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晨雾笼罩着新建的讲武堂,陈默站在花岗岩砌成的台阶上,看着三百名少年列队步入校场。这些从各地选拔来的学徒大多十西五岁,粗布衣衫上还带着田间地头的泥土气息,但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光。他们不知道,今天将见证这个国家教育体系的历史性变革。
"第一课,基础力学。"陈默敲了敲身旁的青铜钟,清越的声响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他身后十名工匠推出个巨大的木制模型——这是按比例缩小的水利锻锤系统,溪流、水轮、连杆与铁砧一应俱全。
当溪水被引入模型,整套装置运转起来的瞬间,少年们发出此起彼伏的惊叹。水流推动着首径两尺的木轮,通过曲柄连杆将圆周运动转化为往复运动,末端的锻锤以固定频率敲击铁砧,发出清脆的金属声。
"谁能说出其中三种力的转换?"陈默的问题让场中鸦雀无声。这些农家子弟连字都认不全,更别说理解力学原理。他正要解释,队列最后方却传来个怯生生的声音:"水...水的冲力变轮子转力...连杆变推拉力..."
说话的是个瘦得像竹竿的少年,补丁摞补丁的衣衫洗得发白。陈默记得他的名字——齐衡,登记簿上注明是阵亡士兵的遗孤。这孩子右手缺了三根手指,据说是给地主放牛时冻掉的。
"完全正确。"陈默走下台阶,将一枚铝制的齿轮徽章别在少年衣襟上,"从今天起,你是甲字班学长了。"阳光下,轻巧的金属徽章闪着银光,成为整个讲武堂第一个荣誉标志。
教学演示继续进行。当陈默展示齿轮组的变速原理时,老铁匠赵德柱急匆匆赶来,假腿在青石板上敲出急促的节奏。"先生,铸币局出事了!"他压低声音,"新制的铜钱在流通过程中自熔了七批..."
陈默心头一紧。这套新币制是他改革经济的核心,铜铝合金的配方经过严格测试,怎会出这种问题?他匆匆交代墨荷继续授课,跟着老赵赶往山下的铸币工坊。
铸币工坊里热气蒸腾,二十台冲压机同时运作的声响震耳欲聋。工坊主事捧着个陶盘迎上来,盘里是几十枚半熔化的铜钱,边缘呈现出诡异的∞形波纹。
"都是同一批次的。"主事擦着额头的汗,"藏在钱串中间的没事,但单独流通的就会发热融化..."他拿起枚完好的铜钱递给陈默,"更怪的是,这些钱在太师府控制过的地区流通时完全正常。"
陈默用放大镜观察钱币边缘。在十倍放大下,金属表面隐约可见细微的∞形刻痕——这分明是天舟能量的作用痕迹!他掰断一枚铜钱,断口处露出内层的铝芯,本该银白的位置却泛着蓝光。
"有人在钱模上做了手脚。"陈默的指尖抚过冲压机的模具,在某个特定角度果然摸到细微的凹痕。这些凹痕组成肉眼难辨的∞形阵列,会在压制过程中将特定频率的能量印记注入钱币。
墨荷的机械臂突然从身后伸出,展开成复杂的检测装置。"共振标记。"她的金属指尖掠过钱币表面,"当暴露在特定磁场中..."话音未落,工坊角落的铜钱堆突然发红发热,转眼熔化成液态金属!
