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十九章:产业拓展与人才培养

小说: 田埂上的恋曲   作者:程岩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田埂上的恋曲 http://www.220book.com/book/VAUO/ 章节无错乱精修!
 田埂上的恋曲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田埂上的恋曲最新章节随便看!

小型水力发电站的成功建成,为稻香村和邻村的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加工厂的稳定运行使得金银花深加工产品的产量稳步提升,手工艺品的制作也因电力充足而更加高效。随着市场对两村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苏然和林晓意识到,是时候进一步拓展产业,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在一次合作委员会的会议上,苏然提出:“咱们目前的产业主要集中在金银花和手工艺品上,虽然发展得不错,但为了村子的长远发展,咱们得考虑拓展新的产业。我觉得可以利用咱们周边丰富的山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

林晓眼睛一亮,说道:“苏然哥,你这个想法好啊!咱们可以在树林里养殖一些家禽,比如土鸡、土鸭,它们以林间的虫草为食,肉质鲜美,肯定能受到市场欢迎。而且,咱们还能利用林下空间种植一些特色菌类,像香菇、木耳之类的,这些都是市场上比较畅销的农产品。”

大家对这个提议纷纷表示赞同。于是,两村迅速行动起来,开始规划林下经济的发展。他们邀请了农业专家前来指导,根据山林的实际情况,划分出不同的区域用于养殖家禽和种植菌类。

在养殖方面,村里组织了一些有养殖经验的村民成立了养殖小组,专门负责土鸡和土鸭的养殖工作。专家为他们进行了系统的培训,从家禽的选种、饲养管理到疾病防治,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村民们认真学习,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养殖。很快,一批批健康活泼的土鸡和土鸭在山林里茁壮成长。

在菌类种植方面,同样邀请了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村民们学习了菌类的种植技术,包括培养基的制作、菌种的接种、生长环境的控制等。他们在林下搭建了一个个简易的菇棚,将培育好的菌棒放入其中。在大家的精心照料下,香菇和木耳逐渐长出,一朵朵、一片片,长势喜人。

然而,随着新产业的发展,人才短缺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虽然有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指导,但村里缺乏能够长期稳定掌握这些技术的专业人才。这不仅影响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还增加了生产成本。

苏然和林晓意识到,培养自己的专业人才迫在眉睫。他们再次召开会议,商讨人才培养计划。“咱们不能总是依赖外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得培养咱们自己的人才,这样产业才能可持续发展。”苏然说道。

林晓点头表示同意:“我觉得可以挑选一些年轻有文化的村民,送到城里的农业学校或者培训机构去学习,系统地掌握养殖和种植技术。等他们学成归来,就能带动更多的村民,让咱们的产业发展得更好。”

大家对这个计划表示认可。经过筛选,选出了一批年轻的村民,他们满怀热情地踏上了学习之路。在他们学习期间,村里的产业依然在稳步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养殖和种植过程中偶尔会出现一些小问题,需要不断地向外界请教。

为了支持这些年轻人的学习,两村还设立了专项基金,为他们提供学费和生活补贴。同时,鼓励他们在学习之余,多与村里保持联系,分享学习心得和最新的技术知识。

几个月后,外出学习的年轻人陆续归来。他们带回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为村里的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他们的指导下,林下经济发展得更加顺利。土鸡和土鸭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肉质也更加鲜美;香菇和木耳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显著提高。

这些年轻人还将所学知识传授给其他村民,组织了多次技术培训和经验分享会。一时间,村里掀起了一股学习新技术的热潮。村民们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业发展也蒸蒸日上。

苏然和林晓看着村里充满生机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他们知道,人才是村子发展的根本。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为产业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让两村的未来充满了希望。而他们两人之间的感情,在共同为村子谋划发展的过程中,愈发深厚,如同山林中潺潺流淌的清泉,纯净而持久。稻香村和邻村在他们的带领下,正以更加稳健的步伐,向着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迎接更加辉煌的明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VAU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田埂上的恋曲 http://www.220book.com/book/VAU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