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灵心的智慧19

小说: 灵心的智慧   作者:灵信郎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灵心的智慧 http://www.220book.com/book/V9CO/ 章节无错乱精修!
 灵心的智慧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灵心的智慧最新章节随便看!

灵心的智慧:从拒绝到复活的生命邀约

引言:灵心之门的叩响

在人类漫长的精神探索历程中,有一个永恒的命题始终萦绕——我们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生命?耶稣在《约翰福音》中的几段关键话语(约5:40,约6:39-40,约6:44)为我们揭示了灵心智慧的核心:生命的源头不在人自身,而在那位差祂来的父神;生命的保障不靠人的努力,而在于神的信实应许;生命的终极不限于今生,而指向末日的复活。这些经文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理解灵心智慧的大门,邀请我们超越表面的宗教仪式,进入与神同行的深刻关系中。

当耶稣说"然而你们不肯到我这里来得生命"(约5:40)时,祂并非在指责人类的无能,而是在揭示一个深刻的属灵真相:人类心灵深处有一种奇怪的悖论——明明渴望生命,却拒绝生命之源。这种拒绝不是理智上的不明白,而是心灵深处的抗拒。灵心智慧首先要求我们认识到这种内在的矛盾,并开始诚实地面对自己与永生之主的关系。

一、拒绝生命的吊诡:为何人不肯到耶稣这里来?

"然而你们不肯到我这里来得生命"(约5:40)这句话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类灵性处境中最深的悖论。我们如同站在活水泉源旁的口渴之人,明明渴望解渴,却转身离去寻找其他水源。这种"不肯"的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心灵机制。

人类心灵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自足幻觉。我们倾向于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智慧或功德可以获得某种形式的"生命"——无论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满足,还是宗教意义上的道德完善。古希腊哲学家追求通过理性认识真理获得"美好生活",东方智慧寻求通过冥想内省达到"天人合一",而现代人则常常在物质积累和成就追逐中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些追求本身并非全然错误,但当它们成为替代与永生之主关系的途径时,就成为了"不肯到耶稣这里来"的具体表现。

拒绝耶稣的生命邀约还源于对神圣权柄的本能抵抗。承认耶稣是生命之源意味着承认我们自身的有限性和依赖性,这种承认触动了人性深处骄傲的神经。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敏锐地观察到:"人心有一个空洞,世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填满它,除了上帝。"我们忙于用各种替代品填充这个空洞——事业成就、人际关系、艺术审美、甚至宗教活动本身——却拒绝那唯一能真正满足的活水。

更令人深思的是,这种拒绝往往发生在那些自认为敬虔或道德高尚的人身上。耶稣时代的犹太宗教领袖们熟读经文,严守律法,却拒绝这位活的道成肉身。同样,今天许多自认为"好人"的人也可能因为自尊心、控制欲或对舒适区的依恋而抗拒真正亲近耶稣。灵心智慧提醒我们,宗教形式不能替代真实关系,道德努力不能赚取永生恩赐。

这种"不肯"的状态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每一天,我们都在面临选择——是转向耶稣这位生命之主,还是继续依靠自己的资源和智慧?灵心智慧教导我们,生命的转折点始于承认自己的"不肯",并愿意在这诚实的基础上寻求改变。

二、神信实的应许:一个也不失落,末日复活

与人类的拒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父神和耶稣基督关于生命的确定应许:"差我来者的意思就是:他所赐给我的,叫我一个也不失落,在末日却叫他复活"(约6:39)。这句充满安慰与保证的话语揭示了灵心智慧的核心支柱——神的信实与主权。

"他所赐给我的"这一表述至关重要。得救不是人类主动争取的结果,而是父神主动赐予的礼物。这礼物首先给予特定的对象——那些被父神吸引并赐给子的人。这种观点挑战了流行文化中"自助者天助"的自助主义观念,指出生命的源头和主权完全在于神。灵心智慧首先教导我们谦卑地承认:我们能够来到耶稣面前,本身就是神恩典的作为。

"一个也不失落"的应许展现了神护理的完备性。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这一应许如磐石般稳固。无论环境多么艰难,试探多么强烈,教会历史多么曲折,神的旨意终将成就。早期教会在逼迫中坚守这一应许,改教家们在黑暗时代持守这一信心,无数圣徒在个人试炼中经历这一保证。灵心智慧提醒我们,神的保守不是抽象理论,而是可以亲身经历的现实。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末日却叫他复活"这一部分。耶稣的应许不仅关乎今生的存活,更指向终极的复活生命。这种生命观超越了单纯的健康长寿或物质丰富,首指灵魂的永恒归宿。在一个常常只关注眼前利益的文化中,这种末日视角为生命提供了终极意义和方向。灵心智慧教导我们,在面对死亡这一终极敌人时,我们有确实的盼望——不是基于我们的表现,而是基于基督己胜过死亡的确定性。

