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飞羽那无声的指向,如同在迷雾中投下一道刺目的闪电。赵刚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召集了紧急军事会议。当他在团部地图上重重圈出那个被凌飞羽“选定”的日军辅助据点——黑石峪仓库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黑石峪?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驻扎着日军一个小队和伪军一个连,虽然相对孤立,但火力不弱,而且距离其他据点支援距离并不算太远。打这里?代价会不会太大?
“就打这里!”李云龙却第一个蹦起来支持,他虽然不明白凌飞羽怎么“选”的,但他信赵刚,更信那个一次次创造奇迹的“邪乎”小子,“这地方老子早就瞅着不顺眼了!里面肯定有货!打下来,硝石粮食说不定都能解决!”
赵刚的目光扫过一众干部:“凌飞羽同志用他自己的方式,给了我们方向。我相信这不是无的放矢。黑石峪看似难打,但正因如此,敌人防备可能反而有疏漏。而且,我们不是要强攻。”
他手指点向地图几条隐秘的小路:“我们要的是速度,是精准!就像一把尖刀,进去,割下一块肉,立刻撤回!目标明确:夺取仓库物资,尤其是硝石和药品粮食!一击即走,绝不恋战!”
“特务营留下的兄弟打主攻!老子带独立团最能打的突击队配合!再从各连抽调枪法好的,组成掩护小组!”李云龙立刻请缨,眼中闪烁着好战的光芒。
方案迅速敲定。一支由师特务营精锐为尖刀、独立团老兵为骨干的精干突击队连夜组建完毕。赵刚亲自进行战前动员,没有多余废话,只强调了三点:速度、精准、撤离。
“同志们!这一仗,不是为了歼敌多少,是为了活下去!为了后山那个坑!为了还能喘气的弟兄!把你们吃奶的劲儿都拿出来!一根硝石,一粒粮食,都不能给鬼子留下!”
“是!”低沉的吼声在夜色中回荡,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
队伍如同利箭,悄无声息地射入黑暗。杨村内部,则进入了最高级别的战备警戒,所有剩余力量都被动员起来,准备接应和防御可能到来的报复。
太原。“蜂鸟”很快通过电台得知了独立团异常的兵力调动和集结迹象,目标似乎首指黑石峪。他并未感到意外,反而露出一丝“果然如此”的冷笑。
“饥饿的狼,终于要跳出巢穴了。黑石峪倒是个不错的猎场。”他踱步到地图前,手指轻轻敲击着黑石峪的位置。
他并没有立刻通知黑石峪加强戒备。相反,他下达了一个更阴险的命令:
“通知黑石峪守军:明日清晨,将有一批‘特殊慰问品’(少量精粮和清酒)送达。令其放松外围警戒,集中人手准备接收和享用。其余,按兵不动。”
他要送给独立团一场“惨胜”。让他们付出足够的鲜血代价,才能拿到那点有限的物资。让胜利的喜悦被伤亡的惨痛所冲淡,让新生的希望再次蒙上阴影。更要借此观察,独立团在获得初步补给后,会将资源向哪个方向倾斜——是继续强化防御,还是投入那个危险的“惊蛰”项目?
同时,他再次启动了静默己久的“夜枭”线路,发出了一条新的指令:
“目标:杨村后山废料区。方式:远距离观测记录(气味、烟雾颜色、声响频率、人员活动变化)。无需介入。数据每日一报。”
他要成为那个最耐心的“观测者”,在对手自以为突破时,冷静地记录下一切,寻找着那条隐藏在技术脉络下的、真正通往“邪眼”核心的路径。
黑石峪战斗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打响。过程惨烈而高效。突击队如同幽灵般摸掉了外围岗哨,但在接近核心仓库时,还是触发了警报。留守的日伪军虽然因为“慰问品”的消息而有些松懈,但依旧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狭窄的山道上爆发了激烈的白刃战和手榴弹对攻。李云龙亲自抡着鬼头大刀冲杀在前,特务营的战士更是枪法精准,战术狠辣。每一米推进都付出了鲜血的代价。
最终,仓库被成功突破。里面的物资让所有幸存者眼睛发红——整整半仓库的硝石!还有大量的粮食、罐头、甚至还有一些珍贵的医疗器械和药品!
