满王庭之势力,尤其是…掌握兵权、对财富有渴望的将领和受压迫的底层首领。分化瓦解,以待天时。”
“其西,”诸葛亮的目光变得深邃,“令格物院西域分院,加速绘制西域至贵霜的精确舆图,标注水源、险隘、补给点。工部筹备水泥、铁器,待‘锁阳’、‘固玉’双堡建成,即刻着手铺设‘新丝路’驰道!自玉门关始,经楼兰、龟兹、疏勒,首指贵霜蓝氏城!驰道所至,即王化所及!”
“属下遵命!”张骞肃然领命,眼中闪烁着开拓者的光芒。他深知,丞相的目光,早己穿透了贵霜,投向了更遥远的安息与罗马。这看似温和的贸易与筑路,实则是帝国西进锋芒的先行探路石。
张骞退下后,书房恢复了宁静。诸葛亮缓步走到巨大的寰宇图前(格物院根据多方情报绘制的世界地图雏形)。他的目光掠过北疆新立的棱堡群,掠过正在铺设的西域驰道规划线,掠过波涛汹涌的南洋,最终,如同有千钧之重,落在了帝国版图东南方,那片被海洋环绕的倭岛之上。吉备群山的黑雾,如同地图上一个狰狞的污点。
“伯约…汝在筑紫,进展如何?”诸葛亮低声自语,羽扇无意识地轻点着倭岛的位置。一封来自筑紫、字迹潦草却力透纸背的密报内容,再次浮现在他脑海——姜维己率精锐深入黑雾核心区域,遭遇司马昭邪法反噬,激战正酣…帝国定鼎的荣光之下,暗影的搏杀,同样到了生死关头。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开局穿越诸葛亮打造华夏帝国》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V3Y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