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赵家庄全景——傍晚
夕阳如血,将华北平原的村庄染成一片橙红。村庄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青砖灰瓦的房屋错落排列,炊烟袅袅升起。田间,村民正弯腰收割最后一片庄稼,孩童在巷弄间追逐嬉戏,老人在院中修补农具。看似宁静的村庄,空气中却隐隐浮动着不安的躁动。
镜头推移:
赵海(35岁,民兵队长)站在村口土坡上,手握一柄锈迹斑斑的猎刀,眉头紧锁,目光如鹰隼般凝视远方山峦。他身后,几名民兵正搬运石块加固村口的防御工事。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滴在干燥的土地上,瞬间蒸发。
赵海(低声自语,攥紧猎刀)
“这山风……带着血腥味儿。”
镜头切换:
村中央的老槐树下,林晓雨(22岁,女教师,抗日组织成员)展开一张泛黄的地图,周围围拢着几位村民。她手指划过地图上的路线,神情凝重。
林晓雨(声音清晰而坚定)
“根据内线情报,山田中队将于三日内沿‘虎牙岭’补给线经过赵家庄。这是他们扫荡的必经之路。”
王大爷(60岁,村民,手持烟斗,声音沙哑)
“鬼子又要来了……上次扫荡,我家二柱被活活刺刀挑死,尸体扔在村口晒了三天!”
周围村民沉默,有人攥紧了锄头,有人低下了头。孩童的嬉闹声不知何时己消失。
林晓雨(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沉稳)
“但这次,我们不会坐以待毙。赵队长,地雷阵布置得如何了?”
赵海(从土坡走下,步伐沉稳,猎刀入鞘)
“陷阱坑挖了七处,绊雷线埋好了。但鬼子有工兵队,普通地雷怕是挡不住……”
林晓雨(眼中闪过一丝锐光,从背包中抽出一张手绘图纸)
“我改良了‘连环雷’。外层埋石雷,触发后引爆内层炸药雷,足够让鬼子工兵吃尽苦头。还有‘虚实雷’——真假雷交错布置,引他们自投罗网。”
赵海(接过图纸,眼中掠过惊讶,随即点头)
“好!今晚就带兄弟们动手。但……晓雨,你真觉得靠这些土玩意儿能拦住山田?”
林晓雨(深吸一口气,望向远方山脊)
“单靠地雷不够,但能拖延时间。我们需要争取时间,等游击队主力赶到。”
镜头特写:
小豆子(12岁,孤儿,衣衫褴褛但眼神灵动)从树后探出头,偷听对话。他悄悄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模仿林晓雨画地图的样子,指尖沾满泥土。
赵海(瞥见小豆子,招手)
“豆子!过来。”
小豆子(怯生生走近,却又忍不住偷瞄图纸)
“赵叔,我能帮忙吗?我……我跑得比兔子还快!”
赵海(蹲下身,抹去他脸上的泥渍)
“跑得快?那明天跟阿强学放哨,眼睛瞪大点,有鬼子影子就学麻雀叫三声,知道吗?”
小豆子(用力点头,眼睛发亮)
“保证完成任务!”
镜头切换:
日军军营——深夜
帐篷内,烛火摇曳。山田中佐(40岁,面容冷峻,腰间佩刀)凝视着沙盘,手指划过“赵家庄”位置。
山田(声音如冰)
“赵家庄?上次扫荡让他们逃了,这次我要他们连地下的老鼠都活不成。”
副官(鞠躬)
“队长,村民似乎有组织抵抗,上次补给队遭遇陷阱损失惨重。”
山田(冷笑,抽出军刀,寒光映在瞳孔)
“陷阱?不过是土民的垂死挣扎。命令工兵队加强探雷,所有村民……格杀勿论。我要用他们的尸体,铺成帝国的坦途!”
烛火突然被风吹灭,帐篷陷入一片黑暗。山田的军刀却仍泛着冷光,如毒蛇吐信。
画面渐暗,旁白响起:
“1942年秋,华北的夜幕下,一场以血肉为赌注的博弈悄然铺开。地雷的引线,己悄然埋入大地。当侵略者的铁蹄踏碎黎明,赵家庄的平凡百姓,将用智慧与勇气,在烈火中书写自己的命运。”
(http://www.220book.com/book/V5S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