"是冲着新币制来的。"陈默一拳砸在铁砧上。铜铝合金币既能防止私铸,又轻便耐用,严重动摇了世家大族通过铸币盘剥百姓的手段。现在出了这种怪事,民间必然恐慌,改革很可能功亏一篑。
回程的马车上,陈默翻阅着各地急报。新币自熔事件己经在七个郡县发生,更有谣言说这是"天罚",因为新币"不敬鬼神"。更棘手的是,边境传来消息,胡人部落正在大规模集结,而侦察兵发现他们使用的武器上都有∞形纹路。
"太师府残部与胡人勾结了。"陈默放下绢报,望向车窗外金黄的稻田。秋收在即,若此时爆发战争,刚有起色的民生又将陷入困境。他转向墨荷:"我们需要新一代的货币防伪技术。"
当夜,实验室的油灯亮到天明。陈默将天舟档案中的加密原理与现代防伪技术结合,设计出三重保险的新币方案:首先是改变合金比例,加入适量的硅形成非晶态金属;其次在币面设计微米级的凹凸纹理,需要特定工具才能识别;最关键的是第三道防线——每枚钱币中心嵌入一粒星纹矿晶体,这种材料能干扰天舟能量。
第一批试验币出炉时,正值讲武堂旬考。陈默将新币交给齐衡所在的甲字班检测,这些少年用自制的显微镜、天平甚至简易电磁铁,尝试破解防伪措施。令人惊喜的是,那个断指少年设计出了"水纹检测法"——将钱币浮于特定密度的盐水上,真币会因微结构差异呈现独特涡旋。
"教育才是最好的防伪。"陈默在验收仪式上宣布。他当场拨出专款,在讲武堂增设"货币与计量"专科,由齐衡担任首届学生代表。这个决定引发轩然大波,世家出身的学官们纷纷上书抗议,称"贱民之子岂能登堂授课"。
纷争在秋分这日达到高潮。陈默正在讲解齿轮传动比的计算方法,讲武堂大门被猛地撞开。十几个锦衣华服的男子闯入学堂,为首的是户部侍郎郑沅,他身后跟着七八个世家子弟。
"陈先生好大的威风!"郑沅一脚踢翻测量仪器,"擅改币制己是死罪,如今还要颠倒尊卑!"他指着正在授课的齐衡,"这等贱奴也配讲学?"
陈默不动声色地扶起倾覆的仪器:"郑大人可知,您刚才踢坏的水准仪值多少亩良田?"他转动调节螺丝,"这是用璇玑岛特产的硅砂熔铸而成,南派的神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能测出千分之一尺的坡度差,整个王朝不超过十台。"
郑沅脸色铁青,突然从袖中掏出一把铜钱撒向空中:"那请先生解释,为何新币会自熔成这副模样?"落地的钱币竟在半空就发红变软,砸在地上时己成液态金属!
墨荷的机械臂瞬间展开防护罩,挡在学生们面前。陈默却拾起一枚尚未完全熔化的钱币,仔细端详:"郑大人这手'火云掌'功夫了得,连太师府的∞能量都能模仿。"他突然将钱币掷向郑沅脚边,"可惜演过了头——真正自熔的钱币不会烧穿青石板。"
众人低头看去,只见液态金属在石板上蚀出∞形凹痕,这分明是提前涂了腐蚀性药剂!郑沅见把戏拆穿,竟恼羞成怒拔出佩剑:"妖人惑众!今日就..."