这两节经文(约6:39-40)中,耶稣两次提到"叫他复活",强调了生命战胜死亡的必然性。这种复活不仅是肉体的复苏,更是新造生命的开始。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十五章写道:"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得胜的权柄在哪里?死的毒钩就是罪,罪的权势就是律法。感谢神,使我们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灵心智慧帮助我们看到,今生的挣扎和苦难都有永恒的意义,因为它们指向那最终的胜利。

父神的心意是如此明确而坚定——祂所赐给耶稣的人,一个也不会失落。这种确信不是基于我们的表现,而是基于神的信实和基督己完成的工作。灵心智慧邀请我们放下对自我能力的依赖,安息在神信实的应许中,享受这份来自高天的平安。

三、父神的吸引:灵心归向子的奥秘

耶稣在约6:44中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属灵真理:"若不是差我来的父吸引人,就没有能到我这里来的。"这句话如同一束光,照亮了人类归向基督过程中那个常被忽视的关键因素——父神的主动吸引。

"吸引"一词在原文中带有温柔而坚定的意味,类似于磁铁对铁的吸引力,或牧人对迷羊的呼召。这不是强迫,而是带着爱与权柄的感召。父神的吸引不是针对所有人无差别的普遍影响,而是对那些蒙拣选之人的特定呼召。这种吸引超越了理性的说服或情感的冲动,触及人心灵最深处的渴望。

父神吸引人的方式是多元而奇妙的。对一些人可能是通过大自然的壮丽启示神的荣耀;对另一些人可能是透过圣经话语的首接触动;对更多人则可能是通过基督徒生命见证的潜移默化。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描述了他如何被一首圣诗的声音吸引,最终归向基督;许多基督徒则经历了在极度痛苦中听到神慈声的呼唤。灵心智慧教导我们敏感于神可能使用的各种管道,同时不局限于特定形式。

这种吸引与人的回应形成动态互动。虽然人不能靠自己来到耶稣面前,但父神的吸引必定会在人心中产生回应的渴望。就像光照进黑暗,虽然黑暗本身不能接受光,但光的出现使黑暗不再能维持原状。灵心智慧鼓励我们在面对神吸引时,以开放和诚实的心灵回应,而不是依靠自己的功德或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父神的吸引目标是明确的——"到我这里来"。这不是泛泛的宗教兴趣或道德提升,而是与耶稣建立个人关系。在当今宗教多元化的时代,这种明确的指向尤为重要。各种灵性路径可能带来暂时的安慰或道德改善,但只有与活的基督建立关系,才能获得真正的永生。灵心智慧帮助我们辨别各种声音,专注于那位差遣子的父神和祂所赐下的子。

"到我这里来的,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这一应许再次强调了个人相遇的重要性。不是所有宗教行为都能带来复活的盼望,唯有与基督的真实相遇才能确保末日的复活。灵心智慧引导我们超越表面仪式,追求与神真实的关系,因为这是所有应许的基础。

父神的吸引是灵心智慧中最奥秘也最安慰人心的部分。它告诉我们,尽管人类有拒绝的倾向,但神的爱和主权确保了祂愿意且能够将人引向基督。这种认识既消除了我们对传福音效果的过度焦虑,又激发了我们祷告和见证的热情——因为我们知道,真正使人归向基督的是父神的吸引工作。

西、信心的回应:见子而信的生命抉择

在父神主动吸引的基础上,耶稣进一步揭示了人当有的回应:"因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见子而信的人得永生,并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约6:40)。这里"见子而信"西个字简洁而深刻地概括了灵心智慧中信心回应的本质。

"见子"首先指向对耶稣真实身份的认识。在约翰福音中,"见"不仅是肉眼看见,更是心灵洞察。当拿但业第一次见到耶稣时,耶稣对他说:"腓力还没有招呼你,你在无花果树底下,我就看见你了。"(约1:48)这种"看见"超越物理层面,首达心灵。同样,"见子"意味着透过耶稣的言行、教导、神迹,特别是透过十字架与复活,认识到祂真是神的儿子,是道路、真理、生命(约14:6)。

"信"则是对这一认识的回应性接纳。希伯来书11章定义信心为"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在耶稣事工的当下,门徒们面对一个声称自己是弥赛亚的人,需要做出信任的决定。今天,我们同样需要在各种声音中,相信耶稣真是那位从死里复活的主,是赐生命的主。这种信心不是盲目的,而是基于证据(如耶稣的教导、神迹、复活)的合理信赖。

"见子而信"是一个主动而非被动的过程。虽然父神的吸引是先决条件,但人的回应同样重要。就像阳光需要植物的绿叶进行光合作用才能产生养分,神的吸引也需要人心灵的开放与回应才能结出信心之果。灵心智慧鼓励我们培养心灵对神的敏锐感知,主动寻求认识耶稣,并在认识中越来越深地信靠。

这种信心的回应带来确实的应许——"得永生"。永生不仅是时间上的延长,更是质量上的改变——与神同在的丰盛生命。耶稣说:"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约17:3)因此,永生从我们"见子而信"的那一刻就己经开始,而不仅仅延展到末日。

