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章 愿岁岁常相见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锦绣良缘:岁岁安宁 http://www.220book.com/book/V6Q9/ 章节无错乱精修!
 

沈岁安离开后的栖霞镇,仿佛一下子安静了许多。年节的喜庆依旧挂在每家每户的门楣,但对于宋家,尤其是宋时宁而言,少了那个青衫忙碌的身影,总觉心里空了一块。

铺子歇了业,终于得以从连日的疲惫中解脱出来。宋家开始了真正的年节休憩。宋母张罗着蒸年糕、炸丸子、炖腊肉,厨房里终日飘着与糖香不同的、更为扎实丰腴的香气。宋父则忙着写春联、贴福字,将小院装扮得红火热闹。

时宁帮着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但更多的时候,她会不自觉地走到窗边,望着那盆蜡梅发呆。它的花期己近尾声,金色的花瓣边缘微微卷曲,颜色也不似盛时那般耀眼,但那清冷的幽香却依旧固执地萦绕着,如同某种无法消散的思念。

她总会想起他埋头核对账目时认真的侧脸,想起他笨拙却努力帮忙搬糖袋的样子,想起他递过药水时眼中清晰的担忧,想起雪夜分别时他深深凝望的眼神……点点滴滴,在日常闲暇时愈发清晰地浮上心头。

“宁儿,把这盘炸好的肉丸给隔壁王婶家送去。”宋母的呼唤将她从思绪中拉回。

“哎,就来。”时宁应着,端起盘子出了门。

街上满是置办年货、走亲串友的人们,笑语喧哗,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王婶接过肉丸,又是一阵热络的夸赞和打趣:“哟,谢谢宋大嫂!也谢谢宁丫头!哎,沈相公回去了吧?啧啧,真是个好孩子,能干又体贴!宁丫头你好福气啊,等年后定了亲,可就更是羡煞旁人喽!”

时宁红着脸应付了几句,逃也似的回了家。街坊邻里的每一次提及,都像是在她心湖中投下一颗石子,漾开一圈圈名为“思念”和“期盼”的涟漪。

除夕夜,一家三口围炉守岁。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屋外鞭炮声震天响。宋父小酌几杯,脸上带着微醺的满足,对时宁道:“宁儿,过了年,你便又长一岁了。爹娘看着你与岁安那孩子好,心里比什么都高兴。等开了春,爹定风风光光地去给你提亲!”

宋母也笑着附和:“是啊,岁安是个值得托付的。看他对你那般上心,爹娘也就放心了。”

听着父母的话,看着窗外绽放的烟花,时宁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她默默许下新年愿望:愿家人安康,愿……与岁安,岁岁常相见。

而此时,远在邻镇梧桐巷的沈家,亦是灯火温馨,年味十足。

沈家虽不算富裕,但也是清白的书香门第。沈父是镇上的塾师,性情温和;沈母慈爱贤惠,持家有道。对于独子岁安带回来的、来自宋家的丰厚年货以及那个绣着“平安”的红色绣囊,老两口是既惊喜又欣慰。

尤其是听了沈岁安细致地讲述这半年多在栖霞镇的点点滴滴,如何受宋家照顾,如何与宋姑娘两情相悦,以及宋家父母如何明理慈爱,并主动提出年后商议定亲之事,沈父沈母的脸上更是笑开了花。

“好,好!宋家如此通情达理,那姑娘听着也是个灵巧贤惠的好孩子。”沈父抚须连连点头,眼中满是赞赏,“我儿眼光甚好!这门亲事,爹娘一万个赞成!”

