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2章 工政风云

小说: 回到古代大搞工业   作者:南派的神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回到古代大搞工业 http://www.220book.com/book/V54K/ 章节无错乱精修!
 

春日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工部衙门的青石地面上,陈默盯着面前堆积如山的文书,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担任工部尚书三个月来,他推行的"工政司"计划己经初见成效,但阻力也比预想的要大得多。

"大人,河间府急报。"小荷轻叩门扉走进来,手里捧着一封火漆封口的信函。自从陈默升任尚书,她就以女官身份协助处理文书,成了他最得力的助手。

陈默拆开信函,眉头立刻皱了起来:"第三起了。河间工政司的工匠集体罢市,说我们的标准尺'不合祖制'。"

小荷熟练地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册子翻到某页:"这是本月第三次抵制事件。前两次在襄阳和庐州,都是鲁氏工坊暗中煽动。"

"鲁氏..."陈默冷笑。这个以传统锻造技艺闻名的大家族,自从工政司推广标准化生产后,就处处与他作对。

"还有更糟的。"小荷又递上一份奏折抄本,"鲁家主联合十八家工坊上书,弹劾大人'变乱祖制,祸国殃民'。"

陈默接过奏折扫了一眼,上面满是"奇技淫巧""匠道沦丧"之类的指责。他随手将奏折扔到一旁:"备马,去京郊工坊。让铁柱带上新打制的那批样品。"

京郊工坊是陈默设立的示范作坊,专门生产新式农具和机械零件。当他们的马车抵达时,工坊外己经聚集了一群工匠,正围着几个工政司官员争论不休。

"陈大人来了!"有人高喊,人群立刻让开一条路。

陈默跳下马车,目光扫过那些面带不满的工匠:"听说诸位对新标准有异议?"

一个须发花白的老匠人上前拱手:"大人明鉴。老汉打铁西十年,从没听说过锄头要分'型号',还规定每把必须一模一样。这...这不合规矩啊!"

"王师傅说得对!"一个年轻人附和,"每块铁料性不同,每件家伙什都该有灵性!"

陈默不动声色:"铁柱,把样品拿来。"

铁柱搬来两个木箱。陈默打开第一个,里面是十几把形制各异的锄头:"这是传统方法打造的,用时半个月。"又打开第二个箱子,里面整齐排列着三十把完全相同的锄头:"这是标准化方法,三天完成。"

工匠们发出惊叹。王师傅拿起两把锄头比较,眉头越皱越紧:"这...这不合常理..."

"不是不合常理,是不合你们的习惯。"陈默走到工作台前,"今天我亲自演示,诸位请看仔细。"

他挽起袖子,点燃焦炭炉,开始演示标准化生产的全过程——从铁锭的配比、熔炼温度的控制,到模具的使用和最后的淬火工艺。每一步都有精确的时间和度量标准,每个工匠只负责一个环节。

两个时辰后,第一批成品出炉——十把完全相同的铁锹头,边缘锋利,厚薄均匀。

"这..."王师傅检查着锹头,老脸上写满震惊,"真的一天能出这么多?"

"如果分工更细,产量还能提高。"陈默擦擦手上的炭灰,"诸位想想,若是全国农具都能如此生产,农民还会缺工具吗?"

工匠们面面相觑,有人开始小声议论。这时,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从人群后传来:

"花架子罢了!真正的好铁器要靠匠人的经验和手感!"

人群分开,一个身着锦袍的中年男子摇着折扇走来,身后跟着几个随从。小荷在陈默耳边低语:"鲁氏少当家,鲁成。"

陈默打量着这个不速之客。鲁成约莫三十出头,面容白净,一双手却布满老茧,显然也是个行家。

"鲁公子有何高见?"陈默平静地问。

鲁成冷笑:"陈大人的法子,快是快了,可东西能用多久?"他拿起一把标准化铁锹,"这种千篇一律的东西,怎么适应不同土质?江南水田和北方旱地能用一样的锹吗?"

这个问题确实切中要害,周围工匠纷纷点头。陈默却不慌不忙,从箱底又取出几件配件:"鲁公子问得好。标准化不是一成不变,而是系列化。"他展示不同形状的锹头,"针对不同用途设计不同型号,但同型号必须一致,这样坏了可以随时更换。"

鲁成脸色微变,显然没想到陈默早有准备。他强撑道:"那又如何?匠人学艺讲究心传口授,按陈大人的法子,岂不是把匠人当牲口使唤?"

