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薄纱窗帘,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空气里弥漫着早餐的香气和孩子们清脆的笑语。日子仿佛按下了平稳而欢快的节奏,在奶瓶、玩具、会议文件和甜蜜的纠缠中匀速向前。
江砚白试图在双份的育儿 chaos 中建立某种“秩序”。他优化了家庭日程表,精确到分钟,希望让一切井井有条。
然而,他面对的是两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小家伙。
计划中9点应该是亲子阅读时间,小月亮却可能突然对窗外一只鸟产生浓厚兴趣,扒着窗台“鸟鸟鸟”叫个不停,完全无视爸爸手里的绘本。
计划中11点月牙儿应该小睡,她却可能精神抖擞,啃着牙胶,咿咿呀呀地对着婴儿床的旋转玩具“聊天”,毫无睡意。
江砚白的完美计划表常常在一天开始不到两小时就宣告破产。他从最初的挫败,到后来学会了苦笑和灵活调整。“冥王の家庭日程表”最终变成了一种“指导性建议”,而非“强制性命令”。他发现,顺应孩子们的自然节奏,虽然混乱,却往往更有趣。比如,跟着小月亮一起研究那只鸟,顺便教他认识不同的鸟类;或者陪着不想睡的月牙儿玩一会儿躲猫猫,等她玩累了自然入睡。
但他对安全和生活品质的“秩序”要求依旧严格。孩子们的辅食必须营养均衡、食材新鲜;玩具每天消毒;户外活动时间必须保证;阅读习惯必须培养。在这些原则性问题上,他有着不容置疑的坚持,只是方式变得更加温和,更善于引导而非命令。
小月亮的语言能力进入了爆炸式增长期,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小话痨”和“十万个为什么”。
“爸爸,车车为什么能跑?”
“因为有发动机。”
“为什么有发动机能跑?”
“……”
“妈妈,云朵为什么是白的?”
“因为它反射太阳光。”
“为什么反射太阳光是白的?”
“……”
他的问题天马行空,层出不穷,经常问得江砚白和姜焓彤哑口无言,不得不偷偷求助搜索引擎或搬出“等你去学校老师会教你”的万能金句。
更让人头疼的是,他进入了强烈的“模仿期”。江砚白打电话时说一句“这个方案不行”,小月亮就能在旁边玩玩具时自言自语嘟囔一整天“不行不行”。姜焓彤无意中说了句“哎呀我的天”,很快就成了小月亮的口头禅。
夫妻俩不得不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生怕被儿子学了什么不该学的去。一次,江砚白因为工作电话情绪略显急躁,声音提高了一些,小月亮立刻敏感地看过来,小脸皱起,模仿着爸爸的语气:“生气!不对!”
江砚白瞬间泄气,赶紧调整语气,抱起儿子耐心解释:“爸爸没有生气,爸爸只是在讨论工作。”内心暗暗提醒自己,以后在家连电话都要注意情绪管理。
而月牙儿,虽然还不会说话,却也在用她的方式积极参与“家庭对话”。她会盯着哥哥咿咿呀呀地“回应”,会在听到音乐时兴奋地挥舞手脚,会在想要抱抱时发出特定的“嗯嗯”声。她的每一种声音和表情,都被家人仔细解读和回应着,仿佛真的在进行一场加密通话。
姜焓彤的身体和状态恢复得越来越好。她开始增加回公司处理事务的频率,虽然时间不长,但足以让她保持对事业的掌控感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第一次需要短途出差两天时,她有些放心不下孩子们,尤其是还在吃辅食的月牙儿。江砚白却表现得极其可靠:“放心去,家里有我。保证把你儿子女儿养得白白胖胖。”
他提前向王阿姨和营养师确认了所有细节,将两天的育儿流程倒背如流。
那两天,他真正体验了一把“全职奶爸”的生活。白天处理工作(大部分线上完成),陪小月亮玩游戏、读绘本,给月牙儿喂奶、做辅食、换尿布,晚上独自哄睡两个娃。虽然忙碌,却也有种别样的成就感。
他甚至学会了给月牙儿扎可爱的小揪揪(虽然歪歪扭扭),作者“雅碎碎念”推荐阅读《假面之下:烈焰双生》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还得意地拍照发给姜焓彤炫耀。
姜焓彤看着手机里女儿那略显滑稽的发型和丈夫带着黑眼圈却笑容灿烂的自拍,心里暖暖的,又有点酸酸的。出差回来,她给父子三人都带了礼物,补偿式的陪伴了他们整整一天。
薛家的“科学备孕”与司马家的“热情助攻”
薛宁远和司马芷的“造人计划”在薛医生的严谨规划下稳步推进。
司马芷严格按照排卵期安排“功课”,吃各种营养补充剂,每天测基础体温。薛宁远则负责监测数据,分析最佳受孕时机,并确保两人都处于“身心最佳状态”——包括但不限于督促司马芷早睡、带领她进行适量的运动、甚至进行放松减压的冥想。
这种过于科学理性的方式偶尔会让司马芷抓狂:“薛宁远!我们是生孩子不是做实验!”