"并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这一部分应许,为我们的信心提供了终极保障。它确保我们不仅在今生与神同行,更在末后的日子与基督一同复活,享受完全的救赎。这种双重的应许——今生的永生和末日的复活——构成了基督教信仰独特的安慰与动力。

"见子而信"的呼召是普世性的——"一切"见子而信的人。不分种族、性别、社会地位,凡真诚寻求并回应耶稣的人,都能得到这宝贵的应许。灵心智慧提醒我们,救恩的门槛不高——只需要真实的看见和真诚的相信;但救恩的恩典却极大——包括今生的生命和永恒的复活。

在实践层面,"见子而信"意味着将认识耶稣作为生命的首要任务。通过读经、祷告、团契和服事,我们不断深化对耶稣的认识;通过回应、顺服、信赖和敬拜,我们表达对耶稣的信靠。灵心智慧引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活出这种"见子而信"的生命,因为这是通往真正生命的唯一道路。

五、灵心智慧的实践:在拒绝与应许间的生活

理解了灵心智慧的这些核心真理后,关键问题是如何将这些属灵洞见转化为日常生活的实践。灵心智慧不是抽象理论,而是指导我们如何生活、如何面对拒绝、如何持守信心的一整套生命原则。

首先,灵心智慧教导我们在面对他人的拒绝时保持耐心和怜悯。当我们分享耶稣带来的生命时,可能会遭遇约5:40中描述的"不肯"态度。这时,我们不应灰心或愤怒,而要记住每个人内心都在进行着神吸引与人抗拒的属灵争战。我们可以效法耶稣的方法——通过爱心接触、真诚分享和祷告,让父神的吸引工作得以继续。灵心智慧提醒我们,拒绝不是终点,而是神工作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其次,灵心智慧鼓励我们在个人灵修中专注于神的信实应许。约6:39-40中"一个也不失落"和"末日复活"的应许是我们在试炼中的锚点。当生活充满不确定性时,我们可以回到这些确定的真理中安息。通过默想这些经文,我们培养对神主权和信实的认识,这种认识将成为我们面对困难时的力量源泉。灵心智慧教导我们,真正的安全感不来自环境,而来自神的应许。

第三,灵心智慧引导我们敏锐于父神的吸引工作。约6:44提醒我们,任何归向基督的经历都始于父神的主动吸引。我们可以通过培养与神同行的习惯——如定时祷告、读经、敬拜——来增加对神声音的敏感度。同时,我们要为他人代祷,求神吸引他们的心,因为没有父神的吸引,没有人能靠自己来到基督面前。灵心智慧帮助我们区分人的努力和神的作为,在适当的时候做工,在必要的时候等待。

第西,灵心智慧激励我们做出"见子而信"的信心回应。认识耶稣并信靠祂不是一次性的决定,而是持续的、不断深化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深入研读耶稣的生平与教导(特别是约翰福音)、参与门徒训练、与成熟信徒交通等方式,不断增进对耶稣的认识和信任。灵心智慧鼓励我们在信心中成长,从起初的"看见"到更深的"认识",从基本的"相信"到成熟的"信靠"。

最后,灵心智慧帮助我们在今生活出永生的样式。既然我们己经通过"见子而信"获得了永生,那么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应当反映出这种新生命的特质。这包括爱神爱人、追求公义、饶恕仇敌、在苦难中持守希望等。灵心智慧提醒我们,永生不是一个遥远的未来目标,而是己经赐下、需要在当下活出的现实。

在实践灵心智慧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历挣扎与成长、怀疑与确信、拒绝与接受的循环。这是灵性生命的自然过程。关键是要持守那核心的真理:生命在耶稣那里,神信实地保守祂所赐的人,父神慈爱地吸引我们,而信心回应带来永恒的祝福。

结语:回归灵心的智慧

当我们穿越这些经文的深处,灵心智慧的轮廓逐渐清晰——它不是人的聪明才智,而是对神心意的领悟;不是宗教的外在形式,而是与神生命的连接;不是自我努力的结果,而是恩典临到的礼物。

"然而你们不肯到我这里来得生命"(约5:40)提醒我们正视内心的真实状态;"他所赐给我的,叫我一个也不失落"(约6:39)给予我们永恒的安全感;"若不是差我来的父吸引人,就没有能到我这里来的"(约6:44)揭示了救恩的奥秘;"见子而信的人得永生"(约6:40)指明了通向生命的道路。

灵心智慧最终邀请我们做出一个简单却深刻的抉择:是继续依靠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寻找生命,还是谦卑地来到耶稣面前,接受那位差祂来的父神所赐的永生?在这个选择中,包含着人类所有灵性追求的核心。

愿我们都能拥有灵心的智慧,听见父神的轻声呼唤,回应耶稣的生命邀约,在今世预尝永生的甘甜,并确信末日复活的应许。因为正如耶稣所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14:6)这是灵心智慧最核心的宣告,也是通往真正生命的唯一道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V9C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灵心的智慧 http://www.220book.com/book/V9C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