"标准化不等于轻视技艺。"陈默指向正在操作的工匠,"相反,它让匠人专注于最擅长的环节,成为真正的专家。王师傅锻造西十年,若专攻刀刃淬火,他的技艺会达到什么境界?"

王师傅眼睛一亮,若有所思地摸着胡子。

鲁成见势不妙,换了攻击方向:"陈大人高论。不过听说工政司的'标准尺'与朝廷颁行的不同,这可是大不敬啊!"

现场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度量衡历来是皇权象征,这个指控极为严重。

陈默早有准备:"工政司所用度量,皆以《皇制新尺》为准。"他取出一把精致的铜尺,"这是陛下上月亲颁的新标准,将天下尺分为十寸,寸分为十分,比旧制更便于计算。"

鲁成接过铜尺细看,脸色越来越难看。这把尺确实盖有玉玺,而且设计比传统尺子精确得多。

"看来鲁公子消息不够灵通。"陈默收回铜尺,"陛下己经批准在全国推行十进制度量衡。工政司不过是先行一步。"

围观的工匠们发出惊叹。十进制算法远比传统的十六进制或十二进制简便,这个道理连普通匠人都明白。

鲁成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拱手告退。陈默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鲁家不会轻易罢休。

回衙门的马车上,小荷翻看着今天的记录:"王师傅和另外七个老匠人表示愿意尝试标准化生产。但鲁成走时眼神不对,恐怕还有后招。"

陈默点头:"让铁柱多留意工坊的安全。特别是新到的蒸汽机图纸,必须严加保管。"

小荷欲言又止,最后从包袱里取出一叠装订整齐的纸册:"我...我整理了一份《新工要术》,把你平时讲的那些技术原理,用工匠们能理解的话写下来,还配了图..."

陈默精讶地接过翻阅。册子用娟秀的小楷写成,分为冶金、木工、机械等十卷,不仅详细记录了标准化生产的每个环节,还将现代公制单位巧妙转换为"步""尺""斗"等古代计量。更难得的是,小荷用"如鸟之两翼""似水之流动"等比喻解释机械原理,极具本土特色。

"你什么时候做的这些?"陈默又惊又喜。

小荷耳根微红:"晚上睡不着时写的。有些地方可能记错了..."

"不,非常精准!"陈默由衷赞叹,"这比我自己写的更合适工匠理解。我们立刻刊印,分发各州工政司!"

小荷眼睛亮了起来:"真的有用?"

"有大用!"陈默兴奋地说,"技术推广最难的就是知识传递。有了这本手册,标准化生产就能在全国铺开!"

当晚,工部衙门的灯亮到三更。陈默和小荷在修订《新工要术》的最后几章,铁柱则在一旁整理明日要用的样品。

"这里,齿轮传动比的计算..."小荷指着一处公式,"我用'大轮转一圈,小轮转几圈'的方式表述,工匠们更容易懂。"

陈默赞赏地点头:"聪明。还有这个滑轮组示意图,你加了绳索走向的箭头,一目了然。"

小荷得到肯定,脸上泛起红晕,手上的毛笔不小心在纸上划了一道。她慌忙去擦,却把墨迹抹得更花了。

"别急。"陈默自然地握住她的手腕,"这样..."他引导她的手轻轻蘸了点清水,再按压污渍。这个简单的动作却让两人同时怔住——陈默突然意识到小荷的??腕如此纤细,而她的皮肤上不仅有墨迹,还有几处新鲜的针痕。

"你的手..."他皱眉。

小荷急忙缩回手藏在袖中:"没什么,就是缝东西时不小心..."

铁柱在一旁插嘴:"这丫头天天熬夜缝那件棉袍,手指都扎成筛子了!"

"铁柱哥!"小荷急得跺脚。

陈默这才注意到衣架上挂着一件崭新的棉质长袍,式样简洁但针脚细密,领口和袖口还加了暗袋,显然是专门设计来存放图纸和工具的。

"这是...给我的?"

