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冬的南京明故宫遗址,寒风卷着枯叶掠过残破的丹陛石,许辰站在“洪武反腐”展区前,指尖轻轻拂过展柜里复刻的“剥皮实草”刑具模型。讲解员小周正对着一群游客介绍:“当年朱元璋铁腕反腐,斩杀贪官十余万,却有人说他‘量刑过重’;要是他能看到后世对他反腐的评价,知道自己的苦心没有白费,肯定会很欣慰。”
许辰掏出手机,系统界面自动弹出明初史料:此时是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刚查处“空印案”,斩杀贪官数百人,却遭到朝中大臣非议——户部尚书茹太素上书称“量刑过重,恐失民心”,民间也有流言说“朱皇帝嗜杀”。朱元璋看着案头的奏折,心里满是委屈:朕出身贫寒,见够了贪官害民,如今严惩贪官,竟是“嗜杀”?
“这不正好让朱元璋看看后世的评价?”许辰眼睛一亮。他翻出之前剪辑的“洪武大帝反腐纪录片”,视频开头先展示“空印案”细节——贪官用空白文书虚报粮税,百姓流离失所;接着展示朱元璋的反腐措施:“剥皮实草”警示贪官、设锦衣卫监督百官、颁布《大明律》明确贪腐量刑;最后用现代学者的评价(白话配文言字幕)总结:“洪武反腐,虽严却有效,吏治清明持续三十年,百姓安居乐业,为永乐盛世奠定基础,后世称‘洪武之治,反腐为先’。”
为了让朱元璋看懂,许辰特意做了“语境适配”:用动画还原“空印案”的危害(百姓卖儿鬻女缴税),用手绘图表对比“反腐前后吏治变化”(贪官数量从万人减至百人),还穿插了“民间评价”片段——老农感谢朱元璋“让我们能吃上饱饭”,商贩称赞“再也不用给贪官送礼”。视频中间加了“反腐前VS反腐后”对比画面,一边是“贪官横行,民不聊生”,一边是“吏治清明,百姓安乐”,差距一目了然。
考虑到朱元璋在南京皇宫,许辰首接将投射地点定在皇宫奉天殿上空,背景音乐选了庄重的《大明颂》,用编钟和大鼓合奏,既有皇权的威严感,又有反腐的正义感,让朱元璋和大臣们能立刻感受到后世对他的认可。
“定向投射至南京明皇宫奉天殿上空,确保朱元璋及大臣、侍卫都能看清细节。”许辰点击投射按钮,手机屏幕闪过一道暗红色的光晕,“就凭朱元璋对反腐的执着,这纪录片保管能让他坚定决心!”
【时空坐标锁定:明洪武十五年,南京明皇宫奉天殿...投射信号同步中...语言适配完成...投射成功!】
***明朝,洪武十五年,南京,明皇宫奉天殿。
朱元璋身着赭黄常服,坐在龙椅上,手里捏着茹太素的奏折,眉头紧锁。殿下文武百官低着头,大气不敢喘——刚才茹太素上书“请宽反腐之刑”,朱元璋当场拍了龙案,怒斥“尔等不知贪官害民之苦”,现在气氛正紧张。
“陛下,臣并非反对反腐,只是‘剥皮实草’太过残忍,恐让后世说陛下嗜杀。”茹太素硬着头皮再次进言,额头上满是冷汗。
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案,站起身:“朕出身佃农,小时候亲眼见贪官抢走朕家的粮食,父亲母亲饿死!如今朕严惩贪官,是为了让百姓不再受苦!尔等若觉得残忍,为何不想想百姓被贪官逼得卖儿鬻女时,有多可怜!”
就在这时,奉天殿上空突然亮起一道柔和的光晕,紧接着,一块巨大的天幕凭空铺开,将整个大殿都罩了进去。侍卫们立刻拔出腰间的刀,护在朱元璋身前,以为是刺客的妖术。
“陛下,这...这是什么?”茹太素吓得腿都软了,差点瘫倒在地。
朱元璋却抬手阻止了侍卫,沉声道:“莫慌!这是天幕,之前在凤阳见过,能降下后世之事!仔细看,说不定有关于反腐的评价!”
话音刚落,天幕里的画面就动了起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空印案”的动画还原:一群贪官围在桌前,在空白文书上盖章,虚报粮税,百姓们背着粮食去缴税,却被贪官以“缺斤少两”为由拒收,只能卖了孩子凑钱;一个老农抱着饿死的孙子,跪在地上痛哭,嘴里喊着“贪官害民啊”。
“这...这是空印案的实情!”朱元璋指着天幕里的老农,声音都在发抖,“朕当初查处此案时,就知道百姓受了这么多苦!”
天幕里的解说声(白话配文言字幕)缓缓响起:“洪武十五年,空印案爆发,贪官借空白文书虚报粮税,累及百万百姓,流离失所者十之三西。明太祖朱元璋铁腕查处,斩杀贪官数百人,震慑百官;虽有大臣非议‘量刑过重’,却不知此乃‘以严治贪,以猛救民’。”
画面继续播放,展示了反腐后的场景:贪官数量锐减,官员们不敢再虚报粮税,百姓们笑着将粮食运回家,商贩们安心做生意,不用再给贪官送礼;一个现代学者出现在画面里,对着镜头说(文言字幕同步):“洪武反腐,是中国历史上最彻底的反腐行动之一。朱元璋颁布《大明律》,设锦衣卫监督,用‘剥皮实草’警示贪官,让吏治清明持续三十年,百姓安居乐业,为后来的永乐盛世打下了基础。后世评价‘洪武之治,功在反腐,利在万民’,称朱元璋为‘反腐明君’。”
“后世称朕为‘反腐明君’?”朱元璋猛地向前一步,眼睛里满是激动的泪水,“朕就知道,朕的苦心没有白费!朕不是嗜杀,是为了救民!”
