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上午,苏晚被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唤醒。原本计划去图书馆赶工,看着灰蒙蒙的天和连绵的雨丝,她决定还是窝在宿舍更舒服。刚洗漱完,手机屏幕亮起,是陈默发来的消息。
「下雨了,还去图书馆吗?」
苏晚咬着面包片回复:「不太想出门了[皱眉]宿舍也挺好。」
陈默的回复很快:「嗯。那上午把A/B测试的用户分组和具体任务清单最终确定一下?线上讨论。」
「好啊!」苏晚立刻同意,这比一个人埋头苦干有效率多了。
「用视频会议吧,方便共享屏幕和实时修改文档。」陈默紧跟着发来一个会议链接,「十分钟后可以吗?」
视频会议?苏晚的心跳漏了一拍。虽然平时天天见面,但视频通话似乎还是第一次,感觉……有点不一样。她下意识地理了理头发,又飞快地扫了一眼略显凌乱的书桌。
「没问题!」她回复道,然后立刻起身,以最快速度把桌上散乱的画稿和书本归拢整齐,又调整了一下电脑摄像头的角度,确保背景看起来整洁一些。
十分钟后,她准时点击了那个链接。屏幕跳转,短暂的等待后,陈默的脸出现在屏幕那端。他似乎也在宿舍,背景是整齐的书架和灰白色的墙壁。他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穿着简单的灰色卫衣,看起来比平时更居家随意一些。
“听得到吗?”他的声音透过耳机传来,比现实中似乎更低沉清晰一些。
“听得到。”苏晚点点头,下意识地对着摄像头笑了笑,有点不习惯这种隔空对话的感觉。
“好。”陈默没有寒暄,首接切入正题,共享了他的屏幕,上面正是那份需要完善的测试文档,“我们先确认一下分组的年龄和背景比例……”
工作模式一旦开启,两人都迅速进入了状态。陈默逻辑清晰地阐述着他的划分依据,苏晚则根据自己的设计经验提出用户可能的行为偏好。他们通过语音交流,不时在共享文档上用批注功能标注修改意见。
讨论间隙,苏晚端起手边的水杯喝了一口。放下杯子时,她无意间瞥向电脑屏幕右下角那个小窗口里的自己——呃,头发好像有一小缕不听话地来了。她下意识地伸手想去整理。
就在这时,她注意到小窗口里,陈默的视线似乎极快地、从共享屏幕的主窗口移开,落到了她这边的小窗口上,在她抬手整理头发的那一刻,又迅速而自然地移回了主屏幕。
动作快得几乎像是她的错觉。
苏晚的心微微一跳,整理头发的动作顿住了。他……刚才是在看她吗?不是在共享的文档上?
她不敢确定,只好假装什么都没发现,继续将话题拉回文档:“我觉得年轻上班族这组,可能对配送时间的灵活性要求更高,是不是可以再加一个……”
讨论继续进行。但苏晚的心思却微妙地飘走了一点点。她开始更留意那个小窗口里的陈默。
她发现,当她长时间不说话、专注地看着共享屏幕思考时,他偶尔会端起桌上的黑色保温杯喝水,目光似乎是落在主屏幕上,但眼睫垂下的角度……又好像是在看小窗口。
有一次,她因为一个数据需要计算,下意识地无意识地用指尖轻轻敲着桌面,发出极轻微的“哒哒”声。敲到第三下的时候,她忽然看到小窗口里,陈默的嘴角似乎几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非常细微,几乎看不见,但他随即就推了推眼镜,掩去了那点表情。
他听到她敲桌子的声音了?甚至觉得……有点好笑?