小荷低着头,声音细如蚊呐:"春寒料峭...看你常熬夜..."

一股暖流涌上陈默心头。在这个世界,还从未有人如此细心体贴地关心过他。他轻抚棉袍上精致的盘扣,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铁柱识趣地告退:"我去检查下门户。"

屋内只剩下两人,气氛微妙起来。小荷紧张地整理着散乱的纸张,陈默则假装专注于手册校对,却忍不住偷瞄她认真的侧脸。烛光下,少女的轮廓柔和而坚定,长睫毛在眼下投出浅浅的阴影。

"这里还有个错误。"陈默突然说。

"啊?哪里?"小荷慌忙凑过来。

"不是手册。"陈默微笑,"是你刚才说的'春寒料峭'。己经入夏了。"

小荷愣了一下,随即红着脸捶了他一下:"好啊,戏弄我!"

两人相视而笑,空气中仿佛有什么无形的东西悄然改变。

次日早朝,陈默刚踏入大殿就感受到异样的目光。几位大臣聚在一起窃窃私语,见他进来立刻散开。皇帝驾到后,一名御史立刻出列:

"陛下!臣弹劾工部尚书陈默滥用职权,强推所谓'标准化',致使多地工匠失业,民怨沸腾!"

接着又有几名官员附议,言辞激烈。陈默冷静地听完,正要辩解,皇帝却先开口了:

"陈爱卿,朕近日收到多份奏折,对工政司颇有微词。你有何解释?"

陈默从容出列:"陛下明鉴。工政司推行三月以来,河间、襄阳等七州己增产农具五万余件,价格降了三成。所谓'工匠失业',实为鲁氏等大工坊垄断被打破后的造谣。"

"胡说!"一名鲁家派系的官员厉声喝道,"陈默破坏祖传匠艺,其罪当诛!"

朝堂上顿时吵作一团。陈默不慌不忙,命殿外候着的铁柱抬进来两个大箱子。

"陛下,臣请展示工政司成果。"

得到准许后,陈默打开箱子,取出各种新式农具、机械模型和一本装帧精美的《新工要术》。

"标准化不是消灭技艺,而是提升效率。"他一边演示一边解释,"就像军队需要统一兵器规格,工匠也需要统一标准。这本《新工要术》详细记录了各项技术,任何匠人都可学习提升。"

皇帝翻阅手册,龙颜渐悦:"爱卿用心良苦。这手册图文并茂,连朕都能看懂几分。"

反对派见势不妙,鲁家派系的工部侍郎李庸突然发难:"陛下!陈默所用度量衡与祖制不同,此乃变乱典章,其心可诛!"

陈默早有准备:"陛下,臣所用乃上月御赐《皇制新尺》,更精确便捷。若守旧拒新,何谈强国?"他转向李庸,"李大人仍用旧尺,敢问去年工部营造,误差导致多少银两浪费?"

李庸语塞。皇帝了然于心:"朕观陈爱卿所为,皆为国为民。众卿不必再议。《新工要术》即刻刊印,颁行天下!"

退朝后,陈默刚出宫门就被鲁成拦住。与昨日的嚣张不同,今天的鲁成一脸谦卑:

"陈大人,家父想请您过府一叙,化解误会。"

陈默冷淡拒绝:"本官公务繁忙,改日吧。"

鲁成不依不饶:"家父藏有上古《天工图谱》,想必大人会有兴趣..."

陈默心头一动。《天工图谱》是传说中的技术典籍,若真存在...

"三日后未时,本官抽空前往。"

回衙门的路上,小荷忧心忡忡:"鲁家突然示好,恐怕有诈。"

"我知道。"陈默眯起眼睛,"但他们若真有《天工图谱》,或许能解答一些技术难题。值得冒险一试。"

铁柱拍拍腰间的刀:"我陪你去。那鲁成眼神阴鸷,不是好东西。"

接下来的两天,陈默忙于监督《新工要术》的刊印和分发。第三天上午,他正在检查新一批标准零件的质量,突然发现异常。

"这把游标卡尺被人动过手脚。"陈默脸色阴沉,"刻度误差了半分,导致这批轴承全部偏小。"

小荷立刻核对记录:"是王铁匠那组做的。他一向精细,不可能犯这种错。"

陈默仔细检查卡尺,在底部发现细微的刮痕——有人故意调整了滑尺的松紧度!

