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海雾还未散尽,701 基地的纪念碑前己站满了人。老兵们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胸前的军功章在朝阳下闪着细碎的光;武警战士列着整齐的方阵,橄榄绿的队列与远处的海蓝色交融,像一幅流动的油画。苏景辞站在队伍前排,手里捧着个丝绒盒子,里面是军委刚寄来的批复文件,红色的封皮上印着烫金的国徽,沉甸甸的像块压舱石。
“来了!” 张班长突然喊道。众人循声望去,赵刚将军的越野车正碾过带露的草坪,车身上的将星在雾中若隐若现。老将军下车时,特意整理了下军装的领口,目光扫过焕然一新的基地 —— 弹药库的破洞己被修补,露出的钢筋上缠绕着红绸;纪念碑前的杂草被清除干净,取而代之的是圈雪白的雏菊,花瓣上的露珠像无数双凝视的眼睛。
“军委批复到了。” 赵刚接过苏景辞递来的文件,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他展开文件,金色的字迹在阳光下格外醒目:“701 基地升格为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由东部战区与地方政府共同保护,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揭幕仪式的红绸被风掀起一角,露出新碑上的烫金大字。赵刚与苏景辞共同拉动绳索的瞬间,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新碑的背面刻着基地的历史沿革,从 1950 年的三哨兵守岛,到 1998 年的抗洪抢险,再到如今的国防教育基地,每个年份都被精心雕琢,像串珍珠串联起七十年的风雨。
“这是苏建军同志当年守岛时的铜像。” 赵刚指着纪念碑旁的新雕塑,青铜浇筑的父亲穿着雨衣,左手按着电台,右手指向远方的海岸线,裤脚的泥水还在往下滴 —— 正是 1998 年抗洪时的经典姿态。雕塑底座刻着行小字:“海魂永驻,薪火相传”,是苏景辞用父亲的笔迹仿写的。
苏景辞对着铜像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指尖触到帽檐的瞬间,仿佛看到父亲从雾中走来。老将军曾告诉他,1998 年台风季,父亲在齐腰深的洪水里守了三天三夜,电台被淹后就用嗓子喊,首到把最后一个新兵转移到高地,自己却被浪头卷走,左腿的神经就是那时候受损的。
“快看,那是清沅!” 有老兵喊道。温清沅举着相机穿梭在人群中,镜头里的苏景辞正与老兵们交谈,侧脸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挺拔,下颌线的弧度像极了铜像里的父亲。她悄悄按下快门,取景框里恰好框进飘扬的军旗和 “海魂永驻” 的碑刻,按下保存键时,指尖有些发烫。
“当年你父亲守基地,条件可比现在苦多了。” 张班长拄着拐杖走到温清沅身边,独眼里闪着怀念的光,“那时候没有公路,你母亲每周坐三个小时火车,再步行五公里,就为了给你爸送碗热汤。有次赶上台风,她在礁石上摔破了膝盖,汤洒了大半,还笑着说‘幸好饼没湿’。”
温清沅的眼眶突然红了。她想起母亲日记里的话:“今天去看建军哥,清沅非要跟着,在火车上睡着了,口水打湿了给陈岚姐带的饼干。” 日记本里还夹着张泛黄的车票,日期是 1996 年 7 月 15 日,正是她三岁生日那天。原来她与这座基地的缘分,早在襁褓中就己注定。
她低头看着相机里的照片,苏景辞的身影与父亲的铜像在取景框里重叠,突然明白母亲说的 “有些缘分是刻在骨子里的”。指尖在屏幕上轻轻滑动,最终将这张照片设成了手机壁纸 —— 背景里的纪念碑在阳光下泛着金光,像给这份悄然滋生的情愫镀上了层庄严的光晕。
仪式结束后,老兵们围着铜像讲述过去的故事。张班长正指着铜像的雨衣:“这是你妈连夜缝的,里面加了层棉花,说是能挡点潮气。” 他突然从怀里掏出个铁皮盒,里面是枚褪色的船锚徽章,“这是你爸给我的,说‘守不住阵地,就守好这枚章’,现在该还给你了。”
苏景辞接过徽章时,发现背面刻着个 “清” 字 —— 是母亲的笔迹。他突然想起温清沅脖子上的同款吊坠,也是枚船锚,是父亲当年送给母亲的定情信物,后来母亲又转赠给了温欣。两个船锚,跨越二十多年,竟以这样的方式重逢。
“教育基地的第一批学员下周就到。” 赵刚拍着他的肩膀,指向弹药库改造的展厅,“里面的展品都是老兵们捐的,有你父亲的电台,有陈岚医生的听诊器,还有 1950 年守岛战士的煤油灯。”
温清沅跟着苏景辞走进展厅,玻璃柜里的听诊器泛着暗哑的光,旁边放着母亲的用药笔记,翻开的那页正好记录着 701 基地战士的体检数据。“我妈说,陈岚阿姨总把听诊器焐热了才用,怕冰着战士们。” 女孩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沉睡的时光。
苏景辞的目光落在展柜的角落里,那里放着片干枯的向日葵花瓣,是从弹药库墙角摘的。旁边的说明牌写着:“2000 年,陈岚医生在此种植向日葵,象征着希望与坚守。” 他突然想起昨夜温清沅发的消息:“我在我妈日记里找到张照片,是你爸妈和我爸妈在向日葵地里的合影,背后写着‘海疆同心’。”
夕阳西下时,参观的人群渐渐散去。苏景辞与温清沅并肩坐在纪念碑前,看着余晖给铜像镀上金边。海风送来远处孩子们的笑声,国防教育基地的第一批小学员正在草坪上写生,画板上的 701 基地被涂成了明亮的金色。
“他们画得真好。” 温清沅打开手机,把新壁纸展示给苏景辞看,“你看,像不像你爸在守护着我们?”
苏景辞看着照片里重叠的身影,突然笑了。他知道,701 基地的新身份不仅是座纪念碑,更是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让那些关于忠诚、坚守与爱的故事,能被一代又一代人铭记。
就像向日葵永远朝着太阳,这座基地也将永远矗立在海边,守望着家国,也守望着每个与它结缘的人。温清沅悄悄靠在苏景辞的肩膀上,相机里的照片在暮色中泛着温暖的光,像个未完待续的承诺。
作者“袁老头”推荐阅读《我顶级背景,谁敢动我试试》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V42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