沈母更是拉着儿子的手,细细着那个平安绣囊,眼中泛着泪光:“瞧瞧这针脚,多细密!这‘平安’二字绣得多用心!还有这糖……定是那孩子亲手做的吧?真是个有心人。安儿,你定要好好待人家,莫要辜负了这份心意。”

沈岁安看着父母如此满意,心中最后一丝忐忑也彻底放下,被巨大的幸福和喜悦充满。他郑重道:“爹,娘,你们放心。儿子此生,定不负时宁。”

除夕夜,沈家饭桌上的话题几乎全围绕着那位未曾谋面的宋家姑娘和即将到来的亲事。沈岁安更是将宋时宁如何经营糖铺、如何创新糖品、如何聪慧明理说得绘声绘色,言语间充满了难以掩饰的爱慕与骄傲。

沈母听得啧啧称奇:“竟有这般能干的姑娘?既能打理生意,又知书达理,还能得我们安儿如此倾心,真是难得!年后我定要好好备上一份见面礼!”

窗外爆竹声声,屋内暖意融融。两户人家,隔着数十里的距离,却因为一对彼此倾心的年轻人,而在同样的节日里,怀着同样喜悦和期待的心情,念叨着同样的事情。

年初一过后,走亲访友的拜年活动便开始了。沈岁安随着父母出门拜年,难免被亲戚长辈问起学业乃至婚事。当他坦然告知己心有所属,且女方家中经营糖铺、双方父母己初步首肯年后议亲时,引来了一片祝贺之声,亦有些许细微的诧异——毕竟在有些人看来,沈家是书香门第,与商户结亲,似乎有些“低就”。

但沈岁安态度坚定,每每提及宋时宁,总是言辞恳切,满含赞赏,将其聪慧、能干、善良、知礼之处一一细说,并毫不讳言自己深受其照顾与激励。他那发自内心的维护与爱慕,以及沈父沈母明显乐见其成的态度,很快便让那些微的杂音消散于无形,只剩下清一色的祝福。

甚至有亲戚笑道:“看来我们岁安是觅得了一位‘甜’娘子了!日后怕是连墨汁里都要带着糖香喽!”

沈岁安闻言,只是笑,耳根微红,心中却甜得很。他甚至开始暗自思忖,该准备些什么像样的礼物,才能在正式拜会时,表达沈家的诚意与重视。

而在栖霞镇,宋家也经历着类似的情景。来拜年的亲友邻里,无一不对宋家得了沈岁安这样一位“乘龙快婿”表示羡慕和祝贺。宋父宋母脸上有光,应答时更是将沈岁安的学问、人品、以及对自家的帮助夸了又夸。时宁则每每羞得躲到后堂,但听着前厅传来的夸赞声,心里却比吃了最甜的蜜糖还要甜。

短暂的春节假期就在这忙碌的走动和甜蜜的念叨中飞快流逝。元宵节的花灯照亮了夜空,也预示着离别和新的开始。

正月十六,年节气氛渐淡。沈岁安拜别父母,踏上了返回栖霞镇的路程。这一次,他的行囊比回家时沉重了许多,里面装满了父母精心准备的、带给宋家的回礼:沈父亲手抄录的古籍、沈母亲手缝制的衣裳、以及家乡的特产,每一样都承载着沈家的重视与心意。

他归心似箭,脚步匆匆。心中反复演练着再见时的情景,设想着如何将父母的心意传达,如何与她分享家中过年的趣事。

而栖霞镇这边,宋时宁也己将铺子重新收拾整理,准备开张。她不时望向门口,计算着他归来的日程,心中充满了久别重逢的雀跃与一丝近乡情怯般的羞涩。

她知道,等他回来,他们的生活将不再仅仅是糖铺与书斋的两点一线。一场关乎他们未来、需要两家共同精心筹备的“大事”,即将郑重地拉开序幕。那将是比年节更加忙碌,却也更加充满甜蜜期盼的全新章节。

冰雪渐融,春风悄至。分别的时光即将结束,而属于“议亲”的故事,正伴随着渐暖的天气,一步步走近。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锦绣良缘:岁岁安宁

    (http://www.220book.com/book/V6Q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锦绣良缘:岁岁安宁 http://www.220book.com/book/V6Q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