"有人要破坏标准化生产的名声。"他沉声道,"让铁柱秘密调查这两天谁接触过测量工具。"

午后,铁柱带回惊人消息:昨夜有人看见鲁成的心腹潜入工坊!

"果然是他!"铁柱怒道,"我这就去鲁家讨说法!"

"慢。"陈默拦住他,"鲁家势力盘根错节,没有确凿证据动不得。今晚的宴会,我倒要看看他们玩什么花样。"

傍晚时分,陈默独自前往鲁府。这座位于城东的宅院占地广阔,门庭若市,显露出主人雄厚的财力。鲁成亲自在门口迎接,热情地将陈默引入内厅。

鲁家主鲁世昌是个六十多岁的精瘦老者,一双鹰目炯炯有神。寒暄过后,他命人捧出一个古旧的檀木匣子。

"陈大人,这就是祖传的《天工图谱》残卷。请过目。"

陈默小心地展开泛黄的绢布,上面确实绘制着各种精巧的机械装置,有些设计甚至接近现代原理。但越看他越觉得不对劲——这些图纸太过完整,不像古物,反而像...

"鲁家主,这图谱从何得来?"

鲁世昌捋须微笑:"祖上在秦宫旧库所得。据说为先秦墨家遗作。"

陈默心中冷笑。这分明是抄袭了他工政司的部分设计,又掺杂些古旧元素伪造的。鲁家果然没安好心!

正当他准备揭穿时,一个仆人慌张跑进:"老爷!工政司的人闯进来了!"

话音未落,铁柱己经带着几名差役冲了进来:"大人!找到了!鲁家仿制我们的蒸汽机!"

鲁世昌脸色大变。陈默起身冷声道:"鲁家主,私造朝廷机密机械,该当何罪?"

"胡说!"鲁世昌拍案而起,"证据何在?"

铁柱一挥手,差役抬进来一个小型蒸汽机模型,正是陈默上月设计的版本,但关键部位做了改动。

"这是在鲁家别院搜出的。"铁柱得意地说,"还有这个——"他取出一把被动手脚的游标卡尺,"鲁家管事亲口承认,是奉鲁成之命调换了工坊的测量工具!"

鲁成面如死灰,鲁世昌则突然大笑:"陈默,你以为赢了?告诉你,朝中大半官员都收过我鲁家的好处!你动不了我们!"

"是吗?"一个清冷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小荷手持圣旨步入厅内,"陛下有旨:鲁世昌、鲁成父子谋害朝廷命官,伪造典籍,私造禁器,即刻收监问审!"

鲁世昌不敢置信:"你...你一介女流..."

小荷亮出腰牌:"工政司特使,奉皇命协查此案。"

原来,陈默早有准备,让小荷带着证据先行入宫面圣。在确凿证据面前,连那些收过鲁家好处的官员也不敢出声维护。

看着鲁家父子被押走的背影,陈默长舒一口气。这场较量虽然赢了,但他知道,反对工业改革的势力远不止鲁家一家。前方的路,还很长...

回到衙门,夜己深沉。小荷为陈默泡了杯提神的药茶,轻声道:"今天好险。若没有提前布局..."

"多亏你的提醒。"陈默感激地说,"对了,你怎么想到请圣旨的?"

小荷抿嘴一笑:"《新工要术》最后一章不是写了么?'技术革新必遇阻力,当借势而为'。皇帝就是我们最大的'势'。"

陈默不禁莞尔。这个曾经大字不识的村姑,如今己经能如此娴熟地运用政治智慧了。

"接下来怎么办?"小荷问,"鲁家虽倒,但其他世家..."

"继续推进。"陈默坚定地说,"下个月在十二州设立技工学堂,培养我们自己的工匠。总有一天,标准化生产会成为新的'祖制'。"

窗外,一轮新月升起,照亮了工部衙门前新挂的匾额——"格物致知,实业兴邦"。这是皇帝亲笔所题,也预示着这个古老帝国即将迎来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

作者“南派的神”推荐阅读《回到古代大搞工业》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V54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回到古代大搞工业 http://www.220book.com/book/V54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