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最终没有动用谢流云的那条“桥”。
风险太大,且时机未到。萧煜的试探和苏婉清的警告都言犹在耳,在自身力量不足以掌控全局前,贸然与谢流云进行更深度的合作,无异于火中取栗。
她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萧煜交代的任务中——起草那份关于北狄新王继位后的应对策略方略。
这并非易事。她需要充分理解当前的边境形势、北狄内部的政治格局、大晟朝的国力军备以及各种可能的利弊得失。
她埋首于王府书海,调动所有前世记忆和今生所学,谨慎地分析、推演。
数日后,一份详尽周密的《北狄新策疏略》呈送到了萧煜案头。
疏略中,她不仅阐述了“雪中送炭”的核心思想,更细化提出了“三步走”策略:
1. 秘密接触:派遣精干可靠的使者,以商队名义携带少量急需物资(如药材、粮食种子)先行接触,试探新王态度,表达善意。
2. 有限合作:若对方有意,则提供有限度的、旨在帮助其稳定内部的经济和技术支持(如帮助改良牧业技术、开放部分边境小额贸易),换取其明确压制主战派的承诺和边境和平。
3. 长期互市:待其地位稳固,逐步建立更稳定的互市机制,但核心军事技术和战略物资绝不输出,始终保持警惕。
她还详细列出了使者人选的建议标准、物资清单、谈判底线、风险预案,甚至包括如何利用北狄内部部落矛盾进行制衡的策略。
萧煜看完,久久沉默。
这份疏略的成熟和老辣,远超他的预期。
它不像是一个深闺少女所能写出,更像出自一个经验丰富的边疆大吏或战略幕僚之手。
他再次审视林知,目光复杂难辨。这个女子身上的谜团越来越多,她就像一口深不见底的井,每次以为触底时,又能发现新的深度。
“很好。”萧煜最终只说了两个字,但语气中的分量远比之前任何一次赞赏都要重,“此事若成,你当记首功。”
【萧煜信任度(实用性)大幅提升。警惕度维持高位。】
疏略被萧煜以他的名义稍加修改后,秘密呈送给了皇帝。
据说皇帝览后大为赞赏,并全盘采纳,责令萧煜全权负责。
林知因此获得了短暂的喘息之机,也稍微拓宽了在王府中的行动空间。
她利用这点空间,做了一件小事。
她通过顾清明在京中的联络人(一条极其隐蔽的线),向凉州的顾清明送去了一封信和一本书稿。
信中,她让顾清明以“知白居士友人”的名义,在京中一家新开的小书局“墨韵斋”,出版一本名为《农桑辑要答疑》的小册子。
书稿内容,是她结合王府藏书和前世知识,针对《农桑辑要》中一些过时或难以操作的技术要点,提出的更简便、更有效的新方法。
她选择“墨韵斋”是因为它背景干净,并非翰墨斋那般显眼;选择“农桑”题材,是因为它看似不起眼,却关乎国计民生,且不易触犯敏感政治神经;用“友人”名义,则是进一步淡化“知白居士”的存在。
这是一种试探,也是一种坚持。她无法完全放弃“知白居士”这个能发出自己声音的身份,但必须换一种更安全、更低调的方式。
小册子印刷得很粗糙,发行量也极小,起初并未引起任何注意。
然而,其中几条关于防治作物病虫害、改良纺织工具的方法,却被京郊几个庄子的农户偶然试用后,发现效果奇佳!
口碑开始在小范围内流传。
一些底层小吏和不得志的读书人开始关注这本小册子,甚至有人试图寻找这位“知白居士友人”。
【文化崩坏度微弱提升。“知白居士”影响力以更隐蔽的方式缓慢渗透。】
这一切,林知都默默观察着,并未进一步行动。
播下种子,需要耐心等待发芽。
与此同时,京城的局势也在微妙变化。
苏婉清父亲的案子终于水落石出,确系遭人陷害。
皇帝下旨赦免其罪,官复原职。苏家虽元气大伤,但总算度过了这场劫难。
苏婉清再次来到煜王府拜访林知。
这次,她褪去了之前的冰冷和疏离,眉宇间虽依旧沉静,却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家父之事,多谢林姑娘。”苏婉清郑重一礼。她虽不确定林知在其中具体起到了何种作用,但萧煜的出手和林知那日宫宴上的“误打误撞”,都让她觉得此事绝非偶然。
“苏姐姐言重了,令尊沉冤得雪,是陛下明察秋毫,也是苏姐姐孝感动天,臣女不敢居功。”
林知依旧谦逊,但她能感觉到,她和苏婉清之间那种无形的敌对感,似乎消融了些许,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微妙、难以定义的关系。
【与苏婉清关系进入【微妙同盟·试探期】。】
更让林知意外的是,萧明月兴冲冲地跑来告诉她,那位总找她麻烦的柳承徽,突然被王爷训斥了,原因是“行为不端,苛待下人”,还被禁足一个月。
萧明月拍手称快:“肯定是皇兄发现她老是欺负人!真是大快人心!”
林知却心中了然。这恐怕是萧煜对她的一种“补偿”或“安抚”,意在告诉她:听话,就会有好处;同时也在警告府中其他人,不要轻易动他“看重”的人。
就在林知逐渐适应京城王府的生活,并试图在夹缝中寻找生机时,一场由她那份《北狄新策疏略》引发的波澜,正悄然荡开。
萧煜负责的与北狄秘密接触事宜,进展出乎意料的顺利。北狄新王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对大晟朝主动递来的橄榄枝十分重视,派出了心腹使者团,秘密入京洽谈。
然而,这个消息不知如何被泄露了出去!
一时间,京城暗流涌动。
主战派的将领们强烈反对,认为这是养虎为患;一些保守的文臣也抨击此举“有损国体”、“与虎谋皮”;甚至民间也出现了一些流言,说煜王爷“勾结外敌”。
皇帝的压力陡然增大。
萧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攻击。他深知,这背后必然有其他皇子的推波助澜,尤其是周贵妃所出的那一派。
林知也感受到了府中气氛的紧张。
萧煜变得异常忙碌,脸色也时常阴沉着。
她意识到,真正的风暴来了。
而她提出的策略,正是这场风暴的中心。
这天夜里,萧煜再次召见了林知。
书房内,烛火摇曳。
萧煜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
“北狄使者团己在秘密来京的路上。”他开门见山。
“但朝中反对之声甚嚣尘上。父皇虽未改变主意,但若此行不能取得显著成效,你我恐万劫不复。”
他盯着林知:“那份疏略出自你手,你对此策最有见解。现在,本王需要你再做一件事。”
林知心中一凛:“王爷请吩咐。”
“使者团抵京后,第一次秘密会谈,你随本王一同出席。” 萧煜的声音不容置疑。
“以本王幕僚的身份。”
“你要帮本王,说服他们,也说服……所有质疑的人。”
林知猛地抬头,眼中充满了震惊。
出席秘密会谈? 以幕僚身份? 这简首是将她推到风口浪尖的最前沿!
但看着萧煜那不容反驳的眼神,她知道,自己没有退路。
从“书房侍女”到“幕后执笔”,再到即将走到台前的“幕僚”…… 她在萧煜的棋局中,棋子越当越大,也越来越危险。
而这一次,她要面对的,将是真正的异邦使者、虎视眈眈的政敌,以及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巨大压力。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崩坏剧本:女配的剧本洞察》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V8K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