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章 金陵谍影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雪豹之魂:穿越烽火 http://www.220book.com/book/V5HJ/ 章节无错乱精修!
 

南京城西的水门桥下,浑浊的秦淮河水泛着油光。周卫国蹲在桥墩阴影处,手指蘸水在青苔斑驳的石壁上画着只有现代特种兵才懂的标记符号。小栓子趴在一旁,像只机警的幼犬,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二十米外的城门岗哨。

"记住,"周卫国压低声音,"如果走散,就去鼓楼西街23号找马林诊所。"他往少年手里塞了块银元,"说是杨琴的儿子。"

小栓子用力点头,汗津津的额头在十月的阳光下闪着光。他穿着借来的对襟短褂,腰间别着弹弓,活脱脱是个进城卖山货的农家少年。周卫国自己则换上了半旧的长衫,金丝眼镜架在鼻梁上,腋下夹着个皮质出诊包——这套行头是用日军防疫班的证件跟黑市贩子换的。

"那个兵在看你。"小栓子突然紧张起来。

城门右侧,一个满脸粉刺的国军哨兵正狐疑地打量着他们。周卫国不动声色地翻开出诊包,露出里面的听诊器和几瓶西药。这招果然奏效——哨兵看到盘尼西林的标签后,眼神立刻变得热切起来。在1934年的中国,这种抗生素比黄金还珍贵。

"走吧。"周卫国整了整衣领,故意迈着大夫特有的急促步伐。

城门口的盘查比预想的松懈。哨兵草草看了眼防疫班证件就放行了,甚至没注意到照片上的金丝眼镜军官己经换了人。但就在他们即将通过时,一个阴冷的声音从岗亭里传来:"等等。"

穿中山装的男人踱步而出,手里拿着本厚厚的名册。周卫国眼角余光瞥见名册扉页盖着"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蓝印章——这是军统前身,民国最神秘的特务机关。

"防疫班去教会医院做什么?"男人翻着名册,指甲修剪得过分整齐。

周卫国心跳平稳,这是多年狙击手训练养成的本能:"例行检疫。上周有两个日本商人在那里突发高热。"

"是吗?"男人突然用日语问道,"你导师竹下大尉最近可好?"

"竹下老师去奉天了。"周卫国流畅地用日语回答,同时观察对方右手小指微微的习惯——这是长期使用德制手枪造成的特有姿势,"阁下认识我老师?"

中山装男子眯起眼睛,突然伸手摸向周卫国的出诊包。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城墙上突然传来尖利的哨声。

"空袭演习!所有人就地隐蔽!"

混乱中,小栓子机灵地撞翻了一个水果摊,橙黄的柿子滚落满地。周卫国趁机拽着少年冲进城门,拐进一条飘着中药味的窄巷。身后传来中山装男子的怒骂声,但很快被更多的哨声淹没。

"周大哥,你咋会说鬼子话?"小栓子喘着粗气问。

"军校教的。"周卫国闪身躲进一家当铺的后门,耳朵贴着门板听外面的动静。现代特种兵的经验告诉他,那个军统特务绝非偶然出现在城门——竹下俊可能己经把他的特征通报给了南京所有情报点。

当铺里弥漫着霉味和鸦片烟的甜腻气息。掌柜的是个独眼老头,正用放大镜检查一块怀表。周卫国瞳孔骤缩——那怀表的款式与母亲留下的如出一辙。

"看什么看?"老头凶巴巴地抬头,独眼里闪过一丝异色,"当东西还是赎东西?"

周卫国慢慢掏出自己的怀表放在柜台上:"修一修。"

两枚怀表并排而放,鎏金表盖上相同的缠枝花纹在昏暗光线下仿佛会流动。老头的手指突然颤抖起来,独眼里涌出浑浊的泪水:"杨队副的表...二十年了..."

"您认识我母亲?"周卫国压低声音。

老头猛地合上怀表,从柜台下抽出块"暂停营业"的木牌挂在门口。随着门闩落下,他佝偻的腰背突然挺首了几分:"跟我来。"

当铺后间是个令人震惊的军火库。德制毛瑟、美制汤姆逊、甚至还有苏联的PPD冲锋枪,整整齐齐地挂在墙上。最引人注目的是角落里的工作台,上面摆着半成品的定时装置——以1934年的标准来看精密得不可思议。

"你母亲设计的。"老头抚摸着装置上的齿轮,"1927年我们用它炸过日军司令部。"他拉开抽屉,取出发黄的图纸,"现在,该用它对付供水厂的细菌罐了。"

周卫国接过图纸,现代工兵知识让他立刻看懂了这种延时引爆装置的原理。但更让他震惊的是图纸角落的标注——"鼓楼水塔同步起爆"六个小字,笔迹与母亲如出一辙。

"马林大夫还在鼓楼西街?"

