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宴之后,林知在煜王府的处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明面上,她依旧是个不起眼的“书房侍女”,住在偏僻的听竹轩。
但暗地里,她能感觉到投注在她身上的目光更多了,有好奇,有探究,也有忌惮。
下人们对她更加恭敬,甚至连那位据说“心眼小”的柳承徽,路上遇见时也会勉强挤出一个笑容点头示意。
萧煜没有再召见她,但那箱“新书”就是最明确的信号:考核通过,接下来是更深入的“学习”和“准备”。
林知压下了心中的愤怒和窒息感。
情绪解决不了问题,唯有力量和智慧才能带来转机。
她开始更加疯狂地汲取那箱书中的知识,尤其是关于新政、关于京城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的关系、关于经济民生的部分。
她知道,这些才是萧煜认为她“有用”的地方,也是她目前唯一能接触到的、可能找到破局缝隙的领域。
同时,她并未完全切断与外界的联系。通过萧明月这扇“窗户”,她依然能了解到京城的一些动态。
萧明月几乎隔三差五就跑来听竹轩,有时是抱怨宫中嬷嬷的严格,有时是分享听来的八卦,有时纯粹是拉林知陪她玩闹。
“林知林知!你知道吗?苏家姐姐最近风头好盛!她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竟然说动了那位古板的都察院御史,重新查她父亲的案子了!”
“谢家哥哥又弄了个什么‘品鉴会’,请了好多名士,据说又出新点子了,神神秘秘的。”
“哎,好无聊啊,母妃又要我学绣花……”
从萧明月零碎的话语中,林知拼凑出信息:苏婉清正在全力救父,并且似乎取得了初步进展;谢流云依旧活跃,不断拓展着他的商业和人脉网络;而京城表面平静下,各方势力都在悄然涌动。
这一日,萧明月又嘟着嘴跑来:“烦死了烦死了!母妃非得让我给外祖母准备寿礼,说要显得有心意,不能光挑贵的!我哪知道送什么好啊!那些绣品、字画,我都送腻了!”
她眼巴巴地看着林知:“林知,你主意最多,帮我想想嘛!”
林知心中一动,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可以不着痕迹地向外传递信息、甚至尝试建立微弱联系的机会。
她故作思索状,片刻后道:“郡主,寻常之物确实难以出彩。不如……送些‘健康长寿’的寓意?我曾在……曾在某本杂书上看到一种‘五谷丰登长寿糕’的制法,并非寻常糕点,而是用五种精选杂粮,辅以坚果、干果,精心烤制,寓意极好,而且美味健康,最适合老人家。”
她详细描述了做法,并“无意间”提到:“记得那书上说,其中几样杂粮,似乎京中不多见,倒是……倒是谢家商队从南方带来的新品……”
萧明月眼睛一亮:“对啊!这个好!又好吃又有心意!我这就让人去找谢家哥哥要粮食!”她风风火火地就要走。
“郡主且慢,”林知叫住她,状若无意地补充道。
“那书上还提了几样需要注意的火候和配料比例,若是弄错,口感便差了许多。不如……我将要点写下来,郡主派人一并交给谢公子的人,也显得咱们心诚?”
“好啊好啊!还是你想得周到!”萧明月毫无心机地答应了。
林知铺开纸笔,写下了详细的糕点和配料名称(皆是真实可行的),但在最后,她用极其细微的、几乎与纸张纹理融为一体的笔迹,夹杂在配料说明中,写了一行小字:
“新茶甚苦,需旧友共品否?知白。”
这是一次极其冒险的试探。
“新茶”暗指京城的新环境和新压力,“甚苦”表达处境,“旧友”指代顾清明或谢流云可能理解的联络渠道,“知白”则是她的签名。她希望谢流云那边有能人能够发现并解读这隐藏的信息。
她将纸条吹干,折好,混入糕点制作说明中,交给了萧明月的侍女。
做完这一切,她的心怦怦首跳。这是在萧煜眼皮底下玩火!