这个发现让苏晚心里泛起一丝奇异的甜意和羞涩。她赶紧停下了敲桌子的动作。
中途,苏晚需要查找一份之前存好的参考文档,暂时切出了共享屏幕。她一边在电脑文件夹里翻找,一边自言自语地嘀咕:“咦,放哪里去了……好像是上周三存的……”
“在‘项目参考’文件夹,子目录‘用户研究’,文件名带‘餐饮习惯’关键词。”陈默的声音突然从耳机里传来,清晰平稳。
苏晚一愣,依言点进去,果然找到了!“哇,你怎么知道?”她惊讶地看向摄像头。
屏幕那端的陈默表情没什么变化,只是淡淡地说:“上次讨论时见你打开过。逻辑分类应该是那样。”
苏晚的心口像是被轻轻撞了一下。那么细微的、她自己都可能忘记的操作,他居然还记得清清楚楚。这种被默默关注的感觉,像是一股暖流,悄然包裹住她。
“谢谢……”她小声道,感觉脸颊有点发热。
“继续吧。”陈默的语气依旧平静,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会议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文档修改完毕,任务清单也彻底清晰。效率高得惊人。
“差不多了。”陈默最后检查了一遍文档,保存。
“嗯,比我想象的快多了。”苏晚表示赞同,稍微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肩膀。
视频通话却没有立刻结束。两人似乎都顿了一下,没有人先伸手去点那个“结束会议”的红色按钮。
小小的视频窗口里,两人隔着屏幕安静地对视着(或许只是错觉),耳机里能听到对方那边细微的环境音——他那边窗外隐约的雨声,她这边宿舍楼里模糊的走动声。
一种微妙的气氛在无声的电磁波中流淌。
最后还是陈默先开口,声音透过电流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雨好像小点了。”
苏晚下意识地看向自己窗外:“嗯,好像是的。”
“下午如果雨停,可以去图书馆把测试脚本写了。”他说。
“好。”
又是一段短暂的沉默。
“那……”苏晚觉得自己的心跳声似乎有点大,她先撑不住了,“我先去吃点东西?”
“好。”陈默点头,“下午见。”
“下午见。”
苏晚伸出手指,准备点击结束会议。就在她的指尖即将触碰到鼠标左键的瞬间,她似乎看到屏幕那端,陈默的目光再次落到了她这个小窗口上,眼神深邃,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极轻地颔首。
视频连接断开,屏幕恢复原状。
苏晚看着恢复成桌面背景的电脑屏幕,缓缓摘下耳机,周围瞬间变得异常安静,只有窗外的雨声依旧淅沥。
她坐在椅子上,回想刚才那一个小时视频通话里的每一个细节:他可能落在她这边的目光,他记得她文件存放的位置,他听到她无意识敲桌子的细微声响,还有最后那片刻无人说话的安静……
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甜蜜和雀跃的感觉,慢慢地从心底弥漫开来。
她拿起手机,鬼使神差地点开了和陈默的聊天对话框。手指在屏幕上悬停了一会儿,输入又删除,最终只发过去一句话:
「刚才忘了说,谢谢提醒我文件位置~」
消息发送成功。她有些紧张地等待着。
几秒后,手机屏幕亮起。
陈默:「不客气。」
一如既往的言简意赅。
但紧接着,又一条消息跳了出来。
陈默:「你敲桌子的节奏感,还不错。」
苏晚看着这条消息,瞬间瞪大了眼睛,脸颊“轰”地一下全红了!
他果然听到了!而且居然还评价了“节奏感”?!
她抱着手机,一下子扑倒在自己的床上,把发烫的脸埋进被子里,脚趾因为羞窘和莫名的开心而蜷缩起来。
屏幕那头,陈默看着聊天界面,指尖在“节奏感还不错”那几个字上停留了片刻,眼底掠过一丝极浅的笑意。他放下手机,拿起桌上的黑色保温杯,喝了一口己经微凉的水。
窗外的雨声渐渐停歇,云层似乎薄了一些,隐约透出些许微光。
一次原本纯粹出于效率考虑的线上协作,却因为那些跨越网络的、细微的注视和聆听,变得格外不同起来。
本章蕴含的恋爱小技巧:
技巧九十七:利用线上协作创造“半私人”互动空间。 在非见面时间(如雨天、夜晚、周末),主动发起以工作或学习为名的线上视频协作(如共同修改文档、远程讨论)。视频通话既能保持高效的信息传递,又能通过摄像头创造一种“半在场”的亲密感。对方的生活环境、不经意的小动作、甚至背景音都会成为新的观察点,这种既专注正经事、又能自然捕捉对方私下状态的模式,能为关系注入新鲜感,拓展互动的维度和深度。
技巧九十八:捕捉并反馈对方无意识的线上小细节。 在视频或语音交流中,留意对方那些无意识的、细微的举动和声音(如整理头发的小动作、思考时的自语、指尖敲击声、背景里的细微声响)。在交流间隙或结束后,用轻松而非评判的方式提及这些细节(如“你刚才敲桌子的节奏很有趣”、“你那边的雨声听起来挺大”)。这传递出强烈的信号:“即使隔着屏幕,我的注意力也依然在你身上”,能极大满足对方被关注的需求,让线上互动产生线下般的贴近感和心动感。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恋爱三十六计:爱之攻略手册(http://www.220book.com/book/V4V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