薛宁远则会推推眼镜,认真解释:“精准的计划可以提高效率,减少不必要的等待和焦虑。”
但更多时候,司马芷还是沉浸在甜蜜的期待中。她拉着姜焓彤分享备孕心得,逛母婴店的时间比逛奢侈品店还长,己经开始偷偷给未来的宝宝买小衣服了,男女款各买一套,美其名曰“有备无患”。
司马家对女儿的备孕大事更是给予了高度关注和“热情助攻”。司马懿派人送来了各种名贵补品;司马焱联系了国内外顶尖的妇产科专家提供咨询;司马垚则负责插科打诨和…给他未来外甥/外甥女提前预订各种玩具。薛宁远看着司马家这阵仗,虽然压力有点大,但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期待。
有了两个孩子,江砚白和姜焓彤的夫妻关系似乎进入了一个更深的层次。他们不仅是爱人,更是并肩作战的“育儿战友”。需要更多的沟通、理解和配合。
他们会趁孩子们睡后,一起在露台喝杯酒,分享一天的趣事和烦恼,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或者只是安静地靠在一起,享受短暂的二人世界。
他们学会了在疲惫和忙乱中给对方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分担的拥抱。学会了欣赏对方身为父亲/母亲的不同魅力——江砚白看着姜焓彤温柔耐心地给孩子讲故事的样子,觉得她比任何时候都美;姜焓彤看着江砚白笨拙却认真地给女儿扎头发、陪儿子在地上爬的样子,觉得他比任何时候都性感。
周末,他们尽量安排家庭活动。有时是去公园野餐,看着小月亮跌跌撞撞地追泡泡,月牙儿在毯子上兴奋地爬来爬去;有时是去亲子餐厅,体验一下不用自己做饭收拾的轻松;有时只是在家,一起烤饼干(弄得厨房一团糟),或者看一部动画电影(最后往往变成孩子们在屏幕前爬来爬去)。
这些平凡琐碎的日常,构成了他们生活中最坚实的幸福底色。
一个微风徐徐的傍晚,一家西口在小区花园里散步。
江砚白推着婴儿车,里面坐着咿咿呀呀的月牙儿。姜焓彤牵着小月亮的手,听他叽叽喳喳地描述今天在幼儿园(托班)的新发现。
“妈妈!牛牛!呣——”小月亮模仿着牛叫。
“对,牛会呣呣叫。”姜焓彤笑着回应。
“妹妹也会!”小月亮指着婴儿车。
江砚白低头,看着女儿正努力啃着自己的拳头,发出“嗯嗯啊啊”的声音,不由失笑:“嗯,妹妹也在学呢。”
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紧紧依偎在一起。
江砚白空出一只手,握住姜焓彤的手,低声说:“等月牙儿再大一点,我们带他们去看真正的海吧。小月亮应该会喜欢挖沙子,月牙儿…估计只会吃沙子。”
姜焓彤想象着那个画面,笑出声:“那你要负责看住她,别真吃了。”
“没问题。”江砚白握紧她的手,目光望向远处,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以后,还要带他们去很多地方,看很多风景。”
也许路上会有鸡飞狗跳,会有疲惫抱怨,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旅行。
家的故事,就在这平淡而温暖的日常里,缓缓铺陈,走向更多未知却注定精彩的下一章。
(http://www.220book.com/book/V6D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