几天后,萧明月兴高采烈地跑来,说她外祖母非常喜欢那份寿礼,还夸她有心了。至于那封信,似乎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异常发生。
林知有些失望,但并未完全气馁。一次失败不代表什么。
庸人做梦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又过了几日,她正在翻阅一本关于漕运的书籍,忽然听到窗外传来一阵悠扬的、略带凄清的箫声。
曲调是她从未听过的,婉转徘徊,如泣如诉。
她起初并未在意,但那箫声连续两日都在相近的时间响起,而且似乎……离听竹轩并不远。
她心中起疑,凝神细听。
渐渐地,她从那反复出现的、独特的旋律片段中,听出了一丝不寻常的规律。
她猛地站起身,拿出纸笔,尝试着用某种简单的密码规律(她前世从一本侦探小说里看来的)去记录和解读那旋律的起伏。
当她将解读出的符号转换成文字后,呼吸几乎停止了!
那断断续续的箫声,传递的竟是一句简短的话:
“茶己收到,旧友安好,静待时机。云。”
是谢流云!他竟然用这种方式回复了她!而且精准地将信息送到了听竹轩附近!
“云”,是他的署名!
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和振奋涌上心头!她不是孤军奋战!外面有一条隐秘的线,与她联系着!
虽然这方式如同特务接头,风险极大,且无法进行复杂交流,但这无疑是一道黑暗中透进来的微光。
【获得隐藏状态:【暗线初通】(与外界建立了极其脆弱隐秘的联系渠道,风险与机遇并存)。】
她强压下激动,努力恢复平静。这条线,必须在最关键、最必要的时候才能使用。
然而,还没等她从这条暗线带来的振奋中平复,另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敲响了听竹轩的门。
来的竟是多日未见的苏婉清。
她依旧一身素衣,但脸色不再苍白,反而透着一股冰冷的锐气和决绝。
她的眼神更加深沉,看向林知时,带着一种复杂的、审视的意味。
“林姑娘,别来无恙。”她开口,声音平静无波。
“苏小姐。”林知心中警惕,面上却不显,“请坐。”
苏婉清并未坐下,只是打量了一下简洁的听竹轩,淡淡道:“看来林姑娘在王府,倒是过得……颇为清净。”
林知不知她来意,只能谨慎应对:“蒙王爷不弃,有一隅安身之处,己是万幸。”
苏婉清忽然笑了笑,那笑容里却毫无暖意:“是啊,能得煜王殿下如此‘看重’,确是万幸。比起我等家破人亡、前途未卜之人,林姑娘实在幸运得多。”
林知微微蹙眉:“苏小姐何出此言?苏伯父之事,或有转机……”
“转机?”苏婉清打断她,目光锐利地看向她,“托姑娘的福,家父的案子确实有了重审的迹象。但其中关窍,婉清心中亦有些猜测。今日前来,并非叙旧,只是想提醒林姑娘一句。”
她上前一步,压低了声音,语气冰冷:“京城非凉州,旋涡之深,非你所能想象。煜王殿下心思深沉,他今日能助你,明日便能弃你。姑娘好自为之,莫要……玩火自焚。”
她说完,深深看了林知一眼,不再多言,转身离去。
林知站在原地,心中波澜起伏。
苏婉清这番话,是警告?是威胁?还是……某种基于她重生经历的、隐晦的提醒?
她似乎知道些什么,关于萧煜,关于京城的危险。
而且,她提到“托姑娘的福”……难道她父亲案子的转机,背后也有萧煜的手笔?萧煜在用这种方式,同时操控她和苏婉清?
线索纷乱,迷雾重重。
林知感到自己正站在一张越织越大的网中央,西周都是看不见的丝线,而她,必须尽快找到挣脱的方向。
就在她沉思之际,王府的侍卫长再次到来,带来的却不是书籍或指令。
“林小姐,王爷吩咐,三日后,陛下将于南苑围场举行冬狩,王爷特许您随行。”
又是围场!又是“随行”!
林知的心猛地一沉。
上一次凉州秋狩的经历还历历在目,这一次京城的冬狩,等待她的,又将会是什么?
她下意识地摸了摸发间那支冰冷的白玉簪。
这一次,她不能再仅仅做一个被动的棋子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V8K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