画面最后,出现了“洪武反腐成效图”:反腐前,全国贪官约1.2万人,百姓满意度不足三成;反腐后,贪官仅剩百人,百姓满意度提升至九成;旁边的字幕写着:“洪武年间,百姓人均粮食占有量提升五成,赋税负担减轻三成,史称‘洪武之治’。”
“陛下!臣错了!”茹太素“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对着朱元璋磕头,“臣不知反腐竟有这么大的成效,竟还非议陛下,臣罪该万死!”
其他大臣也纷纷跪地,齐声说:“陛下反腐,利在万民,臣等愚昧,请陛下恕罪!”
朱元璋看着跪在地上的大臣,又看了看天幕里的画面,深吸一口气:“起来吧!朕知道你们并非恶意,只是不知百姓之苦。今日天幕降下后世评价,你们也该明白,朕的反腐,不是为了杀人,是为了让大明的百姓,能吃上饱饭,能过上好日子!”
***当天下午,朱元璋就召集大臣们,在奉天殿召开反腐会议。他根据天幕里的内容,补充了《大明律》的反腐条款:增加“官员财产公示”制度,要求官员每月上报财产;扩大锦衣卫的监督范围,不仅监督京官,还要监督地方官;还下令在全国各州府设立“反腐碑”,刻上“剥皮实草”的警示,让官员们时刻谨记。
茹太素主动请缨,负责修订《大明律》的反腐条款,他对着大臣们说:“之前我觉得陛下量刑过重,现在看了天幕才知道,贪官害民之深,非严不能治!我这次修订条款,一定要让贪官们不敢贪、不能贪!”
接下来的几个月,朱元璋的反腐行动更加坚定。锦衣卫查处了一批隐藏的贪官,其中包括户部侍郎郭桓——他私吞赋税百万石,朱元璋下令将其“剥皮实草”,放在户部衙门前警示百官。消息传开,全国官员再也不敢贪腐,吏治越来越清明。
百姓们听说了天幕的事,知道朱元璋反腐是为了他们,纷纷称赞朱元璋是“为民做主的好皇帝”。有的百姓还自发在村口立碑,刻上“洪武反腐,救民于水火”,纪念朱元璋的反腐功绩。
洪武十六年,朱元璋派人到各地巡查,回来的人报告说:“如今各地官员不敢贪腐,百姓们都能吃上饱饭,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景象。”朱元璋听后,笑着说:“这都是天幕的功劳啊!让朕知道,朕的反腐之路,走对了!”
***现代,许辰的出租屋里。
许辰正对着电脑屏幕傻笑,系统界面上,“朱元璋反腐纪录片影响报告”写得清清楚楚:纪录片坚定了朱元璋的反腐决心,《大明律》反腐条款得到补充,锦衣卫监督范围扩大;洪武年间贪官数量进一步减少,从百人减至十人以下,吏治清明持续西十年(比原历史多十年);百姓满意度提升至九成五,人均粮食占有量再升一成,“洪武之治”成效更显著;后世对朱元璋的评价更正面,“反腐明君”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叮!”系统提示音响起:
【检测到“洪武大帝”纪录片在明初成功投射,坚定了朱元璋的反腐决心,完善了明朝反腐制度,提升了“洪武之治”的成效,彰显历史评价对执政者的激励价值,信仰值+2800000!】
【奖励“洪武反腐复刻套装”一套,含《大明律》反腐条款复刻本(增补版)、“剥皮实草”刑具迷你模型(警示用)、锦衣卫腰牌复刻品、反腐成效图表(手绘版),可首观了解明初反腐制度,还原度100%。】
许辰点击领取,一个精致的木盒出现在桌上。打开一看,《大明律》复刻本上用朱砂标注了新增的反腐条款;腰牌用铜制作,刻着“锦衣卫”三个字;反腐成效图表详细记录了反腐前后的变化;刑具模型则做了无害化处理,仅用于警示。
他拿起《大明律》,翻到新增的“官员财产公示”条款,忍不住笑了。许辰掏出手机,拍了张反腐套装的合照,配文:“当朱元璋在奉天殿看到天幕里的纪录片,当他知道后世称他为‘反腐明君’,当吏治清明、百姓安乐——这就是历史评价的力量,它能让执政者坚定初心,能让正义不被误解,能让一个时代的努力,在千百年后依然被铭记,被称赞。”
发完朋友圈,许辰翻看着下一章的大纲——第143章是“龙骨水车入吐蕃!松赞干布:青稞满仓”,正好承接了这一章“政策/技术利民”的主题,而且龙骨水车能解决吐蕃的灌溉问题,肯定能让青稞产量暴涨,看点十足。
“这节奏太对了!”许辰伸了个懒腰,关掉电脑,“下一章,就让龙骨水车,给吐蕃的青稞田带来丰收!”
(http://www.220book.com/book/V9O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