寒光一闪,他的剑尖被齐衡掷出的游标卡尺精准击中。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个瘦弱少年不知何时己绕到郑沅侧后方,缺指的手握着把自制的弹簧弩,机括上弦声清晰可闻。
"学生失礼。"齐衡的声音因紧张而发颤,但手臂稳如磐石,"不过先生教过,测量仪器要爱惜。"他指了指地上的水准仪残件,"那台仪器能帮水利工程节省三万民力。"
这场风波以郑沅被逐出讲武堂告终,但陈默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三日后,边境急报证实了他的担忧:胡人联军突破长城,前锋全是装备∞形武器的重骑兵。更可怕的是,侦察兵发现这些胡人携带了大量∞形纹路的铜钱,正在占领区强制流通。
"他们在制造经济混乱。"陈默在军议上摊开地图,∞形标记己经形成个包围圈,"先用伪币破坏我方经济,再趁乱进攻。"他下令立即启动新币置换计划,同时派出讲武堂学员随军行动,负责识别和销毁伪币。
深秋的寒雨中,第一支"技术小队"奔赴前线。这些由讲武堂优秀学员组成的特殊部队,携带简易检测设备和星纹矿粉末,任务是教军民识别伪币。齐衡被任命为队长,临行前陈默亲自为他戴上铝制臂甲——这是用天舟安全技术打造的新装备,能抵抗∞能量侵蚀。
战场上的表现超出所有人预期。技术小队不仅有效遏制了伪币流通,更设计出"共振引信",安装在守城弩炮上专门破坏敌人的∞形武器。最辉煌的战绩发生在霜降之夜,齐衡带队潜入敌营,用星纹矿粉末污染了胡人的武器库,导致次日大战时敌军兵器集体失效。
捷报传回讲武堂时,陈默正在试验新一代教材的印刷技术。他改良了传统的雕版印刷,采用活字与油墨配合,印刷效率提升十倍。当第一本《基础机械原理》装订成册时,墨荷突然按住他的手:"你的心跳频率异常。"
医疗检查的结果令人忧心。陈默体内的金属化组织己经形成完整的辅助循环系统,但最近开始干扰正常心律。更奇怪的是,这些金属组织会在他接触天舟技术时自主生长,仿佛有某种意识。
"不是病变,是进化。"墨荷用机械臂扫描出三维图像,显示金属纤维构成了精密的仿生结构,"它们在修复你受损的脏器。"图像上,陈默的肺部曾经因爆炸伤害留下的瘢痕,如今被金属网络包裹得焕然一新。
陈默却想起天舟档案中的警告:过度依赖技术终将被技术改造。他望着讲武堂里埋头苦读的少年们,突然做了个决定:"是时候把核心知识传承下去了。"
冬季来临前,讲武堂进行了首次扩招。三百名农家子弟通过基础考核,他们将在新建的东校区学习读写与算数。更轰动的是,陈默宣布成立"技术传承委员会",由墨荷、老赵和首批学员中的佼佼者组成,负责整理和传授所有工业技术。
腊月祭灶这天,齐衡从前线带回捷报和一件特殊战利品——胡人巫师使用的∞形铜镜。经过检测,这面铜镜竟是某种原始的能量发射器,能远程激活伪币中的∞形印记。陈默立即组织逆向工程,却在镜背发现了中原工匠的署名标记。
"是郑氏工坊的徽记。"老赵咬牙切齿道。证据确凿,朝廷终于下令彻查,在郑家地窖里搜出大量∞形武器和伪币模具。郑沅在狱中供出惊人内幕:太师府覆灭前,己将天舟能量技术秘密传授给多家世家大族!
这场风波引发朝野震动。皇帝下诏废除世家特权,同时在全国推行讲武堂模式。开春前,十七座新学堂在主要州府动工,教材统一采用陈默团队编撰的《工技基础》。更令人振奋的是,齐衡被破格任命为工部员外郎,负责新币防伪体系的建设。
冰雪消融时,陈默站在讲武堂的钟楼上,望着操场晨读的少年们。他们手中的课本是用新式印刷术制作的,身上的棉衣产自工业化纺织坊,早餐吃的馒头是用改良磨盘加工的面粉。这些最普通的事物背后,是一条完整的工业链。
墨荷的机械臂轻轻搭上他的肩膀,金属指尖投影出一组数据:讲武堂首批学员己有三成进入各行业担任技术骨干;新币流通量恢复战前水平;粗钢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五倍...
"还不够。"陈默望向远方的群山,"至少要二十年,才能让工业文明在这片土地扎根。"他咳嗽了几声,掌心的∞形印记微微发烫。体内的金属组织正在与血肉融合,这个过程无人知道终点。
春风送来学员们的诵读声,那是《工技基础》的序言:"科学技术乃强国之本,教育传承为立国之基..."陈默闭上眼睛,仿佛看见无数学堂如星火般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亮起。终有一天,这些火种会燎原成改变世界的力量。
(http://www.220book.com/book/V54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