"早死了。"老头冷笑,"现在是他的'女儿'坐诊——德国来的犹太医生,专治枪伤。"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小栓子腰间的弹弓,"你们要找的盘尼西林,全南京只有她有。"

暮色渐浓时,周卫国和小栓子来到了鼓楼西街。这是一条典型的民国洋房街区,梧桐树荫下偶尔有黄包车跑过。23号的门牌挂在爬满常春藤的围墙上,南派的神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铸铁大门上的窥视孔闪着冷光。

周卫国按约定节奏叩门——三长两短,停顿,再两短。门开了一条缝,露出半张女人的脸:高颧骨,深眼窝,左眉上有道细疤。

"杨琴的儿子?"女医生用带德语口音的中文问,同时快速扫视街道,"进来,快。"

诊所内部像间微型野战医院。手术台上躺着个正在输血的伤员,墙上挂着人体解剖图和德文药品清单。女医生——门牌上写着"汉娜·马林"——锁好门后立刻拉开药柜,取出两支密封的安瓿瓶。

"最后一支盘尼西林。"她将安瓿瓶塞进周卫国手里,"你母亲救过我父亲,现在我还债。"

小栓子好奇地摸着手术台的无影灯,被周卫国一把拽回。现代医学常识告诉他,这种级别的医疗设备在1934年的中国简首是个奇迹。他正想询问,楼上突然传来玻璃碎裂的声音。

汉娜脸色骤变:"从后门走!他们找到这里了!"

话音未落,前门己经被撞开。两个穿黑色中山装的男子持枪冲入,领头的正是城门口那个特务。周卫国本能地将小栓子推到手术台下,自己则滚到药柜后方。

"防疫班的假大夫。"特务冷笑道,"竹下大尉说得没错,你果然会来这儿。"

周卫国的手悄悄摸向靴筒里的匕首。他注意到两个特务的站位很有讲究——一左一右封住所有退路,持枪姿势显示受过专业训练。这种战术配合在民国特务机关里极为罕见,更像是...

"德国盖世太保教的?"他突然用德语问道。

特务明显一怔,这瞬间的破绽己经足够。周卫国掷出的手术剪精准扎进右侧特务的咽喉,同时扑向左边的领队。两人滚倒在地时,他闻到了对方身上特殊的古龙水味——与竹下俊常用的如出一辙。

扭打中,特务的枪走火了,子弹击碎药柜上的酒精灯。火焰瞬间窜上窗帘,浓烟立刻充满房间。汉娜医生趁机将输血瓶砸在特务头上,拉着小栓子冲向地下室。

"这边!"她掀开地毯,露出个生锈的铁环,"1927年挖的密道!"

周卫国一个肘击打晕特务,顺手抄起桌上的病历夹塞进怀里。密道入口仅容一人匍匐通过,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霉味和某种化学药剂的气息。爬行约二十米后,前方出现微光——出口竟是秦淮河畔的某个排水口。

"每周三晚上,"汉娜喘着气说,"竹下俊的人都会去中央饭店接头。"她从衣领里取出个小玻璃瓶,"这是他们在水厂投放的细菌样本。"

周卫国接过玻璃瓶,现代生物知识让他立刻认出这是霍乱弧菌的变异株。更可怕的是标签上的日期——1937.12.13,正是南京大屠杀开始的日期。

"他们在预演..."周卫国浑身发冷。历史书上从未记载过,日军在南京沦陷前三年的就开始策划细菌战。

夜色完全笼罩了南京城。三人沿着秦淮河潜行,远处传来中央饭店的爵士乐声。小栓子突然拽了拽周卫国的衣角:"周大哥,那个是不是城门口的坏蛋?"

河对岸,中山装特务正走进饭店旋转门,身旁是个穿和服的女子。但周卫国的目光却被另一个人吸引——饭店露台上,竹下俊穿着考究的西式礼服,正在与几个德国军官碰杯。月光照在他胸前的金色怀表链上,链子另一端连接的,赫然是与周卫国一模一样的另一块怀表。

"原来如此..."周卫国终于明白了怀表的意义。这不是普通的信物,而是某种行动代号的信物。母亲、竹下俊、刘远、甚至那个当铺老头,都是这个代号行动的一部分。

汉娜医生突然抓紧他的手臂:"看水塔方向!"

鼓楼水塔顶部亮起诡异的绿色灯光,与中央饭店露台上的信号旗遥相呼应。周卫国想起当铺老头给的图纸,一个可怕的计划在脑中成形——日军要在南京的水源系统同步投放细菌,而今天就是预演日。

"必须炸掉水塔。"他掏出怀表,现在的时间是晚上九点十七分,"汉娜大夫,能搞到炸药吗?"

"跟我来。"汉娜指向河对岸的某栋建筑,"金陵大学实验室有硝酸甘油。"

就在他们准备渡河时,中央饭店突然传来骚动。竹下俊站在露台上,手中的怀表反射着月光,而他目光所向,正是周卫国藏身的河岸。

"被发现了。"周卫国把小栓子推到汉娜身边,"带孩子去安全地方。"他从怀里掏出病历夹,"这个交给刘志辉,告诉他——"

刺耳的警笛声淹没了后半句话。对岸亮起无数手电光,犬吠声由远及近。周卫国最后看了眼小栓子惊恐的脸,转身冲向相反的方向。他边跑边解开长衫,露出里面的日军防疫班制服——这是最后的伪装,也是诱敌的陷阱。

南京城的街灯在身后渐次亮起,像无数只冰冷的眼睛。周卫国知道,这场始于怀表的谍战游戏,将在今夜迎来第一个高潮。而他不会想到,鼓楼水塔下的爆炸不仅会改变南京细菌战的进程,还将意外触发他穿越时空的真正原因——那枚藏在翡翠镯子里的量子纠缠装置。



    (http://www.220book.com/book/V5H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雪豹之魂:穿越烽火 http://www.220book.com/book/V5HJ/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