“搬!能搬多少搬多少!搬不走的!全给老子炸了!”李云浑身是血,嘶哑着吼道。
撤退变成了与时间的赛跑。闻讯赶来的日军援军在山道出口与负责断后的部队发生了激战。负责掩护的狙击小组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伤亡不可避免。
当突击队拖着沉重的物资和伤员,付出近三分之一减员的惨重代价,终于撤回杨村时,天色己经大亮。
看着缴获的物资和抬下来的烈士遗体、呻吟的伤员,胜利的喜悦被沉重的悲伤冲得七零八落。李云龙铁青着脸,一遍遍查看着伤亡名单,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赵刚默默清点着物资,尤其是那救命的硝石和药品,心中百感交集。凌飞羽指出的方向没错,黑石峪确实有他们急需的东西。但这代价…太沉重了。他再一次深刻体会到,任何一点技术的进步和生存的机会,在这个年代,都需要用鲜血和生命去换取。
物资被迅速分类入库。硝石优先供应后山工棚和卫生所。粮食则定量配给。杨村暂时缓解了燃眉之急。
但赵刚和李云龙都清楚,鬼子吃了这么大一个亏,报复很快就会到来。而他们消耗的弹药和兵力,短时间内难以补充。
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后山工棚获得了充足的硝石,处理废料的进度大大加快。那种低温催化中和法被证明行之有效,虽然无法彻底根除污染,但己经能将毒雾和泄漏风险控制在较低水平。坑口被彻底用碱土覆盖夯实,周围设立了长期监测点。
专家试图将这种方法与“惊蛰”项目联系起来,但进展缓慢。缺乏关键的理论指导和实验设备,他们只能凭感觉摸索。
而这一切,都被隐藏在远处山峦中的“观测者”,通过高倍望远镜和简陋的空气采样装置(通过风向和气味判断),一丝不苟地记录了下来,化作密电,发往太原。
卫生所内,凌飞羽似乎对外界惨烈的牺牲和短暂的胜利有所感应。在突击队回来的那天,他的能量波动再次变得剧烈。
【能量储备:0.08% (外部剧烈事件冲击,意识深层扰动)
他虽然没有醒来,但眉头紧锁,嘴唇不断翕动,仿佛在经历一场激烈的内心斗争。断续的呓语变得更加模糊,却似乎夹杂着一些新的词汇片段:
“代价太高”
“不对,不是那样”
“能量转换效率”
“结构关键”
王铁柱仔细记录下每一个音节,交给赵刚。赵刚看着这些碎片,若有所思。凌飞羽似乎在反思?在否定什么?还是在优化?“能量转换效率”、“结构关键”这似乎指向了更核心的技术层面。
他让专家看了这些词汇,专家也是一头雾水,只觉得高深莫测。
与此同时,魏和尚在使用了新一批基于催化剂提纯的“血清”后,情况出现了决定性的好转!伤口的黑紫色开始明显消退,虽然人还极度虚弱,但己经能偶尔睁开眼,发出模糊的音节!
老胡的伤势也在新到货的药品帮助下稳定下来。
希望,似乎真的在鲜血浇灌下,萌发出了稚嫩的幼芽。
但赵刚不敢有丝毫放松。他站在团部门口,看着正在加固工事的战士们,看着远处依旧缭绕着淡淡白雾的后山,手中紧紧攥着一份刚收到的、关于周边日军大规模异动频繁的情报。
凌飞羽指引他们赢得了一场惨胜,争取了时间。
但敌人的报复,绝不会遥远。
而那把悬在头顶的、名为“蜂鸟”的利剑,也依旧寒光闪闪。
微光虽亮,前路仍长。
砺刃之后,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烽火战魂:从苍云岭到长津湖(http://www.220book.com/book/V96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