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结束后,安全屋内那种与世隔绝的宁静被彻底打破。虽然物理上依旧被重重山峦和尖端科技保护着,但信息的洪流却无孔不入地渗透进来。
接下来的几天,送来的新闻简报厚度与日俱增,内容触目惊心。最初还只是几家主流媒体的重磅头条,很快便演变成一场席卷整个西方舆论场的风暴。仿佛一夜之间,所有拥有国际影响力的报纸、新闻周刊、电视网、线上平台,都统一了口径,将矛头对准了远在中国的星火科技和它的年轻创始人。
【深度调查与“揭秘”】: 《华尔街日报》用一个整版发布了所谓“深度调查”报告,标题耸人听闻:《“卫士”的阴影:星火科技崛起背后的可疑路径》。文章“详尽”地梳理了星火科技的发展史,将其技术突破的时间点与近年来全球几起未破获的重大工业间谍案、尖端实验室失窃案巧妙地并列在一起,充满暗示地将“巧合”编织成“证据链”。报道还“采访”了几位匿名的“前星火员工”,描述林风如何是一个“偏执、神秘、对技术来源讳莫如深”的独裁者。
《经济学人》的封面则更加阴险,采用了林风一张略显疲惫和严肃的新闻照片,通过技术处理让他的眼神显得更加深邃难测,背景则是模糊的电路板和雷达图。封面标题只有两个词:“Teo-Nationalism?”(技术民族主义?)。内文长篇大论,将星火科技的技术优势与中国的国家战略强行捆绑,将其描绘成中国政府挑战现有国际技术秩序和安全规则的“尖兵”,巧妙地将一个商业科技公司的问题上升到了地缘政治对抗的层面。
【电视媒体的视觉轰炸】: 、BBC等国际电视巨头则充分发挥了视觉冲击力。他们的新闻节目里反复播放着经过精心剪辑的画面:“卫士-1型”在测试中轻易拦截目标的震撼场景(配以“如此强大的能力是否己军用?”的画外音)、苏黎世会议后EMPA大楼外增加的安保(暗示有不可告人的事件发生)、甚至是一些无关的、气氛压抑的中国高科技园区空镜。他们邀请来的“专家”们在演播室里侃侃而谈,从“知识产权保护”谈到“网络安全威胁”,再谈到“技术失控”,给观众灌输着一种对星火科技及其所代表力量的深深不安和恐惧。
【网络舆论的污泥潭】: 社交媒体和新闻聚合平台成为了谣言和恶意攻击的狂欢场。大量伪造的内部文件、PS过的图片、断章取义的视频片段被批量制造和传播。#BoycottSpark(抵制星火)、#SparkIsWatg(星火在监视你)等标签被机器人水军和不明真相的网民推上热搜。一些极端反华政客和团体趁机兴风作浪,将事件无限上纲上线。科普博主和科技评论人如果敢发表稍微客观一点的言论,立刻就会遭到有组织的网络暴力和人身攻击,迅速被淹没在口水中。
【“权威”的背弃与质疑】: 更致命的是,一些国际知名的学术期刊和标准组织也开始发表谨慎声明。《自然》杂志编辑部发表一篇评论,呼吁对“某些来源异常突然的技术突破”保持“审慎的同行评议和审视”。《IEEE Spectrum》(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旗舰出版物)宣布“暂缓刊发”一篇原定介绍“卫士-1型”部分基础原理的论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一个技术委员会宣布“无限期推迟”一项原本由星火科技主导起草的新能源接口标准草案的讨论。
影响立竿见影,且是毁灭性的。
星火科技的海外股价在停牌多日后复牌,旋即遭遇史诗级暴跌,连续触发熔断机制,市值蒸发超过三分之一。欧洲和北美的主要合作伙伴,包括几家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商和分销渠道商,纷纷援引“不可抗力”和“道德条款”,宣布暂停或终止合作。原本即将达成的几笔重大国际订单被无限期搁置。
甚至在国内,质疑和担忧的声音也开始悄然出现。网络上出现了“不要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星火科技应该主动接受国际调查以证清白”的言论。一些原本与星火有合作关系的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也变得态度暧昧,推迟了原定的交流计划。
安全屋内,气氛降到了冰点。
王大锤看着平板电脑上不断刷新的坏消息和股价跳水图,眼睛赤红,气得浑身发抖,却又无能为力,只能一遍遍地在房间里踱步,嘴里咒骂着所有他能想到的脏话。
山猫则更加沉默,她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网络上,但不是看新闻,而是试图追踪那些水军的源头和谣言传播的路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脸色冰冷如霜。但对方显然也是高手,IP地址遍布全球,跳板无数,清理痕迹的速度极快。
林风站在观景窗前,一动不动。窗外依旧是云卷云舒,山峦巍峨,但他仿佛能看到无数无形的刀剑正从西面八方射来,精准地 targeting 他和他一手创立的公司。声誉,这家科技公司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污名化、被摧毁。
这不是公平的竞争,这是一场有预谋的谋杀。利用信息差,利用话语权优势,利用普通人固有的怀疑和恐惧。
他的个人终端震动了一下,是董先生发来的加密信息,内容很短:“压力巨大,保持定力,专注关键。”
林风明白这八个字的分量。董先生代表的力量还在支撑,但这种支撑并非无条件。他们需要看到突破口,需要看到价值兑现。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愤怒的王大锤和专注的山猫,最后落在桌面上那份厚厚的、记录着无数恶毒攻击的简报上。
他的眼神逐渐从凝重变得冰冷,又从冰冷中燃起一丝火焰。
舆论的战场,他暂时无法首接反击。
但另一场战争,必须加速了。
他拿起内部通讯器,接通了负责夜枭审讯小组的线路。
“我是林风。”他的声音平静得听不出一丝波澜,“关于下一次审讯,我有一个新的方案。”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黑科技巨头:从手搓电池开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V8V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